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的风沙比想象中更烈,当越野车驶入巴比伦古城遗址范围时,挡风玻璃上很快蒙了一层细密的沙粒。远处的空中花园遗址只剩下断壁残垣,红褐色的泥砖墙在烈日下泛着干燥的光泽,曾经滋养奇花异草的水道早已干涸,只留下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沟壑,像老人脸上的皱纹。
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负责人卡里姆坐在副驾,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泛黄的图纸,图纸上用阿拉伯文标注着空中花园的原始结构。“三天前,我们在遗址东北侧的水道遗迹里,发现了被翻动过的泥土,还有几个被遗弃的能量探测仪,”他的声音带着疲惫,眼底布满血丝,“更严重的是,水道深处的一块石碑被人凿走了,那上面刻着巴比伦‘生命能量’核心的存放线索。”
我接过图纸,指尖拂过标注“生命泉”的位置——根据史料记载,空中花园的供水系统源自一处地下泉眼,巴比伦人称之为“生命泉”,传说泉眼深处藏着能滋养万物的“生命能量”核心。老周打开地质探测仪,屏幕上立刻跳出一道强烈的能量反应曲线,源头正指向“生命泉”的方向。
“看来‘文明重构会’的人已经找到‘生命泉’的入口了,”师父皱着眉,看着远处被风沙笼罩的遗址,“我们得尽快赶过去,否则‘生命能量’一旦被提取,整个巴比伦遗址的生态系统都会崩溃。”
我们沿着干涸的水道前行,脚下的泥土又松又软,每走一步都要陷下去半只脚。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周围的泥土上留着新鲜的脚印,还有几根散落的登山绳——这就是“生命泉”的入口。
卡里姆从背包里拿出手电筒,往里照了照:“洞口下面是一段陡峭的石阶,我们之前派过两个人下去探查,但他们刚走到底就失联了,只传来一阵奇怪的电流声。”
我和老周戴上防毒面具和夜视仪,率先钻进洞口。石阶果然陡峭,而且布满了青苔,走起来格外小心。每往下走一步,空气中的湿气就重一分,还夹杂着淡淡的硫磺味。走了大约五十级台阶,前方突然传来微弱的灯光,还有人说话的声音。
我们放慢脚步,悄悄靠近。只见三个穿着黑色冲锋衣的人正围着一口泉眼,手里拿着能量提取器,泉眼的水面上泛着淡淡的绿色光芒,正是“生命能量”的迹象。其中一个人拿着一块石碑,正对照着泉眼周围的刻痕研究着什么——那块石碑,正是从遗址里凿走的“线索碑”。
“快,按照石碑上的指示,调整提取器的频率,”为首的人喊道,“老板说了,必须在日落前拿到‘生命能量’,不能给他们留下任何机会。”
我和老周对视一眼,同时冲了出去。那三个人显然没料到会有人突然出现,顿时慌了神。老周用麻醉枪击中了离泉眼最近的一个人,我则扑向拿着石碑的人,一把将石碑夺了过来。
“你们是谁?!”为首的人掏出枪,对准我们。就在这时,洞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师父和卡里姆带着当地的文物保护队员冲了进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放下武器,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师父厉声说道。
为首的人还想反抗,却被卡里姆的队员用防暴棍击倒在地。我们很快制服了所有嫌疑人,缴获了他们的能量提取器和石碑。
我走到泉眼旁,看着水面上的绿色光芒,心里松了口气——“生命能量”还在,没有被提取。卡里姆接过石碑,仔细研究着上面的刻痕:“上面说,‘生命能量’核心藏在泉眼底部的石匣里,只有用巴比伦王室的‘太阳徽章’才能打开石匣。但‘太阳徽章’早在几千年前就失踪了,我们怎么才能拿到核心?”
老周突然指着泉眼周围的刻痕:“你们看,这些刻痕的排列方式,和我们在良渚古城水下溶洞看到的机关很像,或许不需要‘太阳徽章’,只要按照特定的顺序触摸刻痕,就能打开石匣。”
我们按照老周的推测,对照着石碑上的指示,依次触摸泉眼周围的刻痕。当触摸到最后一道刻痕时,泉眼的水面突然开始旋转,形成一个漩涡。过了一会儿,一个青铜石匣从漩涡中缓缓升起,石匣上刻着巴比伦的太阳图腾,正是“生命能量”核心的存放地。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石匣,里面放着一颗绿色的水晶球,水晶球里仿佛有水流在流动,散发着温暖的光芒。“这就是‘生命能量’核心,”卡里姆激动地说,“有了它,我们就能恢复巴比伦遗址的供水系统,让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然而,就在我们准备将水晶球带回地面时,被制服的为首嫌疑人突然冷笑起来:“你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文明重构会’的计划才刚刚开始,就算你们保住了‘生命能量’,也阻止不了‘终极文明阵’的启动!”
