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科考船后,我们对“潮汐珠”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它不仅能与海洋生物沟通,还能调节海洋的潮汐和生态平衡。老周兴奋地说:“如果我们能破解‘潮汐珠’的能量原理,就能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应对海平面上升等全球问题。”
然而,就在我们准备离开岛屿的时候,科考船的雷达突然探测到远处有三艘不明船只正在朝着岛屿的方向驶来。“是‘文明重构会’的人!”我立刻拿起望远镜,看到船只上悬挂着黑色的旗帜,正是“文明重构会”的标志。
“他们肯定是冲着‘潮汐珠’来的,”师父脸色凝重,“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不能让‘潮汐珠’落入他们手中。”
科考船立刻启动,朝着远离岛屿的方向驶去。但不明船只的速度很快,不断缩小与我们的距离。老周打开武器系统,准备进行反击:“他们船上有重型武器,我们很难正面抗衡,必须想办法摆脱他们。”
我突然想到了“潮汐珠”:“或许我们可以利用‘潮汐珠’的能量,制造海浪,阻止他们靠近。”
师父点了点头:“值得一试,你集中意念,引导‘潮汐珠’的能量,我来协助你调节能量频率。”
我握住“潮汐珠”,闭上眼睛,集中意念。“潮汐珠”发出强烈的蓝色光芒,船身周围的海水开始剧烈波动,形成一道道巨大的海浪,朝着不明船只的方向涌去。不明船只被海浪击中,船身剧烈摇晃,速度明显减慢。
我们趁机加快速度,终于摆脱了不明船只的追赶,朝着汤加的方向驶去。当我们安全抵达汤加的港口时,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已经在港口等候,他们接过“潮汐珠”,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入特制的保护箱中。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协助汤加文物保护部门,对“海神岛”的遗址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记录,并在岛屿周围设立了禁航区,防止“文明重构会”的人再次靠近。塔加看着我们绘制的遗址地图,感慨地说:“我的祖父没有骗我,这座岛屿真的有海神守护。谢谢你们,保护了我们祖先的遗产,也保护了这片海洋。”
离开汤加前,我们收到了联盟总部的消息,“文明重构会”的残余势力已经基本被清除,全球各地的文明遗址都恢复了平静。但我们知道,文明保护的工作永远不会结束,还有很多未知的文明遗产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保护。
我们的下一站是中国的三星堆遗址。联盟总部传来消息,三星堆遗址的新发掘区发现了一处神秘的祭祀坑,坑内出土了大量造型奇特的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神树的顶端,刻着与“海神岛”石柱相似的图案,怀疑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飞机朝着中国的方向飞去,我看着窗外的云层,手里紧紧攥着“潮汐珠”的照片。三星堆文明一直是考古界的谜团,它的青铜器物造型独特,与中原文明有着明显的差异,而这次发现的图案,或许能为我们解开三星堆文明的起源之谜提供新的线索。
当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时,三星堆遗址的考古负责人李教授已经在机场等候。他告诉我们,新发现的祭祀坑内,除了青铜神树,还出土了一枚金色的“神树果实”,果实上刻着复杂的符号,与青铜神树顶端的图案相互呼应,而且果实中蕴含着强烈的能量,与“潮汐珠”的能量波动有相似之处。
我们立刻前往三星堆遗址,站在新发掘区的边缘,看着坑内的青铜神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青铜神树高约四米,树干上雕刻着九条龙,树枝上栖息着各种神鸟,顶端的图案果然与“海神岛”石柱上的相似,都是由海洋生物和星象符号组成。
李教授递给我们一副手套,让我们近距离观察青铜神树:“我们在清理青铜神树时,发现树干内部是空的,里面藏着一卷金箔,金箔上的文字记载,这棵青铜神树是‘沟通天地人神’的工具,而‘神树果实’则是激活它的‘钥匙’。”
我们跟着李教授来到文物修复室,看到了那枚金色的“神树果实”。果实呈圆形,直径约十厘米,表面刻着与金箔上相同的文字,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老周打开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显示,果实中的能量与“潮汐珠”的能量虽然来源不同,但波动频率却高度一致,说明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
“如果能将‘神树果实’与青铜神树结合,或许能激活青铜神树的能量,解开三星堆文明的秘密,”师父看着“神树果实”,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但我们必须小心,避免像在‘海神岛’那样,引发不必要的危险。”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激活计划,在青铜神树周围安装了能量监测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在激活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都能及时应对。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教授小心翼翼地将“神树果实”放在青铜神树顶端的凹槽中。
“神树果实”刚一放入凹槽,青铜神树就发出强烈的金光,树干上的龙和神鸟雕刻仿佛活了过来,发出微弱的光芒。祭祀坑周围的地面开始轻微震动,坑内的其他青铜器也纷纷发出光芒,与青铜神树的光芒相互呼应。
我们紧张地盯着能量监测设备,屏幕上的能量曲线虽然在上升,但始终在安全范围内。过了大约十分钟,青铜神树的光芒渐渐减弱,树干内部的金箔缓缓展开,露出了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记载了三星堆文明的起源,他们来自遥远的“星瀚之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太平洋,与“海神文明”是同源的分支,后来因为环境变化,迁徙到了蜀地,建造了三星堆古城,并用青铜神树与“海神文明”保持联系。
“原来如此,”李教授激动地说,“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三星堆文明的起源之谜,还为我们研究古代文明的迁徙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然而,就在我们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中时,文物修复室的大门突然被推开,几个穿着黑色衣服的人冲了进来,手里拿着枪,对准了我们:“把‘神树果实’交出来,否则我们就毁掉这里的所有文物!”
