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承恩强忍着怒火,说道:
“朕...朕近日事务繁忙,
待日后有空,定会前往京畿慰问百姓。”
“陛下,如今京畿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急需陛下的关怀,
陛下若能此时前往,必能彰显陛下爱民如子之心,让百姓对朝廷更加拥护。”
明承恩被逼得无奈,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与愤怒,提高音量说道:
“朕说了近日繁忙,难道你们要逼朕不成?”
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朝臣们都被皇帝的这番话惊住了。
陈文轩见状,连忙出列,跪地说道:
“陛下息怒,诸位大臣也是一心为国为民,并无逼迫陛下之意,
只是如今京畿之事确实紧迫,还望陛下以大局为重。”
明承恩见陈文轩出面缓和气氛,心中稍感宽慰,但依旧余怒未消。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说道:
“朕知道诸位爱卿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
只是这京畿之事千头万绪,朕也需时间慢慢思索对策,
今日早朝便到此为止,诸位爱卿先退下吧,
待朕想出妥善办法,再与诸位商议。”
朝臣们听了,虽心中仍有担忧,但也只能无奈地跪地行礼,齐声说道:
“陛下圣明,臣等告退。”
明承恩坐在龙椅上,看着朝臣们陆续退出朝堂,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他站起身来,脚步匆匆地朝着寝宫走去,
心中急切地想要回到那温柔乡,将朝堂上的烦心事统统抛诸脑后。
不多时,他便来到了后宫那处他最喜爱的宫殿。
宫殿内,烛火摇曳,
散发出柔和而温暖的光芒,将整个房间映照得如梦如幻。
轻柔的纱幔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似是在诉说着无尽缠绵。
明承恩刚踏入宫殿,便有几个宫女迎了上来,
她们身姿婀娜,面容娇美,眼中满是柔情。
其中一个宫女轻声说道:
“陛下,您可算回来了,奴婢们都在等您呢。”
说着,便伸手想要为明承恩脱下外袍。
明承恩微微闭上眼睛,享受着宫女的伺候,心中那股烦躁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
他刚想在柔软的榻上躺下,
好好放松一番,却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不一会儿,礼部尚书陈文轩和武彦哲匆匆走了进来,
陈文轩一脸严肃,武彦哲则神情恭谨,但眼中也透露出一丝急切。
明承恩看到他们二人,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一丝不悦,说道:
“你们二人不在前朝处理事务,跑到朕的后宫来做什么?”
陈文轩连忙躬身行礼,说道:
“陛下,臣有要事相告,不得不前来打扰陛下。”
明承恩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
“有什么事就快说吧。”
陈文轩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明承恩,说道:
“陛下,今日朝堂之上,陛下虽已承诺会处理京畿之事,
但臣以为陛下还需尽快拿出具体举措,不可拖延。
如今京畿百姓正翘首以盼陛下的恩泽,
若陛下迟迟没有行动,恐会失了民心啊。”
明承恩听了,心中一阵烦闷,他坐直身子:
“陈爱卿,朕已知晓此事的重要性,只是这京畿之事千头万绪,
朕也需要时间谋划,哪能如此快就拿出举措?”
陈文轩微微摇头,说道:
“陛下,时不我待啊,如今京畿百姓生活困苦,
若陛下能尽快下令开仓放粮,减免赋税,
必能让百姓感受到陛下关怀,从而更加拥护陛下。”
明承恩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道:
“开仓放粮,减免赋税,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
国库本就空虚,若再开仓放粮,减免赋税,朝廷开支从何而来?”
陈文轩连忙说道:
“陛下,虽国库空虚,但此时应以百姓为重。
可先从各地调拨部分钱粮支援京畿,
同时,对于那些富户,也可劝说他们捐献钱粮,以解燃眉之急。”
明承恩听了,心中有些动摇,但依旧嘴硬道:
“即便如此,这实施起来也需时间,哪能说做就做?”
陈文轩见皇帝有些松动,连忙继续劝说道:
“陛下,此事可先命户部与工部协同合作,制定详细计划,尽快实施。
陛下身为天子,当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切不可因一时困难而退缩啊。”
明承恩被陈文轩说得有些无奈,
他刚想开口反驳,却见武彦哲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
“陛下,臣也有一事相告。”
明承恩看着武彦哲,心中暗自叫苦,问道:
“武爱卿,你又有何事?”
武彦哲微微抬起头,说道:
“陛下,如今登基大典已过,那驱逐大宗正皇室血脉一事,还望陛下尽快处理。
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若不早日将大宗正逐出皇室,恐生变故啊。”
明承恩听了,心中一阵烦躁,
他站起身来,在宫殿内来回踱步,说道:
“此事朕岂会不知,只是朕刚刚登基,还无法掌控局面,哪能如此草率行事!”
武彦哲连忙说道:
“陛下,正因如此,才需尽快行动。
如今陛下初登大宝,威望未立,若能果断处理此事,必能震慑朝堂,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不敢轻举妄动。”
明承恩停下脚步,看着武彦哲:
“武爱卿,你虽说得有理,
但此事干系重大,朕还需从长计议。”
武彦哲心中一急,说道:
“陛下,时不我待啊,
若陛下迟迟不行动,恐会让不少人心生疑虑,甚至可能反戈相向,
到那时,陛下将陷入被动局面啊。”
明承恩被武彦哲说得有些心慌,
他重新坐回榻上,双手揉着太阳穴:
“你们二人说得朕头都大了,
一个要朕尽快处理京畿之事,一个要朕尽快驱逐大宗正,
朕哪有这么多精力同时处理这么多事?”
陈文轩连忙说道:
“陛下,京畿之事与驱逐大宗正之事虽都紧迫,但可分轻重缓急。
京畿之事关乎百姓生计,可先命户部与工部着手处理,尽快制定计划。
而驱逐大宗正之事,陛下可先与朝中大臣商议,
制定周密计划,再择机行动。”
武彦哲也说道:
“陛下,陈大人所言极是,
如今朝堂之上,支持陛下的大臣不在少数,但若陛下迟迟未动,
他们恐怕会改弦易辙,另谋明主!”
“他们还敢篡位不成!”
明承恩勃然大怒,眼睛一下子就竖了起来。
但陈文轩与武彦哲二人都没有说话,神情微妙...
篡位之事,朝臣自然是不敢,但让这位淮南王莫名其妙地死在深宫,还是有这个可能的。
而且有这个能力的人不少,他们也不想之前的努力白费,
对于淮南王登基之后的变化,
他们有些恨其不争,甚至...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