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如今洛阳朝堂之上,能立于御阶之前的,皆是历经十余载抗金烽火洗礼的忠臣良将。他们心中所念,无不是大宋国富民强、江山永固。如李纲这般的老臣,亲历过岁币之耻,更盼今朝能真正海内升平、长治久安,因而对赵斌所推行的诸般新政,无不倾力支持。

然而金殿靠后之处,却是另一番景象。

那里立着的,可谓鱼龙混杂。武将之中,不乏杨幺、王摩旧部,这些人早先混迹江湖,武艺谋略本就不精,更遑论参与朝政、治国安邦。

文臣之列更是芜杂:有自黄龙府久囚归来的旧官,有临安城破时见风转舵、归附新主的降臣,亦有张叔夜麾下久守北地的文士,还有追随赵斌经略太原的亲信。

如今大宋初定,赵斌既行迁都之举,又谋改制之策,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明有数十万北伐精锐坐镇,暗有皇城司耳目监察,赵斌也就暂将这些人留用于朝。

赵斌原本打算,待诸事理顺、朝局归正之后,再行甄别。若有才德兼备者,量才擢用;若实不堪任者,亦许其携财归乡,为一富家翁,也算全了一场君臣之谊。岂料他尚未动手,其中一些不堪之辈竟已按捺不住,如今更有人胆敢公然非议田制改革。这一下,赵斌这些日子方稍平息几分的杀气,又被猛然勾起。他目光如刃,冷冷盯住那道立在殿门处的青袍身影,心中寒意愈浓。

此人倒非无名之辈,正是昔年江州城中,倚仗家族势力侥幸得脱的陆泽。因有族中长辈多方打点,他这些年虽未平步青云,却也顺遂地从江州调入临安,在赵构麾下谋得一官半职。

赵斌一统天下之后,仍将他留用于朝,今日在这大殿之上,他一是仗着赵构所封的官职尚未被削,二是自恃陆家势大,竟也混到了殿门之前,有了一个位置立身,得了议政之机。只可惜他脑子糊涂,仍将龙椅上那位当作昔日不得不对世家妥协的赵构,自以为进言若被采纳便是大功一件,即便说错也不过一笑了之,无伤大雅。

陆泽立于原地,侃侃而谈,全然不觉朝堂前列那些目光——如看死人一般,冰冷地落在他身上。

赵斌望着那道身影,轻笑道:“哦?不知陆卿以为,这田部所司何事?”

陆泽见赵斌竟知自己姓名,脸上得意之色更浓,当下向上略一躬身,道:“陛下,昔年太祖皇帝有言:‘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此乃许民间自由买卖田土,由我等士绅代天子理田,为陛下收纳赋税,充实国库,以富我大宋!昔年名相亦言:‘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想来这田部,无非掌农桑劝课、教民耕种而已,何须擢至吏部之下,位列礼部之上?岂不贻笑大方,显得我大宋不知礼乎?”

赵斌闻言,面上掠过一丝冷笑:“说得好,代朕收税?那朕倒要问问陆卿,你陆家替大宋‘管’了多少田亩?”

陆泽被这一问,不由语塞,略一沉吟,目光扫过前排官员,待落在一人身上时,心中忽定,遂躬身答道:“回陛下,臣陆家自太祖朝便薄有资产,至今百年,子孙繁衍,家口日增。如今家中仅有薄田约三十万亩,佃户五千余户,岁收粮约二十五万石,依制纳夏税秋粮,折钱约两万七千余贯。”

言毕,他目光又悄悄掠过前排那人,这才低头看向金砖地面,心中暗想:“张浚不过一闲散旧臣,家中尚有田十万亩。我陆家根基远胜于他,报三十万亩,应当恰如其分。”

原来陆泽方才所望,正是立于梅执礼身后的张浚。此人自富平之役后,在临安地位尴尬,赵构对他不冷不热。即便如此,张家仍累计田产十万亩。不过张浚为人较之陆泽更为忠厚,每年所产之余粮,多自愿输官入国库,田亩数目也据实以报,加之他未附秦桧,未失气节,因此在赵斌朝中,尚有一席之地。

陆泽却以为,赵斌对官员兼并田产并无约束之意,这才敢循例虚报。

不料他话音方落,御座上的赵斌已连声冷笑:“陆泽,今日乃大宋新元吉日,朕本不愿开杀戒。朕再给你一次机会,实话实说!否则,今日便教你知晓,何为‘天子之怒’!”

