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国内翻拍的版本,陈家乐觉得里面的故事挺不错的。
冯裤子演老实人的模样。
真不多见。
国内版本的忠犬八公,更符合中国宝宝的价值观。
讲中国的家庭,中国的夫妻,中国的父子,以及中国的风景;
(该片全程在山城取景拍摄,展现了各种鲜活的山城元素。比如波澜绵长的江景、长江索道、轨道交通站、青石板梯坎、山城棒棒军,以及扎根山城38年的《重庆晚报》等都在影片中“出镜”。)
还有最重要的——中国的小狗。
电影里的八筒是一只可爱的中华田园犬。
陈家乐更喜欢国内的版本,没有一个日本人在耳边絮絮叨叨,看着就顺眼许多。
当然,国内改编的版本故事内核虽好,但演员选得却不怎么样。
让冯裤子演老实人这就是个败笔,哪怕他已经老了,可观众怎么看也不会觉得他慈眉善目,只会觉得他在装。
还有女主,竟然是陈充。
看来京圈是真的后继无人了。
找了两个观众缘最差的人来当主角。
所以,国内版本的《忠犬八公》2023年上映,仅取得了2.8亿票房,豆瓣评分也只有7.5分。
刨去演员因素,《忠犬八公》这个电影还是很值得去看的。
眼看老爷子已经全身心投入到画图之中,不理世事。
只留陈家乐跟阿黄一人一狗在面面相觑。
“不是,我打算干啥来着?”陈家乐满脑的问号,看了眼手里乱到一团的稿纸,又看了眼客厅里自己带来的那两个剧本。
这不禁让他开始回忆人生。
他不是过来装波一的吗?怎么还稀里糊涂的领了个剧本任务?
眼见自己的算盘失效,陈家乐只好收拾东西,灰溜溜的回去了。就不留在这吃晚饭了,出去时还帮老爷子把屋里的垃圾也带走。
车库门缓缓升起,陈家乐把车停稳,推开家门时,正看见大哥陈家齐窝在沙发里看书。
“看什么呢这么认真?”
陈家乐一边弯腰换鞋,一边随口问道。
大哥陈家齐听到询问,抬了抬头,把书的封面亮给他看,并回答道:
“《演员的自我修养》”
陈家乐听了,不禁撇了撇嘴,众所周知,这书只对尹天仇生效,其他人看了是没有半点效果的。
演员想要红,要么有资本在背后捧你,要么有天赋。
其他全白搭。
哪怕你把《演员的自我修养》翻烂了,背得滚瓜烂熟,该不红还是不红。
他趿拉着拖鞋走到茶几前,
“别看那个了,来看看正经好东西。”
说着,陈家乐从书包里掏出那两个剧本来,放在桌面上。
大哥从善如流地放下书,他也觉得看这理论书籍没啥用,演戏又不是纯靠理论,得多表演锻炼才能有进步。
这书柴静看了三十页没看下去,周星星也看了差不多三十页就放弃了。
至于有没有看到三十页。
那说不准。
他低头一瞧,本子上写着《烈日灼心》、《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当目光扫过剧本封面时,他眼睛顿时亮了:
“《烈日灼心》?!这不是在泰国时你说的那个故事吗?这么快就写完了?”
大哥一把抓起《烈日灼心》的剧本,眼睛顿时就挪不开了。他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那些曾在脑海里闪过无数遍的情节,此刻化作文字跃然纸上,看得他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读到精彩处,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手指紧紧攥着纸页,整个人完全沉浸在故事里。
陈家乐在一旁看着大哥这副模样,忍不住想笑。这爷孙俩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见到好剧本就走不动道。
他顺手从冰箱拿了瓶牛奶,想到个事情,边喝边问道:
“我刚从老爷子那儿回来,他正写一个关于狗的本子呢。这是打算重出江湖了?”
大哥正认真看剧本呢,眼睛死死盯着剧本里的文字,头也没抬,随口应道:
“上次老爸跟大伯他们通电话,听大伯他们说,老爷子确实有这个意思。在家待久了,想出来活动活动筋骨。”
“老爷子都这岁数了,哪还经得起折腾?”
陈家乐直摇头,不看好老爷子。
并不是人人都是老谋子,如此高龄还能保持每年一部作品的高强度拍摄工作。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每位将军的宿愿。”
大哥不以为然的说道。
他骨子里总带着点浪漫主义色彩,觉得人死了不可怕,就怕死得毫无价值。
“净瞎说!”
陈家乐立刻反驳,“颐养天年才应该是老爷子应该干的事。导演这活儿多累你又不是不知道,光是盯着现场就能熬掉半条命,你可别跟着瞎起哄。”
当了这么多部电影导演,他深知导演工作是多么繁重,这种工作压力可不是老爷子这种上了年纪的人能坚持得了的。
大哥顿时不吱声了。
他当然清楚导演这活儿有多熬人,更不敢想象老爷子在片场累倒的情形。
“那......老爷子如果铁了心,一定要拍,我们这些做后辈,又能怎么办?还能拦着不成?”
大哥问了个很现实的问题。
老爷子是出了名的犟骨头,认准了的事,就谁也无法改变。
甚至比起大哥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起来,大哥这执拗性子还是从老爷子那儿遗传的。
“唉,真是一家子犟种。”
陈家乐叹了口气,无奈扶额:“还能怎么办,只能顺着老爷子的意思来喽。给他配最好的助手,最靠谱的制片组,最专业的导演团队......”
“谁让他是咱爷,只好宠着呗。”
突然,他似乎意识到一个问题,猛地坐直身子。
“等等!”
“现在国内最厉害的导演是谁?”
当即反应过来。
“卧槽!最后不会是让我去给老爷子打下手吧!”
陈家乐思绪顿时被拉回到那些年被老爷子拎到剧组“锻炼“的日子,他被当成杂工使唤。
美其名曰,是在锻炼自己,其实就是在剧组里当跑腿。
老爷子拍戏要什么,他就得迈着小短腿屁颠屁颠去取。从摄影机到茶水,从道具到盒饭,全让他跑腿。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确实让小陈家乐受益匪浅。
凭借着这么多年在剧组摸爬滚打积累的实战经验,他又走后门,这才被京影导演系特招了。
不然以小陈家乐那糟糕的成绩,想进京影,门都没有。
虽然小陈家乐文化课成绩不怎么样,但要论现场执导能力,同龄人里还真找不出几个能跟他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