我们立刻意识到,这些人是“文明重构会”的漏网之鱼。李教授想要保护“神树果实”,却被其中一个人用枪指着胸口。“别反抗,”为首的人冷笑着说,“我们已经在遗址周围安装了炸药,只要我按下遥控器,整个三星堆遗址都会化为灰烬。”
老周悄悄掏出麻醉枪,对准为首的人,却被对方发现:“别动!否则我现在就开枪!”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修复室的窗户突然被打破,几个穿着便衣的人跳了进来,迅速制服了“文明重构会”的成员。我们惊讶地看着他们,为首的人掏出证件——原来是中国警方的反恐特勤队,他们早就接到了联盟总部的通报,一直在暗中保护三星堆遗址。
“多亏了你们及时赶到,”李教授松了口气,感激地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特勤队的队长笑着说:“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以后我们会加强对三星堆遗址的安保措施,确保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协助李教授和警方,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拆除了“文明重构会”安装的炸药,并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对金箔文字的解读,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三星堆文明和“海神文明”的历史,为全球文明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的篇章。
离开三星堆遗址的那天,李教授送给我们一件青铜神树的复制品:“希望你们能带着它,继续探索古代文明的奥秘,也希望你们能将三星堆文明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
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下一个目的地是非洲的大津巴布韦遗址。联盟总部传来消息,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卫城”区域发现了一处地下通道,通道内的石壁上刻着与三星堆金箔相似的文字,怀疑与“海神文明”和三星堆文明存在联系。
飞机朝着非洲的方向飞去,我看着窗外的天空,心里充满了期待。每一次的发现,都让我们对古代文明的了解更加深入,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人类的文明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保护文明遗产,不仅是保护单个的文明,更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历史和未来。
我不知道在大津巴布韦遗址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但我知道,只要我们保持着对文明的敬畏和探索的热情,就一定能解开更多的文明之谜,守护好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的战斗还在继续,我们的故事,也永远不会结束。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红土城墙在非洲的烈日下泛着灼热的光,我们的越野车停在“卫城”遗址的入口处,远处的“大围场”和“谷地遗址”像两颗散落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草原上。当地考古学家穆加贝穿着一件褪色的格子衬衫,手里拿着一卷用塑料布包裹的图纸,快步向我们走来,他的额头布满汗珠,眼神却格外明亮:“你们终于来了!地下通道就在卫城北侧的城墙下面,我们昨天刚清理完通道口的碎石,里面的温度至少有四十度,而且空气很稀薄,你们一定要做好防护。”
我接过图纸,上面用红色马克笔标注着地下通道的走向,通道从卫城城墙延伸至谷地遗址的方向,全长约五百米,中间有三个岔路口,每个岔路口都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与三星堆金箔上的文字有几分相似,只是线条更加粗犷,像是用石器直接刻在石壁上的。“这些符号和三星堆的文字有关联吗?”我指着图纸上的符号问道。穆加贝点了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一张照片:“这是通道内石壁的照片,你们看,这些符号的排列方式,和三星堆青铜神树的龙纹图案几乎一致,我怀疑大津巴布韦文明和三星堆文明之间,存在着某种我们不知道的交流。”
我们跟着穆加贝来到卫城北侧的城墙下,那里有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洞口周围堆放着清理出来的碎石,碎石上还沾着潮湿的泥土——显然通道内有地下水渗出。老周从背包里拿出四套便携式氧气设备和体温监测仪:“通道内的环境太恶劣,我们每个人都要佩戴氧气设备,一旦体温超过三十七度五,就必须立刻撤离。”