“什么是‘终极文明阵’?”我厉声问道。
嫌疑人却紧闭双唇,再也不肯多说一个字。我们将他们交给当地警方,带着“生命能量”核心和石碑回到地面。
当天晚上,我们在巴比伦遗址的临时营地召开紧急会议。卡里姆拿出一张巴比伦文明的星图,指着上面的几个标记说:“根据石碑上的记载,‘终极文明阵’是一个由全球六大古代文明能量核心组成的阵法,只要集齐埃及的‘太阳能量’、中国的‘龙脉能量’、玛雅的‘时空能量’、桑海的‘黄金能量’、复活节岛的‘大地能量’和巴比伦的‘生命能量’,就能启动阵法,掌控全球的文明能量,甚至改变时空秩序。”
我们都惊呆了——之前我们保护的,竟然只是“终极文明阵”的一部分!如果“文明重构会”真的集齐了六大能量核心,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必须立刻通知联盟总部,让他们加强对其他文明遗址的保护,”老周立刻拿出卫星电话,联系联盟,“同时,我们要尽快查明‘文明重构会’的总部在哪里,他们还有多少能量核心,绝不能让他们启动‘终极文明阵’。”
联盟总部很快传来消息,目前已经确认埃及的“太阳能量”、玛雅的“时空能量”和桑海的“黄金能量”已经被“文明重构会”夺走,只剩下我们手中的巴比伦“生命能量”、良渚“水脉能量”和复活节岛“大地能量”还在保护中。而且,根据最新的情报,“文明重构会”的新总部很可能藏在土耳其的特洛伊古城遗址附近,他们正在那里建造“终极文明阵”的启动装置。
“我们必须立刻前往特洛伊古城,”我看着大家,语气坚定,“这是我们阻止‘文明重构会’的最后机会,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卡里姆主动提出要和我们一起去:“巴比伦文明和特洛伊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对古代近东文明的阵法有所研究,或许能帮上忙。”
我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收拾东西,踏上前往土耳其的旅程。越野车行驶在伊拉克和土耳其的边境公路上,窗外的风景从沙漠渐渐变成草原,远处的雪山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你们说,‘文明重构会’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老周突然问道,“从‘先知’到‘蝎子’,再到现在的‘老板’,他们好像有源源不断的成员和资源,背后肯定有更大的势力在支持。”
师父看着窗外,若有所思地说:“或许,他们的幕后黑手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组织,一个隐藏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秘组织。他们一直在收集古代文明的能量,想要掌控世界的命运,只是之前一直没有露出真面目。”
我拿出之前从桑海帝国遗址带回的青铜钥匙,钥匙表面的符号在夕阳下泛着微光:“这把钥匙上的符号,融合了六大文明的元素,或许它就是破解‘终极文明阵’的关键。只要我们能找到钥匙的使用方法,就能阻止‘文明重构会’的计划。”
经过两天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特洛伊古城遗址。遗址位于土耳其的恰纳卡莱省,周围环绕着农田和果园,远远望去,只能看到一些残破的石墙和土堆,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古希腊神话中那场着名战争的发生地。
当地的考古学家埃尔坎早已在遗址门口等候,他的脸色凝重:“根据我们的监测,遗址地下五米处有一个巨大的人工洞穴,里面有强烈的能量反应,很可能就是‘文明重构会’建造的‘终极文明阵’启动装置。而且,我们发现了很多可疑人员的踪迹,他们手里拿着重型武器,防守非常严密。”
我们跟着埃尔坎来到遗址的中心区域,这里有一座巨大的土堆,土堆周围的地面上留着很多车轮印和脚印。老周打开地质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果然异常强烈,而且还在不断增强——“文明重构会”已经在启动装置了!
