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要知道,上一次晋军深入北方,还是在桓宣武的年代,那个时候,他可没有坚持多久,就灰熘熘的跑回来了。

并且还挟持着并没有彻底胜利的战功,要挟朝廷,最后弄得灰头土脸的。

而这一次,有这样一个能干的孙女婿,谢安何不笑纳他的功劳?

在现在的晋朝,只要谢安支持,王谧的腰杆子就硬,其他的大臣的逼逼赖赖,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但是,这也反映出了一个现状,那就是当王谧想要拥有朝廷的支持的时候,比如很多武器装备,钱粮上的支援,甚至是友军的援助,就很困难了。

因为人家友军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你是谢安的人,这场仗,打的赢,打不赢都是你谢家的事。

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荆州兵也还要保持实力嘞。

如今,晋军,尤其是王谧带领的这支北府兵,也算是被逼到了一个境地。

不胜则退!

战斗!

只有不停战斗,攻城略地,才能让自己继续存活下去,而随着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强,渐渐的就可以摆脱朝廷的控制,不再看那些朝廷大臣的眼色。

接下来,这个朝廷的主人就要换一换人了。

以往以军功起家的皇帝,都是这样一串操作下来的。

对于王谧来讲,他现在的处境当然要比那些纯粹的军功起家的平民将领要好得多。

他现在不只是有军功,他还有堂堂的出身,并且,这个出身还很高,比朝廷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要高上半级。

这些人不能因为他的出身就排斥他,看不起他,而当初那些因为世家子弟从军就被看低的莫名其妙的情绪就更是不值一提。

他王谧可不是当初的桓温,他才不会因为这些羸弱的玩意看不起自己就郁郁不得志。

就算是行伍出身又如何?

等到老子大权在握,坐在那皇位上,这些人就是再叽歪,不是还要替老子打工?

这种情绪,大约就和李二凤当初差不多。

你看,我关陇李氏,也算是大家族了,可是那些传统的中原世家还是看不起我们。

满口就是什么清河崔氏,什么范阳卢氏,什么赵郡李氏之类的,一通打压。

这要是一般的皇帝,还吃了他们这一套。

其实,所谓的世家出身的排位,也是一种身份地位pua,明明各方面都不如别人。

却还要用所谓的出身压别人一头。

人家勤劳致富的人有什么错,难道生来就要低人一等?

他们这些世家子弟最擅长的就是编写家谱,动不动就是把十八辈子以前的祖宗搬出来,考据源头,编写成书,然后呢,可不要小看这些家谱。

所谓的家谱学,就是从晋末开始流行的。

为什么所谓的家谱学会在那个时候流行开来呢?

都是有原因的。

想象一下,当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之后,大批北方的缙绅世家从北方千里迢迢的奔到南方。

所谓衣冠南渡。

等到大家都渐渐站稳了脚跟,如何才能证明我们是堂堂大家族呢?

人家原本南方的士族也不承认你们这些北方来的偷渡客呀。

更何况,南渡的时候,情况是非常混乱的,有的跟着一起过来的世家子弟,想要找到自己的宗族都难了。

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更何况,还要让别人都相信呢?

当然是自己编写了!

就因为这个家谱问题,想当年,在北齐末年众位世家子弟,还曾经大打出手,面子上特别不好看。

魏书的编写者魏收,出身河北大族,巨鹿魏氏,他也是唐朝着名的魏征的先祖。

可是,这位魏收的品性可不赶魏征,他是这样一个人,当时,乱七八糟的北齐迎来了难得的政治比较稳定的一段时间。

也就是着名的疯子皇帝高洋当政的那十年,那个时候,高洋致力于将境内的鲜卑贵族和传统中原士族融合在一起,保持一种比较良好的关系。

于是,他就组织魏收等人去撰写魏书,一方面帮已经远去的大魏撰史,另一个方面,就是抬举那些北方的传统世族,让他们捋一捋家谱,写到史书中,很有面子。

结果呢,这个魏收就干出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

撰写前朝历史在古代,那可是一件相当重要的大事,绝对不能疏忽。

要说选人是绝对不可以轻忽的,但是,北齐的时候,文笔很好的人也确实不多。

于是,高洋就选择了自己宠信的魏收。

结果魏收呢?

