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爱看读书 >  蒙山军 >   第五节洹上

“曾来此地作劳人,满目林泉气势新。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墙外太行横若障,门前洹水喜为邻。风烟万里苍茫绕,波浪千层激荡频。寄语长安诸旧侣,素衣蚤浣帝京尘。”

这首《七律》是袁世凯年初被载沣赶回老家后的一首诗作。其时虽然忿恨,但信心十足,坚信清廷有求他出山的那一天。所以这首赞颂故乡风景如画以及对赋闲回家深表满足甚至奉劝“京师旧友”早日离开官场享受人生的诗作未免有些矫情的成分在里面。

诗作经过了高手匠人的装裱,还悬挂在袁世凯的会客厅里,但主人再次回乡的心境却与年初有了天壤之别。

“把它拿下来,烧了。”袁世凯指着墙上的手书。

“老爷……”管家小心的问。这首诗深得老爷的喜爱,不说诗写的好,而是说那天手腕有力,字写的精神。

“取下来吧,先拿走。”陪同袁世凯回到洹上村的杨士琦对管家说。

“杏城,我累了,你也去歇息吧。”袁世凯看杨士琦又要跟自己谈正事,对这位忠心耿耿的首席谋士摆摆手

杨士琦叹了口气,对大公子袁克定使个眼色,俩人起身去了。

袁世凯现在所居的宅子是不折不扣的豪宅。三年前朝廷举办彰德秋操时,袁世凯在彰德住过六七天,获悉北门外洹上村有一所天津大盐商何炳莹的宅子要卖,他便让大儿子袁克定买了下来。那是一所占地二百亩的大宅子,经过扩建修缮,每个妻妾子女都有一所有二十多个房间的独立院落。西侧是家人住处,东侧为花园。园内奇花异草,溪水长流,山林峻石。亭台水榭,美不胜收。

袁世凯所居之处在宅子中央,号为养寿园,堂号出自慈禧太后所赐。

离洹上村不远。是著名的风景区百泉和苏门山。年初被贬回乡的袁世凯自称洹上老人。时常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执钓竿,往返于青山绿水之间,过着寄情山水的日子。他垂钓溪上的照片还发表于上海的某杂志,向世人彰示了其从此不问政事的决心。谁知不过半年。风云突变,袁世凯慨然出山,率领北洋军打了一场大仗,然后再次黯然回乡。

这次回乡,估计再也无望回到政治军事的核心了。便是这所美轮美奂的宅邸,能不能成为自己颐养天年之所,还是两说。

所有的妻妾子女以及下人都愁云惨淡。轻易不敢去打扰主人。年初老袁回乡,当地官吏士绅,京师旧部,络绎不绝地上门。真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哪,但这次老袁回乡,却没有一人来拜访探视。

政治上颇具野心的袁克定在晚饭后去了杨士琦的房间,见父亲这位一向气定神闲计谋不绝的谋士独坐灯下看书,立在门前的袁克定见杨士琦手里的书卷半天未曾翻动,知道他正在想着心事。

袁克定轻咳一声。

“唔,是大公子啊。”杨士琦站起身来。

“如今南北隔绝,也不知王聘卿到了哪里……你说,龙谦对父亲会是个什么态度?”

杨士琦没有回答,只是指了指椅子。

汀泗之战的消息已经获悉,武昌旦夕可下,杨士琦根本就没想着民军会守住武昌,“至少,我们不像孙文那样蠢。上海通电激怒了龙谦,但我们停在衡水不动,他是看到了的。鲁山按兵不动,就是一个再好没有的信号。”

他们离开衡水之时,尚未听到已入河南的吴念部折返北上的消息。

“大公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龙谦对民军痛下杀手,未必会对北洋也这样做。观其部入京那位,其人不可小觑。我认为,大帅自撤离德州,没有走错一步。为今之计,一动不如一静。或许南边那位已经派人前来,也未可知。”

袁克定与杨士琦已经私下谈了不止多少次了。在认定武力抗拒是死路一条后,其实也就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只能等待。

“先生一路劳顿,早些歇息吧。”袁克定也没有什么新鲜话题,微微躬身,走了。

第二天上午,有门客报袁大公子,“来了几个客人,自称是从山东来的,为首的说他姓方,要拜会老爷……”袁世凯下了不见客的命令,门客吃不准,先去请示大公子。

“山东?姓方?”袁克定啊了一声站起来,“快快有请,不!我亲自去接!告杨先生并老爷。”袁克定猜到来客是谁了。

三部并作两步,袁克定一路小跑着来到门前,“鄙人袁克定。请问先生是……”袁克定打量着来人,见其中等身材,穿了一身浅灰色长衫,负手而立。后面几个便装大汉,劲气内敛,一看就是军人所扮。

