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爱看读书 >  蒙山军 >   第六节袁世凯

陈超回到家里,没见到陈淑,倒是尤氏关心地问,“不是又出什么事了吧?”

“非也!这回是好消息。龙谦他们没事,还打了大胜仗,捉了一个英国大将军,朝廷已封他副将了!”

“副将?副将是啥官?”

“你不懂。在武将里算是不小的官职了。淑儿呢?”

“她听说你去了郑家庄,后脚就跟过去了。你没见?”

“哦,大概找江云了。没事,由她吧。”陈超笑眯眯地回到自己书房,坐在椅子上随意翻着桌上的诗经,脑子里想的是龙谦信上所说的事。

龙谦要他选一个文化人,配两名助手,带五千两银子,前往甘肃敦煌,从一个姓王的埋汰道士手里接管一个什么莫高窟。

什么是莫高窟?里面有武器吗?为什么要找一个文化人?陈超沉思着,龙谦办事越来越看不懂了,身处危境,竟然回来安排这样一件事﹍﹍龙谦在信上说,此事事关重大,干成了,必将青史留名。

什么样的事能青史留名?此番救了朝廷,一路护送着太后皇上从běi jing到了太原,他肯定要留名了。但莫高窟有什么重要?为什么如此重视?想了半晌,他想起了郑家庄最早投了蒙山军的罗秀才。喊过儿子小志,让他去郑家庄请罗同秀来。

罗同秀很快就来到陈府,两人寒暄毕,陈娴奉上茶来,陈超开门见山,“罗兄,有一件事,想请你辛苦一趟。”

“越之兄玩笑了,小弟手无缚鸡之力,能帮你什么忙?”罗同秀本来是第一批进入自治委员会的,算是这个组织的元老,但后来基本上不管事了。老兄书生气太重,与泥腿子们打交道的本事显然不如程大牛们更直接见效。

“龙司令在京津大败洋人,受到朝廷的嘉奖,被授予副将。龙谦写了信来,让吾物sè一个靠得住的读书人去趟甘肃,这个差事,非你莫属。”

“喔,这下子好了,官府再不会攻打咱们了。你说,龙司令要我去甘肃作甚?”

“你先答应了,我再说。”

“你不说啥事,我怎么知道办得了办不了?误了司令的大事,不是玩的。”

“有这个想法就一定能办得了。吾跟你说,此事龙谦甚为重视,你的辛苦费为这个数。”说着,陈超伸出了一只巴掌。

“五十两?”罗同秀大着胆子问。

“什么五十两?五百两!”

“真的?给我五百两?”罗同秀惊呆了。五百两对于山村秀才可是一笔巨款,罗秀才正思忖着返修自己的祖屋,计算下来要四五十两银子,硬是拿不出来。如果有这笔收入,别说返修,连厢房、院子重改也足够了。甚至连儿子娶亲也不愁了。

“哈哈,瞧你那副德行。莫不是准备拿了这笔银子去捐官?”陈超打趣道。

“捐什么官啊,我算是看透了。好吧,我答应了。你说说是什么差事?”

“甘肃往西,有一座古城敦煌,城外有一座叫做莫高窟的,现在由一名姓王的潦倒道士看管。你去给他一笔钱,让他滚蛋。将这座莫高窟接管下来。简单吧?”

“这叫什么事?俺从来没走过这么远的路。而且,那个道士凭什么听俺的?”

“凭银子啊。那个王道士不是问题,你给他一笔钱,他就会乖乖地离开。至于路远不安全,你放心,有人保护你去!蒙山军会派两个兵做你的随从,一路护送你到敦煌。然后也留在那里陪你。那个地方很偏僻,没有人管这些烂事。你就说你喜欢研究古建筑,可以花些钱拜访下当地的官府,取得他们认可。最关键的,是看好那些石窟,不要做任何的改变。更不要让人破坏。”

“这个﹍﹍”

“罗兄,此事龙司令甚为重视。若非此地暂时离不开,吾当亲为之。放心,也就是一半年的时间。龙谦率军回来,会派人接替你。至于银子,会给你足够的银两办事,你放心吧。”

“吾会给你带两千两纹银和白两金子,充作你此次办事的经费。路上及去了的花销,一应由队伍上开支。你那五百两银子,现在就给你,留给家里。等你回来,买地起房,干什么都由你。而且,办好了,龙司令另有奖赏。”

“真给我五百两?”

