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某种科技方案。”
卡米尔思索片刻,补充道,
“陆峰离开前带走了第三代核心量子样本,
以及唯一一块‘原点晶体’……
那是我们迄今为止唯一能撼动空间奇点的技术。”
“他是不是早就预料到了异蓝会变脸,
甚至预判到了收割者的存在?”孙晴轻声说道,
声音中透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敬畏与不安。
大长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望向远方正升起的阳光,一字一句地说:
“无论他预判到了什么……他留下的,就是我们的路。”
异蓝的变化与人类的应对
就在基地内部加紧分析的同时,
异蓝的姿态也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自从遭遇基因样本中异常微粒、
检测设备多次报错之后,异蓝对人类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他不再持续施压,也没有立即重启采样,
反而频频派出中立使者,以“稳定蓝星秩序”为名,
与大长老进行多轮模糊性的“协商”。
一次视频接触中,异蓝面无表情地出现在全息投影中,冷笑着说道:
“你们的科技开始学会欺骗,这很有趣。
人类,似乎终于配得上成为收割者的实验样本了。”
大长老仍是那副平和的态度,点头回应:
“我们只是在努力活下去,这种行为,
和你们从黑洞中释放杀戮生物有何不同?”
异蓝盯着大长老许久,最终只说了两个字:“可笑。”
会议结束后,大长老立刻召集核心指挥层。
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异蓝的态度转变,代表他发现了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就是我们最大的机会。”
而与此同时,民众中有关“陆峰是否真正存在”
“是否已经牺牲”的争论再度升温。城市街头、
网络平台、各地社区中,甚至演化出两个极端群体——
一个群体认为陆峰早已死亡,
所谓的信号是神行基地制造出来的谎言,
是为了拖延民众不满。他们主张全面投降异蓝,
避免更大灾难。他们打出横幅:“现实胜于理想!保命第一!”
另一个群体则坚定地认为陆峰一定还活着,
相信他在等待最后时机。这个群体在各地举行自发集会,
夜晚点起烛火,在天幕之下默默祈愿。
他们的口号是:“陆峰不在,但信念仍燃!”
在一次公民直播辩论中,一位年轻工程师激动地站起身来:
“陆峰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技术和希望,还有尊严!
我们不能放弃,否则就是我们自己先死了!”
另一位中年妇女则愤怒地拍桌反驳:
“你们这些高谈阔论的年轻人,说得轻巧,
我们的孩子怎么办?我们已经输得够多了!”
争执愈演愈烈,但就在这时,
一个孩童的声音打断了一切:
“我不懂你们争什么,
但我希望明天还能去学校,还能玩。”
这句话像一道光,刺进了所有人的心。
随后,更多人开始重新思考——或许希望并不只是依靠陆峰一个人,
而是所有愿意在废墟中站起来的人。
争执的两派,开始有人互相握手,
有人将“保命优先”的标语撕去,
换上了“准备重建”。
整个蓝星,不再只是一个等待救世主的集体,
而是一个开始觉醒、开始团结、开始重建的种族。
重建启动,重燃希望
大长老在神行基地发表了一次短暂而庄重的演讲:
“人类不是没有被击倒,而是一次又一次被击倒后,仍选择站起。
异蓝赢得了一次战役,但他无法赢得我们心中的不屈。
陆峰曾说过:‘人类不会永远伟大,但可以选择在关键时刻伟大一次。’
那么现在——就是这个时刻。”
演讲后,全球各大基地同步启动了“人类重建共识协议”。
虽然异蓝的要求还在压顶,但各国开始推行“暗中反制计划”,
不断从废墟中清理资源、恢复设备,
并重启封存的军事工厂与科研项目。
所有人都清楚:真正的决战,还未开始。
天色已晚,但神行基地灯火通明。
孙晴站在观景台上,望向远方那一片漆黑的宇宙深空,
手指轻轻拂过手环上的那句铭刻:
“倘若命运不公,就让我们一起逆转。”
她轻声道:“陆峰,我们还在……你呢?”
