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关山雅筑”的彻底修复和内部设施的完善(星空屋顶成了点睛之笔),韩风筹划已久的私人高端会所,终于正式挂牌亮相。
黑底金字的牌匾“关山雅筑”高悬于重新漆过的大门之上,字体苍劲古朴,透着一股低调的奢华。门口不再是大敞的院门,而是换上了带有精致铜环和门禁系统的仿古木门,寻常访客已不得其门而入。
首场活动,定位为小型的私人收藏品品鉴暨拍卖会,由李长河亲自操刀主持。李老凭借其在文玩圈深厚的人脉和信誉,邀请到的客人虽不多,但分量十足:有几位退下来的老领导(爱好收藏),有燕京市新崛起的几位实力派企业家(附庸风雅兼拓展人脉),更有顾沛然教授带来的几位学界泰斗(历史、考古、艺术史领域)。
军工九院的张振华总工,也如约而至。他没有穿军装,而是一身普通的深色中山装,低调地坐在角落,但顾教授和那几位老领导显然认识他,对他点头致意,张总工也只是微微颔首回应,目光却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处闹中取静、处处透着不凡的四合院。
拍卖会的拍品不多,但件件精品。李长河亲自解说,从一件明代黄花梨笔筒的木纹包浆,到一方清代田黄印章的篆刻刀法,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然而,压轴的拍品一亮相,立刻引起了全场低低的惊叹。
正是韩风亲手修复的那对“乾隆珐琅彩开光花鸟纹小碟”!
灯光下,小碟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如玉。那绚丽的珐琅彩绘,花鸟灵动,色彩明艳而不俗,开光处的描金更是熠熠生辉。更关键的是,修复处天衣无缝,若非李长河点明并出示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片(隐去了韩风名字),在座的行家几乎看不出任何破绽!
“诸位,”李长河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这对小碟,乃乾隆官窑珐琅彩精品,流传有序。其珍贵之处,不仅在于本身,更在于其修复技艺已臻化境!修复者深谙古法,匠心独运,使其重现昔日光彩,堪称‘重生’!经权威比对,其器型、纹饰、款识,与六十年代赠予某国元首的那对国礼,堪称双璧!其价值,已非寻常同类可比!”
国礼同款!重生之器!这两个标签,瞬间点燃了在场收藏家的热情。竞价异常激烈,最终被一位深谙其价值的老领导以远超预期的价格收入囊中。这不仅是对拍品的认可,更是对修复者鬼斧神工技艺的最高褒奖。
拍卖会后的自由交流环节,“关山雅筑”的底蕴才真正展现。顾教授带来的学界泰斗们,对韩风修复的那几件用作展示(非卖品)的残损瓷器、青铜器赞不绝口,围绕修复理念和技术与韩风展开了深入的交流。那几位企业家则对韩风如此年轻就有这等眼力、人脉和这处产业暗暗心惊,纷纷递上名片。张振华总工虽未参与竞拍,但也仔细欣赏了韩风修复的几件金属古件(如一件青铜剑),对其中展现出的材料处理技艺若有所思,与韩风简短交流了几句,话语中透露出对后续“防潮技术”合作的关注。
韩风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各界名流之间,态度谦逊有礼,言谈举止得体,既不过分热络,也不显冷淡,展现出远超年龄的沉稳与气度。他不再是那个靠系统捡漏、闷头发展的少年,他的名字,“关山雅筑”的名号,以及那手神乎其技的修复技艺,通过这场成功的首秀,正式进入了燕京市最顶层的那个小圈子。
送走最后一位宾客,关上厚重的院门。韩风独立于静谧的庭院中,看着头顶被玻璃隔开的、真实的夜空。他知道,从今夜起,“关山雅筑”不再仅仅是一个家,一个堡垒,它更是一个平台,一张通往更高层面的名片。而随之而来的,也必然是更复杂的纠葛和更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