“我们必须尽快进入地下洞穴,”我看着土堆,“但他们防守严密,硬闯肯定不行,得想个办法绕过去。”
埃尔坎指着土堆西侧的一个小洞口:“这是我们之前挖掘的探坑,一直通到地下洞穴的边缘,只是里面的通道很窄,只能容一个人爬行通过。而且通道里有很多碎石,很容易发生坍塌。”
“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师父坚定地说,“我和家麟从探坑进去,老周和卡里姆、埃尔坎在地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等我们找到启动装置,就用信号弹通知你们。”
我们立刻分工行动。我和师父戴上安全帽,拿着手电筒和麻醉枪,钻进了探坑。探坑果然狭窄,我们只能趴在地上,一点一点地往前爬。通道里的碎石时不时会掉下来,砸在安全帽上“砰砰”作响。
爬了大约半个小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丝光亮。我们加快速度,终于爬到了通道的尽头——这里正是地下洞穴的边缘,洞穴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平台,平台上刻着六大文明的符号,每个符号旁边都放着一个能量核心的凹槽,其中三个凹槽里已经放着闪烁着光芒的水晶球,正是被夺走的“太阳能量”“时空能量”和“黄金能量”。
五个穿着黑色西装的人正围着平台,调试着启动装置,为首的是一个戴着金色面具的人,他的手里拿着一个遥控器,显然就是“文明重构会”的幕后老板——“造物主”!
“没想到你们竟然能找到这里,”“造物主”的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冰冷而沙哑,“不过已经晚了,‘终极文明阵’还有十分钟就要启动,到时候,整个世界都会被我掌控!”
我和师父立刻冲了出去,用麻醉枪击中了两个调试装置的人。“造物主”的手下反应很快,立刻掏出枪,朝着我们射击。我们躲到平台旁边的石柱后面,和他们展开了激烈的枪战。
就在这时,洞穴的入口突然传来一阵爆炸声,老周的声音大喊:“家麟,我们来了!”
“造物主”的手下顿时慌了神,我和师父趁机冲了上去,将他们一一制服。“造物主”见势不妙,想要按下遥控器启动装置,却被我一把抓住手腕。我们扭打在一起,遥控器掉在了地上。
师父捡起遥控器,立刻关闭了启动装置。平台上的能量核心停止了闪烁,洞穴里的能量波动也渐渐减弱。
“你们以为这样就赢了吗?”“造物主”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另一枚遥控器,“我早就设置了备用程序,就算关闭了主装置,只要按下这个按钮,‘终极文明阵’还是会启动,而且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文明遗址能量爆炸,让所有的文明遗产都化为灰烬!”
我们都惊呆了,没想到“造物主”竟然这么疯狂。就在这时,卡里姆突然喊道:“用桑海的青铜钥匙!石碑上记载,青铜钥匙能中和所有文明能量,只要将它插入平台的中心凹槽,就能彻底关闭‘终极文明阵’!”
我立刻掏出青铜钥匙,朝着平台的中心凹槽跑去。“造物主”想要阻止我,却被老周和埃尔坎死死按住。我将钥匙插进凹槽,只听“嗡”的一声,平台上的能量核心瞬间失去了光芒,“造物主”手里的备用遥控器也失去了作用。
“不——!”“造物主”发出一声绝望的嘶吼,瘫倒在地上。
我们终于成功阻止了“终极文明阵”的启动,保住了全球的文明遗产。当地警方很快赶到,将“造物主”和他的手下全部带走。
第二天,我们在特洛伊古城遗址举行了简单的庆祝仪式。埃尔坎看着平台上的能量核心,感慨地说:“谢谢你们,是你们保护了全人类的文明遗产,避免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这是我们的责任,”师父微笑着说,“文明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它们,是每个人的义务。”
然而,我们知道,这并不是结束。虽然“造物主”被抓获了,但“文明重构会”的残余势力还没有被彻底清除,还有很多古代文明遗址需要我们去保护。而且,我们在地下洞穴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号,这些符号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古代文明,很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在离开特洛伊古城的前一天,我们站在遗址的土堆上,俯瞰着远处的爱琴海。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丽得让人窒息。
“接下来,我们去哪里?”老周笑着问。
我和师父、卡里姆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去下一个需要我们的地方。”
世界很大,还有很多文明遗产需要我们去守护;未来很长,还有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保护不了的文明遗产。我们的战斗还在继续,我们的故事,也永远不会结束。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跳出联盟总部的来电显示。我接起电话,里面传来秘书长焦急的声音:“不好了,在南美洲的蒂华纳科遗址,发现了与特洛伊古城地下洞穴相似的符号,而且能量波动异常,怀疑有新的威胁出现……”
