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里站上罚球线。
胡浩南临时亚历山大把卡鲁索换了下来。
这并非是胡浩南不满卡鲁索让库里拿到了3+1,而是因为……
“你不该让他打得这么舒服!”胡浩南对卡鲁索说道。
你可以让库里得分——马龙上半场盯防库里,还是让库里得到20+,这没有问题,但你不能让他投得这么舒服。
单论进攻效率,三分、突破和快攻这种篮下终结方式,命中率都要高于中投,这是魔球理论的基石,也是黄蜂不如勇士的地方。
这点,胡浩南一直有着清醒的认知。
只不过,近年来,随着胡浩南不断浸染在篮球世界里,他开始问自己一个问题。
在实战中,中投真的就像数据表现的那样低效吗?
从数据表现层面来看确实是这样的。
中投精准的杜兰特和乔丹,也就是不到50%的命中率,乘以中投的两分,每次出手期望值必然低于1分。
相比之下,35%的三分球命中率算不上多么出色,但换算下来,每次出手期望值一定会大于1分。
更不用水花兄弟这种精英级的投手了,他们选择出手大量三分会收获更多期望值。
数学不会撒谎,中投的数据表现就是低效。
但这么多年季后赛打下来,胡浩南越发体会到:篮球不是算数,比赛也不是梦幻西游式的回合制游戏,球员更不是机器。
投三分固然高效,但需要战术支撑,吃手感。
除了库里这类历史级可以一个绕掩护直接接投三分之外,大部分三分还是得依靠转移球和定点投篮。
突破也高效,但需要体力。
身体强如詹姆斯一次次突破也能累到吐,必须依靠一些攻防转换球和easy ball才能维持命中率。
没有哪个球队是傻子,到了季后赛级别的对抗,没人会放你轻易篮下或三分。
当年有名的黄绿大战,老凯守科比,就是托尼-阿伦封锁三分线,老硬特守篮下,留给科比的就是中距离。
投的进,算你本事。
同理,07年马刺控三分压禁区锁死詹姆斯,也是这样。
13年马刺守詹姆斯和韦德,还是这样。
这时,常规赛里表现最为低效的中投反而成为球员武器库里那件最好用的武器。
这里有一个最好的例子,保罗-乔治。
13-14赛季前的保罗-乔治,会突破,会三分,场均18分。
但是到了13-14赛季,保罗-乔治一下子支棱起来了,率领步行者连年杀进东部决赛。
保罗-乔治也成为东部阻击詹姆斯的最强战士。
why?
他增加了一项技术——绕掩护中投。
这下子清楚了,三分球可以说是角色球员的标配,摇旗呐喊的同时可以帮忙拉开空间,突施冷箭。
而中投,尤其是持球中投,则是明星球员的配置。
你得有这项技术,才有资格担任球队的主攻手。
这是让你能够上一个台阶的东西。
而且,必须要注意的是,中投这东西越打到后面,越到关键回合,作用就会变得越大。
而当你只需要投一个球的时候,中距离能力的强弱几乎就是考验巨星成色的标尺。
因为中投就是比三分球的命中率高,比突破上篮的出手机会大。
到了只需要一球就能决定胜负的时候,比的已经不再是一个进攻效率,而是——这球我打进了就是两分,你没进你就输了。
从战术层面上面,中投就是战术主攻点的终极光环。
有时候,胡浩南觉得远投三分就像将军手中的长弓,突破冲击篮筐就像一杆马上长枪,而中投则是将军腰间那把朴实无华的佩刀。
当你没了距离上的优势,又失去了战马的助力,那把朴实无华的佩刀就是你最后保身立命的武器。
手里有刀,心中不慌。
胡浩南想要考验库里腰间的这把佩刀到底利不利,那就要把库里的三分从武器库里拿去。
“马龙把库里三分限制到7中4,我希望你能做到更好!”
