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密冰冷的雨丝就织成了灰蒙蒙的帘幕,将LSE那座现代感十足的图书馆玻璃幕墙,冲刷得一片模糊。
李乐刚从人类学区的书架深处钻出来,怀里抱着几本有些磨秃噜皮的理论书,准备回那间“资料库”消化克里克特教授最新的一通“关怀”,一篇关于跨文化符号传播的阅读理解。
就在目光扫过阅览区时,在靠窗的一个僻静位置,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走过去一看,袁家兴几乎把自己埋进了一堆“经济政策学”、“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文献中,手边还摊开一本被翻得卷了边的《完美简历:敲开投行大门的密码》。
手指还在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上无意识地滑动着,屏幕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实习信息。
李乐拉开对面的椅子,椅腿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
袁家兴恍若未闻,直到李乐敲了敲桌面,他才猛地抬起头,聚焦了好一会儿才认出人来。
“啊,李乐,你怎么来了?”
“我来找几本书,”李乐在他对面坐下,“简历改得怎么样了?”
“按你说的,大动干戈改了好几版,”袁家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向屏幕,“用词专业了,经历也尽量量化了,按你教的套路包装上了。”
“投了七八家,高盛、摩根士丹利那种没敢想,瞄着几家二线投行和咨询公司的夏季实习岗,还有几个研究机构的初级助理职位,嗯,没信儿。”
“这才几天,哪那么快。”
李乐拿起他手边打印出来的一份简历,纸质粗糙,显然是图书馆公用打印机一分钱一分货的成果。快速扫了几眼。
“嗯,有进步,至少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了,不再是三好学生评选材料。”李乐点评道,语气说不上是赞许还是别的,“对了,时威呢?还在郑老板那儿窝着?”
“刷盘子呢。暂时没再惹祸。”袁家兴叹了口气,“就是天天跟我抱怨,说手都快泡发了,腰也快断了。唉....”
“呵呵呵,告诉他,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总比某些人为了充门面,把格拉苏蒂当了换房租强。”
放下简历,李乐从自己的被包里摸索了一阵,掏出一张纸条,递了过去。
上面写着世行,伦敦办事处,一个叫安瓦尔·西亚斯的名字和一串儿联系电话。
“喏,拿着。我这边恰好认识世行伦敦办事处的一个小头头,他们发展经济学部门,每年这个时节都会招几个打杂,,,,,呃,实习研究员。你把你这版优化过的简历发给我,我瞅瞅,没问题就转给他。能不能成,看你造化。”
袁家兴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像黑暗中划过的火柴,但旋即又黯淡下去,“世行啊.....李乐,我这种背景,非牛非剑经济金融的相关专业,也没显赫的实习经历,能行吗?人家会不会连简历关都过不了?”
“行不行,试了才知道。在伦敦这地界儿,机会就像这鬼天气,你以为它不会放晴的时候,说不定云缝里就漏下一道光。”
李乐站起身,把纸条塞进袁家兴那本《完美简历》的夹页里,“记住,机会从不,也永远不,会留给那些连自己都怀疑的人。走了。”
走出图书馆,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西边的一束残阳挣扎着投射出几缕金红色的光,落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映出破碎晃动的倒影。
空气清冷,带着雨后的湿润和一丝若有若无的、从附近咖啡馆飘出的烘焙香气。
正琢磨着晚上用啥填饱森内特那越吃越刁的嘴,裤兜里的手机抖了三抖。
掏出来,狭小的彩色屏幕上显示着一条新信息,来自韩远征。
“下周三晚七点,我家,请务必到场。”
李乐拇指在键盘上挪动,回了两个字,“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