起初赵斌语气尚算平和,待到最后一句,声如寒冰,满朝文武齐齐一凛。陆泽直面那凛冽杀意,恍如尸山血海扑面而来,惊得他伏地颤声道:“陛、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字虚言啊!”

“哦?看来你是真把朕当作赵构那等庸主了”,赵斌声调陡沉,“是真当朕不知农事,还是当你陆家田产,朕无从查证?平日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罢,今日既论及此,你竟敢当殿欺君?好,好得很!朕倒要看看,你陆家的人头……够不够朕砍!”

赵斌随即厉声道:“赵德何在?取陆家全档田册来!朕要亲眼看看,陆家究竟有多少亩田!”

陆泽此时已磕头如捣蒜,颤声道:“陛下容禀!臣家百年经营,实只三十万亩田,其中良瘠不等,皆有鱼鳞图册为证,岁收仅止于此啊……”

赵斌不再看他,只静待赵德呈报,早在陆泽出列时,赵忠便料定陆家将遭清算,皇城司早将陆家田产文书备妥,赵德奉旨即取册疾步呈上。

赵斌并不翻阅,只一挥手:“念!当朝诵之!”

“遵旨!”

“经查,陆泽一族,人丁逾千。至去岁止,其家实占田七十万亩,多为江南上等水田,行稻麦复种,亩产二石有余,岁入粮一百六十万石以上。实际依附佃户约两万户,上报仅五千七百余户。依律应纳夏税秋粮折钱三十二万贯,并役钱万贯,然其瞒报田亩四十万亩,隐佃户一万四千余户,每年偷漏税款——约三十万贯!”

赵斌听罢,笑声冷峭:“好一个陆家,好一个‘为国守财’!田亩所出朕姑且不论,单这赋税——你竟只纳个零头?”

“陛,陛下,此人定是污蔑我陆家,行那欺诈之事,此乃借陛下之手,党同伐异啊!还望陛下圣明,万万不可被此小人所惑啊!”

赵斌垂目看着抖如筛糠的陆泽,微微摇头。

“今日所颁四道圣旨,立稽文司,设度支院、提刑院、政务院,明面上说是三院一司协同理政。然我大宋今后真正的格局,实为四院两司——另有一院,是枢密院;一司,便是皇城司!”

“皇城司,乃整合昔日南清宫侍卫、开封旧部亲兵、遍布天下的暗探,合为一司。司内分设探事司与冰务司二部。探事司下统三路耳目,所有旧档归整合一,重理天下消息。其下设仪鸾卫一队,明着锦衣,掌宫禁宿卫、天子仪仗,并兼巡察百官、侦缉不法之责;另设察事卒一众,暗为商贾走卒,混迹市井,专司风闻探事,天下消息,皆汇于此。”

“此司行的是秦之校事、汉之锦衣、唐之丽竞门之责,然权柄深锁于神都之内:平日只司探听、稽查与缉捕,并无擅断之权。凡涉谋逆、乱政等十恶重罪,须经朕御笔亲批,赐紫金牌,方可动用冰务司。此司奉特旨行事,如朕亲临,专办钦案,巡狩四方,肃清寰宇。”

赵斌语声一顿,目光如刃,落在陆泽身上。

“此司设立最早。北伐一役,多赖其探听军情,故而体制已备,行事有章。如今朝廷正值改制之际,陆家一案,便由皇城司接掌”,说着赵斌轻笑一声,眼见陆泽已抖若筛糠,方缓缓道:“安心。既然今日专设了提刑院,朕便不会轻开杀戒。你陆家,就作这提刑院的第一案吧。至于你家所匿田亩,便作为田部上任的第一件要务。”

话音甫落,殿外金甲兵士应声而入,将瘫软的陆泽押出大殿。赵斌目送其离去,神情稍弛,侧首望向一旁的李纲。老太师会意,缓步出列。

“臣启陛下:昔年太祖皇帝立国定制,实因五代乱象未靖,北疆不宁,故行权宜之法。至神宗朝,其弊已显,遂有王荆公变法之举。然方田均税、募役二法,皆须仰赖地方官吏推行,故而事多掣肘,其政难行。”

“然时至今日,此政已不得不行。”

他声音转沉,一字一句,敲在满朝文武心上:“仅陆泽一家,一岁便隐漏赋税三十万贯。天下如陆家者,何止百户?如此推算,岁损逾三千万贯,几近我朝岁入三成。长此以往,国库必空,万民之膏血,尽入私门矣!”

