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随着正月十五最后一挂鞭炮的硝烟散尽,彻底从燕京市的大街小巷褪去。梧桐里恢复了平日的宁静,只余下枯枝间偶尔几声麻雀的啁啾。“关山雅筑”内,韩风送走最后一位借着拜晚年名义来探听“私人拍卖会”后续的客人,轻轻合上厚重的院门,将初春料峭的寒意隔绝在外。
庭院里,韩雪正蹲在重新栽种了耐寒花草的花坛边,用她那双视力超群的眼睛好奇地观察着泥土里刚冒头的嫩芽。王秀梅在厨房里准备晚饭,锅碗瓢盆的轻响带着家的暖意。一切看似安宁祥和,仿佛“鬣狗”的夜袭、地底的异响、韩雪的惊变都只是遥远的一场噩梦。
然而,这份安宁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韩风知道,陈志远的阴影仍在北美盘踞,落鹰涧的星图在脑海深处沉默地旋转,小妹体内蛰伏的能量更是一颗定时炸弹。夯实根基,壮大自身,是唯一的出路。
这日午后,韩风处理完“关山雅筑”会所的一些账目,想着去大姐韩梅的“新潮阁”服装厂看看新招工人的培训情况。他信步走出胡同,沿着熟悉的街道往服装厂方向走。初春的阳光带着暖意,街边一些小店已经开门营业。
路过“雪茹小馆”时,韩风习惯性地瞥了一眼。这家门脸不大的老饭馆,他以前常来,老板陈雪茹是位爽利能干的中年女人,一手地道的家常京味菜做得颇有名气,人也热心,韩家困难时,她偶尔会抹个零头或送碟小菜。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脚步一顿。
午饭时间已过,本该是收拾碗碟的忙碌时刻,“雪茹小馆”里却冷冷清清。几张老旧的榆木桌子擦得锃亮,却空无一人。门口那块写着“今日供应”的小黑板字迹有些模糊,透着股萧条。陈雪茹独自一人坐在靠里的桌子旁,背对着门口,肩膀微微垮着,手里捏着一沓单据,正对着算盘发呆。昏黄的灯光打在她身上,勾勒出一个落寞而疲惫的剪影。
韩风微微皱眉。他记得年前路过时,生意虽不算火爆,但也不至于如此惨淡。他放轻脚步走进去,木门发出“吱呀”一声轻响。
陈雪茹闻声回头,看到是韩风,脸上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哟,是小风啊!快坐快坐!吃饭了没?姐给你炒俩菜?”她边说边要起身,动作间带着掩饰不住的倦意。
“雪茹姐,别忙了,我吃过了。”韩风连忙摆手,在她对面坐下。近距离看,陈雪茹眼下的乌青更明显了,眼角也添了几道细纹,不复往日的利落精神。“您这是…生意不大好?”
陈雪茹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她把手里的单据推到韩风面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算盘上磨损的珠子。“唉…别提了。你看看这账本,这个月,刨去房租水电、菜钱肉钱、两个伙计的工钱…净亏!”她指着最后那刺眼的红字,声音里透着苦涩和无奈。“斜对过儿,新开了家‘国营第三饭店’,三层楼,气派!大师傅是区里调过去的,菜价还压得低…我这小门小户的,拿什么跟人家争?”
韩风扫了一眼账本,数字确实触目惊心。他环顾店内,桌椅虽然陈旧但干净,只是空气中弥漫的油烟味似乎也掩盖不住那份冷清。“雪茹姐,您的手艺是没得挑的,老街坊都认。”
“认?认也没用啊!”陈雪茹苦笑,带着一丝自嘲,“老主顾是不少,可架不住人家国营店便宜、选择多、地方大请客有面子啊!我这…唉,守着一堆老菜谱,翻不出新花样,地方又小,人家年轻人嫌土气…再这么下去,下个月的房租都成问题了。”她低下头,手指用力按着算盘珠,指节有些发白,那份属于“雪茹老板”的骄傲,在现实的冰冷账单前,被击得粉碎。
韩风看着她强撑的坚强下流露出的迷茫与不甘,心中微动。陈雪茹的手艺是实打实的,人也可靠勤恳,只是经营理念和模式被时代甩在了后面。他脑海中,系统商城的界面悄然浮现,意念快速搜索着。
“雪茹姐,”韩风的声音平静而认真,“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人愿意投资,给您换个新地方,配上新理念新菜式,您愿不愿意…再拼一把?”
陈雪茹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又被更深的疑虑覆盖:“投资?新地方?小风,你…你不是开玩笑吧?这可不是小数目!而且新理念…我这把年纪了,还能折腾出什么新花样?”
“事在人为。”韩风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笃定,“钱的问题您不用担心。至于新花样…雪茹姐,您信我一次?我这儿,有点不太一样的‘点子’。”他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暗示着某些“海外”的见闻和想法。同时,他意念在商城中确认兑换:【未来十年餐饮趋势分析(精简版)】、【经典融合菜谱(初阶)】。积分扣除的提示在脑海闪过,庞大的信息流瞬间涌入记忆。
陈雪茹看着韩风年轻却沉稳自信的脸庞,想起“关山雅筑”的脱胎换骨和韩家如今的蒸蒸日上,那几乎熄灭的希望之火,又被重新点燃,摇曳出微弱却倔强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