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七弟这话,殷梨亭也道:“嗯!是很奇怪!这女子不仅说出了家师为我们兄弟写的嵌名诗,还特意在这里建了一座凉亭,让诗中的岱岩、松溪、翠山、梨亭都有了着落。如此心思,绝非一般人能有。”
双清皱了皱眉,思索道:“这女子知晓如此隐秘之事,说不定与你们武当派有莫大渊源。只是不知她这般举动,究竟所为何事?”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箫声。众人循声向着来路望去,只见那涧边凉亭之中,先前的那个女子正手持玉箫,吹奏着动人的曲调。
殷梨亭三人对视一眼,双清吩咐同来的戚家精锐士兵在原地等候,她则是和殷、莫二人转身缓缓朝着凉亭走去。
在路上,她低声嘱咐他们:“这女子行事诡秘,刚才说有要事离开,现在又吹箫引我们回去,一定是别有用心。我们一定要多注意她的言谈举止。待会儿你们都别说话,看我眼色行事!”
殷梨亭二人本来就对她极为相信尊重,当下点头答应。
待三人靠近时,那女子停下吹奏,盈盈起身,福了一礼道:“几位朋友相见,小女子有礼了。”
双清拱手还礼,开门见山的问道:“姑娘知晓我武当诸多隐秘,还建此凉亭,不知有何用意?”
女子微微一笑,说道:“实不相瞒,我乃先师故人之女。先师临终前,曾嘱托我将这一段往事告知诸位朋友。”说罢,女子便娓娓道来一段多年前的江湖恩怨……
原来,多年前女子的师父与武当派一位前辈一同闯荡江湖,结下深厚情谊。后那位前辈为救师父,不幸被奸人所害。
师父临终前愧疚不已,便让女子寻机将此事告知武当众人。女子还说,当年那奸人一直在暗处觊觎武当绝学,如今可能又有动作。
殷梨亭等人听得眉头紧锁,双清抱拳道:“多谢姑娘告知此事,只是不知那奸人如今身在何处?”女子摇了摇头:“我也不知其确切下落,但听闻他近期在西南一带有所活动。”
双清神色凝重道:“看来我等需早做防范,不可让奸人阴谋得逞。”
女子又道:“我愿与诸位道长一同对抗奸人,为先师和武当前辈报仇雪恨。”
殷梨亭等人对视一眼,却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她说她武当前辈是哪一位?
别人不知,他们兄弟却心知肚明,武当派乃师父张三丰在泰定甲子年春,在武当山寻仙访道之时,在凤凰山下,见到【会仙馆】毁于战火,便带着几个道僮“去荆棘,调神九年,结庵而居。”
后来,在泰定九年收入山访道的张松溪、张翠山为徒,始有武当派的雏形。
在张松溪二人入门三年后,他便离开了武当山,云游天下,又过了几年,他在刚刚回来时,就碰到了二上武当山寻访李道子的俞莲舟和宋远桥,在张松溪二人的引荐下,才收了宋、俞二人为徒。
之后,随着俞岱岩、殷梨亭先后上山拜师,江湖上才有了武当六侠之名。
这个女子说她的师父与武当前辈相识,武当派就他们师徒两辈,哪里还有什么前辈?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他们兄弟见到双清并没有戳穿她的谎言,当下也假装不知,看她能玩出什么花样?
当下,三人便假装相信她的话,在凉亭中商议起应对之策,准备前往西南探寻奸人踪迹,一场江湖风云即将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