胡浩南都在考虑要不要效仿爵士防哈登的那招,可想想卢比奥追着哈登屁股后面防守的画面,顿时觉得好羞耻。
还别说,道格-克里斯蒂还真的建议胡浩南采用“后入”的方法来防守库里。
“胡,如果你不想让库里出手三分,从屁股后面防守还真是个不错的办法。”
“我建议,可以放格林或者利文斯顿的三分球,腾出人手,将库里赶进三分线内。”
胡浩南听了克里斯蒂的建议,当即鄙夷道:“道格,你这建议也算是名副其实了,是真的狗啊。”
“从后面防守,这防守方式狗都不用。”
三分钟后。
当库里抢投三分得手,胡浩南请求暂停。
等暂停结束,球员回到场上……
“卡鲁索这防守……呃,他,呃,竟然从后面追防库里。”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常规赛期间,爵士队在遇上火箭的时候,卢比奥曾用这招防守过哈登。
当时主要是为了对付哈登的后撤步三分。”
“从后面防守,让哈登撤无可撤!”
“还别说,从那场比赛来看,防守哈登的效果还不错。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那场比赛爵士队输了。”
……
胡浩南不得已对库里采取绕后防守这种羞耻的防守方式。
没办法,在这道选择“羞耻”还是“胜利”的选择题面前,选择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做。
而从效果来看,库里对于这种防守真的是很不习惯。
他固然可以运球冲进三分线内做文章,但当胡浩南连面子都不要的时候,留给库里的只剩下中投这一条路。
胡浩南习惯在防守端做减法的策略再一次得手。
库里会中距离吗?当然会,但库里的身高和出手点偏低的一段式投篮决定了他在这个区域不会有太好的表现。
库里使用最多的招式是抛投。
即便如此,中距离,比起他习惯的三分线,空间还是太小了,也更容易吃到干扰。
更不用说,坐镇内线的还是西蒙斯和浓眉这样的协防好手。
哪怕替补上来的易建联,脚步也不会太慢。
当库里为了躲避易建联的干扰,也不得不再次拉升抛投高度时。
即便这球进了,在胡浩南眼中,对于库里的防守已然成功。
说到底,跟马龙、杜兰特等球员相比,像库里这种身高一米九的后卫在中距离生存终究是太难了。
我们熟悉的矮个子中距离大师,比如阿伦-艾弗森,靠的是自己的突破和速率,拉出空间后的跳投。
接触篮球越久,你越会发现巅峰期的艾弗森强得让人发指。
库里没有这样的身体素质,他在这个位置上的表现稳定性还不如他的队友利文斯顿,利文斯顿靠的是节奏和背身来投篮,库里没有。
在经过两次尝试后,库里便痛苦的表示:我想回我的三分线。
胡浩南的回答是:回三分线可以,请交出球权,去打你的无球。
于是库里接下来在场上做得一件事便是——摆脱的卡鲁索的绕后防守。
这时,你可以在勇士进攻时间段的任意一个时间节点按下暂停键,截图保存,然后给库里配上一句台词:你不要过来呀!
当库里在每一次触球之前都要在场上化身一段时间的马景涛,勇士主攻方向便不得不朝克莱-汤普森转移。
科尔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胡浩南竟然会无耻的选择这种防守方式。
你堂堂一个冠军教练,竟然没有风度到让人追在库里屁股后面防守,咱脸还要不要了?
