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城外,一座巍峨的高峰耸然而起。
说是巍峨的高峰,但其实这座山并不算高,仅有数百米,而且峰顶还分为五座小山峰。
五座小山峰彼此分割,各自闪烁着五色光彩,分别为青、黄、赤、白、黑。
这座山峰下矗立着一块石碑。
石碑高约一丈二尺,宽二尺四寸,厚一尺有余。
石碑上龙飞凤舞篆刻着三个大字:“呼延峰”!
呼延峰中有一座石室,石室三丈方圆,其中有一个水池,水池中是清澈的泉水;水池旁生着一棵灵果树,树上长满了红彤彤的灵果。
石室的北面有一张石床,石床的角落里丢着一柄剑、一把刀,旁边还躺着一把折扇。
石床上方的石壁上还篆刻着一篇经文。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没错,正是道家经典《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石床前方的地面上,还有一个桃木雕刻的蒲团,蒲团上坐定着一人。
此人披散着头发,颌下长髯飘散在胸前,面容俊朗,身着青色长袍,浑身上下有着一种难以言述的气质。
那是一种安静、祥和、洒脱杂糅交织在一起的气质,仿佛超然于物外,又仿佛和光同尘,与世间混同在一体。
此人看不出具体的年纪,似少年,似青年,又似中年,还似老年;有少年的天真,青年的蓬勃,中年的稳重,老年的祥和、洒脱。
此人盘膝坐在桃木蒲团之上,双目微眯着,手中举着一根木槌,正在敲击着前方地上的木鱼,清脆悦耳的“当……当……”声不绝于耳,同时,他的嘴唇不断开合着,柔和的诵经声回荡在整个石室之内。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不知过去了多久,呼延石缓缓的睁开了眼睛,并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山中无岁月,如今我在这洞中已不知过去了多少年,没想到,却是因祸得福啊,昔年苦苦追寻之事,如今却已是有些瞧不上了,呵呵……”
呼延石自言自语的说着,说到后面,直接自己轻笑了起来,那笑声中带着几分自嘲的意味,更多的乃是一种洒脱和欣喜。
回忆往昔,呼延石更是恍如隔世。
想当年,他刚被那位存在镇压在这里时,他的胸中充满了愤怒和恐惧。
但,他的每一次谩骂和反抗,迎来的都是从虚空中劈下来的天雷。
那天雷说来也奇怪,竟然不劈死他,但那极致的痛苦他现在想想还浑身哆嗦呢!
后来,他不敢再谩骂,再反抗,便开始在室内发呆。
这里有吃有喝,他倒是不虞被饿死、渴死;而且那泉水竟是灵泉,小树竟是灵树。
饮灵泉、吃灵果时,他发现自己的武帝之身竟然再次开始伐骨洗髓,身体资质也在缓慢的提升,这令他惊喜莫名。
再后来,他开始诵读石壁上的经文。
这一读不要紧,他立刻就沉迷在了其中,忘记了岁月。
直到有一天,虚空传来神音。
“呼延石,三年期满,你可以出去了,但须谨记,当护卫人族,秉持公心,不可再肆意妄为!”
神音消失,呼延石望空而拜,但他并未选择离开,而是继续留了下来,一直就到了现在。
呼延石已经达到了武帝的巅峰,武皇之门已为他打开,但他已经不准备推开那扇门了。
现在的呼延石浑身都充满着道韵,他准备选择一条更难的路——以武入道。
成就武皇虽然短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加强大的实力,但武者之路太过霸道,也太过贪婪,为天道所不喜,所以,注定前路有限。
而修行之道却不同,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以身悟道,以身融于天地,借天地伟力而成事。
修行之士虽也消耗天地之间的诸般资源,但一则消耗较少,二则修行之士也会回馈天地,修行功德之事。
故此,相对于武者之路,修行之道前路就要宽阔的多,也要长远的多,甚至可以跳出命运长河,成就真正的逍遥果位。
这些都是呼延石数十年诵读《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隐隐领悟出来的。
不过,虽然呼延石心中已经做出了选择,但如何“以武入道”,他还没有太多的思路。
他心中隐隐有着感觉,此事急不得,若急而强求之,则离道更远矣!
……,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这一日,呼延石微闭着双目,仍敲着木鱼,口中诵念着道经,突然,他双目乍开,两道神光迸射而出,然后转头看向了山外方向。
因为,隐隐中,他听到了军马喧哗之声,而他的心中升起了一股大喜悦,那是一种大道近矣的喜悦。
且说,这一日,靖南军大军来至新乐城外,一座大山出现在大军前方。
哪吒挥了挥手,止住了大军脚步。
哪吒抬眼望去,忍不住叹道:“怎的又一座如此满含道韵的大山?”
胡雷驱马来到哪吒身旁,开口问道:“将军,这座山有什么奇怪吗?”
哪吒闻言吩咐道:“胡雷,你令大军暂时扎营,我去趟中军!”
“是,末将遵令!”胡雷答应一声,转身便去主持扎营事宜,而哪吒则已驾起风火轮离开了先锋大营,直奔中军而去。
及至中军,哪吒直接闯入大帐之内。
姜熊抬眼看去,面色一沉,道:“哪吒,你不在前方领军,怎的又擅离职守?”
哪吒闻言,也不慌张,只是嘿嘿一笑,躬身拜道:“师叔莫恼,弟子此来乃是有要事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