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御驾亲临,如同在熊熊燃烧的北伐战火上再添飓风。明军士气攀至顶点,连营数百里,旌旗在朔风中翻卷,与漠北的苍茫天地对峙。决战的气氛,已浓稠得如同化不开的墨。
庙算千里,定策犁庭:
中军大帐内,巨大的漠北沙盘之上,山川河流、疑似敌踪皆以标识详列。朱标未着全副甲胄,仅一身玄色箭袖,目光沉静地听取各方军报。燕王朱棣禀报了其游骑多方侦察的结果,结合锦衣卫不惜代价从草原深处传回的密报,终于大致锁定了北元主力王庭的方位——位于斡难河与克鲁伦河之间,一处名为“龙城”的古匈奴故地,地势相对开阔,利于骑兵集结,但周边亦有山丘环伺。
老将冯胜主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凭借明军火器与物资优势,逐步压缩包围圈,“以堂堂之阵,碾碎虏骑”。而朱棣则更显激进,认为草原广袤,敌军机动性强,一旦察觉被围,极易远遁,建议以精骑长途奔袭,直捣黄龙,“仿效当年冠军侯旧事”。
帐内诸将议论纷纷,目光最终都汇聚于监国太子身上。
朱标的手指在沙盘上“龙城”的位置轻轻一点,随即划出一道弧线,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冯老将军稳守之策,可保我军不败。四弟奔袭之谋,可求速胜之机。然,朕欲行者,乃毕其功于一役之策。”
他目光锐利如刀:“敌军依仗者,骑兵之机动与草原之纵深。那我便断其机动,限其纵深!”
“旨意:冯胜老将军率主力步骑混合大军,携全部重炮,分三路正面稳步推进,吸引敌军主力注意,营造大军合围之势。”
“燕王朱棣,尽起本部及抽调各军精锐骑兵,合计五万,携十日干粮及轻便佛郎机炮、火铳,不与敌纠缠,绕行西北荒漠边缘,迂回千里,直插龙城侧后!断其归路,焚其粮草辎重!”
“魏国公徐辉祖,率京营新军及‘羽林孤儿’为战略预备队,随时策应两路。朕,自随中军行动。”
此策一出,满帐皆惊。这已非简单的正面决战,而是一个极其大胆的战略夹击与包围,尤其朱棣的迂回一路,风险极大,若被察觉,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朱棣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轰然应诺:“臣弟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冯胜亦深深吸了口气,沉声道:“老臣,定为殿下牢牢吸住敌军主力!”
风雪龙城,血火交织:
计划既定,明军如同精密的机器般运转起来。朱棣率领的五万铁骑,如同幽灵般悄然消失在茫茫雪原之上。而冯胜统领的主力,则大张旗鼓,缓缓压向龙城方向,每日营垒向前推进,火炮不时轰鸣,进行火力侦察,牢牢吸引了北元主力的注意力。
北元方面,新任的部落联盟首领巴尔斯,自恃兵力雄厚,且熟悉地形,起初并未将明军的稳步推进放在眼里,甚至企图凭借骑兵优势,寻找明军侧翼破绽进行突袭。然而,明军严密的车阵与恐怖的火器密度,让他的几次试探性进攻都撞得头破血流。战场主动权,似乎牢牢掌握在明军手中。
直到第七日深夜,龙城后方突然火光冲天,杀声震地!朱棣的迂回奇兵,如神兵天降,出现在了北元军队绝对意想不到的方向。他们不顾疲惫,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扑北元囤积粮草辎重的后营,四处纵火,并奋力切断敌军向更北方逃窜的退路。
“后方敌袭!归路被断!”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北元军中蔓延。前有步步紧逼的明军主力铜墙铁壁,后有凶悍的奇兵断其生路,军心瞬间动摇。
煌煌天威,一锤定音:
巴尔斯惊怒交加,知已陷入绝境,困兽犹斗,集中所有精锐骑兵,试图在明军主力与朱棣部完全合拢之前,强行冲垮冯胜的中军,打开一条生路。这是蒙古铁骑最后的、也是最疯狂的冲锋,万马奔腾,声势骇人。
就在前线战况最为焦灼,冯胜中军压力倍增之际,一直隐于中军后方的朱标,终于动了。他亲率徐辉祖的战略预备队——“羽林孤儿”等全部精锐骑兵,如同蓄势已久的利剑,猛然出鞘!
“龙旗!龙旗前进了!”
明军将士看到那面在风雪与硝烟中毅然前指的明黄龙旗,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士气狂飙!
朱标虽未亲身冲杀在前,但其龙旗所至,便代表着帝国的意志与皇权的威严。预备队的生力军投入战场,尤其是“羽林孤儿”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如同一股钢铁洪流,狠狠地撞入了北元冲锋队伍的侧翼!
与此同时,明军火炮阵地进行了开战以来最密集的齐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入敌阵,硝烟与火光几乎映红了半个天空。正面有冯胜死死顶住,侧翼有朱标亲率精锐切入,后方有朱棣疯狂搅动,北元军彻底陷入了崩溃。
功成漠北,长歌当哭:
血战持续至次日黄昏。北元主力大部被歼,尸横遍野,巴尔斯仅率数千亲卫拼死突围,不知所踪。龙城陷落,象征着北元政权最后复兴希望的旗帜被明军踩在脚下。缴获的牛羊、器械、王帐宝物不计其数。
冰雪覆盖的草原上,到处是倒毙的战马和阵亡的将士,鲜血将雪地染成刺目的暗红。明军虽然大胜,却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朱标立于龙城废墟之前,望着眼前惨烈的战场,胜利的喜悦并未冲淡他眉宇间的凝重。他脱下头盔,任由朔风吹拂发丝,对着这片埋葬了无数忠魂的土地,深深一揖。
“传令,厚葬阵亡将士,无论敌我。立碑以纪之。”
“犒赏三军,有功者不吝封侯之赏!”
“另,八百里加急,捷报传京!”
漠北决战,以大明帝国的辉煌胜利告终。此战,不仅基本解除了北元对明朝北疆的实质性威胁,更彻底奠定了朱标在军中的无上威望,向天下昭示了一位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君主已然长成。帝国的龙吟,响彻朔漠,声震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