“原来是大公子。幸会。鄙人方声远,奉鄙上之名,特来拜会袁先生。”

“啊,真是方先生。久仰,久仰。请,请进。”

袁克定心花怒放。方声远之名早已如雷贯耳,龙谦既然派此人前来,那是再好没有的好消息。

袁克定领了方声远直接往养寿园走,半路上便遇见了袁世凯与杨士琦。

“晚辈方声远,拜见袁先生。”不需要引见,方声远一眼认出了袁世凯,立住脚步,一躬到底。

“不敢,不敢。方先生是贵客,令我这草庐蓬荜生辉啊。”袁世凯急忙还礼。

“此间若是草庐,世间就无豪宅了。哈哈。袁先生好眼光啊。”方声远哈哈大笑。

回到养寿园,分宾主落座,方声远首先摸出两封信函,“这两封信是莲府先生在病床上写就的,一封是给袁先生的,另一份是给杏城先生的。”说着分别交给了袁世凯及杨士琦。

俩人当着方声远撕开信封读信。杨士琦急急问道,“兄长病势如何了?”

“不太好。如果杏城先生这就赶往济南,应该能见到令兄。”此言无疑是告诉杨士琦,再晚你就见不到了。

“可惜莲府了。”袁世凯看完信,将其交给了袁克定。

“鸣皋先生亲来鄙所。不知有何见教?”袁世凯问道。

“先将近日局势禀报袁先生,武昌已为我军所占领,驻许州之二十九混成协已正式宣布接受我军改编。除了东南、西北两地,全国局势已定。方某本来是率山东七师南下武昌的。中途接到我家大帅的钧令。命我掉头北上,先解决河南。军事上的事情方某不懂。方某的使命就是拜会袁先生,聆听先生对时局的见解。闻听先生已离直隶回到彰德,方某便冒昧前来,打搅失礼之处。还望先生海涵。”

“方先生客气了。”袁世凯沉声道,“袁某早已辞掉一切职务,现在不过是一介布衣,得龙先生看重,惶恐得很啊。袁某先要恭喜贵军了,起兵不过两月,已然扫平宇内。一统华夏。至于对时局的看法,袁某哪有什么看法?你家大帅高看袁某了。”

“非也。”方声远微笑道,“先生虽然离开权力中心,但影响犹在。先生不必否认。鄙上以为,就袁先生半生功业,当得起有功于国四个字。尽管很长一段时间里,鄙上与先生是敌非友,但那是历史造成的,鄙上不会记,也望先生忘掉那些不愉快的旧事。德州之战后,袁先生的态度也为鄙上所激赏。一句话,以前的事就算大年三十,以后的事就是新的一年了,咱们重新来过。”

袁克定与杨士琦听了,互相对视一眼,均大感轻松。方声远的表态,算是已经将之前的恩怨撇开了。

“老夫多谢龙先生‘有功于国’四个字。”袁世凯沉声道,“不过,新的一年就不要提了,老夫已是行将就木之人,既然已经回乡,再也不问世事了。只盼方先生能在龙大帅面前美言几句,让老夫得以在家乡安度余生,余愿足矣。”

方声远微微一笑,“袁先生是前辈,本不该如此,但鄙上之命难违,必须将该说的话说出来。还望袁先生谅之。”

“请讲。”

“清廷已经退位,国内处于政治之真空,这样不合国家与民众之利益。孙文在上海演戏,当不得数。所以,鄙上想请袁先生在这关键时刻,为新中国的诞生出把力。”

“龙先生要我如何做?”

“痛快。第一,请袁先生给北洋诸军下一道命令,原地待命,接受我军之改编。第二,袁先生为政多年,旧部遍及天下,鄙上想请袁先生发一通电,督请各位旧部站过来,早日结束这混乱之局势,大家戮力同心,建设我们的新国家,不亦美哉?”

“等等,说来惭愧,袁某至今与你家大帅未曾谋面,实乃憾事。如今蒙山军已然问鼎天下,不知龙先生要成立什么样的国家?”

“‘勘电’已经说的清楚,自然是以共和立国。这也是天下大势所趋啊。”

“那好,还有几点不明,望方先生解惑。北洋诸军,准备如何处置?”