我们依次钻进洞口,刚进入通道,一股闷热的气流就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腐烂植物的味道,让人几乎喘不过气。通道的高度不足一米八,我们只能弯腰前进,头顶的石壁时不时会滴下几滴地下水,落在安全帽上发出“滴答”的声响。穆加贝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个强光手电筒,光束在前方的黑暗中划出一道明亮的轨迹:“通道是用红土和石块砌成的,这种工艺在大津巴布韦文明的建筑中很常见,但通道内的符号,却是我们第一次发现,之前的考古报告里从来没有记载过。”
走了大约一百米,前方出现了第一个岔路口,左侧的通道口刻着一个类似“鸟”的符号,右侧的通道口刻着一个“鱼”的符号。穆加贝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根据当地的传说,大津巴布韦的祖先认为,‘鸟’代表天空,‘鱼’代表河流,我们应该走哪条路?”师父蹲下身,用手指抚摸着“鸟”的符号,符号的边缘有明显的磨损痕迹,显然经常有人触摸:“三星堆文明崇拜鸟形神,青铜神树上就有很多神鸟雕刻,而且‘鸟’代表天空,与‘沟通天地’的寓意相符,我们走左侧的通道。”
我们沿着左侧的通道继续前进,通道内的温度越来越高,我的体温监测仪显示已经达到三十七度,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胸前的氧气设备上。又走了大约两百米,前方出现了第二个岔路口,这次的符号是“太阳”和“月亮”,师父没有丝毫犹豫,选择了“太阳”的通道——三星堆金箔上的文字中,“太阳”代表着能量的来源,与青铜神树的“激活”功能有关。
当我们来到第三个岔路口时,所有人的体力都已经濒临极限,我的氧气设备显示还剩不到一半的氧气,体温也达到了三十七度四。第三个岔路口的符号是“人”和“树”,“人”的符号是一个站立的人形,双手举过头顶,像是在祭祀;“树”的符号则与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轮廓几乎完全一致。“肯定是‘树’的通道,”我喘着气说,“青铜神树是三星堆文明的核心,大津巴布韦的‘树’符号,很可能指向与神树相关的遗迹。”
我们钻进“树”的通道,通道突然变得宽敞起来,高度也增加到了两米多,前方的黑暗中隐约传来“哗哗”的水流声。穆加贝加快脚步,手电筒的光束突然照亮了前方的景象——那是一个大约五十平方米的石室,石室的中央有一个用红土砌成的圆形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用青铜制成的容器,容器的表面刻着与三星堆青铜神树完全相同的龙纹图案,容器的下方,有一条狭窄的水道,水道里的水正缓缓流动,水面上泛着淡淡的金光。
“这是……青铜容器?”穆加贝惊讶地说,“大津巴布韦文明主要使用铁器和石器,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青铜器物,这个容器肯定是从其他地方传来的!”我走到石台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青铜容器,容器的盖子上刻着一个“神树果实”的图案,与三星堆出土的“神树果实”一模一样。老周打开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突然剧烈跳动,能量源正是来自青铜容器内部:“里面有东西,而且能量强度和三星堆的‘神树果实’几乎一致!”
就在我准备打开容器盖子的时候,石室的入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五个穿着黑色短袖的人冲了进来,他们手里拿着电击棍和麻醉枪,为首的人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眼神凶狠地盯着我们:“把青铜容器交出来,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又是‘文明重构会’的人!”老周立刻将穆加贝拉到身后,掏出随身携带的防狼喷雾,“你们怎么知道这里有地下通道?”刀疤脸冷笑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正是我们之前在三星堆遗址的合影:“我们跟踪你们很久了,从汤加到三星堆,再到这里,你们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只要拿到这个青铜容器,我们就能解开所有文明的秘密,到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听我们的!”
说完,刀疤脸的手下就朝着我们冲了过来。通道内的空间狭小,我们无法展开反击,只能一边躲避一边寻找机会。老周用防狼喷雾喷中了一个人的眼睛,那人立刻捂着眼睛惨叫起来,我趁机夺过他手里的电击棍,朝着另一个人的腿上打去,那人踉跄着摔倒在地。但对方人数众多,而且装备精良,很快我们就被逼到了石台旁,退无可退。
就在这时,穆加贝突然冲到青铜容器旁,一把将容器抱在怀里,朝着石室另一侧的水道冲去:“你们别想拿走它!这是大津巴布韦的遗产!”刀疤脸见状,立刻掏出一把手枪,对准穆加贝:“放下容器,否则我开枪了!”
