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对于这本《西游记》,高文有着强烈的信心,也相信一旦问世必会卖到断货。但他这人做事一向稳妥,即便胸中有万丈波澜激荡,手下的字却写得极端正,用的正是这个时代读书人最擅长的馆阁体。

所谓馆阁体,明朝又叫台阁体,是一种方正、大小一律的小楷。一般用于官府衙门之间的公文往来,要求每个字都写得标准得如同印在书上一般,不能有丝毫的错漏,以免被人误读。这一字体常被用于考场之上,因为八股时文直接关系到一个读书人的前程。若字写得潦草,碰到考官眼神又不好读差了,那才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所以,这种字乃是明朝读书人必修科目。你如果能够写得一手好的台阁体,也比一般人多几分中式的把握。到了殿试一关,能够走到皇帝面前写文章的进士,都是人中龙凤,真若说起八股文章,其实谁也不比谁差。要想从中分出胜负,只能看谁的字写得好。

这种字体自然谈不上书法艺术,且一笔一划,写起来也慢。要将这一章写完,鬼知道要花多长时间。问题是你向书坊老板投稿,总得照顾人家的情绪。乱码若是太多,阅读体验会很差的,一但看得心中冒火,说不定就将你的稿子扔到废纸篓子去了。

高文记得自己刚从大学毕业后,曾经到一个纯文学刊物当过几天实习编辑。刊物一旦版面有多余的地方,为了凑数,多半会选几首现代诗歌。当时,杂志社已经实行无纸化办公,以qq作为联络和接受投稿的方式。

但有的女作者也不知道是否是情怀使然,偏要用信笺。信笺就信笺吧,偏要将诗稿折成翩翩欲飞纸鹤。可怜高文大老爷们一个,手粗指短,一拆拆不开,二拆还是不开,三拆心浮气躁,四拆心头邪火拱起,遂付之一炬。

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曾经的老编,高文当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将这首诗写完之后,接下来就开始写引文。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老实说,这一段当年自己在中学看的时候是跳着读的。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而言,简直就是云山雾罩,丈二金刚摸不清头脑。

直到大学时重读,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才搞明白。不外是说这天地是如何生成,“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人类和动物又是何时出现“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到那个时候,高文才品出这段文字的滋味。心中也是暗自摇头:这书一开头写这么多废话,入题未免太慢,那比得现代小说开门见山来得爽利。若现在有小说家敢这么作文,只怕扑得连他妈也认不出来吧!

这种作法也算是明清小说的固定格式,就好象后世的穿越小说,一开头主角总得穿上一穿,算是一种套路吧!

当然,同时代的小说中也是一开头就直接进入主题,不搞这种玄虚的。比如明人小说《风流悟》第五回的故事,一开始就是“话说崇祯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人姓张,名广,字同人。自幼父母双亡,只因父亲是个穷秀才,他也能读得几句书。做人且自聪明伶俐,十五岁上边进了学。因此有父亲的好友李日章,独养一女,名曰琬娘,就入赘他家为女婿。”清清楚,直接让主角登场。只不过,这书严格来说算是********小说,格调颇低,自然比不过《西游记》这种洋溢着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的大作。

这大概就是名著和普通小黄文的区别吧!

写完这一段文字,半个小时过去了,高文感觉手有点发热,就给砚台里续了些水,磨了。继续写道:“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终于进入石猴出世的正题。

这个时候,已经满满地写了两页纸。高文的精神也亢奋了。为了加快速度,改正楷为行草,也顾不得许多,一气写下去,直到“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如此,美猴王出世这个故事算是写好。

看了看墨汁淋漓的六页稿子,高文甩了甩已经出汗的右手,这才满意地在抬头写上《西游记》三个大字和“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个章节名,便站起身来。

“好了,今天就在这里吧!”高文看了看自己的稿子,心道:“有一阵子没写毛笔,今日看来工夫还没有荒废,不错,不错!”

其实,这并不是完整的《西游记》第一章。

完整的第一章除了石猴出世发现水帘洞之后,还包括美猴王飘洋出海寻仙问道,最后拜在菩提老祖门下。若真要写完,十页稿子出去,七八千字,用毛笔写字,实在太慢,哪比得用电脑,也就一个小时的事情。

即便知道《西游记》一旦刻成书儿印刷发行,必然会卖到断货,但话不能说得太满。就他后世的出版经验看来,一本书是否大火,其实还有一定的运气成分,还得看适不适合这个时代读者的口味。

话说回《红楼梦》,这书的优秀程度和好看程度自没有任何争议,可曹雪芹却没能在这本书上赚到一文钱稿费,穷得三九天举家食粥。

高文本打算先写个两三千字找明朝的出版商先看看,咱也做做2k党。若稿子能用就继续写下去,若不成,换一本。反正高老师我肚子里记得的小说书儿多了去,提笔就有。

可想了想,又坐回座位。

《西游记》这本书自然是非常好看的,开玩笑,那可是经过时间长河检验的经典。方才俞老头所说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我这书只抄到孙悟空发现水帘洞,被众猴尊为猴王一节,不但故事没有展开,只怕连个开头都算不上,又如何吸引读者读下去。其实,这一章的精华在于猴王有一天突然意识到‘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对于死亡对于不能长生产生了巨大的恐惧,立即求仙问道。这才飘洋过海,拜在菩提老祖门下,学了长生法门。

在这里,原著作者留了个悬念,这个菩提老祖虽然收悟空于门下,可他究竟有没有神仙手段,而美猴王是否又从他身上学得大神通呢?