一道模糊的电波信号,从遥远星际中传来,
像是某种回应,又像是希望的呼唤。
…………
神行基地内,一片肃穆。
高耸的天穹投下灰暗的光,
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集结仪式默哀。
控制大厅内,大屏幕上依旧残留着上一场战斗的数据——密密麻麻的坐标、
能量波动图谱,还有战损分析图像。那些不断跳动的数据,
在沉默中诉说着无数战士的牺牲。
三长老神情凝重地站在指挥台前,
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嗓音沙哑而低沉:
“集结人类精英的仪式,现在开始。”
随着话音落下,电子音在基地各处响起:
“各地各领域核心人才,请按照编号进入指定候选区。
请自愿报名者迅速登记。”
哈力斯站在三长老旁边,沉默不语。
他脸上再也看不到一丝政客惯有的世故与谨慎,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不住的悲伤与敬畏。
他已经习惯了下命令、做决策,但他从未参与过如此沉重的一次“选拔”。
这并非荣耀的召唤,而是死亡的集合。
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报名的通道刚刚开启,
系统尚未完成验证程序,第一位自愿者便已经现身。
那是一位年约四十的女性,身材瘦高,
穿着略显旧的研究服。她径直走向登记台,
坚定地说出自己的编号与姓名:“生物研究员编号c-2191,我自愿参加。”
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一时怔住,不知所措,
手中的笔都微微发颤。那女研究员平静地微笑:
“请快一点吧,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
话音刚落,又有一名男子快步走上前来,
语气带着几分决绝:“深海能源工程师,
编号b-7820。我也报名。”
接着,是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
短短十分钟之内,原本冷清的自愿通道前已排起长队。
有老者,也有年轻人;有科研人员,也有退役军人;
有医疗专家,也有情报分析员。他们每一个人,
脸上的神情都不再是恐惧和彷徨,而是无比坚定。
“为什么要这么做?”有记者在远处拍下这些画面,
通过大联盟的全球卫星频道传播出去。
一名年轻的计算机工程师面对镜头,轻声说道:
“因为纪老站了出来,我们不能后退。”
另一位中年女学者则淡然道:“也许我帮不了太多忙,
但如果我能为人类多争取几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她说着,便与同样排在她后方的丈夫握了握手。
他也已报名——他是空间环境研究小组的负责人。
“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家三口只留下了一个女儿。”
丈夫低声说,“让她活下去。”
另一侧,一位年过七旬的语言学教授被人搀扶着走上前来。
他声音颤抖却响亮:“我有二十多种古文明语言分析经验……
也许收割者来了之后,他们会说话……总要有人能听懂。”
登记官沉默地看着他,久久无言。
哈力斯轻轻地后退半步,几乎有些无法承受这一幕。
三长老则微微低下了头,双手在身侧紧握,隐隐发抖。
“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力量……”他喃喃着,
“不是科技、不是兵器,而是每一个普通人,
在面对毁灭时依旧选择站出来的勇气。”
大厅里渐渐响起了轻微的哭泣声。是那些被选中者的家属,
是同僚与朋友。他们都知道,这条路一旦踏上,
就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
孙晴站在不远处,双目早已泛红。
她看着这些人的身影一个个消失在通道尽头,
忽然觉得自己的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异常沉重。
她猛然间想到,陆峰曾经说过:
“人类最大的希望,从来不在一个人身上。”
“而是在亿万人之间。”
她终于明白陆峰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基地的大喇叭再次响起提示:
“自愿通道将在十分钟后关闭,
请所有自愿者确认身份,准备后续部署。”
报名人数最终远远超过了原定指标。
大长老在指挥台上久久未动,终于,
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清晰地传遍整个神行基地: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每一个人。”
他顿了一下,目光望向那些屏幕上滚动着的名字。
“你们,是人类的火种。”
……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无数普通人也通过直播,
看到了这一幕。
有人在车站旁边驻足,泪眼婆娑;
有人在废墟重建点上默默为志愿者点燃一盏灯;
也有人拿出手机,拍下自己握拳的手掌发在网上,写下四个字:
“我也愿意。”
在这个仿佛没有光明的时代里,这些站出来的人,
就像是无数微弱的火光,在深邃的黑暗中顽强地燃烧,
点亮彼此,也点亮希望。
这一刻,纪老的精神在无数人心中重燃——不为生存而苟活,而为未来而奋战。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答着异蓝的狂妄与威胁:
“我们不是等待死亡的羔羊。”
“我们,是蓝星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