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家伙,真是个死脑筋,不过既然都到这儿了,那就加把劲儿吧!”骆红尘话音刚落,气势瞬间飙升,不再磨叽,手一伸,从怀里掏出了一本略显皱巴的锦缎图册。
这图册金灿灿的,上面画满了符箓,下面衬着紫色的底子。封面龙飞凤舞的,字儿写得有点儿潦草,落款处盖着个大印,印上用朱红写着“苍穹”二字,透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仿佛蕴含着深不可测的大道奥义,好像在说在这天穹之下,没人能违背它的意志。
图册一展开,画面里出现了一人、一剑、一壶浊酒,还有那无边无际的天穹和大地。大地上细雨绵绵,苍生景象浮现,而天穹空旷,没有星辰、没有晨曦、没有变化、没有宿命,只有一轮残月孤寂地挂在那儿,却在遥远的地方照亮了一切。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帝图!!
庄陌一眼就认出来了,那邋遢男子也认得,图中画的,正是玄门的创始人苍穹大帝。
这幅图是玄门五帝人人必备的宝贝,据说在大帝之位传承时,会在封禅台上由人皇亲自授予。传说中,这幅图能转动天道,拥有大庙之运,是苍生所追求的。在关键时刻,它甚至能代表人皇亲临,拥有无法估量的力量。
人皇,作为苍生之主,天地不争,万物不动,拥有万法不侵、诸般不夺的能力。尽管他不能修行玄门的奥妙,但他的地位之高,即便是玄门中的高手,也无法伤害他分毫,更无法躲避他的生伤。因此,人皇所到之处,玄门上下无不敬重,即便是邪道之人,也要给予一定的尊重。
骆红尘现在拿出这幅图,是想借助人皇的威严来抵挡藏剑术的锋芒,尽量保护霹雳堂的弟子们减少伤亡。
下一刻,骆红尘手轻轻一抖,大帝图便扶摇直上,原本微弱的黄光逐渐变大,直至覆盖天际,连天上的紫云也被遮蔽。雷鸣山被黄光笼罩,仿佛一切都开始变得缓慢,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当初五帝随手一画,落在后人手中,竟能达到万法不动的境界,真是让人向往。”邋遢男子终于开口,他的夸赞声中,身前的巨剑似乎不再那么沉重,那无数的钢针仿佛要分崩离析,开始有些颤动。
然而仔细一看,巨剑还是纹丝不动,只是动作变得异常缓慢,仿佛被某种规则束缚,又似乎在努力挣脱这种束缚。尽管它现在看起来很强大,但还不是使用它的时候,也不是应该使用它的时候。毕竟,邋遢男子修炼藏剑术已久,他的一剑之威,整个雷鸣山都难以抵挡。
“既然知道这幅图的厉害,不如听老夫的劝,放下武器转身就走,何必等到白老头匆忙赶来。”骆红尘一边说着,手中的印诀已经彻底完成。
印诀消散后,一点精光显现,大帝图突然消失不见,随之雷鸣山整个颤抖了一下。脚下的大地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露珠,只是这露珠带着微黄的色泽,踩上去感觉全身的真元都有些凝滞,体内真气流转时开始变得缓慢。
邋遢男子依旧沉默寡言,眼神中没有丝毫变化。骆红尘见他不为所动,也不再劝说,转而将目光落在连阿离身上,又看了看庄陌,片刻后又将目光移回,似乎也感应到了什么,转头望向了极北之寒。
那个方向,有一道流光匆匆而来,其身后不远处,似乎有乌泱泱不知多少的气息也在陆续跟来。
骆红尘眼神一缩,同时听到了那流光中的爽朗笑声:“哈哈哈,残剑兄手下留情,你这一剑可别伤了我夫人的性命。”来了!!阿离随之感应,眼神跟着飘了过去,庄陌也一同转头望去。
同时,雷鸣山上所有的来犯之敌,包括仙妖堂此次前来的人,北辰宫的弟子,以及先前攻山时剩下的寒门弟子,所有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呼~妖王来了!!
