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川的主导下,cRhpc机构联合下蜀航天基地很快就做好了继续进行超光速航行实验的准备。
三月中旬,广袤无垠的宇宙中。
在一片寂静无声的深空中,一架航天飞机正安静的遨游在天际。
寂静无声的电磁波偶在浩瀚的宇宙中传播,通过提前布置的数颗信号增强中继卫星与一亿公里之外的地面指挥中心进行着长达数分钟延迟的交流。
“呼叫地面指挥中心,这里是‘求索号’,我们即将抵达目标点位。”
求索号航天飞机的驾驶舱内,担任队长负责执行这一次超光速航行实验的江新林通过耳麦汇报了一句。
在等待着地球指挥中心回复的同时,江新林饶有兴趣透过舷窗看向了窗外的世界,轻声的感慨了一句。
“要不是太阳就在边上,我甚至感觉我又来到了月球。”
在他们的脚下,是一颗布满伤疤,经历了数十亿年撞击和极端温度折磨的岩石星球。
星体表面布满了坑坑洼洼的环形山,古老而荒凉,外表看起来非常像月亮,
灰色的地面被无数环形山覆盖,其间点缀着由古老熔岩形成的平原,并被全球收缩形成的巨大悬崖所切割。
用安全带将自己固定在机舱中,另一位航天员耿祥笑着点点头,开口道:“确实很难想象在外观上水星会和月球如此相似。”
“不过它们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说着,他伸手指了指水星右上方的一处地貌,笑着继续道。
“比如在月球上可看不到能够在外太空都能清晰看到的悬崖峭壁,颜色也有点不同,水星的看上去似乎更灰一点点。”
顺着对方的指示,江新林看了一眼水星北半球靠近基地区域的巨大叶状悬崖。
那是几十亿年前水星内部巨大的能量引发了全球性的火山喷发随后又因为核心冷却而“缩水”,在整个星球表面挤出了一道道巨大的“皱纹”。
这些皱纹如同地球上的悬崖峭壁一样,但更加的宏伟,宏伟到在外太空都能够用肉眼清晰可见。
盯着水星的独特风景看了一会后,驾驶舱中,来自地球指挥中心的通讯信号传递回来了。
“地球指挥中心收到,请按计划执行超光速航行实验任务!”
耳麦中,遥远的声音传来。
江新林收回了眺望水星的目光,沉稳回复了一句‘收到’后,转头看向驾驶位置上的耿祥,下达指令开口道。
“启动投放程序,投放量子引力模拟接收装置、投放共振质量探测器、激光干涉仪与红外近距红外仪观测设备!”
“收到!”
坐在驾驶位上,耿祥解开安全带,朝着驾驶舱的另一端机身壁上悬挂着的电脑设备飞了过去。
打开显示屏,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智能化程度极高的控制系统在第一时间将相关的指标信息显示了出来。
熟练的操控着航天飞机打开腹部的投放窗口,在自动轨道与机械臂的双重控制下,原本固定在货舱中的实验设备缓缓的滑向了出口。
紧随其后,就像是鱼儿在水中产卵一样,一样样的实验装置安装既定顺序被投放到了深邃的太空中。
而当这些实验装置被投放出去的那一瞬间,在早已经设定好了的智能程序操控下,它们就像是‘活过来’了一般,自动的舒展着身姿,调整着自己的姿态与位置。
对于早已经进行过多次超光速航行实验的cRhpc机构与下蜀航天基地来说,这次的行动不过是按图索骥而已,轻松无比。
一个小时的时间不到,相关的准备工作便已然顺利完成。
确认所有的实验设备和相关的仪器都准备就绪后,江新林调整了一下聚变堆输出的功率。
在空天发动机的推动下,庞大的求索号航天飞机朝着水星与太阳之间的深空飞去。
这一次的实验任务和以往不同,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记录实验画面,也不是回收实验装置的残骸。
而是利用部署在航天飞机上的大功率引力探测设备,在激发装置与接受装置中去敏锐的捕捉到那航行于曲率空间中的超光速粒子到底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
在求索号航天飞机前往水星与太阳之间的深空轨道时,另一边,遥远在上亿公里之外的地球。
cRhpc机构,地面指挥中心内,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地穿梭着,一片紧张而忙碌的景象。
毫无疑问,对于整个物理学界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来说,这一次的实验都无比重要。
无论是寻找超光速航行的光粒子消失的原因,还是探测高级外星文明的存在,乃至深入了解曲率空间中的底层协议......以及尝试性恢复超光速航行技术等等.....
这所有的一切,对于现阶段的人类文明来说都至关重要。
而作为提出‘超光速粒子消失的原因可能在于高智慧外星文明在宇宙中设立的某种底层物理规律’的徐川,毫无疑问今天坐镇在现场,指挥和调动着所有的资源。
虽然说超光速粒子消失的谜题尚未解开,但他脸上的表情却并不是多么的紧张和忐忑。
至少相对比对于其他人而言,他要显得格外的淡定。
就像是站在徐川旁边的林风,尽管表面上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但他那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的小动作却暴露了他并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
强迫自己松开攥紧的拳头,将手掌在实验服的大腿上使劲蹭了蹭,擦掉那湿冷的汗意后,林风深吸了口气,看向了徐川,忍不住开口问道。
“话说,你就一点都不担心吗?”
侧目看了这位林师兄一眼,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明显的紧张情绪,徐川笑着开口道:“有什么好担心的?”
深吸了口气,林风开口问道:“难道你不觉得这次的实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物理学界乃至全人类来说都是足以改变命运的时刻吗?”