起初,胡浩南也觉得挺羞耻的,尤其是刚刚还吐槽说狗都不用,结果秒打脸,玩成了狗不用我用。
但看着看着,胡浩南觉得还挺不错的,有种……莫名的喜感。
而等到克莱承担起勇士进攻大旗时,对于黄蜂的防守压力就要小很多。
克莱的持球能力跟库里相比,还是弱了些。
狄龙只要坚守一个原则——防他三分,其他都可以放放。
当克莱在狄龙的逼抢下险些把球运到脚面上的时候,勇士的球权其实是掌控在格林手中。
于是在胡浩南眼中,勇士兜兜转转最终呈现在面前的是他所熟悉的那支勇士队。
一切都在计划之内。
胡浩南对于这样的结果还是相当满意的。
……直到转折点出现。
……
第三节还有最后5分钟前,马龙都在耐心的做着三威胁投篮和翻身跳投。
用巴克利的话说:马龙今晚尽展平生所学,他就像是小一号的凯文-杜兰特,在扛着黄蜂前进。
自从换格林防守之后,马龙大多数进攻都是从右侧45度三分线发起,然后运球往底线方向的急停跳投。
他研究过伦纳德绝杀黄蜂的那球。
伦纳德持球突破路线选择和最后的出手都是最适宜右手作为惯用手球员的。
再加上后仰倾斜角度,能够避开大部分防守干扰。
马龙私下没少练习这种出手方式。
这样,由他在强侧作为主攻点,弱侧有浓眉作为隐藏的终结点,再由西蒙斯从中调度和伺机而动。
三人为骨,再搭配两名角色适时的突施冷箭,黄蜂已经掌握场上主动权。
现场球迷的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就在胜利的天平像黄蜂倾斜过来的时候,4分45秒,马龙却是在突破上篮的时候遭遇到格林的强烈封盖。
封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格林的右手连球带人打在马龙的手上……右手。
格林终究是格林,当有人一次次的向他发起“挑战”的时候,哪怕这人是他曾经的兄弟,哪怕是面对胡浩南的球队。
他心中的骄傲都不允许他继续这样“失败”下去。
所以当马龙从他面前突破过去,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阻止他,哪怕拼上犯规也要阻止他!
至于这人是谁?
马龙和詹姆斯在这时没有任何区别。
也只有看到马龙弯着腰,痛苦的捂着右手的时候,格林的眼神里才流露出歉意的神色。
但这时,“抱歉”是不可能从他口中说出来的,面对西蒙斯上前的推搡,一言不发已经是他所能给出的回应。
狄龙拉住了西蒙斯,平时看起来有事第一个往上凑的他这时候表现的比谁都要冷静。
他还搂着西蒙斯的肩膀说道:“我们失去了马龙,我们不能再失去你,你特么给我冷静点,我们需要你!!”
马龙要不是手疼得厉害,顾不上其他,否则这会儿高低要给狄龙一脚。
“老子还没挂掉!”
“你大爷狄龙,这点疼还不至于让我打不了比赛!”
……
话虽这么说,马龙也想坚持比赛,但玛蒂娜还是把他带到了场下。
尽管马龙很快便回到了场上,但这次突发情况对马龙的影响不是一点点大。
别说再像之前那样投篮,连运球摆脱时,右手辅助性的运一下球都能感受到那十指连心的痛苦。
更不用投篮了。
格林在防守马龙的时候,小声说了声抱歉,但并不意味着他会在接下来的防守中放水。
恰恰相反,作为一名顶尖防守人,他对于马龙的动作习惯太了解了,以马龙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力来看,能有半只手的威力就不错了。
格林甚至主动跟伊戈达拉换了换位置,他去盯防浓眉。
一来是因为自己弄伤了马龙,心中有些愧疚。
二来更是因为,没有看不起马龙的意思,而是马龙的战斗力已经不需要他出手,他还是去防状态出色的浓眉吧。
现在的格林真的很想赢!
对手是卫冕冠军,还是胡浩南的球队,他当然尊重胡浩南。
只不过胡浩南过去所教给他的“尊重”人方式就是……击败他!
……
现场球迷早已炸开了锅。
眼看胜利已经朝自己招手,结果半路跳出来一个追梦格林。
好家伙,这厮竟敢伤我马龙,坏我好事,老子不把你祖宗十八代问候个遍,算我没本事。
嘘声,F开头的四字真言……格林连球都不用碰,就能轻松取得别人拿球才能取得的成果。
球迷骂归骂,义愤填膺归义愤填膺,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黄蜂遇到了真正的麻烦。
与之相反,对于勇士来说,他们终于等到了一个最好的机会。
尽管这个机会看起来并不光彩,但意外又何尝不是比赛的一部分呢?
科尔这时再看格林,不由想起之前说过的那句“格林法则”。
以前或许不相信,但现在……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总冠军,或许真的更偏爱有格林的球队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