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昂道:“你说了曹操内部的情况,以及曹操水军的消息,另外还提到了孙曹两家正在商讨的联姻事宜。”
郭昱笑道:“主公说得完全正确。如此一来,奴家再无疑虑了。”
罗昂问道:“你知道曹操现在在做什么吗?我军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郭昱正准备回答,楼梯处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郭昱闻言,不由地看向楼梯那边。
张若水从楼梯处跑了上来,疾步来到郭昱和罗昂面前,然后匆匆拜道:“小姐、主公,曹植来了。”
罗昂眉头一皱,没好气地说道:“这家伙还真能坏事!”
说着,他站起身,对郭昱说道:“我们先回避一下,你先把他打发走吧。”
郭昱起身应诺,然后指着不远处的屏风,道:“就请主公和将军在屏风后面稍待片刻。”
罗昂领着许定,朝屏风后面走去了。
这时,楼下传来了一阵杂沓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其中还夹杂着环佩相撞的轻响,让人不禁感觉来者定然是富贵不凡的人物。
罗昂立刻明白,那是传说中的曹植来了。
对于这个传说中七步成诗的盖世才子,他倒是颇为好奇。
“你们就在这里候着。”楼下传来了一个充满磁性的年轻男子的声音,让罗昂一听之下,顿时生起好感,一点也没有面对后世那些奶油小生的厌恶感觉。
“是!”许多人齐声应诺。
看来,曹植带来的随从着实不少。这也难怪,以曹植的身份和曹操对他宠爱的程度来说,侍候曹植的人自然不会少。
不一会儿,楼梯处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郭昱的声音传来:“奴家恭迎公子!”
曹植连忙说道:“小姐与我何须多礼啊!咦?我从未见小姐如此,如此装扮,真是、真是天上的仙子下凡尘了!那天空中的皓月,与小姐相比,也黯然失色了!小姐真是、真是好美啊!”
罗昂听到曹植这样一番痴迷失态的言语,感到有些好笑,但也很理解他的感受。
郭昱的美丽,不亚于罗昂的四夫人,以及郭昱的姐姐。她的美丽,是一种柔媚到骨子里的风情。
紧接着,郭昱请曹植落座。
曹植在郭昱对面坐下,眼睛却一刻也不愿从郭昱的身上离开。
此时,他整个人痴痴呆呆,哪还有什么大才子的风范,整个简直就是一个痴呆儿。
郭昱对于曹植的神态,早就见惯不怪了,沉浮于欢场多年的她,对于这样的男人,早就见多了。
郭昱在曹植对面落座,姿态优雅至极,单就这样一个动作,便把曹植给迷得神魂颠倒,不能自已。
郭昱的目光落在面前的案桌上,心头一惊。她这时才发现,刚才为罗昂准备的茶盏,还没来得及收起来。
曹植猛然意识到,自己这样看着面前的佳人,实在是太过失礼,连忙收回目光,然后垂下头。
这时,曹植发现了放在案桌上的茶盏,这边一副,对面一副。
莫不是郭小姐刚才正在接待客人?
想到这里,曹植四下张望了一眼,问道:“小姐,刚才是否有客人来到?”
郭昱正在想着怎样应付的时候,屏风后面传来一声脆响,显然是什么东西掉到地上发出的响声。
饶是郭昱足智多谋,此刻也不禁感到措手不及。
曹植立刻朝屏风那边看去,然后大声喝道:“什么人?”
罗昂没好气地瞪了一眼连忙从地上抱起一只铜壶的许定,然后从屏风后面走了出去。
曹植看见一个男人,竟然出现在他女神的闺房中,顿感晴天霹雳,无法接受。他指着罗昂,喝问道:“你、你是何人?”
罗昂心中暗叹道:好英俊的男人啊!
想到这里,罗昂立刻抱拳道:“在下罗木。”
说着,他指了指身边的许定,道:“这是我的兄弟罗石。”
曹植似乎没有听见罗昂的话,一脸凄苦地看向郭昱,那模样仿佛在说,你竟然有男人了?为什么会这样?
现场突然变得非常安静,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罗昂在想如何把这个多情的公子哥糊弄过去,但没有想到,曹植竟然转过身,怒气冲冲地质问道:“你究竟是用了什么花言巧语,骗了郭小姐?”
罗昂正准备说话,许定直接开口了:“什么叫骗?郭昱小姐本就是我大哥的人!”
曹植闻言,脸色顿时大变,并露出一副摇摇欲坠的模样。
罗昂看到曹植这个模样,立刻知道这家伙想岔了。
许定的意思是,郭昱是他的属下,但在这家伙的耳中,直接变成了男女之间的事了。
罗昂见曹植这副模样,心里有点暗爽,但他却觉得,有必要理清这个误会,否则的话,真不知道这个多情的公子哥,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我要跟你比一比!”曹植开口道。
罗昂闻言,先是一愣,然后问道:“什么?”
曹植一脸仇恨地瞪着罗昂,喝道:“我绝不能让一个胸无点墨的无赖家伙,玷污了郭小姐!我要和你比一比诗赋!如果我输了,你便有资格与郭小姐交往,我会祝福你们!如果你输了,你必须消失在郭小姐面前!”
罗昂闻言,不由地看向郭昱,却发现她神情异样,并露出一副置身在外的架势。
罗昂心里郁闷,心里暗想道:她不来给我解围,究竟是几个意思?
想到这里,他见郭昱避开了自己的目光,一点也没有要上来,为自己解围的意思,只得自己应付眼前这个多情的公子哥了。
看着这个一脸悲伤和愤怒的家伙,他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但他却觉得,这家伙虽然是个公子哥,却有些傻呆的可爱。
要是换做别的公子哥与人争风吃醋,只怕早就把下面的随从叫上来,然后直接抓人。
曹植也不管罗昂答应不答应,直接开始吟咏起来:“余从兖州,言归东城。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