“住手!”师父突然大喊一声,从背包里掏出一个信号弹,朝着石室的顶部发射。红色的信号弹在黑暗中炸开,照亮了整个石室,刀疤脸的手下瞬间被强光晃得睁不开眼睛。我们趁机冲上去,将他们一一制服,刀疤脸想要逃跑,却被老周绊倒在地,手枪也掉在了地上。
我们将刀疤脸和他的手下绑在石室的石柱上,穆加贝这才小心翼翼地将青铜容器放回石台,他的手还在微微发抖:“刚才太危险了,我还以为我要和容器一起掉进水道里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谢谢你,要不是你,容器可能已经被他们抢走了。”
老周打开青铜容器的盖子,里面放着一颗黑色的石头,石头的表面刻着与三星堆金箔相同的文字,散发着微弱的能量波动——这颗石头,很可能就是大津巴布韦文明与三星堆文明交流的“信物”。师父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着石头上的文字:“这些文字记载的是一条‘迁徙路线’,从太平洋的‘海神岛’出发,经过东南亚,到达中国蜀地,再向西经过印度,最终抵达非洲的大津巴布韦,这说明古代文明的迁徙范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广阔。”
就在我们研究石头上的文字时,石室的墙壁突然开始震动,水道里的水变得浑浊起来,水面上的金光也渐渐消失。老周的地质探测仪发出一阵刺耳的警报声:“不好,通道内的地下水开始上涨,而且石壁的结构不稳定,我们必须立刻撤离!”
我们立刻收拾好东西,朝着通道入口的方向跑去。通道内的地下水已经漫到了脚踝,冰冷的水流让我们的脚步更加沉重。当我们冲出洞口时,卫城的城墙已经出现了几道裂缝,穆加贝看着裂缝,心疼地说:“通道可能要坍塌了,里面的符号和石室,再也看不到了。”师父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我们已经记录下了所有的符号和文字,这些信息会永远保存下来,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秘密,不会因为通道的坍塌而消失。”
回到地面后,我们将刀疤脸和他的手下交给了当地警方,通过审讯得知,他们是“文明重构会”的最后残余势力,受一个代号为“守墓人”的人指挥,想要收集全球古代文明的“信物”,用来重建“文明重构会”的总部。而且,他们还提到,“守墓人”已经在埃及的帝王谷设下了陷阱,等待我们自投罗网。
“帝王谷?”我看着师父,“那里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所在地,难道‘守墓人’想要盗取法老的陵墓,获取古埃及文明的能量?”师父点了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一本《古埃及文明史》:“古埃及文明的‘太阳能量’一直是‘文明重构会’的目标,之前他们没能成功,这次‘守墓人’肯定有更大的阴谋,我们必须尽快前往埃及,阻止他们。”
我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收拾东西,踏上前往埃及的旅程。飞机在夜空中飞行,我看着窗外的星星,手里紧紧攥着那颗黑色的石头。从“海神岛”到三星堆,再到大津巴布韦,我们一路走来,发现了古代文明之间的诸多联系,这些联系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世界各地的文明串联在一起。而“守墓人”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这场保护文明遗产的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
十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埃及的卢克索国际机场。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负责人阿卜杜勒早已在机场等候,他穿着一件白色的长袍,手里拿着一个皮质文件夹:“帝王谷最近确实不太平,三天前,KV62号陵墓(图坦卡蒙陵墓)的入口处出现了被撬动的痕迹,而且陵墓内的温度和湿度突然异常,我们怀疑有人已经进入了陵墓,只是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跟着阿卜杜勒驱车前往帝王谷,沿途的沙漠在朝阳的映照下泛着金色的光芒,远处的尼罗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穿过沙漠。帝王谷位于卢克索西岸的山谷中,山谷里分布着六十多座法老的陵墓,每座陵墓的入口都隐藏在岩石中,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阿卜杜勒指着远处一座被警戒线包围的陵墓:“那就是KV62号陵墓,我们已经派了专人看守,但看守人员说,每天夜里都会听到陵墓内传来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敲击石壁。”
我们来到KV62号陵墓的入口处,入口处的石门有明显的撬动痕迹,石门的缝隙里塞着几块碎石,显然是有人试图强行打开石门。阿卜杜勒掏出钥匙,小心翼翼地打开石门,一股阴冷的气流从陵墓内涌出,与外面沙漠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陵墓内的通道很长,而且有很多陷阱,你们一定要跟紧我,”阿卜杜勒拿着手电筒,率先走进陵墓。
陵墓内的通道狭窄而黑暗,墙壁上的壁画已经褪色,画着图坦卡蒙法老的祭祀场景。走了大约两百米,前方出现了一间墓室,墓室的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石棺,石棺的盖子已经被打开,里面的木乃伊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些破碎的亚麻布。“木乃伊不见了!”阿卜杜勒惊呼道,声音里充满了震惊,“图坦卡蒙的木乃伊一直保存在这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意外,怎么会突然不见了?”