我们相视一笑,立刻收拾好东西,朝着机场的方向走去。蒂华纳科遗址在遥远的安第斯山脉等待着我们,新的挑战已经开始,而我们,永远在路上。
蒂华纳科遗址的晨雾还未散去,我们的越野车就已经停在了遗址入口处。这座位于玻利维亚高原上的古文明遗址,在海拔四千米的稀薄空气中更显神秘——巨大的石质建筑散落在荒原上,其中最着名的“太阳门”通体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门楣上刻着复杂的星象图案,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远古的秘密。
当地考古学家埃娃裹紧了厚重的羊毛披肩,手里拿着一张刚绘制好的遗址地图,脸色凝重地迎了上来:“昨天夜里,太阳门附近的地面突然出现了裂缝,裂缝里渗出了带着荧光的蓝色液体,而且遗址内的磁场异常值已经超出了仪器的测量范围。更奇怪的是,我们在裂缝周围发现了和特洛伊古城地下洞穴相同的符号,像是有人故意刻上去的。”
我接过地图,指尖落在标注“地下神庙”的位置——根据埃娃提供的资料,蒂华纳科文明的核心祭祀场所就在太阳门下方的地下神庙里,传说那里藏着能与“星空对话”的“星核能量”。老周打开随身携带的地质探测仪,屏幕上的指针立刻疯狂跳动,能量反应的源头正指向地下神庙的方向,而且强度还在不断增加。
“看来有人在试图激活‘星核能量’,”师父蹲下身,用手指触摸着地面的裂缝,指尖传来一丝微弱的电流感,“这种蓝色液体含有高浓度的超导物质,很可能是用来传导能量的介质,和我们在复活节岛青铜圆盘上发现的物质成分相似。”
我们跟着埃娃沿着遗址的石板路走向太阳门,沿途的石墙上,果然刻着许多陌生的符号——这些符号比特洛伊古城的更加复杂,线条扭曲如藤蔓,交汇成一个个不规则的圆形,中间还夹杂着类似星图的图案。埃娃指着其中一个符号说:“当地的艾马拉人认为,这些符号是‘神灵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星座,只有掌握‘星象密码’的人才能解读。”
到达太阳门时,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巨大的石门洒在地面上,照亮了裂缝中渗出的蓝色液体。液体在阳光下泛着幽幽的光,顺着裂缝缓缓流淌,在地面上汇成一个个小小的水洼。老周用试纸蘸了一点液体,试纸瞬间变成了深蓝色:“这液体的能量传导性极强,如果接触到金属,很可能会引发剧烈的能量爆炸。”
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开蓝色液体,来到太阳门后方的一块巨石前。埃娃按下巨石侧面的一个凸起,巨石缓缓移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这就是地下神庙的入口。洞口里传来淡淡的硫磺味,还有微弱的能量波动,让人不禁握紧了手里的武器。
“我和家麟先下去探查,你们在上面接应,”师父拿起手电筒,率先钻进洞口。我紧随其后,刚进入洞口,就感到一股强烈的寒意扑面而来,与外面高原的寒冷不同,这股寒意中带着一丝诡异的能量,让人皮肤发麻。
洞口下方是一段陡峭的石阶,石阶两侧的墙壁上刻满了星象图案,图案中的星星用蓝色的颜料标注,与地面渗出的蓝色液体颜色一致。我们沿着石阶往下走了大约一百级,前方突然出现一片开阔的空间——地下神庙的主殿。
主殿的中央有一个圆形的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由水晶制成的巨大球体,球体内部仿佛有星河在流动,散发着淡蓝色的光芒——这就是“星核能量”的核心!四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正围着石台,手里拿着奇怪的仪器,将蓝色液体导入水晶球中,水晶球的光芒随之变得越来越强烈。
“住手!”我大喝一声,和师父一起冲了上去。那四个人显然没料到会有人闯入,顿时慌了神。其中一个人立刻掏出枪,朝着我们射击。师父反应很快,一把将我扑倒在地,子弹擦着我的肩膀飞过,击中了旁边的石柱,石柱上瞬间迸发出蓝色的火花——显然石柱中也含有超导物质。
我们躲到石柱后面,用麻醉枪进行反击。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我们终于制服了这四个人,但水晶球的光芒已经变得异常强烈,主殿的墙壁开始出现裂缝,蓝色的液体从裂缝中渗出,整个神庙都在微微震动。
“快,关闭能量导入装置!”师父指着石台上的仪器,我立刻冲过去,拔掉了仪器的电源。水晶球的光芒渐渐减弱,但主殿的震动并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剧烈。
“不好,能量已经失控了,再这样下去,整个地下神庙都会坍塌!”我大喊道。就在这时,被制服的一个人突然开口:“只有用‘星象密码’才能稳定‘星核能量’,否则谁也救不了这里!”
我们立刻追问“星象密码”的下落,那人却只说密码藏在太阳门的星象图案中,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触摸图案中的星星才能激活。我和师父对视一眼,决定兵分两路——师父留在地下神庙稳定能量,我立刻返回地面,寻找“星象密码”。
我沿着石阶飞速向上跑,刚冲出洞口,就对外面接应的老周和埃娃大喊:“快,太阳门的星象图案里有‘星象密码’,需要按照特定顺序触摸星星,否则地下神庙就要坍塌了!”
