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银?”
原本支起耳朵却不敢言语的百姓们,在听到他们不仅有地方安家,竟然还有银钱拿的时候,也不受控制的出了声。
要知道此时的他们虽然回归了大孟,但却是无处可去,身无分文,他们能依靠的只有官府。如今官府竟然给他们发钱?
二两银子,虽然百姓们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但对于银钱还是有点了解的,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而且是每人二两呢。
在惊讶过后,此时人群脸上都染上了欣喜。张北余与妻子的目光对视在一起,心中同样是激动不已。他们一家三口那可是能得到六两银子呢。
有了这笔银钱就能建房子,有一个真正能遮挡风雨的家而不用搭窝棚承受雨雪。即便是银钱还不够,也能向官府借贷,不用担心利高还不上。这可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安置银用来做什么,想来你们心中都清楚,可一定不能乱花。”县丞的目光环顾了一圈,随后开口嘱咐道。
“是,是!我们明白。”百姓们的回答仍旧唯唯诺诺,但声音中却有着掩盖不住的激动与感激。
“为了方便你们建房,官府为你们找到了营造队,当然你们也可以自己找人修建,全凭自愿。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好,那么我们再来说一下田地……”
县丞的话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的心神,对于他们来说土地可是他们赖以为生的东西。等县丞的话落了地,所有人的心也跟着落了地。分的土地虽然不多,但已经能够让他们去维持生计,而且还允许他们开荒。
对于如今的他们来说,像是一场美梦,有人用手用力地掐了掐自己的大腿,随后疼的一咧嘴,到最后又变成满脸的笑容。
“那么,就仔细听听,你们被分到了哪里!”县丞的话说完,书吏上前一步,对着名单,开始读了起来。
“李斤石,你们一家五口落户于冬畈乡满柴村。”
“……”
“关千洪……”
“张北余——”
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喊道,张北余下意识的将腰背挺直,应了一个“是”字,身旁的妻子也紧紧拽住了他的衣袖,儿子则是身子猛地一抖。
“你们一家三口,落户于磨石镇张家村。”
所以以后张家村,就是他们的家了?直到在场的人都已经有了去处,书吏的声音才停了下来。
而后县丞冲着已经控制不住欣喜的人群摆了摆手:“刚才所提及的这些,都会张贴起来,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就询问旁边的官差,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不知道是因为县衙官吏们温和的态度,还是因为百姓们终于要拥有属于他们的家,此时回答的声音变大了一些。
“你们先跟随户房的吏员去验明身份,将户籍落下。随后可以去领取安置银,询问借贷、借粮种以及建房之事。明白了!”
“明白!”
县丞将身子转向柯绍延,人群的目光也都随之看了过去:“大人,您看——”
“本官最后还有一件事情要嘱咐,你们要听仔细。”柯绍延的话出口后,所有百姓神情都满是认真。
“这里是富丰县,你们是富丰县的百姓,要记得,遇到不平之事,一定要请官府主持公道,而不是忍气吞声,助纣为虐,明白了吗?”
如果是几年前的柯绍延,刚才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一番应付之语。而如今,他觉得这番话他说的不仅问心无愧,还满怀信心与豪情。
“明白了,我们明白了!”这次百姓的声音又大了很多,而此时的激动已经染上了哭腔。在傲鲁部生活的这些年里,他们只学会一个字,那就是忍。
父母亲人告诉自己要忍,自己告诉自己要忍,为的就是挣扎着活下去。这是生平第一次有人告诉他们,遇到不平之事的时候,不用再忍,会有人为他们做主。多年累积起来的委屈终于在这一刻化作咸湿的泪水流了下来。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谢谢大人给了我们银钱,给了我们田地,给了我们一个家。”
“谢谢大人愿意为我们这些人做主。”
百姓们一边哭着感谢着,一边忍不住跪倒在地,不停的将头磕在地上。
“快起来,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快起来!”
可这次面对柯绍延的话,百姓们却是没有再听从,仍旧长跪不起,使得柯绍延的语气放的严肃了些。
“快点起来!”
百姓们敏感的发现了这位知县大人的语气变化,这才缓缓站起身来,有些还用衣袖抹了抹脸上的泪水。
“你们都是大孟子民,都是富丰县的百姓,无需如此。只是以后富丰县的安定也需要靠你们一起努力,好了,赶紧去忙你们自己的事情吧。”
百姓们全都重重的点了点头,直到柯绍延等人离开的背影消失不见,这才收回目光,跟上了吏员的脚步。
在排了一会儿队之后,张北余一家三口总算是入了户籍,而且还领到了银钱。
“当家的,要不这钱还是你拿着吧,我怕丢了!”张北余的妻子一想到自己身上有这么多银钱,紧张的腿都有些发软。
“你这个胆子哦!”张北余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接过钱的手却在不自觉的颤抖着,随后就感觉自己的腿也有些酸,可仍旧强装镇静的说道:“咱们去问问借粮种的事情。”
虽然张家村是什么样子,自己家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他都不知道,但今年没有种地的粮种他是肯定的。
此时负责讲解的吏员身边已经围了几个百姓,张北余凑过去时,吏员正在讲粮种的事情:
“咱们肇原府借贷粮种这几年一直是以三分为率,但是你们今年如果借粮种的话,只需要将粮种还上就好,无需还利,明年则与其他百姓相同。听懂了吗?”
“那,官爷要去哪里借粮种?”张北余赶忙问道。
“去各自的乡镇立契领取就好。”
原来借粮种这么简单,原来这就是富丰县百姓的生活,张北余对于以后的日子生出了越来越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