“如果真如你所预料推测的一样,超光速航行粒子的消失是因为外星高级文明设立的某种底层物理规律,那么这将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外星文明,未来难以预料。”
“如果不是,那么超光速航行实验的失败或许会让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一片新的迷雾中,说不定我们根本就无法掌握这项技术,甚至整个物理学都将陷入一片乌云中。”
听到林风的担心,徐川笑了笑,开口道:“其他我不好说,但你的担心也太超前了一些。”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收回了目光看向面前的偌大的落地大屏幕,思索了一下后接着说道。
“首先这并不是人类文明第一次接触外星文明,早在两年前我们探索火星的时候,就已经清楚的知道了宇宙中存在其他的高智慧文明。”
“而你担心实验失败会导致我们无法掌握超光速航行技术乃至让整个物理学都陷入乌云当中这就更无需担心了。”
“即便是这次的实验验证了我的推测是错的,我相信我们迟早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物理学头顶上乌云,你觉得它少过吗?”
“就像是我过去解决了暗物质与暗能量的乌云,但却衍生了出来虚空的存在一样。”
“在绝大部分的时候,解决了一个问题往往并不是终点,拔出萝卜带出坑,它往往会伴生更多的问题。”
“而作为一名学者,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你应该担心的并不是乌云的存在,而是应该去想办法如何解决它。”
“即便是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可能会遇到更棘手的难题。”
“将问题丢在那里不管,就当自己没有看见过,以免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出现更难的问题,这才是最错误的想法。”
听完徐川的话,林风想了想,开口道:“那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实验失败了,超光速粒子的消失并不是因为外星文明,这或许会让你的声誉遭受巨大的打击?”
闻言,徐川扭过头来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一抹诧异的表情,开口道:“就算是错了,那又能怎样?我并不是神,也不是上帝,不可能全知全能。”
“而且声誉这种东西,如果能对一名科研人员能造成影响的话,那么他势必会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而畏手畏脚的。”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停顿了一下,他笑了笑,接着补充道:“而且,谁说我这次的实验就一定会失败的?”
听到这话,林风忍不住看了过来,看着一脸自信的徐川,他挑了挑眉,诧异的问道:“你确定?实验就一定会成功吗?”
徐川笑了笑,道:“虽然说整件事情现在看上去都笼罩在迷雾中,但如果你仔细的钻研过我从数据库中用数学提炼出来的那些信息的话,你也会拥有和我一样的看法!”
如果说物理学的头顶会时常笼罩着乌云的话,那么对于数学来说,只要你的实力足够,总能够从一片混沌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
毕竟,只要是能够描绘出来的现象,全都是能够用数学来进行解释的。
即便是它再复杂。
只要在这个宇宙中1 1还等于2,那么数学便能够解释一切!
.....
在工作人员的忙碌下,新一轮的超光速航行实验很快就准备就绪。
总控制室中偌大的屏幕上,通过中继卫星实时传递回来的实验画面映入了众人的眼帘中。
那部署在太阳轨道与水星轨道上的实验设备正安静的悬停在深邃寂静的深空中。
在经过算法将时间差修正后,上午十点整,超光速航行验证实验再度开启。
那漂浮在一片金色海洋中的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装置爆发出一团炙热的白色亮光后变成了飞向四面八方的废铜烂铁。数个亿的经费在这一瞬间燃烧殆尽,换来的是它成功的将一束光粒子送入了超光速曲率空间中。
而几乎就在实验装置启动的一秒钟之内,部署在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装置附近的引力探测装置传递回来了第一道消息!
“检测到异常引力涟漪波动信号!”
光粒子束成功的进入了超光速曲率空间中,朝着水星轨道上的接收器飞去。
而部署在沿途的探测装置与设备,精准的将每一份观测到实验数据传递了回来。
目光落在面前偌大的屏幕上,看着能谱上呈现的图像,徐川的瞳孔中倒影着兴奋的神采,目不转睛地的盯着,一刻也不肯挪开视线。
对于一名学者而言,这样的画面,真是无论看多少次都不会让人厌倦。
终于,在光粒子束进入超光速曲率空间51秒钟后,位于太阳和水星轨道之间的第九组引力探测设备传递回来了讯息。
“未在既定时间探测到引力信号!”
那一束航行于超光速曲率空间的光粒子束,再度消失了。
而几乎是与此同时,位于水星轨道上的量子引力模拟接收装置的探测器内,一组复杂且规律性的信息被同步传递回了地球总部。
控制中心的落地大屏上,利用无极量子超算中心通过数学模型事实进行解析的讯号,迅速转变成了一张张的达里兹图,呈现在了徐川与现场所有物理学家的眼中。
仿佛宇宙大爆炸后的第一缕光,几个稀疏、孤零零的像素点随机地出现在能量基底线上。
那一张张原本断断续续的曲线图,在这一次的实验中,正在迅速进行着补全。
从曲率空间中流出的数据,就像是山间的溪流弯弯绕绕汇聚成河流。
原本需要靠想象连成的虚线,此刻已经被密集得几乎重叠的数据点填实,形成了一道清晰、连续且平滑的曲线。
一个一个的能量值处悄然在达里兹图的曲线上隆起,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达到一个明确的峰值,然后顺势滑落,回归基线。
监控屏幕上,那一张张的能谱图不再是冰冷的点和线,它变成了一幅动态的、正在被绘制的星空图。
每一个新增的数据点都宛如一颗新诞生的星星,它们共同勾勒出宇宙深处和曲率空间中超光速信号独特的“指纹”。
那隐藏在超光速曲率空间中的底层协议,在这一刻终于全部展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