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不好了,日本人闯进来了!还杀了我们的人!”
就在王家父子还在地下室等着的时候,一名持枪地男子连忙跑了过来,敲响了地下室的木门。
“什么?日本人杀了我们的人?他们想干什么?”王冠兴有些疑惑,甚至是有些愤怒。
要知道他们家虽然和日本人有合作,但一直都保持着距离,而且还保持着自家那几百人的武装。
这几百人自然不可能对日军产生多大的威胁,但也让他们家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而付出的代价都是不让古晋的华人闹事。
不管是最开始的前田中将,还是后面的山胁中将,或者是现在的马场中将,都默认了这个局面。
很简单,维持这个局面,起码可以保证古晋境内的几万华人不闹事,并且配合他们对古晋的占领。
虽说境内的马来人和达雅人更多,但这些人就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好吃懒做、偷奸耍滑,连修个工事都费劲。
古晋的经济基本上都是靠华人撑起来的,除非是日军真的打算让古晋变成一个军事堡垒。
所以之前三年,三任日军司令官都选择跟王家合作。
但到了今年,局势就变了。
因为日军在婆罗洲的统治已经要结束了,援兵也没有,甚至日军不得不武装一两千马来人和达雅人来守城。
而王家是华人,日军也开始限制王家,不再向之前那么宽待了。
王家的宅子如今根本就是个大型碉堡,多坚固不好说,没有火炮肯定是打不进来的。
但那是之前,这几天经过炮击和飞机轰炸,王宅也受到波及,不少地方炸出了缺口,所以日军很容易就冲了进来。
防守的王家护卫也直接被打死打伤。
“田村少佐,你们这是干什么?为什么打死我家的护卫。”王冠兴站在一处沙袋堆砌的工事后,一脸不悦地看着外面的日军少佐。
“王桑,我们接到线报,说是你们王家跟城外敌人有勾结,前来核实一下。”田村少佐站在一排日军后面,表情严肃地回答。
“田村少佐,说我们跟城外的勾结,有证据吗?”王冠兴神色一凝,显然不打算承认。
“令郎的事情先不说,阁下二弟以及妹妹一家如今在什么地方,王桑能否解释一下?”田村少佐板着脸质问。
听到这话,王冠兴不禁心下一沉。
自己那不成器的二弟去年被父亲送出了古晋,如今应该是投奔了妹夫黄庆长。
而妹夫黄庆长在古晋沦陷之初就离开了古晋。
目前这两家人都在诗巫。
至于自己长子,则是被送去了新加坡,倒也不算是投敌。
但这应该都是秘密才是,怎么日本人会知道?
难道又是南华联合会搞的鬼?
不过王冠兴还真是冤枉了。
这个事情还真不是南华联合会透露给日本人,而是日本人自己查到的。
平白无故少了个王家老二,日本人不怀疑?
加上王家也不是铁板一块,日本人自然有渠道去打听这些消息。
之前只是不想动王家,可如今却是不得不动了,否则王家一旦和义勇军里应外合,他们更守不住古晋城。
“我不明白田村少佐在说什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王冠兴面无表情地拒绝道。
“那我来告诉王桑吧。令弟和令妹都在城外敌人的大本营—诗巫,而且日子过的还挺滋润。”
“他们在之前战乱时就失踪了,具体去了什么地方,我们也不知道。若是你们日本人想要过河拆桥,我们也不可能束手就擒。”王冠兴还是知道该做什么。
此时服软,那就真的是待宰羔羊了。
不要觉得这些日本人真的心善,之前不过是利用他们管理华人而已。
如今不需要了,他们家的利用价值自然就没有了。
至于什么勾结义勇军,不过是借口。
要是他们家真的跟义勇军关系密切,也不至于到现在这一步。
现在变成义勇军觉得他们家是汉奸,想要整垮他们王家。
日本人也不再信任他们。
可以说是两边不是人。
至于背后靠山英国人,现在都不知道死哪里去了。
而义勇军背后却有美国人。
“看来你们是真的要反抗。本来还说只要你们交出手中的武装,大日本帝国就放过你们,并护送你们去新加坡。
如今看来,确实没有这个必要了。”田村少佐冷声道。
“田村少佐,想要过河拆桥就明说,哪来那么多借口。”王冠兴显然不打算服软。
现场气氛顿时变得僵持起来,但双方都没有真的动手。
对于日军来说,他们只想要王家这几百护卫,真的强攻王家,难免要死伤不少,没这个必要。
而对于王冠兴来说,此时真的跟日军血拼,吃亏的还是自己家。
但他也不敢真的按照日本人的要求做,以免成为待宰羔羊。
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王家的护卫中当即有人带头高呼。
“兄弟们,王家要当汉奸,我们不能背着汉奸这个帽子。
跟我打,去城外投靠义勇军,赶走这些抢占我们家园的日本鬼子。”
然后现场顿时枪声大作。
随着双方不断有人倒下,之前的顾忌都被抛到脑后,只能打。
王冠兴也被吓到了,连忙退回后院。
没想到自家的护卫居然造反了,也不知道是被义勇军收买,还是真的不愿意跟王家在汉奸之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或许两者都有。
这些护卫,有的是王家的下人,也有的是王家雇佣来的。
王家在日本人占领古晋这三年多,干了什么,这些护卫也是看在眼里的。
虽说名义上那位老家主没有出面担任日本人任命的职务,但也让王家的公司和护卫在帮助日本人。
如今婆罗洲可就剩古晋一座城市没有被收复,王家的护卫就算是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家里人着想。
真要是背了一顶汉奸的帽子,那就是耻辱。
要知道在日本人攻占古晋之前,古晋的抗日氛围还是很浓的,为国内抗战捐钱捐物,还出人回国抗战。
这也是为什么42年初的时候,义勇军能快速在古晋拉起不少义勇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