说起妖王,这位江湖上的传奇人物,岁月的痕迹在他身上留下了无数的传说。他的修炼岁月是个谜,但大家都知道,在寒门最辉煌的时期,他就是七王之首,名号响彻四方。
那个时代,玄门里正邪两派斗得不可开交,正道虽然稍显弱势,但有一位大人物,那就是苍云大帝白乾一,作为玄门的领军人物,几百年来,他的地位无人能撼动。
不过,邪道中也冒出了一位神秘高手,他的出身无人知晓,实力深不可测,直逼苍云大帝,甚至有人认为他有潜力成为玄门真正的第一人。这位高手,就是寒门的门主,狱中人。
狱中人手下,有五十五位绝顶高手,个个都是能开宗立派的狠角色。但甲子之战中,这五十五位高手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九人幸存。其中,二圣者云中二圣因为镇守寒门总舵,没参与最后的决战,又因狱中人临终所托,照顾他的家人,总舵被破时逃往仙魔岛,才得以幸存。
另外,一仙、三绝和四煞中的八人,除了三绝之一的道君神木早些时候陨落,其余七人都是在战场上为了保护狱中人撤退而力竭身亡。剩下的六合、八荒、九殿、十臣,大多数在战斗中牺牲,只有九殿中幽冥殿的殿主大明罗刹小罗雀,因为一段孽缘被狱中人处理不当,心灰意冷破门出教,当她赶到救援时,仙魔岛已是人去楼空,满地狼藉,因此她也躲过了那场厮杀,之后独自一人不知所踪。
五老和七王中存活的人数最多。五老中有两人存活,分别是过江叟余烈和守灵婆阿言。这两位的修为深不可测,身份也极为神秘。有传言称过江叟余烈是一条蛟龙化形,因玄门中仙妖有别,他化形时本应龙腾九天,却遭到了所谓的替天行道者的破坏,导致他邪魔入体,破坏了仙往之躯。一怒之下,他化作人形,投身于寒门中屠戮正道,以报破坏道之仇。甲子之战时,正是他关键时刻化作蛟龙,带走了重伤的狱中人撤出战场,之后狱中人身陨,余烈也不知所踪。
另一位守灵婆阿言,据传她已经活过了无数岁月,连寒门中人,包括当时的寒门门主狱中人也不知道她究竟是在哪一代门主时加入寒门的。只知道她的修为深不可测,一直镇守着苦窑。至于她的来历和身份,阿言自己也大多忘却,似乎是元神受损,不知伤在何处,也不知如何修复,她仅仅记得要守住苦窑。不过她的修为至深,当年一战也未曾受伤,更有特殊手段隐秘苦窑,使得正道众人不曾发现这圣境所在。因此,甲子之战后,寒门得以渐渐恢复。如今的阿言依旧在镇守苦窑,也依旧想不起她究竟是谁。
另外,在七王中,有三位王未遭祸害。首先是鬼王幽魂,他的修为虽然不是最强,但他的功法非常特殊,能够将一身修为连同紫玄二炁以及真灵在内的一切,甚至一身血脉都可以转生到别人身上,因此他可以夺舍再生,所以当年没有人知道他是死是活。不过,百多年前他以鬼道神兵无字珏在忘仙岭开辟长生界,大收门徒,世人便知道鬼王幽魂依旧不死,如今更是携长生界回归寒门。
在他之后,便是七王中杀伐最盛的杀王陆枭。他年少成名,本是正道中领袖之首帝苑的嫡系传人,师从帝苑之主老太师殷太虚。殷太虚有三名弟子,大徒弟早年夭折,名字已不重要,老二便是陆枭,至于老三,则是当今的人皇帝泽。不过人皇不修玄门,所以虽然有师徒之名,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授,最多不过是些凡间的武艺。
单说陆枭,早年间王朝祸乱,他随老太师四处征伐,见惯了人间冷暖,因此心智变得寡凉,认为世人多贪,需要用大杀伐来止证一切。老太师见他偏激,多次劝说也无果,恰逢仙魔岛当时内耗空虚,寒门已是衰败,便命他带领一路前去讨伐。