我们在墓室里仔细搜索,发现石棺的旁边有一个暗门,暗门的缝隙里沾着一些新鲜的泥土,显然是刚被打开不久。老周打开暗门,里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内的石壁上刻着与古埃及象形文字不同的符号——与“守墓人”的标记一模一样。“这是‘守墓人’留下的痕迹,”我指着符号说,“他们肯定是通过这条通道带走了木乃伊,而且通道的尽头,很可能就是他们设下的陷阱。”
我们沿着通道继续前进,通道的尽头是一间宽敞的墓室,墓室的中央有一个用黄金制成的祭坛,祭坛上放着一个用玻璃罩罩着的金色面具——正是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四个穿着黑色长袍的人正围着祭坛,手里拿着奇怪的仪器,将一道金色的光束射向黄金面具,面具的眼睛里泛着红色的光芒,看起来格外诡异。
“住手!”我大喊一声,和师父、老周一起冲了上去。那四个人立刻转过身,掏出腰间的匕首,朝着我们扑来。阿卜杜勒想要帮忙,却被其中一个人推倒在地,头部撞到了石壁上,顿时晕了过去。我们与那四个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墓室里的黄金器皿被撞得满地都是,发出“哐当”的声响。
就在我们制服其中三个人的时候,最后一个人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个遥控器,按下了上面的按钮。祭坛下方的地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隙,缝隙里冒出红色的火焰,整个墓室开始剧烈震动。“守墓人说了,只要你们敢来,就别想活着出去!”那人冷笑着说,想要跳进裂缝中逃跑。老周反应很快,一把将他抓住,狠狠摔在地上。
我们立刻扶起阿卜杜勒,朝着通道的方向跑去。当我们冲出陵墓时,KV62号陵墓的入口已经开始坍塌,红色的火焰从裂缝中喷涌而出,照亮了整个山谷。阿卜杜勒苏醒过来,看着坍塌的陵墓,心疼地说:“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还在里面,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
“别担心,”老周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微型无人机,“我刚才在墓室里放了无人机,它已经记录下了所有的情况,而且我们已经知道了‘守墓人’的下落——根据无人机的拍摄,通道的尽头连接着帝王谷的另一个陵墓,KV5号陵墓(拉美西斯二世之子的陵墓),‘守墓人’肯定藏在那里。”
我们立刻前往KV5号陵墓,陵墓的入口没有任何守卫,显然“守墓人”故意引我们来这里。我们钻进陵墓,通道内的空气格外阴冷,墙壁上的壁画大多已经脱落,只剩下一些残缺的图案。走了大约三百米,前方出现了一间巨大的墓室,墓室的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石棺,石棺的盖子上刻着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石棺的周围,站着十几个穿着黑色长袍的人,为首的是一个戴着银色面具的人——正是“守墓人”!
“你们终于来了,”“守墓人”的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冰冷而沙哑,“我已经等你们很久了,只要拿到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我就能激活古埃及文明的‘太阳能量’,到时候,整个世界都会臣服在我的脚下!”
“你休想!”师父厉声说,“古代文明的能量不是用来满足你个人私欲的工具,你这样做,只会毁掉所有的文明遗产!”
“多说无益,”“守墓人”挥了挥手,他的手下立刻掏出枪,对准我们,“要么交出你们收集的文明信物,要么就永远留在这里,陪法老们一起长眠!”
