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仆仆归来,不顾疲惫立即汇报,既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也展现了对领导的尊重。
梅文华先为大领导添满茶杯,再为周建军倒上,最后才给自己斟了一杯。
周建军简明扼要地汇报了西北之行的任务情况。
当听到梅文华为核实情报真伪,独自潜入邻国时,大领导当即给予高度评价:“梅文华同志,做得好!作为调查部的一员,就该有这种严谨作风和无畏精神!”
“但今后务必注意安全,单独行动风险太大,不能再这么冒险了。”
“感谢领导关心!”
梅文华起身致谢,“这次情况特殊,时间紧迫,不得已才采取非常手段,以后一定改进工作方法。”
大领导欣慰地点点头。
他确实不愿看到梅文华涉险——这位年轻干将和他的搭档大白,堪称敌特分子的天敌。
有他们在,整个部门的破案效率都显着提升。
“周建军同志,我可要批评你了。
作为直接领导,你得管住梅文华同志,他可是我们部的重点保护对象!”
大领导半开玩笑地说。
“领导明鉴,我没少说他,耳朵都快被我揪长了!”
周建军故作委屈。
“哼,你还好意思抱怨!被下属超越还不思进取!”
大领导故意板起脸。
“后生可畏啊,我这把年纪不得不服老喽!”
闲聊几句后,周建军继续汇报工作细节,大领导不时询问关键节点。
直到午休时分,大领导才结束谈话:“你们回来得正好,下午要开全体大会,东北方面申请的表彰刚获批,正好在会上为你们颁奖。”
“明白,我会带梅文华准时参会。”
午饭后,两人在办公室稍作休整,提前半小时抵达会议室——大领导特意安排他们预先演练领奖流程。
下午的表彰仪式将作为压轴环节,在全体会后隆重举行。
“经上级批准,周建军同志在东北执行任务期间参与珍战役,表现突出,作出重要贡献,授予个人二等功!请周建军同志上台领奖!”
台下掌声雷动,周建军在热烈的氛围中迈步登台。
随后,会议主持人继续宣布:“梅文华同志在东北工作期间协助解决重大内部问题,并在珍战役中成功击溃敌军,歼敌数十人,功绩显着,授予个人一等功!”
“这是梅文华同志第二次荣获一等功,请大家以掌声祝贺!”
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梅文华难掩激动,登台接过奖章。
领奖后,他与上级领导合影留念。
除二人外,调查部多名同志也获表彰,多为三等功或嘉奖。
最后全体获奖者与领导集体合影。
因周建军与梅文华的突出表现,调查部荣获集体表彰,领导满面笑容。
梅文华仔细收好奖章,随后领取了2000元奖金。
这笔钱虽远超他年薪,但对他而言不过尔尔——有时逛趟百货大楼的花销都不止于此。
此次一等功为战功,分量极重。
领完奖金后,单位领导专程送他回四合院,当众宣扬其功绩。
邻居们表面鼓掌祝贺,内心却酸涩不已,唯有梅母与妹妹真心欢喜。
梅母热泪盈眶,为儿子深感骄傲。
梅文华欲邀领导进屋饮茶,但因人多婉拒。
临别时领导特意嘱咐:“明日务必到岗,有特殊任务部署。”
梅文华立即应允。
往常出差归来他总要歇息几日,此番领导特意提醒,显然任务紧迫。
虽旅途劳顿渴望休整,但军令如山。
火车行驶缓慢,途经众多站点,旅程长达数日,下车后总要花上好几天才能缓过劲来。
夜里入眠时,恍惚间仍觉得身在车厢中摇晃。
送别领导一行后,梅文华领着母亲与妹妹返回家中。
刚踏进门,少年便嚷道:妈,肚子饿了,晚上吃什么?
炒几个菜吧,给妈半小时。”梅妈妈笑着系上围裙走进厨房。
妹妹蹦跳着跟进去帮忙。
锅铲翻飞间,香气很快弥漫开来。
半小时后,三人围坐在餐桌前。
梅文华边吃边讲述出差见闻,却刻意略过了与父亲相遇的事。
虽说那个突然出现的父亲承诺过年回家,但少年心里没底,决定暂且不提。
饭后正要收拾碗筷,母亲拦住他:让小兰洗吧,你坐了几天车,快去洗漱休息。”
要我洗碗可以,哥把你那个奖章给我瞧瞧呗?妹妹梅兰眨着狡黠的眼睛。
她可清楚一等功勋章的分量。
梅文华掏出勋章递过去:拿去看吧,洗完碗慢慢瞧,别弄丢就行。”
小姑娘喜滋滋收好勋章,哼着歌钻进厨房。
梅文华洗漱完毕,带着大白去娄晓娥家安歇。
这一觉睡得格外沉。
次日清晨,少年神清气爽地醒来,竟睡了足有十小时。
将守夜的大白收回空间,他推门回到自家屋子。
母亲和妹妹正在忙碌,见他这么早起床颇感意外:怎么不多睡会儿?早饭好了再叫你。”
昨晚睡得早,已经精神了。”梅文华洗漱完毕,钻进厨房搭手。
早餐后,母子三人推着两辆自行车出门。
梅文华独自骑一辆去单位,妹妹载着母亲骑另一辆。
院里邻居们望着这场景,心里直泛酸。
曾几何时,梅家还是院里最困难的人家,如今却成了最阔绰的。
更别提昨日梅文华刚领了一等功和两千元奖金,差距愈发明显了。
哥,那些人眼神怪怪的。”妹妹歪着头嘀咕。
那是羡慕的眼神。”少年不以为意。
母亲接话道:他们羡慕你哥得了一等功。
兰儿要好好读书,将来也拿个功勋让他们眼红。”
我现在可是全班第一!小姑娘骄傲地扬起下巴,等工作了肯定也能立功!