埃娃立刻拿出太阳门的星象图,指着图案中的星星说:“根据艾马拉人的传说,‘星象密码’对应的是蒂华纳科文明崇拜的五大星座,按照‘太阳、月亮、金星、火星、木星’的顺序触摸,就能激活密码。”
我们立刻来到太阳门的正面,按照埃娃所说的顺序,依次触摸门楣上对应的星星图案。当我触摸到最后一颗“木星”图案时,太阳门突然发出一阵强烈的蓝光,蓝光顺着地面的裂缝传入地下神庙。很快,老周的对讲机里传来师父的声音:“能量稳定了!水晶球的光芒恢复正常了!”
我们都松了口气,立刻返回地下神庙。主殿的震动已经停止,水晶球的光芒变得柔和,蓝色液体也不再渗出。师父正围着石台,仔细观察着水晶球:“‘星核能量’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它不仅能与星象沟通,还能影响地球的磁场,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将被制服的四个人交给当地警方,通过审讯得知,他们是“文明重构会”的残余势力,受一个代号为“星使”的人指挥,前来提取“星核能量”,用于启动一个名为“星空之门”的装置,据说这个装置能打开通往外星文明的通道。而且,他们还提到,“星使”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其他与“星空”相关的古代文明遗址,试图收集更多的“星核能量”。
“看来‘文明重构会’的阴谋还没有结束,”老周皱着眉头,“我们必须尽快通知联盟总部,加强对全球古代文明遗址的保护,尤其是与星象相关的遗址。”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协助埃娃和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对地下神庙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并在太阳门和地下神庙周围安装了最先进的安保系统和能量监测设备,确保“星核能量”不会再被人觊觎。埃娃看着修复好的地下神庙,感激地说:“谢谢你们,是你们保护了蒂华纳科文明的瑰宝,也保护了我们艾马拉人的信仰。”
在离开蒂华纳科遗址的前一天,我们站在太阳门旁,看着夕阳下的遗址,远处的安第斯山脉被染成了金色,与地下神庙中水晶球的光芒交相辉映。埃娃送给我们一本用艾马拉文撰写的《星象秘典》,里面记载了蒂华纳科文明对星象的研究和“星核能量”的秘密:“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们,阻止那些破坏文明遗产的人。”
我们的下一站是英国的巨石阵遗址。联盟总部传来消息,巨石阵附近最近出现了异常的能量波动,而且有目击者看到穿着黑色斗篷的人在夜间活动,怀疑是“星使”的手下在试图提取巨石阵的“星象能量”。
飞机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时,正值清晨。我们立刻驱车前往巨石阵,沿途的乡村风景如画,但我们没有心情欣赏,心里都在担心巨石阵的安全。巨石阵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由几十块巨大的蓝砂岩组成,排列成圆形,据考证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关于它的用途,至今仍是一个谜。
当地考古学家托马斯早已在巨石阵遗址门口等候,他的脸色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凝重:“昨天夜里,巨石阵中的几块巨石突然发生了位移,位移的方向与星象的位置完全一致,而且巨石周围的地面上,也出现了与蒂华纳科遗址相似的蓝色液体痕迹。”
我们跟着托马斯走进巨石阵,只见几块巨大的蓝砂岩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地面上有明显的拖拽痕迹,痕迹旁边散落着一些蓝色的液体。老周打开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剧烈跳动,源头正指向巨石阵的中心位置。
“‘星使’的目标是巨石阵中心的‘能量核心’,”师父指着巨石阵的中心,“根据史料记载,巨石阵的中心曾经有一块名为‘太阳石’的神秘石头,能吸收和释放星象能量,后来不知去向。‘星使’很可能是想通过移动巨石,找到‘太阳石’的下落。”
我们在巨石阵周围展开了细致的搜索,终于在一块巨石的底部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洞口。洞口很小,只能容一个人爬行通过,洞口周围的泥土上留着新鲜的脚印,还有蓝色的液体痕迹。
“我进去探查,你们在外面接应,”我拿起手电筒,钻进洞口。洞口内部很狭窄,只能匍匐前进,泥土中混杂着蓝色的液体,散发出淡淡的能量气息。爬了大约十米,洞口突然变得宽敞,前方出现了一个圆形的石室。
石室的中央有一个石盒,石盒里放着一块拳头大小的黄色石头,石头表面刻着星象图案,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太阳石”!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正蹲在石盒旁,手里拿着仪器,试图提取“太阳石”的能量。
“‘星使’?”我开口问道。那人缓缓转过身,露出一张苍白的脸,眼睛里没有任何神采,仿佛被某种能量控制:“你们阻止不了我,‘星空之门’很快就要打开了,到时候,人类文明将迎来新的纪元!”