我们与“守墓人”的手下展开了激烈的枪战,墓室里的石棺被打得千疮百孔,石壁上的碎片不断掉落。老周利用地形优势,绕到“守墓人”的身后,想要将他制服,却被“守墓人”用匕首划伤了手臂。我趁机冲上去,一把夺过“守墓人”手里的遥控器——那是控制图坦卡蒙陵墓火焰的遥控器。
“快,关闭火焰!”我大喊道,按下了遥控器上的按钮。远处传来一阵“轰隆”的声响,图坦卡蒙陵墓的火焰应该已经熄灭了。“守墓人”见计划失败,想要引爆墓室里的炸药,却被师父一把抓住手腕,匕首掉在了地上。我们齐心协力,终于制服了“守墓人”和他的手下,将他们交给了随后赶来的埃及警方。
我们在KV5号陵墓的石棺里找到了图坦卡蒙的木乃伊和黄金面具,还有很多被“守墓人”盗取的文物。阿卜杜勒看着失而复得的文物,激动得热泪盈眶:“谢谢你们,是你们保护了古埃及的文明遗产,也保护了人类共同的历史。”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协助埃及文物保护部门,对KV62号和KV5号陵墓进行了修复,并将被盗的文物全部归位。离开帝王谷的那天,阿卜杜勒送给我们一幅用亚麻布绘制的古埃及星图:“这是我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希望你们能带着它,继续保护更多的文明遗产,让世界各地的文明都能得到传承。”
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下一个目的地是希腊的雅典卫城。联盟总部传来消息,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最近出现了异常的能量波动,神庙内的一尊大理石雕像上,突然出现了与大津巴布韦地下通道相似的符号,怀疑与“守墓人”的残余势力有关。
飞机朝着希腊的方向飞去,我看着窗外的云层,手里紧紧攥着那幅古埃及星图。从“海神岛”到三星堆,从大津巴布韦到帝王谷,我们一路走来,保护了无数的文明遗产,也解开了古代文明之间的诸多谜团。
雅典卫城的白色大理石柱在爱琴海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当我们的车驶入卫城景区时,远远就能看到帕特农神庙的轮廓在山顶矗立,像一位历经千年的老者,静静俯瞰着下方的雅典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负责人伊莲娜早已在山脚下等候,她穿着一身干练的米色风衣,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神色却比我们预想中更加凝重:“昨天夜里,神庙西侧的雅典娜雕像突然出现了裂纹,裂纹里渗出了淡白色的粉末,而且雕像底座的岩石中,检测出了与大津巴布韦符号相同的能量波动——我们怀疑,有人在暗中用能量装置破坏雕像。”
我接过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雅典娜雕像的高清照片:雕像的左臂从肩部到肘部有一道明显的裂纹,裂纹周围的大理石表面泛着淡淡的荧光,底座的岩石上,确实刻着几个模糊的符号,与我们在大津巴布韦地下通道看到的“鸟形符号”几乎一致。“这些符号是新刻上去的吗?”老周指着照片问道。伊莲娜点了点头,调出另一张一周前的照片:“你看,一周前的雕像还完好无损,底座上也没有这些符号,它们应该是在最近几天出现的,而且每天夜里,卫城的安保系统都会出现短暂的失灵,我们根本不知道是谁做的。”
我们跟着伊莲娜沿着石阶登上卫城,沿途的游客络绎不绝,但走到帕特农神庙附近时,景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几名安保人员正在巡逻,阻止游客靠近。雅典娜雕像位于神庙西侧的平台上,通体由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高约三米,雕像的面部表情庄严而肃穆,只是左臂的裂纹格外刺眼,裂纹中渗出的白色粉末堆积在底座上,像一层薄薄的雪花。我蹲下身,用手指轻轻蘸了一点粉末,粉末在指尖瞬间化为细小的颗粒,散发出微弱的能量——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能量物质,既不同于“海神能量”的温润,也不同于“星核能量”的强烈,反而带着一丝冰冷的穿透力。
老周打开地质探测仪,将探头贴在雕像底座的岩石上,屏幕上的能量曲线立刻开始不规则跳动,能量源来自底座下方约两米处:“下面有一个金属装置,正在持续释放能量,而且能量的频率在不断变化,像是在寻找什么‘共鸣点’。”师父绕着雕像走了一圈,突然停在雕像的右脚旁:“你们看,这里的大理石表面有一个细微的凹槽,形状与三星堆的‘神树果实’轮廓相似,或许,这是一个‘能量接口’,有人想通过这个接口,将外部能量导入雕像内部。”
当天夜里,我们和卫城的安保人员一起在神庙周围布下了埋伏。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关掉了大部分的监控设备,只留下几个隐蔽的红外摄像头,每个人都穿着与大理石颜色相近的防护服,潜伏在神庙的石柱后面。夜色渐深,卫城的游客早已散去,只剩下风声在石柱间穿梭,发出“呜呜”的声响。凌晨一点左右,远处的山道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那人穿着黑色的夜行衣,手里提着一个银色的箱子,动作轻盈地避开了巡逻的安保人员,朝着雅典娜雕像的方向走来。
