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到中午,苏野和马旭两人在市场口的平价茶摊坐下,点了两碗抹茶,配着刚买的红豆饼。
马旭咬了口饼,才从包里拿出一本旧笔记本,然后从里翻出一页纸,推到苏野面前:
“我爸最近想做传统文化数字化的项目,比如把古籍、老字画做成线上数据库,还想联动智能硬件 ,比如在我们新出的电子书阅读器里加‘古籍专区’。”
说着马旭顿了顿,指尖敲了敲纸页上的 “合作需求”,看着苏野有点谄媚的说道:
“你帮我给咱四婶说一下,毕竟她现在管这方面,看下能不能行个方便,给点资源在联系个点人啊,那些老收藏家还有老学究一个个硬的不行,我都碰好几次壁了。”
苏野没有接话而是朝着马旭丢了个白眼,之后才拿起纸页,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没有任何 “集团文件” 的格式,倒像随手记的草稿,嗯,很符合马旭的风格。
苏野抬头看向马旭,忍不住调侃:
“你这笔记,跟上学时抄我作业的字一模一样,就不能让秘书整理一下?”
马旭摆摆手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没必要,咱的字儿你又不是不认识。”
“跟你谈合作,用得着那些虚的?再说,这项目是我牵头,不想让下面人觉得‘靠父亲的面子,或者说是下面人的功劳,得自己实打实做。”
马旭喝了口抹茶,语气有些怅然:
“我爸总说我‘不务正业’,天天扎在市井里,可我觉得,做项目跟淘旧书一样,得接地气才行。”
点了点纸之后说道:
“就像这个项目,我就觉得挺有意义的,我只是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苏野看着他认真的模样,想起上学时马旭那时就这样,明明能靠家里的关系走捷径,却偏要靠自己,——就像上学时那次全校通报一样:
“行,我帮你对接。刚好我这儿要去拜访我四婶,不过,IU 的工作室要是有兴趣,能不能让她唱首项目推广曲?她对传统文化也挺感兴趣的。”
马旭笑着点了点苏野:
“你丫的真的是逮住机会又要捞一手啊。行行行,等我这个事情落地了,我给音乐部门打个照顾,都是自家人,放心待遇推广那些都给够,拉满。”
————————————
正午的阳光透过京都老巷的檐角,洒在青石板路上。苏野坐在马旭那辆银色丰田的副驾上,手里捏着刚热好的饭团 这是马旭特意绕路去巷口老店买的,还是苏野以前爱吃的金枪鱼口味。
“下午两点的签约,张鸣那人做事讲究准时,我送你到数字跳动楼下就行,不进去添乱。”
马旭转动方向盘,语气随意,却特意提前半小时出发。
“雷迅和数字跳动有短视频合作,我跟张鸣打过几次交道,这人看着温和,其实对权力把控得紧,你跟他谈的时候多留个心眼。”
苏野咬了口饭团,笑着点头:
“放心,我心里有数。”
苏野想起昨晚张景发来的消息家族办公室已核对过数字跳动的股权结构,原五席董事中张鸣掌控三席,苏野加入后席位增至六席,张鸣的担忧并非无因。
车子停在数字跳动总部大楼前时,刚好是下午一点半。
马旭从后备箱拿出苏野的双肩包,没多停留:
“签完约要是有空,晚上给我发个消息,咱哥俩再好好聚一聚,带你去高端的地方玩玩。”
说完便开车离开,连大楼大门都没靠近依旧是那副 “不想沾半点商业排场” 的低调模样。
苏野刚走进大楼,就看到穿着深色西装的张景和黄骅令迎上来。张景手里捧着黑色文件箱,眼神干练,鼻梁上依然是那一副金丝边框眼镜:
“老板,合同细则我们上午已跟数字跳动法务部核对三遍,1% 股权的工商变更材料也已备好;黄律师带了律所的公章,随时可以签字。”
纵横律师事务所在京都的首席律师黄骅令推了推金边眼镜,补充道:
“重点条款已用红笔标注,尤其是董事表决权部分,明确‘苏总仅参与核心战略决策,不干预日常运营’,这能缓解张鸣的顾虑。”
下午一点五十分,张鸣的特助敲响了会客室的门:
“苏总,张总请您去他办公室聊聊,两点的签约仪式推迟十分钟开始,不影响流程。”
苏野跟着特助走进顶层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整面墙的落地玻璃,俯瞰着京都的 cbd,办公桌上却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叠纸质文件 ,这些无一不透着张鸣 “务实且掌控欲强” 的风格。
张鸣从办公桌后站起来,伸手与苏野相握:
“苏董,久等了。”
张鸣的脸上笑容温和,眼神却带着丝丝审视,不是他不尊重,主要是第一他整个人比较强势,第二是张鸣很好奇,苏野这个在他眼里毛都没长齐的孩子,凭什么从红杉手里拿到这个股份。:
“请坐,喝杯茶这是今年的明前龙井,味道还不错。”
待特助离开,张鸣才缓缓收起笑容,面色严肃,开门见山:
“苏总,我就不绕圈子了。数字跳动董事会原是五席,我能保证三席支持,日常决策都能顺利推进,现在您加入,席位变成六席,我担心后续会出现‘意见分歧’,影响公司效率。”
张鸣指尖敲了敲桌面,语气坦诚,不过却带着浓厚的上位者压力:
“虽然不知道苏董您为什么会从红杉资本获得 1% 股权还让几个董事都力荐一个董事席位,这在行业内算是‘特例’,董事会其他成员虽没明说,但心里多少有想法。我今天找您,是想知道您后续在董事会的立场是单纯‘持股观望’,还是会参与具体决策?”
苏野端起茶杯,指尖摩挲着杯沿,丝毫没有被张鸣的气势所影响,从容回应:
“张总,我理解您的顾虑。首先,我对数字跳动的日常运营没有兴趣,1% 的股权对我而言,更像是‘长期投资’而非‘夺权工具’,其次,我组建家族办公室的核心目的是资产配置,不会分散精力到单一企业的管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