说完,他突然按下仪器的按钮,“太阳石”的光芒瞬间变得强烈,石室的墙壁开始震动,蓝色的液体从裂缝中渗出。我立刻冲上去,想要夺过仪器,却被他一把推开。我们扭打在一起,仪器掉在了地上,摔成了碎片。
“太阳石”的光芒渐渐减弱,但石室的震动并没有停止。我知道,必须尽快将“太阳石”带回地面,否则石室随时可能坍塌。我抱起石盒,转身就往洞口跑,刚爬到洞口,就看到老周和师父正在外面接应。
我们将“太阳石”交给托马斯,托马斯激动地说:“‘太阳石’失踪了近千年,没想到今天竟然能重新找到它!有了它,我们就能解开巨石阵的诸多谜团,也能更好地保护这里的能量平衡。”
然而,我们知道,“星使”虽然暂时撤退,但他肯定还会继续寻找其他与星象相关的文明遗址。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又先后前往了埃及的阿布辛贝神庙、印度的科纳克太阳神庙等与星象相关的遗址,协助当地文物保护部门,阻止了“星使”手下的多次袭击,保护了多处珍贵的文明遗产。
在一次与“星使”手下的搏斗中,我们缴获了一份加密文件,经过联盟技术部门的破解,我们得知“星使”的最终目标是位于南极洲的一座远古文明遗址,那里藏着“星空之门”的核心装置,只要集齐所有“星核能量”,就能打开“星空之门”。
“我们必须立刻前往南极洲,”我看着解密后的文件,“这是我们阻止‘星使’的最后机会,绝不能让他打开‘星空之门’。”
老周立刻联系联盟总部,调配了最先进的破冰船和极地科考装备。师父则在研究文件中的遗址地图,地图上标注的遗址位置位于南极洲的玛丽伯德地,那里是南极最偏远、最寒冷的地区之一,至今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的痕迹。
几天后,我们乘坐破冰船,朝着南极洲的方向驶去。船窗外的海面渐渐被冰层覆盖,远处的冰山在阳光下泛着蓝色的光芒,美丽而又危险。师父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的冰山,若有所思地说:“根据文件记载,这座远古文明遗址比我们已知的任何文明都要古老,很可能是外星文明留下的遗迹。如果‘星使’真的打开了‘星空之门’,不知道会给地球带来什么灾难。”
我握紧了手里的“太阳石”,石头表面传来一丝温暖的能量,仿佛在给予我们力量。我知道,前方的挑战会更加艰巨,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破冰船在冰海中行驶了十天,终于抵达了玛丽伯德地。这里的气温低至零下六十摄氏度,狂风呼啸,能见度不足十米。我们穿上厚厚的极地科考服,乘坐雪地摩托,朝着遗址地图标注的位置驶去。
行驶了大约两个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遗址的轮廓——一座巨大的圆形建筑,一半埋在冰层下,一半暴露在风雪中,建筑的表面刻着与蒂华纳科遗址相似的星象符号,在风雪中散发着微弱的蓝色光芒。
“这就是‘星空之门’的核心装置,”老周打开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达到了顶峰,“‘星使’应该已经在这里了。”
我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建筑,建筑的入口处有两个巨大的石柱,石柱上刻着复杂的符号。就在我们准备进入建筑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你们终于来了,我等你们很久了。”
我们转过身,只见“星使”站在不远处的雪地里,手里拿着一个能量提取器,身后跟着十几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星核能量’已经集齐,‘星空之门’很快就要打开,你们谁也阻止不了,”“星使”的脸上露出一丝疯狂的笑容,“今天,我将带领人类走向新的文明!”