他的文笔暂且放在一边不谈,他竟然在撰写史书的时候,干起了任人唯亲这一档子事。

好端端的魏书吧,只要是和他魏收关系好的,即便是在前朝是看大门的,也能写成将军。

但要是关系不好的,或者是出身比他好,却混的不如他的,魏收可就有发挥的余地了。

那个时候,有个出身清河崔氏的大家族的官员,就因为无儿无女,就被魏收看低。

竟然把人家的祖宗安到了别人家,不承认人家是堂堂清河崔氏出身。

这还得了?

古代人,尤其是经历了魏晋九品中正制之后的士族,最看重的就是这个了。

我可以不当官,我也可以混的不如意,但是谁也不能污蔑我的出身!

这样的事,魏收还不是干了一件两件,他是经常这样干,还经常被人抓包。

如此一来,朝廷上的大臣岂能饶他,每天投诉他的奏章好像雨点一样向高洋飞来。

他简直是难以招架。

大臣们唾沫星子横飞,舌灿莲花的不带脏字的辱骂魏收,他倒是也有一套。

不管你们怎么骂,我依然故我,根本就不为所动。

最后呢,高洋也不能把魏收怎么样,当然也不能把那些激情辱骂他的大臣们如何如何。

只能是各打五十大板,就把这件事按下去了。

于是,现今留下的史书里,有多少是正人直言,又有多少是恶人的曲笔,就是要后人自行判断的了。

可不能全都相信,毕竟,还有一些编写史书的人,是这样的人品呢!

这些传承多少代的家谱,就约等于是身份证,只不过现代的身份证,只是证明你的公民身份。

而这些点缀的相当华美的家谱,那就是世家子弟的身份证明,人家凭着这样的家谱,忽悠了一代又一代的君主。

按理说,得了天下的人当了皇帝,理应受到尊重,一朝之内,举目四望都是自己的地盘,合该是说了算的大头。

但是呢,在魏晋以及之后的南北朝以及隋唐年间,世家的身份就是通行南北的身份证。

只要是出自甲等世家,别说是普通的贩夫走卒,就是皇族贵戚也一样要高看人家一眼。

不敢招惹。

因为,在漫长的岁月里,世家子弟通过自己的苦心经营早就已经形成了一种价值体系。

那就是只要你在中土的范围混,你就要接受,只有高门子弟的姓氏才是最尊贵的。

其他的人,就算你的功绩再多,你的官职再大,你也越不过我们几大家族去。

每每有新朝建立,世家子弟就会拿着他们那一套理论去兜售,往往还百试不爽。

看起来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比如历史上当了皇帝的刘裕吧,虽然他声称自己是刘邦的后人,妥妥的皇族遗孤,但是,当时的人其实都清楚。

他刘裕,不过是泥腿子一个,虽然阿家里有个当官的父亲,但是那也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

家族也根本称不上体面,若非如此,以刘裕的野心能力,早就能够搞一个世袭的官职做一做了,又何必等到年纪一大把再去投军?

而等到刘裕当了皇帝,按说他已经是大江南岸最有权势的人了,但是,在面对以往的大家族子弟时,还是不免英雄气短。

刘裕打天下,全凭自己,可谓是白手起家,是真正的英雄。那些世家子弟呢?

他们既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也不能带着大晋步步为营,夺回曾经的土地。

饶是如此,他们还是能堂而皇之的越过刘裕,将自己的身份地位摆在刘裕之前,用各种手段明示暗示他,要尊敬世族,这样才能大家都好。

那既然刘裕本人又不是世族,功业也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又为什么要听从这些世族的摆布?

还不是因为地盘不够大,可用之人不够多?

