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去申请,但山本君你们这边也要好好表现,否则我们无法向大本营和天皇交差。”山胁大将一本正经地说道。
“嗨,我会尽力的。”
山本健儿听闻也很无奈,但又没有太好的办法。
怎么打?
现在连中国人的空军都打不过,还去打美国人的?
等山本健儿离去后,作为日军第十方面军的参谋长谏山中将则是有些好奇,“阁下似乎对于防守台岛并无多大的信心?”
对于这位在几年前就因反对对美开战而被解职的上司,他也有些好奇。
大本营咋想的,派其来守台岛?
“谏山君,你跟美军交过手吗?
在太平洋战场,美军的攻势十分凶猛。
如今经过菲律宾一战,帝国的海军舰队基本损失殆尽,只剩下几艘主力军舰。
陆海军航空兵更是损失惨重,现在连支那人都打不过,更别说打美军了。”山胁大将似乎并不觉得自己说的这些话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但也没有停下的意思。
“但我们也可以为本土争取时间。台岛以及琉球群岛是本土的外围防线,我们更应该竭尽全力守住,或者拖住美军,让美军无法在短时间进攻本土,这才是一名帝国军人应该做的。”谏山中将一脸认真地说道。
看到铁了心的部下,山胁大将笑了笑,“谏山君,若是美军绕过台岛去进攻琉球怎么办?”
“那我们就全力防守琉球!”
“可要是美军不进攻琉球,又进攻台岛怎么办?
我们第十方面军看似兵力多,但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而且很难得到支那战场以及本土皇军的有力支援。
最关键的是,帝国的海军舰队已经名存实亡了。
美军若是真的登陆,岛屿之间,如何相互增援?
甚至美军直接跳过我们的防区,直接登陆本土怎么办?”山胁大将再次推翻自己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听到上司的反问,谏山中将当即反驳,“阁下,美军不可能绕开我们的防区去进攻本土的。”
“谏山君,为什么不可能?
美军擅长的跳岛战术,你知道吗?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就凭借强大的海军,用跳岛战术绕过了很多帝国重点防守的岛屿。
例如拉包尔。
若是美军真的直接进攻本土,第十方面军在台岛和琉球的二十多万皇军将只能坐看。”
“我们可以从其它战场抽调军队加强本土防御,甚至本土还可以武装更多的军队。”
“其它战场?
关东军?
他们的精锐大部分都被抽调到了支那派遣军和南方军。
支那派遣军?
看似百万军队,但能抽调多少军队?华北、江南根本无法继续抽调,广西和湖南那边看似皇军很多,但局势也不允许抽调回本土,除非帝国放弃一号作战计划。
南方军?
他们现在根本无法调回本土。
而谏山君说的本土防御。
如今的本土还有多少青壮可以抽调?
偌大的本土,海岸线那么长,又该防守哪里?
这场战争,其实在对米国人开战的时候就已经败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让帝国在这次注定失败的战争中保存元气,以待将来,而不是消耗掉帝国最后一丝元气。”
面对山胁大将的各种问题,谏山中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遇到一个观点跟主流不一样的上司,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山胁大将虽然不看好后面的战斗,但还是没有胡来,毕竟在任上,还是需要把手中的事情做好。
。。。。。。
“组长,总部让我们小心行事,这并不在计划内的电报,估计是有其他小组出现了意外。”
杨国清看到手中的那份电报,不禁有些担心。
“我们先顾好自己,其他小组,我们无权干涉,也无力帮忙。
不过岛上的局势可能跟我们想象的差不多,还是要谨慎一些。”邓玉坤一脸严肃,仔细观察着周围情况。
他们所在的这片树林并不是什么深山老林,就是一片普通树林,规模也就几百亩而已,算不上大。
而且不远处似乎有村镇,所以他们是真的要小心行事。
并不是他们穿着日军军装,就真的能瞒过这些本地人。
而且谁也不知道本地人中是不是有日本人或者非常亲日的存在。
“组长,我们得找人确认这是什么地方,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若是作为根据地,这个位置似乎并不合适。”杨国清建议道。
他是电讯人员,也是军统出身,同时也是第五小组的副组长。
“组长,我们要不去抓个舌头回来,直接上手审讯,肯定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一旁的赵大富当即开口提议。
“赵大富,你和张天成两人去附近看看,记住不要出树林,有什么事情,及时汇报。”邓玉坤点了点头,目前也只能这么办。
不过在这之前,他们也需要把伞包给处理掉。
最好的办法就是挖个坑,然后直接把全部降落伞给埋进去。
不过就在他们挖坑的时候,前去侦察的赵大富二人却是带回了一个好消息。
他们在树林北部边缘发现了一个村庄,村庄外停了两辆自行车和一辆牛车。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牛车那里有着一个警察站着。
什么比警察知道的更多,而且还是殖民地的警察。
这比在普通人那里打听消息不是更好?
于是赵大富连忙跑回来汇报,留下张天成继续观察。
邓玉坤听闻也大为意外,连忙让两人在这里继续善后,他则是带着剩下几人前去北边察看情况。
来到树林北边,顺着赵大富所指的方向,邓玉坤看到了那远处的村庄,可能有三四百米远。
村庄看着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而且这个村庄似乎比较偏,跟周围其他村庄隔得都有些远。
而村庄有一条土路与外界相连,但是这条土路距离邓玉坤所在的这片树林却有一百多米远。
但不用想,那条土路是唯一的机会。
想到这里,邓玉坤当即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