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太监带着两名禁军来到神霄观,此时天色尚早,道观里的小道童们也是刚刚醒来,道门都没来得及开,正在里面打扫庭院。
听到门外传来的砸门声,小道童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朝着门口走去的同时,嘴里嘟囔道:“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这可是皇家道观,我倒要看看谁敢无此无礼,竟敢砸门!”
他这么说是因为在今日之前,神霄派的大门从来没有人敢敲,前来祈福的百姓,来的早了就会在外面静静等候,直到大门打开,才会入内。
小道童将大门拽开一道缝隙,正欲发作,却见门外站着个同样手拿拂尘的人,再仔细一看,在他身后还跟着两名身着铠甲的兵士。到嘴边的话,硬生生的被他咽了回去。
“几位,您是?”
见门缝里出现个道童,为首的公公尖着嗓子道:“云霄子真人何在?咱家奉陛下旨意前来!”
小道童一听是皇上旨意,立马收起了怒色,急忙将大门敞开,满脸堆笑的相迎他们入内,说道:“掌教就在观内,公公请到后殿歇息片刻,容小道前去通传。”
说罢,带着几人来到后殿落座。
正做早课的云霄子听闻宫内有人前来传旨,第一反应就是看了看外面的天。按照他对皇帝的了解,这个时间应该还在睡梦中,今日这么早便差人前来传旨,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怀着心中疑虑,云霄子起身离开房间,来到后殿的待客厅。
“无量天尊,贫道云霄子,听闻陛下有旨意传达,特来恭迎。”
公公也不废话,站起身来,开口道:“陛下口谕,宣云霄子即刻入宫面圣。”
待到口谕宣完,云霄子看向他,轻声询问道:“敢问公公,可知陛下为何召贫道入宫?”
面对他的询问,传旨的公公开口道:“云霄真人,陛下的心思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哪能猜得到,前几日长公主重病,陛下近几日一直都在玉宸宫照顾,今日才回到延禧殿。云霄真人,您还是赶紧入宫吧。”
在他的催促下,云霄子匆忙跟随他们入宫面圣。
长公主生病的这几日,尚书省送了来最近处置的一些奏章。云霄子来到延禧殿的时候,秦狄正在御览他们的批示决策。
“无量天尊,贫道云霄奉旨入宫,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秦狄轻语一声,目光仍在手中的奏章上游走。
“谢陛下。”
云霄子起身,等了十几秒不见皇帝开口,微微抬头,见皇帝专注于手中奏章,亦是不敢惊扰,静静站立原地候着。
将近十分钟,秦狄这才将手里的奏章放下。扭头看了看站立在旁的云霄子,随意的挥了挥手。
“赐坐。”
杨公公得到皇帝示意,急忙将旁边的绣墩搬了过来。
云霄子谢过恩后,缓缓坐下:“陛下,贫道见您面露些许愁容,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秦狄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这才开口道:“倒也没有什么,这些奏章看起来费事罢了,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断句极为不易呀!理解的稍有差池,可能就是另一层意思了。”
说到这里,脑袋里突然闪过一道灵光,像是想到了什么。
“陛下忧国忧民,日理万机,还需保重龙体。”云霄子也很清楚,自己不宜主动过问政务,所以只能这样回应皇帝。
面对他的话,秦狄全然没有听进去,因为就在刚刚,他想到了最为普通的标点符号。复杂的暂且不提,逗号句号这些常见的标点,完全可以加入到奏章内,以此来断句。
“哎呀呀,这么简单的事情,朕怎么忘记了呢!”
秦狄一拍大腿,有些懊恼,当初拼音都借鉴来了,偏偏忘记了借鉴标点符号。
“陛下,您说什么?”
皇帝口中的话,令云霄子倍感困惑。
“朕想起来一些其他事情而已。”秦狄转过身来,看向云霄子,询问道:“可知朕召你前来所为何事?”
“贫道愚鲁,请陛下明示。”
秦狄见状,轻笑一声,道:“你不是能掐会算吗?何不为自己算上一算。”
“无量天尊,陛下说笑了。”云霄子拱手,继续道:“陛下乃天子,天子便是这天下的主人,贫道乃凡夫俗子,并无那窥视天机之能。”
秦狄白了他一眼,说道:“哼,朕没闲功夫和你扯淡,就别故弄玄虚了!”
一听这话,云霄子顿时破防,面露尴尬的说道:“陛下,贫道是真不知道。不过方才听前去传旨的公公说,长公主前几日大病一场,陛下可是要贫道为长公主祈福?”
“嗯?这倒也算是一件事情,朕倒是忘了,你们道家擅长此道,为泽诗祈福是事情,就交给你了。”
“贫道返回道观便着手准备,请陛下放心。”云霄子闻言,急忙应承了下来,心中了然,皇帝宣自己入宫,并不是为此事:“敢问陛下,除此之外,您还有什么交代吗?”
“朕记得你们道教之人,都会些岐黄之术,朕没记错吧?”
皇帝的询问令云霄子更加困惑,显然是在明知故问。
“陛下明鉴,道教中人的确有岐黄之术传承。身为道家弟子,治病救人普渡众生,亦是一种修行。不过贫道对岐黄之术所涉粗浅,更是无法于宫内御医相比。”
听着云霄子自谦的话语,秦狄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后直言不讳地说道:“朕如此大力支持你们道教的发展,你们道教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回馈一下朕呢?”
云霄子闻言,不禁一怔,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之色,他微微抬头,目光看向皇帝,似乎有些摸不着头脑。
要知道自从神霄派创立以来,道教弟子们可是倾尽全力,纷纷前往各州传道讲道。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起到了稳定民心,巩固大汉根基的作用。
当然,这一举动对于他们道教来说,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不仅为朝廷出了力,还进一步扩大了道教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陛下,恕贫道愚钝,实在不明白您的意思。还望陛下明示。”云霄子一脸诚恳地说道。
秦狄见状,知道他可能真的没有理解自己的意图,于是便开口道:“朕希望你能将道教所掌握的岐黄之术,详细地书写记录下来,然后找几个精通此术的道士,与宫内的御医们一同整理成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方便治病救人,更能将这些宝贵的医术流传给后世子孙。”
闻听此言,云霄子算是彻底明白了。眼眸中闪过一道亮光,急忙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