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份,国英社选了新址预备重建。
但新的大楼修建起来需要时间。
在换进新地方之前,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炎夏季,国英社内部先做了调整。
后勤部调来了一批空调资源,这阵子三四楼正在加班加点的安装。
而这期间,在这些楼层工作的同志们统一居家办公。
陆淼也在居家办公的队列中。
不过头两天手里刚分配到一份外勤工作,她真正在家待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这一年的时节进入五月,也就意味着各大高校将再次迎来毕业季。
陆淼频繁出入母校京北大和隔壁津门外语学院。
如过去她毕业时,那些高端的国家班子入校选“才”一般,她这次分配到的工作,也是到校选优纳新。
但她和其他首要只看成绩的单位还不太一样。
尤其是对母校的学生。
毕竟京北大不单单是她的母校,她在这里还兼有老师一职。
这里外语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她基本都眼熟,头部拔尖的那些擅长什么,优势是什么,她也都很清楚。
物色人手时,她并没有把国英社吹嘘的如何如何好。
反之,在介绍国英社工作的特性前,她会先根据学生情况给出建议,让学生优先自己选择。
就比如有的学生被她建议说可以往外交部试试看,在学生本人同意后,她还会主动帮忙跟外交部过来的人沟通。
这中间也发生了点尴尬的事。
过去陆淼自己课业临近毕业时,外交部那边就来了人想邀她过去。
但她那会儿已经被国英社内定,进入单位实习了好一阵子。
当时陈铆钉跟外交部的人周旋时,就说陆淼虽然去不了外交部,但是以后说不定在其他场合仍能跟外交部的同志一起共事。
这次毕业季前夕,外交部来京北大择选优才的仍是那两位同志。
被陆淼找上门时,那两位同志面面相觑,同时一惊,脑海里莫名其妙就浮现了京北大陈校长之前的话。
看样子他们确实是碰到一起共事了,可是谁能想到呢?
这、这……第一次共事就是要跟他们抢人?!
两位同志心情有些一言难尽。
前阵子京北闹了那么大的阵仗,现在有谁不知道这位小陆处长的风头正盛?
要真是抢人,他们哪里能抢得过?
万幸的是,陆淼并不是要跟他们抢人。
陆淼如实说明情况,提到英语专业哪个班哪个同学思维敏捷、口语伶俐,很有培养价值云云。
虽然过程闹了点乌龙,但最终结果是好的。
通过陆淼的引荐,以及外交部同志的测试,被引荐的那名同学成功进入了外交部的纳新名单。
当然,这只是被陆淼举荐的众多人才中的一个。
有些家庭条件或者资质条件一般,但胜在吃苦肯学的学生,避免他们之后毕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陆淼也会认真给出合理的建议方向。
毕竟如果上升空间有限,那么选择能够直观改善家庭生活的高薪工作,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