一等功可不像考试排名这么简单。”母亲揉揉女儿的发顶,不过妈相信你,你和华儿都是妈的骄傲。”
梅文华笑着鼓励:加油,哥也看好你。”
梅文华与梅妈妈同行一段后便分道扬镳。
前往调查部的路线与轧钢厂方向不同,梅文华蹬着自行车很快抵达目的地。
推开办公室门时,周建军已端坐在桌前,竟比他还早到。
老周,难得见你抢在我前头,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周建军挑眉打量着梅文华。
他原以为这小子会翘班,没成想不仅准时出现,还来得这般早。
太阳照常东升,只是大领导昨儿特意叮嘱我早到。”梅文华晃了晃车钥匙。
周建军顿时了然:来得正好,你要再不来我都准备上门逮人了。
今早要开全体大会,有重要任务部署。”
两人闲谈几句便拿着笔记本走向会议室。
刚落座不久,主席台上就传来铿锵有力的声音:
同志们,当前国际形势严峻。
自去年珍 冲突后,北边邻国在边境频频挑衅......
大领导敲着桌面强调:即日起全员参与防空洞建设,贯彻深挖洞,广积粮方针!每人需完成半平米工程量,明日务必携带铁锹、十字镐等工具!
散会后梅文华才明白,这是要应对北方巨熊的核威慑。
四九城作为首要战略目标,防空洞必须达到三防标准——防冲击波、防光辐射、防核辐射。
晚饭时梅家三人交流发现,轧钢厂、学校都下达了同样通知。
妹妹梅兰愁眉苦脸掰着手指数:咱家就一把锄头,我和妈明天可怎么办?
急什么。”梅文华转身从里屋提出两把铁锹,之前在乡下开荒的家伙什,正好派上用场。”锹面还沾着新鲜泥土,显然刚从空间里取出。
次日清晨,四合院热闹得像赶集。
易中海扛着崭新斧头格外显眼,引得邻居们啧啧称奇。
梅文华一家混在人流中,锹柄碰撞声叮当作响,朝着各自单位走去。
易忠海不愧是院里的一大爷,连干活都带了把崭新的斧头。
领导昨儿可说了,工具必须带像样的,谁要拿破烂糊弄,准得挨训!陶大婶瞥着秦淮茹肩上那把豁了口的旧锄头。
邻居们的目光齐刷刷落在秦淮茹身上——那锄头锈得只剩半截,活像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秦姐,这锄头怕是刨不动土吧?没听见陶大婶说么?
家里就剩这把了......秦淮茹耳根发烫。
其实好锄头被婆婆贾张氏锁在屋里,老太太念叨着:把家什往公家地里使,缺心眼不是?
哟,该不会想借着破锄头躲清闲吧?有人阴阳怪气道。
各干各的活儿,我能躲哪儿去?秦淮茹急得直跺脚。
梅文华看够热闹,招呼母亲妹妹推车出门。
院里多数人都带着趁手工具,唯独秦淮茹攥着那截锈铁片。
梅妈妈拎着两把锄头跟在自行车后座,梅兰蹬着车轱辘。
梅文华车后绑的铁锹在晨光里泛着青光。
胡同里尽是扛农具的工人与背书包的学生,像支浩浩荡荡的生产队。
调查部办公室里,老周正擦拭锄柄:人到齐就去后头空地。”
梅文华扛锹走在队伍末尾。
全司十二人难得聚这么齐——往常不是在外办案就是在赶赴外地的火车上,连表彰会都凑不齐人头。
看来这回挖防空洞是动了真格。
草地上早挤满了人。
周建军指着石灰线划出的区域:长三米宽两米,六平方米的任务量。”
好家伙,这地界刚够咱们并排蹲着!有个同事直接瘫坐在泥地上。
周建军分配起任务:“四人挖土,剩下八人负责运土,半小时后轮换。”
梅文华扛着铁锹点头:“咱们部门都是男同志,谁也不吃亏。”
老陆抄起锄头抢先道:“年纪大的挖上层松土,年轻人对付下边硬土。”
“老陆你可真会挑活儿!”
有人笑着加入挖土队伍。
泥土翻飞间,老陆朝运土队伍喊:“愣着干啥?赶紧动起来!”
梅文华拎起最大号撮箕搁在老陆身后:“装满,压瓷实也行。”
“你小子悠着点。”
老陆只装了七分满,却被梅文华又铲了两锹土堆成小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