“就是他!”伊莲娜压低声音说,手里的对讲机紧紧攥在掌心。当那人走到雕像底座旁,打开银色箱子,准备取出里面的装置时,老周突然按下了强光手电筒的开关,刺眼的光束瞬间将那人笼罩。“不许动!”我们一起冲了上去,将那人围在中间。那人想要反抗,却被老周一把按在地上,银色箱子掉在一旁,里面的装置滚了出来——那是一个由金属和水晶制成的能量发射器,发射器的顶端刻着与雕像底座相同的符号。
我们将那人带到卫城的临时办公室,摘下他的面罩,露出一张年轻的脸,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眼神中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坚定。“你是谁?为什么要破坏雅典娜雕像?”我问道。那人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我是‘守墓人’的学生,他说帕特农神庙的雅典娜雕像中藏着‘智慧能量’的核心,只要用能量发射器激活雕像,就能得到这种能量,用来重建‘文明重构会’。”
“‘守墓人’在哪里?”师父追问。那人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他只给我发了任务指令,让我在这里激活雕像,其他的事情他什么都没说。”我们通过联盟总部的数据库查询,发现这个年轻人名叫亚历克斯,是雅典大学考古系的学生,三个月前突然失踪,没想到竟然加入了“文明重构会”。
根据亚历克斯提供的线索,我们在雅典郊区的一个废弃工厂里,找到了“守墓人”留下的一个加密硬盘。经过联盟技术部门的破解,硬盘里的内容让我们震惊——“守墓人”的真正目标,是位于雅典卫城地下的“雅典秘殿”,那里是古希腊文明存放“智慧能量”核心的地方,而雅典娜雕像,只是通往秘殿的“钥匙”。硬盘里还附带了一张秘殿的地图,地图显示,秘殿的入口就在帕特农神庙的主祭坛下方,需要用“智慧能量”的“唤醒符”才能打开。
“‘唤醒符’很可能就是我们在大津巴布韦找到的黑色石头,”我看着硬盘里的地图,“石头上的文字与古希腊文字有相似之处,或许它就是连接不同文明的‘钥匙’。”我们立刻返回卫城,在帕特农神庙的主祭坛下方开始挖掘。当挖到两米深时,一个巨大的石门渐渐显露出来,石门上刻着古希腊的象形文字,中央有一个凹槽,形状与黑色石头完全吻合。
我将黑色石头放入凹槽,石门发出一阵“轰隆隆”的声响,缓缓向两侧打开,露出一条通往地下的石阶。石阶两侧的墙壁上刻着古希腊神话的壁画,描绘着雅典娜女神赐予人类智慧的场景,壁画中还夹杂着与三星堆、大津巴布韦相似的符号,显然这些文明之间存在着我们尚未知晓的联系。我们沿着石阶往下走了大约一百级,前方出现了一间宽敞的石室——这就是“雅典秘殿”。
石室的中央有一个圆形的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透明的水晶球,水晶球内蕴含着淡蓝色的能量,正是“智慧能量”的核心!水晶球的周围,放着六件来自不同文明的文物:三星堆的“神树果实”、大津巴布韦的黑色石头、古埃及的黄金面具碎片、“海神岛”的“潮汐珠”碎片、蒂华纳科的“星核能量”水晶片,还有一块来自玛雅文明的太阳历石板。“这些文物,竟然都在这里!”伊莲娜惊讶地说,“难道古代文明早就预料到,有一天这些能量会被聚集在一起?”
就在我们准备将“智慧能量”核心带回地面时,石室的入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守墓人”戴着银色面具,手里拿着一把手枪,身后跟着十几个穿着黑色夜行衣的人,将我们团团围住:“我等这一天很久了,只要集齐这七种文明能量,我就能启动‘文明融合阵’,成为掌控世界的‘文明之主’!”
“你疯了!”师父厉声说,“不同文明的能量性质不同,强行融合只会引发能量爆炸,不仅会毁掉这里的所有文物,还会波及整个雅典城!”“守墓人”冷笑一声,举起手枪对准水晶球:“我不管,只要能掌控能量,就算付出再多代价也值得!”
老周突然掏出麻醉枪,对准“守墓人”的手腕射击,子弹击中了他的手臂,手枪掉在地上。我们趁机冲上去,与“守墓人”的手下展开搏斗。石室里的空间狭小,文物众多,我们既要躲避攻击,又要保护文物不被破坏,战斗异常艰难。伊莲娜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格斗训练,却依然勇敢地拿起旁边的青铜鼎,朝着一个手下的头部砸去,将那人砸倒在地。
经过半个小时的激战,我们终于制服了“守墓人”的手下,但“守墓人”却趁乱拿起了石台上的水晶球,想要将它摔在地上:“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们也别想得到!”我立刻冲上去,一把抓住他的手腕,与他扭打在一起。在搏斗中,水晶球从我们手中滑落,掉在地上滚向石室的角落。老周眼疾手快,冲过去将水晶球抱住,才避免了它被摔碎。
“守墓人”见计划失败,想要从石室的后门逃跑,却被师父一把抓住肩膀,狠狠摔在地上。我们将“守墓人”的面具摘下,露出一张苍老的脸,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中却充满了不甘:“为什么?为什么你们总是要阻止我?我只是想让这些文明的能量得到更好的利用!”