“吾岂能骗你?”陈超笑道,“就这么说定了。你回去准备下,明儿就启程吧。龙谦信上说事情急,晚了怕生变故。你走后,家里的事情,我会尽心照料。放心好了。不过,此事要口紧些,连你家里也不要告诉,就说吾请你去趟西安好了。”

“行,那我回去准备下。”罗同秀屁颠屁颠地去了。

陈超觉得找罗同秀干这件没头脑的事是合适的。打发走了罗秀才,陈超又去了郑家庄找到周毅,让他看了龙谦的信,然后请他派两个稳妥的士兵和三匹牲口,保护罗秀才西行。

“司令这是搞啥的名堂嘛。好吧,我从jing卫排找两个老兵给你。银子要多少,你去找老宋取便是。”周毅也搞不懂,但信确实是龙谦写的,没有疑问。周毅现在心情很好,蒙山军大队无恙,龙谦还获封副将之职,一切都很令人高兴。

第二天,罗同秀便带了两个士兵,穿了便衣,骑了骡子,朝邹县方向去了。

袁世凯跟紧了南方三督,与朝廷公开唱了反调,心里也颇为不安,几次后悔,但已经来不及补救。他并不认为蒙山军出征京畿就能两面讨好,蒙山军战败覆亡,朝廷不会领他的情。蒙山军获胜立功,这支曾令他蒙羞的响马的历史注定会被翻出来,朝廷说不得更要耻笑于他。他资历上比不得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又有戊戌年的那出事横在慈禧心头,真正成为慈禧的心腹还差的很远。虽然他想尽办法走奕劻和荣禄的门路,也想着在山东大展身手,做出一些令朝廷刮目相看的政绩来,但偏偏遇上这支蒙山军,几次三番地败于其手,损兵折将,连自己手下的头号大将王士珍被俘了。

招安并派遣龙谦勤王,何尝不是存着借刀杀人的目的。他当然想彻底剿灭这支土匪,但自三路围攻失败后,袁世凯清楚,这支土匪不寻常,即使竭尽全力达到目的,自己的武卫右军也伤筋动骨了。

袁世凯是当前朝廷对武力认识最到位的大臣。从自己的叔祖袁甲三算起,到自己目前辛苦打拼的功业,靠得是谁?一句话,就是身后的军队!特别是小站数年殚jing竭虑的练兵经武,让他意识到一支忠于自己的强大武装对于自己的意义。没有了军队,自己就是朝廷任意摆弄的棋子,没有一点反抗的本钱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袁世凯不愿意再与蒙山军血拼,所以走了招安之路。龙谦自愿带兵勤王,那好得很!所以袁世凯才委托徐世昌雷厉风行地招安蒙山军,要银子?可以。要军械?尽量满足。

袁世凯不是没有想过龙谦耍滑头,拿了军械和银两后乘机逃逸,流窜他方。是唐绍仪给他打了包票,说龙谦统领的蒙山军绝不会如此,唐绍仪甚至自告奋勇,充当监军一路监督蒙山军走上勤王的战场。

后来唐绍仪真的那样做了。这个十二岁便选作满清第一批公费留洋的神童还是颇有血xing的,真的跟着蒙山军主力去了天津。

关于蒙山军西沽血战的战况就是唐绍仪带回来的。那一仗结束,唐绍仪便应龙谦的要求离开了蒙山军取道返回了济南。将蒙山军的战果报告给了袁世凯。唐绍仪目睹了西沽血战,自然没少说蒙山军的好话。

唐绍仪的态度让袁世凯有些不满,不过他没有说出来。

唐绍仪刚回来,朝廷的第一封塘报也到了济南。表彰了勤王支队在西沽的战功,封龙谦为副将,这令他深为尴尬。

袁世凯对龙谦的行为深为不解,一支响马,且不说他们如何痛击洋人,关键是他们的行为令袁世凯迷惑万分。他们为什么要与洋人如此拼命?一帮打家劫舍的土匪,他们知道什么大义?懂什么国家民族?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舍生忘死地与洋人拼杀?那个被徐世昌、王士珍及唐绍仪交口称赞的龙谦难道就不怕自己的部队被打光?

袁世凯后悔没有在蒙山军途径济南北上时见一见这个龙谦了。这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按说王聘卿,徐卞五及唐少川都是眼高于顶的人物了,竟然都对其赞誉有加。

他跟徐世昌密谈了数次,

袁世凯密切关注着京畿战事,běi jing陷落,朝廷逃亡的消息他都知道了,但没有了蒙山军的消息。按唐绍仪所说,蒙山军将继续战斗下去,或许他们真的撤进了běi jing?与攻城的联军血战而亡了?这倒是不坏的结果。如果龙谦主力败亡于外,留在沂州西面大山中的小股留守兵马就成了案板上的肉,任他宰割了。手下吃了败仗的几个将领,都有复仇之意,尤以李纯为甚。倒是最早吃了龙谦亏的曹锟比较大度,认为人家现在去打国战了,抄人家老窝有些不仗义。袁世凯当然不允李纯提出的乘机剿了匪巢的计划,不是将归顺朝廷的那帮土匪当作了自己人,也不是像曹锟那样傻仗义,而是情势所禁。龙谦所部竟然在天津大败洋人,还捉了一名英国中将,受到了朝廷的高度关注。这个时候对其老窝动武,不合适。