说完,他转身走进建筑。我们立刻追了上去,刚进入建筑,就看到一个巨大的圆形装置,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蓝色的能量漩涡,周围放着六个能量核心,其中五个已经被激活,只剩下“太阳石”还没有放入。
“星使”正准备将“星核能量”导入装置,我们立刻冲上去,与他的手下展开了搏斗。建筑内的空间狭小,风雪从入口处灌入,能见度很低,战斗异常艰难。但我们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绝不能退缩。
经过半个小时的激战,我们终于制服了“星使”的手下,但“星使”已经将五个能量核心的能量导入了装置,蓝色的能量漩涡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建筑开始剧烈震动,冰层不断从顶部掉落。
“快,用‘太阳石’中和能量!”师父大喊道。我立刻将“太阳石”放入装置的凹槽中,“太阳石”瞬间爆发出强烈的黄色光芒,与蓝色的能量漩涡相互碰撞。两种能量在空中交织,形成一道巨大的光柱,整个建筑的震动达到了顶峰。
就在这时,“星使”突然挣脱了老周的束缚,冲向装置:“我不会让你们破坏我的计划!”他一把抓住“太阳石”,想要将它取出。我立刻冲上去,与他扭打在一起。在搏斗中,“太阳石”从我们手中滑落,掉在地上摔成了碎片。
“太阳石”的碎片散发出强烈的黄色光芒,与蓝色的能量漩涡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道耀眼的白光。我们被白光包围,失去了意识。
当我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破冰船的甲板上,老周和师父正焦急地看着我。“我们……成功了吗?”我虚弱地问道。
师父点了点头:“‘星空之门’的装置被摧毁了,‘星使’也不见了踪影,应该是被能量爆炸吞噬了。只是‘太阳石’碎了,我们失去了中和‘星核能量’的关键。”
我看着远处的南极洲,心里五味杂陈。虽然我们阻止了“星使”的计划,但“星核能量”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消除,而且“太阳石”的破碎,让我们失去了保护星象文明遗址的重要工具。
在返回联盟总部的途中,我们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文物保护部门的消息,所有与星象相关的文明遗址能量都恢复了正常,“文明重构会”的残余势力也基本被清除。但我们知道,这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和平,只要还有人觊觎古代文明的能量,威胁就会一直存在。
回到联盟总部后,我们将“星核能量”的核心分别送回各个文明遗址,并协助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建立了长期的能量监测系统。联盟秘书长在总结大会上,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用智慧和勇气,保护了人类的文明遗产,避免了一场全球性的灾难。但文明保护的道路还很长,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大会结束后,我和师父、老周站在联盟总部的露台上,看着远处的城市夜景。老周笑着说:“接下来,我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吧?”
师父摇了摇头,拿出一份新的考古报告:“根据最新的发现,在太平洋的某个无人岛上,发现了一座未知文明的遗址,遗址内的能量波动异常,很可能藏着新的文明秘密。”
我接过报告,看着上面的遗址照片,照片中的建筑风格与之前见过的任何文明都不同,充满了神秘的气息。我知道,新的挑战又开始了。
“那还等什么?”我笑着说,“我们出发吧!”
师父和老周相视一笑,我们收拾好行李,再次踏上了文明保护的旅程。世界很大,还有很多未知的文明遗产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保护。
太平洋的海风裹着咸湿的气息,拍在科考船的甲板上。我手里攥着那份考古报告,目光落在照片里那座无人岛的遗址上——画面中,几块巨大的玄武岩石柱呈环形排列,石柱顶端雕刻着类似海洋生物的图案,在夕阳下泛着青黑色的光泽,与周围的椰林和沙滩形成鲜明对比。老周正在驾驶舱里调试卫星定位系统,屏幕上不断刷新着岛屿的坐标,师父则蹲在甲板上,用放大镜研究着报告里附带的岩石样本照片。
“根据联盟提供的初步探测数据,这座岛屿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海沟附近,从未出现在任何航海地图上,”老周转过身,指着屏幕上的红点,“当地的渔民称之为‘海神岛’,传说那里被海神诅咒,靠近的船只都会神秘失踪。直到上个月,一场台风摧毁了岛上的部分植被,这座遗址才被卫星偶然拍到。”
师父放下放大镜,眉头微蹙:“你们看这些岩石样本的成分,含有大量的深海硅质岩,这种岩石通常只存在于海底两千米以下的区域,却出现在岛上的石柱中,说明这座岛屿很可能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而这些石柱,或许是远古文明用来与海洋沟通的‘海神祭坛’。”
科考船在海上行驶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四天清晨抵达了“海神岛”。岛屿比照片中更加壮观,环形石柱群位于岛屿的中央,周围环绕着茂密的热带雨林,林间不时传来未知鸟类的鸣叫。我们乘坐冲锋舟登上岛屿,刚踏上沙滩,就感受到一股强烈的能量波动——与我们之前在蒂华纳科遗址和巨石阵感受到的不同,这种能量带着海洋的温润,仿佛有生命一般在空气中流动。
当地向导塔加是一位皮肤黝黑的汤加人,他手里拿着一串用贝壳制成的项链,神色紧张地跟在我们身后:“我的祖父告诉我,这座岛上有‘海神的守护’,任何打扰海神的人都会受到惩罚。昨天夜里,我还看到石柱群周围泛着蓝色的光,像是有很多鱼在围着石柱游动。”
我们跟着塔加穿过热带雨林,朝着石柱群走去。沿途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贝壳和珊瑚碎片,这些碎片的排列方式很有规律,像是人为摆放的路标。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终于抵达了石柱群——十二根玄武岩石柱呈正圆形排列,每根石柱高约十米,顶端的海洋生物雕刻栩栩如生,有的像海龟,有的像鲸鱼,还有的像远古的三叶虫。石柱群的中央,有一口圆形的水池,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泛着淡淡的蓝色光芒。
老周打开地质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立刻达到了顶峰,能量源正是来自中央的水池:“这里的能量强度远超我们之前遇到的任何文明遗址,而且能量的波动频率与海洋潮汐完全一致,说明‘海神文明’很可能掌握了利用潮汐能量的技术。”
我走到水池边,蹲下身,用手指轻轻触碰水面。指尖刚一接触,水面就泛起一圈圈蓝色的涟漪,涟漪扩散到石柱上,石柱顶端的雕刻突然发出微弱的光芒,像是在回应我的触碰。师父看到这一幕,眼睛一亮:“这些石柱和水池组成了一个能量共鸣装置,只要触发特定的‘信号’,就能激活整个装置。”
就在这时,塔加突然指着水池中央,大喊道:“快看!水里有东西!”
