周一早上,江城实验小学门口闹得跟菜市场似的。二十多个家长举着 “别让太空课耽误学习” 的牌子,堵在学校门口,领头的王姐叉着腰,对着保安喊:“今天必须让校长出来!这星际健康科普课就是瞎折腾,孩子作业都写不完,还学什么太空育种,能当饭吃吗?”
这事儿还得从上周说起 ——“校园星际健康科普课” 在江城十所小学试点,林念清所在的实验小学是其中之一。课程里有 “太空种子观察”“辐射防护小实验” 这些内容,孩子们倒是喜欢,可不少家长不乐意了。
王姐的儿子小明,上周因为忙着观察太空番茄种子发芽,少做了一页数学题,王姐直接炸了,在家长群里发起 “取消科普课” 的联名,不到三天就凑了五十多个签名,还联系了本地媒体,说 “未来科技搞形式主义,浪费教学时间”。
更糟的是,学校的张老师也站在家长这边,私下跟苏清月打电话:“苏女士,不是我们不想开,家长闹得太凶,还有几个重点班的老师也说‘科普课没用,不如多练几道奥数题’,校长没办法,只能先把课停了。”
林念清在学校也不好过。课间的时候,小明指着他说:“我妈说了,你爸搞的科普课就是骗人的,学那些没用的,以后考不上好中学!” 旁边几个同学也跟着起哄,林念清气得脸通红,却不知道怎么反驳,放学回家就躲进房间,连晚饭都没吃。
苏清月看着儿子委屈的样子,心疼得不行,跟林辰说:“这可怎么办啊?孩子们明明喜欢,家长却不理解,再这么闹下去,其他学校也得停课。”
“不理解?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科普课到底有没有用!” 林辰放下筷子,立刻给教育局和试点学校打电话,“咱们搞个‘星际健康实验日’,把家长都请去学校,让他们看孩子做实验,亲身体验科普课的内容,用事实说话!”
实验日定在周五,林辰提前让研发部准备了简易实验器材:装着太空番茄种子和普通种子的培育盒、能测手机 \/ 微波炉辐射的简易检测仪、印着卡通图案的实验手册,还让林念清当 “小实验导师”,林辰穿小太空服当 “助手”。
周五当天,实验小学的操场被布置得像个小实验室。林念清穿着白大褂,站在第一组实验台旁,面前摆着两排培育盒 —— 左边是上过太空的番茄种子,已经冒出两厘米的芽,绿油油的;右边是普通种子,才刚露白。
家长们一进操场,目光就被吸引了。王姐抱着胳膊,不屑地说:“不就是个种子发芽吗?有什么好看的,能帮我儿子考 100 分?”
林念清没理会她的嘲讽,拿起放大镜,对围过来的同学和家长说:“大家看,太空种子因为在失重环境下基因突变,发芽速度比普通种子快 30%,而且根系更发达,以后结的番茄也更大、更有营养。咱们学这个,不仅能了解太空科技,还能知道怎么通过植物获取更多营养。”
有个家长好奇地问:“那这太空种子种出来的番茄,能吃吗?安全吗?”
“当然能吃!” 林念清点点头,“我爸爸公司的实验室已经检测过了,营养成分比普通番茄高,没有任何安全问题,以后还会推广到学校食堂,让大家都能吃到。”
另一边,林辰穿着粉嘟嘟的太空服,举着简易辐射检测仪,对着一群小朋友喊:“谁想试试测测自己的玩具有没有辐射?快来呀!”
小朋友们一下子围了过来,小明也挤在里面。林辰让小明把手机放在检测仪旁边,检测仪立刻滴滴响起来,屏幕显示 “辐射值 0.8μw\/cm2”。
“大家看,手机开机的时候有轻微辐射,” 林辰奶声奶气地说,“爸爸说,打电话的时候要离耳朵远一点,晚上睡觉别把手机放枕头边,这样才健康!”