但袁世凯不允许在他的治下存在这么一股军事力量,所以,才有了调蒙山军留守部队南下打抱犊崮的想法,这个想法尚未进入实施阶段,局势再次一变。袁世凯获得准确的消息,龙谦竟然保护着朝廷一路跑到了太原!还在娘子关与洋人打了一仗,将洋人赶出了关城,保卫了朝廷的安全。

太原的消息传来后,袁世凯感到问题严重了,龙谦肯定见到了太后,蒙山军是什么武装,朝廷一定清楚了。自己玩出的小伎俩估计已彰示于朝廷面前了,这很讨厌。他一面派人向太原送去了银两以示孝敬,一面紧急召集身边的几个助手谋士商议。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唐绍仪及王士珍都参加了。

“芝泉,你说说?”袁世凯先问段祺瑞。

“也没啥了不得的。这次京师的几支部队都打光了,放眼天下,自甲午以来所练的几支武力,只剩了咱们,朝廷还得靠大人。”

“嗯,”这个袁世凯是想到了的,他将目光转向徐世昌,“卞五大哥,对眼下的局势,你怎么看?”

“慰亭是担心占了běi jing的洋人?”徐世昌将塘报放在桌子上,“不过是和谈而已,仗是打不下去了,朝廷不是调李少荃北上了吗?不外是割地赔款而已。”徐世昌明白袁世凯的心思,“洋人占不了中国,捞些好处,最终还得退走。他们不会动太后的,当今天下,除了太后,怕是无人统领局面。”

“洋人不会乘机逼太后还政于皇上吗?要知道洋人几乎都是支持皇上的。”说话的是冯国璋。

“有这个可能。毕竟太后是主战的,这个可瞒不过洋人。běi jing这几个月搞的乌烟瘴气,端郡王一伙公开杀洋人,攻使馆,洋人的脾气,不报复是不可能的。端郡王背后站着谁,洋人一清二楚。年初若不是洋人施压,皇上怕是挪位子了吧?”唐绍仪道。

“少川说的有理。大人不妨派少川去探一探德国人和英国人的态度。”冯国璋道。山东驻扎着德军和英军,各自有所谓的总督驻在胶澳和威海。

“聘卿,你的看法?”袁世凯注意到王士珍一直低着头。他自被释放回来后,情绪很低沉。

“朝廷的事,咱们插不上手。”王士珍抬起头来,“依我之见,朝廷经此一难,威信扫地了,但大清立国二百余年,根深蒂固,还不至于到了亡国地步。大人不妨尽量做出姿态,让朝廷记住大人的恭敬。眼下最捷径的,莫如将蒙山军彻底拢入大人袖中。”

“唔,聘卿的意思是?”

“龙谦此次救驾,已立下不世之功。将此人彻底拢在麾下,大人不仅得军事上的一大助力,便是朝廷那边,也有偌大的好处。”王士珍道。

“聘卿兄所言甚是。”唐绍仪很兴奋,“京畿一带,前军,左军纷纷吃败仗,唯独我武卫右军大放异彩,必然引起朝廷的关注。抚台大人应当派人去郑家庄宣慰一番,令其不生异志。”

“异志?聘卿认为,那龙谦会真心投靠于我?”

他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呀。王士珍在心里叹口气,“大人明鉴。龙谦所部,绝非一般的响马,此子目光远大,见识超群,若是大人真心相待,为何舍弃明主?”

“你们认为呢?”袁世凯问其他人。

“朝廷会如何安置龙谦?难道会放他回来吗?难道不会借机培育一支忠于朝廷的武力吗?大家都看到了,京畿武力残破,总不能没人保卫京师吧?”段祺瑞道。

“所以才要抚慰于他。”徐世昌开口,“聘卿说的是。绝不能让龙谦所部离开大人的势力范围。绝不能让朝廷全力培育一支取代大人的武装。山东匪患严重,尤以鲁南为甚。而鲁南地瘠民贫,养兵不易,不妨上折子将其调回山东,让其剿匪为好。另外,我再去一趟郑家庄吧。若是他们诚信投靠,咱们也可以不计前嫌嘛。”

“唔,甚好。就按卞五兄的意思办吧。少川帮我写一道折子,多说说龙谦的好话。嗯?”袁世凯做了决断。

“明白了。”唐绍仪领命。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