“文明的能量不是用来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师父看着他,“保护文明遗产,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下去,才是对文明最好的尊重。”我们将“守墓人”交给了希腊警方,通过审讯得知,他曾经是一名考古学家,因为在一次考古发掘中意外发现了古代文明的能量秘密,才走上了歧途,想要通过掌控能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协助伊莲娜和希腊文物保护部门,对“雅典秘殿”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和保护,并将石台上的文物分别归还给对应的文明遗址。当我们将“智慧能量”核心安放在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时,伊莲娜看着水晶球,感慨地说:“这些古代文明,虽然相隔万里,却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它们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而你们,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人。”
离开雅典前,我们收到了联盟总部的消息,全球范围内的“文明重构会”残余势力已经全部被清除,各地的文明遗址都恢复了平静,人类文明终于摆脱了被破坏的危机。但我们知道,文明保护的工作永远不会结束,还有很多未知的文明遗产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很多文明之谜等待我们去解开。
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位于南美洲的印加帝国遗址——马丘比丘。联盟总部传来消息,马丘比丘的“太阳神庙”最近出现了能量异常,神庙内的太阳石上,突然出现了与“雅典秘殿”相似的符号,怀疑与古代文明的“能量共鸣”有关。
飞机朝着南美洲的方向飞去,我看着窗外的云海,手里紧紧攥着那张来自“雅典秘殿”的壁画照片。从“海神岛”到三星堆,从大津巴布韦到古埃及,再到古希腊,我们一路走来,不仅保护了无数的文明遗产,更发现了古代文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类的历史串联在一起,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明的传承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十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秘鲁的库斯科机场。当地向导卡洛斯早已在机场等候,他穿着一件印加传统的彩色披肩,手里拿着一个用羊毛编织的太阳图腾:“马丘比丘的太阳神庙最近确实很奇怪,每天日出的时候,太阳石都会发出淡金色的光芒,光芒中会浮现出一些奇怪的图案,当地的老人说,这是印加祖先在向我们传递‘启示’。”
我们跟着卡洛斯驱车前往马丘比丘,沿途的安第斯山脉连绵起伏,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山脚下的梯田里种满了土豆和玉米,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当我们抵达马丘比丘时,太阳正从远处的山脉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太阳神庙的太阳石上,太阳石果然发出了淡金色的光芒,光芒中浮现出一些模糊的图案——这些图案与我们在“雅典秘殿”看到的壁画相似,都是由不同文明的符号组成的。
“这些图案,很可能是古代文明的‘能量地图’,”师父看着太阳石上的光芒,“它在指引我们,去寻找下一个文明的秘密。”我们在太阳石周围安装了能量监测设备,发现太阳石的能量波动与“雅典秘殿”的“智慧能量”、三星堆的“神树能量”高度一致,显然这些文明的能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共鸣”。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在马丘比丘展开了全面的勘察,发现太阳石的能量来源,是位于神庙地下的一个“能量泉眼”。泉眼的周围刻着与印加、玛雅、三星堆、古希腊等文明相似的符号,显然这里是古代文明进行“能量交流”的场所。我们将这一发现上报给联盟总部,总部立刻组织了来自全球的考古学家,对马丘比丘的“能量泉眼”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通过它,解开古代文明能量交流的秘密。
在离开马丘比丘的前一天,我们站在太阳神庙的顶端,俯瞰着整个马丘比丘遗址。夕阳的余晖洒在白色的石墙上,将遗址染成了金色,远处的安第斯山脉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壮丽。卡洛斯递给我们一杯当地的古柯茶,笑着说:“你们知道吗?当地的老人说,马丘比丘是‘天空之城’,是连接天地的地方。现在我相信了,它不仅连接着天地,还连接着不同的文明。”
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下一个目的地是位于中国的良渚古城遗址。联盟总部传来消息,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最近出现了能量异常,水坝的石块中渗出了与“海神岛”相似的蓝色液体,怀疑与“能量共鸣”有关。
飞机朝着中国的方向飞去,我看着窗外的天空,心里充满了期待。每一次的发现,都让我们对古代文明的了解更加深入;每一次的保护,都让我们对文明传承的责任更加坚定。我们不知道未来还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还会发现什么样的文明秘密,但我们知道,只要我们怀揣着对文明的敬畏和热爱,就一定能在保护文明遗产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人类文明的传承,也永远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