话说那仙魔岛一战,寒门大败,陆枭就留在那儿镇守,防止敌人死灰复燃。没想到,他后来遇到了一个牛人,就是后来重掌寒门的狱中人。两人一见面,那叫一个投缘,陆枭对狱中人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陆枭一气之下砍旗造反,加入了寒门,成了七王之一,跟着狱中人一起闯荡江湖,立下了赫赫战功。甲子之战时,陆枭为了保护寒门残余力量,单枪匹马杀出一条血路,让寒门的兄弟们四散逃命。战后,他在扶灵山上开了个门堂,七杀剑插在山门上,把所有寒门弟子都聚集起来。不过,他这人孤傲得很,只服狱中人一个,对许亦代掌寒门的事儿,他可是一百个不乐意,直到今天也没带人回仙魔岛。
那场大战之后,陆枭在江湖上名声大噪,他的英勇和决绝成了寒门中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虽然他功勋卓着,但对许亦代掌寒门的事儿一直耿耿于怀,这情绪随着时间越来越强烈。他觉得,只有狱中人才能带领寒门走向辉煌,而许亦虽然厉害,却始终没能赢得陆枭的全心认可。这种情绪让陆枭在寒门中的地位变得有点尴尬,既是受人尊敬的七王之一,又是心怀不满的旁观者。直到今天,陆枭也没带人回仙魔岛,他心里,只有狱中人一个。
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可是关键人物,寒门七王之首,妖王猫妖,他马上就到。
在寒门里,除了云中二圣,七王的地位是最高的。虽然他们的排名靠后,但这只是为了顺口,实际上七王个个都是顶尖高手,而妖王猫妖更是高手中的高手。他的实力强到连陆枭都自愧不如,可见他的修为手段有多高超。
甚至有传言说,他的道行和门主狱中人不相上下,而且他行事风格飘忽不定,连门主的命令也常常不听。因此有人怀疑他和门主关系不好,甚至有传言说他想夺门主之位,但狱中人对此只是笑笑,完全不放在心上,不管别人怎么告状,他都只是摇头一笑。
实际上,狱中人执掌寒门两百年,压得正邪两道喘不过气来,每次交恶,最后都是猫妖力挽狂澜。甚至有正道中的两位大帝联手,猫妖也能全身而退,无奈只能攻心。而猫妖面对再多的离间计,都毫不动摇,狱中人更是笑着摇头,对这些传言和算计不屑一顾。
正邪两道都在猜测他们俩的关系,有人说他们是师徒,有人说他们是父子,但都没证据,因为两人都神秘莫测,来历不明。总之,关于他们的猜想和算计不断,但始终无法离间他们,最后大家也就不再费那个劲了。
没了外界的牵扯,妖王猫妖反而变得老实了,他不出仙魔岛,一直守在狱中人身旁。这反常的行为让旁人更加不解,又开始猜测起其中的原因。但猜测没多久,天下就动荡起来,大乱将至。
三百年前,剑隐门一夜之间覆灭,两千七百人无一生还,残山上到处是碎肉。却有人说当时妖王猫妖一闪而过,矛头就此指向寒门。
仙魔岛几次对质都没结果,你说你的,我偏不信,我说我的,你又不认,最后杀王陆枭一拍桌子,一剑斩杀了帝苑来人。正道者一时惊怒,两位大帝纷纷动手,仙魔岛双方大战,最后猫妖出手打退了正道,也惊动了闭关的门主。
狱中人从苦窑里出来,听说了这些事,怒不可遏。同时,又有消息传来,说神木道君死于沧海巨树,动手的是大雪山凌烟阁、竹林千叶门,还有神符宗弟子的暗中偷袭,导致他重伤。那神兽暴怒,杀得两方人马各自逃命,神木道君重伤难逃,死在了那里。
狱中人得知这个消息,心知神木已死,关键的事已被打乱,于是他决定再行布局,孤身前往帝苑,一纸战书拉开了甲子之战的序幕。
战中本来大胜,双方各有死伤,寒门的损失最少,但这时有人用紫玄经做诱饵,引来了天下所有的敌人。无论是正邪两道,还是方外之修,只要是有点名气的,几乎都和寒门作对。
正道者首当其冲,方外人徘徊两岸,连邪道也在后面窥伺,时不时暗中捣乱,导致寒门应接不暇,曾经不可一世的寒门逐渐落败,颓势明显。狱中人知道大势已去,便开始启用退路,而所有的关键都在于妖王猫妖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