赵鼎亦应声出列,肃然奏道:“臣启陛下:方今农事之弊,在于田制失序。无田之民,不得不仰赁于豪富之家;有田而无力者,亦须假贷于大户。即便匹夫匹妇躬耕陇亩,力不过百,终岁所获,不论稼穑、丝麻、畜牧之利,亦尽折而入于富室之门。”

他声音清朗,目光沉静,继而慨然道:“故此,陛下设立田部,实乃上应天时、下顺民心之举。有此一部专理田政,再行当年王荆公良法之精神,必可使天下万民安其居、乐其业,更令宇内农田,尽归规制!”

赵斌微微颔首,神色肃然:“二位爱卿所言,深得朕心。纵观历代兴衰,王朝至末,往往因豪强兼并、田亩失衡,致使百姓无地可耕、无粮可食。更兼赋役繁苛,民不堪命,终致揭竿而起,秦末之陈胜吴广、汉末之黄巾蜂起、唐末之黄巢纵横,乃至本朝方腊、田虎之乱,根源多在于此。”

他目光一转,望向殿中武将一列:“想来对此,杨将军体会最深。”

随即收回视线,声转沉毅:“故此,田部之设,非仅一时之策,更当为国之常制。须得岁岁稽核,代代持守,务使耕者有其田,野无闲民,地无旷土。此乃固本安邦之基,亦朕与诸卿共守之责。”

赵斌言毕,向赵忠略一示意。为彰显对田部之重视,此部设立特颁专旨。赵忠躬身捧旨上前,展卷朗声诵道:“朕绍承大统,夙夜忧勤。今于政务院下设田部,总领天下田亩事宜,以正根本。其职在清丈田土、均平授受、稽查隐漏,务使豪强不得专擅,贫弱得享其利。”

“置田部尚书一员,授正三品,特许面君奏事;左侍郎一员,从三品,主清丈、限田;右侍郎一员,从三品,主均田、劝农。下设三司分理:一曰清丈司,掌勘测田亩、绘制图册、登记户籍。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另置丈量队,选北伐老卒充任,分巡诸路。”

“二曰限田司,掌执行限田令,稽查逾制,惩处隐漏。设郎中以下诸官,另置田畿御史,持敕勘验庄田,遇抗法者可会同有司拿问。三曰均田司,掌分配官田,安置流民,劝课农桑。设劝农使等职,亲临乡里,分发粮种,教习农事。”

“另于各路、州、县分设农政官:路置农政观察使,总领一路田政;州置农政判官,主理州郡田务;县置农政丞,亲临乡里,分田理讼。”

“凡田部所属官员,皆由朝廷直除,不隶地方。天下田赋,悉依新制《鱼鳞图册》征收,违者严惩。特赐田部密折上奏之权,使下情得达天听。”

“布告中外,咸使知悉。”

这道圣旨宣读完毕,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群臣面面相觑,无不面露惊愕。

若说之前的改制,不过是朝中多添几位高官,分一分权柄;那这田部之设,便是一柄明晃晃的钢刀,直指各家各族赖以存身的田产根基!有人额角见汗,有人手指微颤,可想想刚才被瘫软被押下去的陆泽,再偷眼望望那群面带冷笑、手掌兵权的北伐将领,心中纵有万般不愿,也只得纷纷收敛神色,挤出笑容,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待那参差不齐的称颂声稍稍平息,殿中一员大将迈步出列,正是韩世忠。他向上抱拳,声如洪钟:“臣启陛下:如今皇城、稽文两司并立,政务、度支、提刑三院新设,朝政格局已与往日大不相同。而今兵部裁撤,三衙禁军自开封城破后亦名存实亡,臣敢问陛下,我大宋百万军马,今后该如何统属?是否择日重建三衙,以正纲纪?又或是以枢密院统御全军?”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