所谓世族,说的难听点,也就是世代都以当官为信念的一些家族而已,这些家族往往不会出现自己想当皇帝的人,他们最期待的局面就是,出现一个王朝,绵延的国祚长一点,但是,不要过于强势,一定要给世族子弟面子。

皇族治理境内,必须需要人才,而在科举制之前,最简便的寻找人才的方法,就是从几大世家中挑选。

一方面,这是偷懒的办法,另一方面,之所以能这样做,还是因为,在这些动荡的年代,普通人读书的机会太少了。

既然不读书,就不会明理,也更加不能掌握治理国家需要的各种技能,想想看,连大字都不识一箩筐,难道还指望他能把一朝之内的户籍账册全都盘算清楚吗?

当然不能!

就比如当上了皇帝的刘裕,他虽然真的是马上得天下,真的是军事素养很牛皮,天生的奇才。

但是吧,就是真的没有什么文化。

等他当上了皇帝,他就会很快意识到,自己是无法掌控整个朝廷的。甚至,早在他还指挥北府兵四处征战的时候,他也明白,他只能带兵打仗,这也是他的长项,剩下的事情,就要交给更合适的人去做,也就是读书人去做。

比如军队的后勤,再比如占领城池的恢复建设,这些事情,他刘裕是不会过问的。

他都交给了刘穆之,而穆之,虽然不是世家出身,但确实是个读书人。

可见,刘裕当上皇帝之后,他对世族的尊重,也是出于没有办法。

朝堂之上,总是要有给他打工干活的人,而这样的人,基本上都来自于几大世家。

且百年以来,世家之间的势力,早就已经盘根错节,就是不姓那个姓也说不定是谁家的女婿,谁人的外甥,总是免不了的。

于是,只能从这些世家里挑选可用之人,既然用的是人家的人,在各种决策上就自然要偏袒这些世家子弟。

并且认同他们。

不要忘了,刘裕也是在世家光景最好的时代出生成长的,观念上难免也要受到那种世家子弟乃是上流的思想影响。

从他本人来讲,也认为世家子弟确实厉害,虽然他们其中的很多人也只是草包而已。

但是,即便是草包,也是外表华丽的草包,和一般的草包有本质区别。

更重要的一点,或许很多人都没有注意,那就是凡是世家能够称雄的年代,都是战乱接连不断的年代。

大江南北,分裂的朝廷林立,而这个时候,普通百姓动荡不安,生活在困苦之中,相对来说,却是世族的好时候。

因为疆域有限,分裂的朝廷就更需要拉拢境内的大家族,借以他们的支持,维护自己的朝廷。

而往往,那些传承百年以上的大家族就正是这一个区域内最有影响力的家族。

这两者往往是重合的。

当统一的朝廷无法建立,居无定所的乡民们,总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依靠的。

而大世族往往在境内就充当这样的角色,当时局动荡,他们就会站出来,保障一方百姓的安全。

虽然他们的掌控力自然追赶不上那种统一朝廷自下而上的那种管辖模式,但是也总是一股不可以忽视的力量。

于是,相比统一的朝廷,世家子弟可能更喜欢南北朝之类的分裂小朝廷。

这些朝廷对境内的把控能力都要弱很多,所谓的郡县制往往名存实亡,朝廷只能依靠世族的力量维持地方上的安定。

而相反,可以看出一种规律。

那就是往往中央朝廷很强势的时候,世家的势力也就会收缩起来,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