王姐凑过来看,正好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 —— 她儿子每天晚上都把手机放枕头边,之前总说头疼,她还以为是没睡好,现在想想,说不定跟辐射有关。
这时,林念清带着一组家长去测微波炉辐射。他让家长把微波炉打开,检测仪靠近后,数值一下子升到 5μw\/cm2,他赶紧说:“微波炉工作的时候辐射会变大,大家要站远一点,等它停了再开门拿东西,这样能减少辐射伤害。”
有个家长惊讶地说:“我以前都不知道这些,每次都凑在旁边等,难怪总觉得脸发烫!这科普课还真有用啊!”
王姐没说话,默默拿出手机,搜了 “手机辐射对儿童的影响”,看到上面写着 “长期近距离接触手机辐射,可能影响睡眠和注意力”,脸一下子红了 —— 之前她还觉得科普课没用,现在才知道,这些知识能帮孩子保护健康,比多做一道数学题重要多了。
实验日最后,林念清带着所有孩子和家长,一起种太空种子。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放进土里,家长们在旁边帮忙浇水,之前剑拔弩张的气氛,现在变得其乐融融。王姐蹲下来,帮小明种种子,小声说:“儿子,对不起,妈妈之前错了,这科普课挺好的,以后你好好学。”
小明抬起头,笑着说:“妈妈,我就说有用吧!念清还教我怎么看种子发芽,可有意思了!”
实验日结束后,家长们的态度彻底变了。之前联名的五十多个家长,有四十多个主动给学校打电话,说 “支持恢复科普课”;王姐还特意给苏清月道歉,说 “之前是我太冲动,没了解清楚就闹事,以后我会积极支持孩子参加科普活动”。
本地媒体也来了个大反转,之前骂 “形式主义” 的报道,现在全换成了 “星际科普课趣味多,孩子家长都受益”,还配了孩子们做实验的照片,点击率一下子冲到了同城第一。
教育局也趁热打铁,公开发了声明:“星际健康科普课能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值得推广!欢迎全市中小学申请开课,未来科技会提供免费的实验器材和师资支持。”
声明刚发出去,不到一天,就有 500 多所学校发来申请,连周边城市的学校都打电话,想加入试点。
林辰趁机推出 “校园星际科普工具箱”,里面有太空种子培育盒、简易辐射检测仪、卡通实验手册,还有林辰录制的双语实验讲解视频。首批 1000 套上线,半小时就被抢空,家长们在评论区留言:“终于能在家陪孩子做实验了,比玩手机强多了!”“希望多搞点这种实用的科普工具!”
研发部的人都乐坏了,跟林辰说:“林先生,没想到科普课还能开拓新领域,现在不仅学校要,连科技馆、少年宫都来订货,这生意比咱们预想的还好!”
晚上回家,林念清拿着学校发的 “优秀实验导师” 奖状,兴奋地给林辰看:“爸爸,今天张老师跟我说,以后每周要加一节科普课,让我当小老师,教其他班的同学做实验!”
林辰穿着小太空服,跑过来献宝:“爸爸,我今天教小明哥哥怎么保护自己不被辐射伤害,他还跟我道歉了,说以后不嘲笑我了!”
苏清月笑着端上水果:“现在好了,没人再质疑科普课了,反而有这么多学校支持,这都是你们父子俩的功劳。”
林辰摸了摸孩子们的头,掏出手机,看着系统面板 —— 科普课推广成功,科普工具箱热销,系统奖励了
积分,加上之前剩下的
积分,现在有
积分。他琢磨着,下次兑换个【互动科普机器人】,能跟孩子对话,教他们做更复杂的实验,让科普课更有趣。
周末的时候,林辰带着全家去了一所郊区小学,给孩子们送科普工具箱。孩子们拿到工具箱,高兴得蹦起来,围着林念清问怎么种种子,跟着林辰学唱健康儿歌。看着孩子们兴奋的笑脸,林辰心里满是感慨 —— 科普不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当科学家,而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世界、保护自己,培养对科学的兴趣,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而在江城实验小学的课堂上,科普课已经恢复了。张老师看着孩子们认真观察种子发芽的样子,笑着跟其他老师说:“以前我总觉得这些课没用,现在才知道,能让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课,才是好课。”
林辰知道,这只是科普事业的开始。以后,他会把科普课推广到更多地方,研发更多有趣的科普工具,让更多孩子爱上科学、懂健康,让 “星际健康” 的种子,在每个孩子心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