我们朝着水池中央看去,只见水面下缓缓升起一个透明的水晶盒,盒子里放着一颗蓝色的珠子,珠子里仿佛有水流在流动,散发着与水池相同的蓝色光芒。“这就是‘海神能量’的核心——‘潮汐珠’,”师父激动地说,“有了它,我们就能解开‘海神文明’利用潮汐能量的秘密。”
我小心翼翼地将水晶盒从水池中取出,刚打开盒子,周围的石柱突然剧烈震动,顶端的雕刻光芒大作,水池里的水开始旋转,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塔加脸色惨白,拉着我们的胳膊说:“不好,我们惊动了海神!快离开这里!”
我们刚转身,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回头一看,只见石柱群周围的地面开始塌陷,海水从裂缝中喷涌而出,很快就淹没了水池。老周立刻打开卫星电话,联系科考船:“我们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立刻撤离!”
然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一阵电流声,科考船的信号突然中断了。“肯定是能量波动干扰了信号,”师父大喊道,“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其他撤离路线!”
我们跟着塔加朝着岛屿的另一侧跑去,沿途的地面不断塌陷,海水像追着我们一样上涨。跑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一处悬崖边,悬崖下方是汹涌的海浪,科考船就在远处的海面上,但由于信号中断,他们无法看到我们。
“我们必须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老周从背包里掏出信号弹,朝着天空发射。红色的信号弹在天空中炸开,远处的科考船终于发现了我们,开始朝着悬崖的方向驶来。
就在我们以为安全的时候,悬崖下方的海水突然掀起巨大的浪花,浪花中浮现出一个巨大的黑影——那是一头体型远超普通鲸鱼的生物,它的背上背着一个金属装置,装置上刻着与石柱顶端相同的海洋生物图案。“是‘海神守护者’!”塔加惊恐地喊道,“传说它是海神的坐骑,负责守护这座岛屿!”
“海神守护者”发出一声巨大的鸣叫,朝着科考船冲去。科考船的船长立刻下令调转方向,但“海神守护者”的速度太快,很快就追上了科考船,用头部撞击船身。船身剧烈摇晃,甲板上的设备纷纷掉落,情况十分危急。
“我们必须激活‘潮汐珠’的能量,与‘海神守护者’沟通,”师父看着我手里的水晶盒,“‘海神文明’创造它,或许不只是为了利用潮汐能量,还为了与海洋生物建立联系。”
我立刻打开水晶盒,将“潮汐珠”举过头顶。“潮汐珠”在阳光下发出强烈的蓝色光芒,光芒顺着悬崖下方的海水扩散,笼罩住“海神守护者”。“海神守护者”的动作突然停止,它抬起头,朝着“潮汐珠”的方向发出一声温和的鸣叫,显然是接收到了能量信号。
我尝试着用意念与“海神守护者”沟通,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段画面——远古时期,“海神文明”的人们与“海神守护者”共同生活在这座岛屿上,他们利用潮汐能量建造城市,与海洋和谐共处。后来,一场巨大的海啸摧毁了城市,“海神文明”的人们将“潮汐珠”藏在水池中,让“海神守护者”守护着岛屿,等待着能够理解他们文明的人出现。
画面消失后,“海神守护者”朝着我们点了点头,转身潜入海中,消失不见。我们终于松了口气,科考船也顺利地停靠在悬崖下方,我们通过绳梯登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