比如,到了二凤当皇帝的时候,虽然表面上也尊敬着世家子弟,但是心里早就想收拾他们了。

一则是,李唐起家也全都是靠自己,并没有依靠世家的支持,再者,李唐是疆域辽阔的强省统一的朝代,在地方上,自有一套体系,非常健全,管理也很严格。

这就不需要世家在地方上补全这个缺口。

再者,二凤那种人也不会听信世家的pua,什么你关陇李氏算是个什么鬼,又不是赵郡李氏,以往世族排号的时候,什么时候有你这么一位了?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正良缘杨辰秦惜打怪爆率太高,开局转职武神豪门大佬的六岁小侄女御兽:开局觉醒双灵环回到92:开局被俩大舅哥投河韩娱之影帝重生九零乱晴秋权门贵嫁重生神医嫡女不好惹对手不败战神秦惜杨辰绝代掌教贵女奸商丫头,悔婚无效韩娱之灿我有一个超能终端六零俏媳妇篮球皇帝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爱欲横流农门长姐有空间第39次相亲春闺密事缠绵入骨:总裁好好爱校花的透视高手农家后娘巧种田步步高升V5宠婚:鱼精萌妻,要乖乖凰妃倾天下超级保安在都市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姑苏伊梦夜倾城大一开学,学姐一脚踢飞我的行李大国体育红妆粟裹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傲娇男神住我家:99次说爱你大时代1994闺门荣婿重启1986我在豪门当夫人重生之极品鉴宝师萌宠豪门冷妻:非你不可次元游历日记道门小天师雄起,我洗鞋子养你最强升级系统少年风水师,出生就和白虎定亲我召唤三国神将称霸万界
爱看读书搜藏榜:宠婚为爱:甜妻你好文娱:我被黑成了娱乐圈大佬轮回新世规则兄弟!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甜妻动人,霸道总裁好情深山村小药神豪门情夺之黑莲逆袭特勤精英九天无神官路登天逆袭,不服输的人生最精彩!漫威里的次元餐厅玉谋不轨四合院:我能采摘别人技能戒不掉的喜欢重生后我不用做寡妇了你是我心里说不出的痛日娱之遇见那些人开局尘遁换木遁,我被全网笑惨了田园医女之傲娇萌夫惹不得不是直播民生吗,你怎么成全能了尊主的巨星之路四合院:秦淮茹,我对寡妇没有兴独家蜜婚:帝少宠妻太深度都市仙途异能反派,求求你给主角留点活路吧学园异战录喷人就变强:我怼哭了百万毒鸡汤命运两头设堵我却左右逢源贵夫临门祸害娱乐圈,你说自己是正经人?巨星大导演庶福良缘重生日本之剑道大魔王哼!我的总裁大人说好断绝关系,你们后悔算什么?我的人工智能可以升级御兽:我契约的都是上古禁忌彪妻重生重生1990,带着全村人发家致一拳和尚唐三藏快穿:宠妻男二走上人生巅峰总有人爱你如命大侠等一等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综]一梦经年破产千金逆风翻盘快穿攻略,黑化女配要洗白离婚后,我上离婚综艺被疯抢,前妻跪求复合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生长新歌重生09:我为财富之王权势巅峰:从省纪委秘书开始女子监狱走出后,我医武双绝震惊世界!开局顶替流量巨星,全网火爆贬妻为妾?我二嫁权臣联手虐渣谁说华夏无神?外神亦是神!年代美人娇又媚,勾的糙汉心尖颤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假死三年,我竟成了冰山女神的协议老公潜艇厨子:透视深海,我即是天眼至尊少年王踏出SSS女子监狱,我医武双绝娘娘又娇又媚,一路宫斗上位恶毒公主摆烂后,五个大佬追疯了穿进侯府当后妈后每天都想和离战神归来:与我为敌,统统灭族!重生1985:从收猴票开始首富之路田园乱人心重回1991乔总别傲了,易小姐改嫁生三胎了都重生了谁还白手起家,我选择当富二代重生御兽,立志躺平却被女神契约重生换娘亲,炮灰成了名门贵女锦医春色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快穿归来,网黑真千金杀穿娱乐圈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替弟从军五载,归来全家夺我军功?全球高武:我背后一口棺,专业的捡尸随母改嫁旺新家,重生嫡女嘎嘎乱杀出道十年查无此人,圈内全是我前任?重回1960:渔猎白山松水我和富二代灵魂互换城市求生之牛小二的奇葩人生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婢女扶瑶我带小萝莉找上门,校花无痛当妈去父留子的夫君竟想我为妾看到弹幕后,我爬了皇帝的床尚书千金投井后通灵?全京城慌了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七零随军:穿书作精她撩又甜重生后另择良婿,王爷红眼求名分踏出女子监狱后,三千囚徒誓死追随都市:女儿重生后,我成互联网教父了重生08:从拿下极品校花开始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仕途风云:升迁消失三年回归,九个女总裁为我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