“这个,因大帅电文中并未细说,方某只能说个原则。袁先生也知道,自丙午年大帅统军南下,方某已有三年未见大帅了。对于北洋,大帅在给方某的信函或电文中多次提及,曾有‘北洋乃我国新式陆军楷模’之赞语,也有‘北洋何曾不能化身为国防劲旅’的喟叹。所以,方某以为,对于袁先生苦心建立的北洋军,在宣誓效忠新国家政权后,将授予番号,与蒙山军各部一视同仁。北洋诸将,不管是段祺瑞、冯国璋抑或曹锟、李纯,我们将量才使用,若是愿意统带军队,在服从我蒙山军军规军纪的前提下,尽量使其统带旧部。若是不愿带兵,也可以从政。诸将过去多与蒙山军有过交手,袁先生可以告诉他们,过去的恩怨是非,至此一笔勾销了,我方绝不会追究旧恶。这点方某以人格担保。”方声远顿了下,“至于袁先生,身份贵重,方某不敢置评,想必大帅已有安排了吧?”

袁克定觉得对方开出的条件不谓苛刻,甚至算是宽容大度了。授予番号,一视同仁,将领们不计前嫌,统带旧部,量才使用……这还不够吗?倒是不说如何对待袁世凯,反而显得诚实可信。

“唔,”袁世凯点点头,“老夫感谢你家大帅的气度,也感谢方先生。老夫未曾奉命勤王,算是表明了态度,非是袁某人见风使舵,实在是不愿看到战火蔓延,生灵涂炭,徒耗我国家元气啊。方先生,关于北洋军的处理,就按你所说的办。但望贵军信守诺言。不过,袁某尚有一问,鸣皋先生可不要嫌老夫啰嗦啊。”

“不敢,晚辈知无不言。”

“你家大帅将如何处置皇室?”

“这个,大帅确实未曾提及。方某不敢欺瞒前辈。不过,大帅下令占领京师之北方军妥为保护皇宫王府,秋毫无犯,更不许北方军进逼保定,是不是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呢?如果前辈心里放不下故主,闻听前辈此间便有电台,可以立即去电请示,大帅深谋远虑,当有定计了。”

“也罢。听说徐世昌及段祺瑞已奉鲁山将军之命前往保定了,这本不是袁某应当置喙之事。罢了,罢了。老夫可以发出通电,杏城,还是有劳你啦,你去拟一封通电,请鸣皋先生审阅后即刻以我个人名义发出罢。”

谈判的要点都妥了,方声远大喜。站起来对袁世凯深施一礼,“前辈审时度势,造福万众,方某在此深表谢意,深表钦佩。”

“罢了,罢了,”袁世凯起身还礼,“说起来老夫对于你家大帅才是佩服万分啊,无论是治军打仗还是经济地方,老夫望尘莫及。便是鸣皋先生,老夫内心也极为钦服。山东一战,让老夫知晓天外有天,鲁山将军不畏日军,大张我中**人的志气,更令老夫感佩万分。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服不行了。哈哈,鸣皋先生远来是客,克定,你速去安排,为父要陪方先生好好喝几杯。”

袁克定答应一声出去了。杨士琦也跟了出去,他是去起草袁世凯的通电了。当即,方声远拟写了与袁世凯谈判的结果,用袁世凯带至洹上的电台发给了山东,由山东转发总部,并抄送北京。

午间袁世凯设宴招待方声远,酒席尚未结束,龙谦署名的电报已至,完全同意方、袁所商定各要点,并问候袁世凯安好。袁府上下更觉喜欢。

这就是政治。各取所需妥为让步是成熟政治家的标志。袁世凯认定大势已去,安全自身就成为了最高目标。他很清楚,龙谦当国,绝不会启用自己了。但自己一手打造的北洋军得以保存,等于给自己上了一道最可靠的保险。当即,袁世凯指示杨士琦发电给衡水冯国璋,告知与方声远谈判结果,以安军心,“鸣皋啊,你可以请示你家大帅接管衡水了,华甫、芝泉诸人对于老夫的话,至少现在还是听从的。”

“这个不急。以方某看,我家大帅的目标也就剩了东南了。若是东南也像袁先生这般高风亮节,使国家早日平息干戈,该有多好?”说罢方声远连连摇头。

对此,袁世凯不予置评。

当日下午,袁世凯在洹上村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各党各派认清形势,服从蒙山军的领导,早日平息干戈,共同建设新中国。

这封通电的发出,标志着北洋作为晚清政治军事舞台最为强大的北洋派系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亦标志着袁世凯个人政治生命的终结。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中国北方向蒙山军正式投降了。果然,通电发出的三日内,山西、陕西、河南甚至安徽等省先后宣告接受蒙山军的领导。

唯一与蒙山军抗衡的就是建都于江宁的中华民国政府了。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