只要你看到这里,就会急不可耐地去读第二章,然后一章一章下去,一发而不可收。说起吸引读者的手段,吴承恩先生可高明着呢!

看来,我今日拿着两千来字就急吼吼起要出门找书坊换钱,确实是考虑欠妥,至少也得写到猴王求了求仙之心才是。

想到这里,高文又提起他那管已经磨秃噜了毛的羊毫笔,深吸了一口气,落笔“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是以——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等到第一章最后一行字“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毕竟不知向后修些什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第一章才算是写完,有十七页稿子。

这个时候,看了看外面的天光,已然是艳阳高照,想来至少也是上午十点。

高文是七点钟起的床,在书桌前一坐就是三个小时,时间过得真快。

据脑中的记忆得知,家中贫寒,每日只中午和晚上两顿饭。而且,这两顿饭都迟,午饭大约下午两点,晚饭则在天黑以后八点到十点之间。

距离午饭还有两个时辰,正好出门卖稿,给母亲一个惊喜。

当即就换了身还算干净的衣裳,将稿子收进袖中,高文深吸了一口气,捏紧拳“高文,加油!”走出房门。

今日是出门卖文,衙门里的差服自然是不能穿的。即便没有书生的谰衫,也得穿得正经。

母亲的织机还在“砰砰”地响着,听到儿子的声音,道:“文儿,你起来了,娘这就过来替你洗脸穿衣裳。”

高文:“娘,不用了,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这种事情我做得来的。”他心中一阵汗颜,以前那个高文还真是……都十八岁的成年人了,连洗脸穿衣服都不会。

“哎,腹中感到饥了,娘这就去做。”

“不用不用,我不饿,来不及了。”

听到高文的脚步声,屋中的高母面上露出一丝笑容,喃喃道:“文儿在外面当了几日差,好象长大了。”

在明朝之前,由于生产力和识字率的缘故,书籍的价格非常高。到永乐年后,随着活字印刷术的普及,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书籍的价格不断下落。到如今,就算是装帧精美的经史子集,一本也不过一钱银子,相当于后世一百块人民币,已经能够为一般人所承受。

若是不讲究纸张质量,三五十文就能买一本。

书坊印的书也是五花八门,有四书五经,也有时文集子,但卖得最好的却是话本演义这种闲书。

读者主要是读书人,和识字的市民阶级。

古人生活苦闷,没有什么消遣。有钱的达官贵人还可以去酒楼青楼吃吃酒,玩玩女人。没钱的普通人,天一黑就只能上床睡觉,行周公之礼。若是枕边的婆娘面目可憎,做河东狮子吼,那一份造人的兴致自然半点也无。

长夜漫漫,无以谴怀。何以解忧,惟有读书。

子曰诗云,那是高士情怀,和饮食男女的凡夫俗子却没有丝毫关系;就算你立志科举,要刻苦读书,那根弦绷得紧了,也需要一些消遣放松身心。

这个时候,演义话本乃是最得劲最便宜的消遣。

一本印刷质量拙劣,薄如蝉翼,全是口水话的风月书儿也不过几十文钱,买了也不影响生活。读完,还可以用来出恭擦屁股。

当然,这事得悄悄干,文字是神圣的,若叫人知道,免不了许多麻烦。君不见这大街小巷,走上几步就能看到用来烧纸的砖塔,上面刻着一行大字“敬惜纸墨。”

如果读得起了性,学着书里人的知识和枕边人鱼水交融,黄脸婆高兴了,日子也好过许多。说不好还能为家里添丁增口,装大家族声势,人口就是生产力啊!若是一口气生下十七八个男孩,若是同人起了争执,也人多势众无人敢惹不是?

只需几十文就能有如许之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小说书中自有美丽的梦幻。

不读书,是你的损失。

什么,你不识字?

不用担心,但凡有好的故事书出来,你绝对错不过。在中国北方,但凡一座有活力的城市,绝对少不了茶社这种中国古典特色的社交场所。

一见铺面,几十张竹椅,一杯两文钱清茶,满座交头接耳,唾沫四溅,小到本地本方的家长里,大到紫禁城里又换了皇帝、大太监王振又强抢民女了之类的消息如同插了翅膀,瞬间传遍整座城市。

然后,“砰”一声惊堂木,所有茶客同时将目光落到正前方那穿着一袭青衫的糟老头面上。

“话说当时太尉喝叫左右排列军校,拿下林冲要斩……”没错,这是说书先生在讲《水浒》。

《水浒》成书快百年了,里边的故事众听众早已经熟悉,但每听一次都觉得还是那么精彩。当然,《水浒》只有一本,大家更想听听新鲜故事,如果故事里能够带点男欢女爱就最好不过了,下里巴人,饮食男女更贴近生活,也更有代入感。

于是,每出一本新的话本,说书先生若是觉得不错,多半会直接搬上舞台,将其传播开去。

“却说赵舜生既为美人才子,又得娶了个丽贞的才子夫人,亦可谓志足意满,终身再不思量渔色了。孰知那赵舜生,心偏不足,他性最爱的是偷情。”

“于是舜生赤条条,轻轻走到床边一张,月光正照着帐子里雪白半截身子,两只小脚儿弯着,直挺挺的打鼾。舜生不觉欲火如焚,揭起帐儿,轻轻跨上床,将被儿悄悄揭去……此处删去一百字……”

听众一片大哗:“别删啊,照真了讲。”

“喂,说书的,直你娘,要紧关节却吞吞吐吐不爽利,不就是想要钱吗,给你就是。”

一把铜钱如雨投来,直打得说书先生痛叫不已,眉开眼笑。

……

这就是大明,包容,开放,自在。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