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刘备也不喜欢华歆!
可身为一方主君,他必须明白大局为重的道理!
华歆开口道:“广陵和下邳二郡,在九江郡以北。”
“张辽所部大军一路南下,最先抵达下邳。”
“如果贵军能够在下邳布置防御,就能牵扯张辽所部兵马。”
“对于朝廷来说,能否分担一部分楚军压力。”
“对于贵军来说,同样能够护住下邳和广陵二郡。”
“所以总体来看,这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张辽拿下徐州之后,有两个进军方向。
第一是继续向南,攻占九江郡和庐江郡。
如此一来,能够接应江南大军从吴郡渡江北上。
第二是转道往西,跟高顺所部会师。
然后配合吕布本部兵马,直接兵临许都!
到时候楚军三路合围,加起来将近二十万大军!
就算许都城是铜墙铁壁,他也挡不住啊!
所以华歆此时,是真的希望刘备能够死守下邳而非退守!
诸葛亮沉思片刻道:“可死守下邳,代价实在太大了!”
“最关键的是,下邳守军孤绝一方,最后肯定还是守不住。”
“一旦如此,我们岂不是白白浪费兵力?”
如果下邳郡能够守得住,诸葛亮也愿意配合朝廷的想法!
关键是下邳那边,距离襄阳城太远了!
一旦战事吃紧,朝廷兵马不可能前去增援。
刘军本部,也没办法进行支持。
反倒是张辽手下几万大军日夜攻打,守卫岂能长久?
所以死守下邳,就等于是白白葬送一部分兵力!
华歆开口道:“第一,死守下邳确实代价极大。”
“可只要张辽所部被挡在徐州,庐江和九江二郡就能局势安稳。”
“从这一点来说,其实贵军并不吃亏!”
略一停顿之后,华歆继续道。
“第二,如果贵军不去死守下邳。”
“张辽跟高顺兵合一处,再配合吕布一起围攻许都。”
“孔明以为,朝廷还能撑多久?”
“一旦朝廷彻底败亡,到时候楚军几十万从豫州南下荆州。”
“江南之地的楚军是否渡江,还钟繇么?”
如果是今年之前,刘备想要死守江北防线倒也没错!
可现在中原之地,朝廷已经撑不住了!
真要是许都城破,楚军主力直接横扫荆州了!
到时候人家根本不用渡江北上,你防的再严还有个屁用?
闻听此言,刘备也是一时默然。
其实以诸葛亮的眼光,早就看到这一点了!
关键是刘军兵少,刘备跟诸葛亮一样,不舍得一下扔出去这么多兵啊!
半晌之后,诸葛亮终于缓缓开口道。
“如果我们调兵守卫下邳,朝廷方面,能否也出兵一支?”
“合我们双方之力,一起死守?”
华歆说的没错,真要是许都城破,襄阳城也是彻底没救了!
所以无论如何,必须将张辽所部拖在徐州地界!
华歆叹息道:“如果朝廷还有余力出兵,孔明以为,我们会放任张辽带兵攻占徐州辖地?”
“朝廷是实在无兵可派了,所以这才来跟贵军商量。”
“所以联合出兵的事情,我们真的无能为力!”
诸葛亮略一转身看向刘备,想要等他表态。
依着他自己的想法,已经被华歆给说服了。
但是这最终结果如何,还是要刘备点头才行。
刘备沉声道:“如果朝廷不能出兵,你们准备如何合作?”
庐江和九江二郡不能丢,许都那边也不能破!
否则的话,自己在襄阳城中,就真的寝食难安了!
所以刘备这会儿,也只能迫于无奈出兵守下邳。
可朝廷那边,不能光凭一张嘴就让自己办事儿啊。
看到刘备终于有点松口了,华歆立即拱手道。
“只要贵军愿意出兵死守下邳,牵制张辽所部。”
“朝廷方面,可以提供一部分钱粮支持。”
“当然,具体数目,咱们可以商量着来!”
你出兵马,我出钱粮,这是目前来看最好的办法!
反正刘备这边,也不可能貔貅大开口。
否则的话,许都城内物资吃紧,一旦破防最后刘备也跑不掉!
刘备沉思片刻道:“孔明以为,我们要出兵几何?以何人为将?”
诸葛亮开口道:“我们可以调兵一万,以贺齐将军为主将死守下邳。”
“大军赶到之后,让他原地募兵,增加多少算多少!”
关羽张飞二将,刘备不会让他们前去死守的。
除此之外,刘军诸将之中可堪大用的,也就贺齐、刘信、李严等人。
但是李严性子桀骜,刘信这家伙是刘表手下旧将。
万一他们俩忽然反复,到时候岂不是一城兵马都要打了水漂!
唯有贺齐心思坚定,轻易不会被外物所动。
让他率军死守,才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可惜,贺齐这一去,恐怕多半是有去无回了!
华歆开口道:“一万军守卫下邳,是不是有些人数太少了?”
诸葛亮摇头道:“一万军守城,已经不少了!”
“如果再加上原地招募的士卒,至少能有一万二三。”
“最关键的是,襄阳城中也没剩下多少兵马了。”
“难道华公,想要我们放弃襄阳守卫,死守下邳?”
华歆立即拱手道:“既如此,贵军自行安排即可。”
“歆回去之后,必然尽快把钱粮物资送达!”
刘备答应出兵,已经很给朝廷面子了!
至于出兵多少,这个自己确实没办法影响他们的决断。
事情商议妥当之后,刘备这边立即安排兵马调动。
而华歆则火速返回许都,准备运送钱粮物资。
两天之后,襄阳城内,蔡家。
刘备取襄阳之后,蔡瑁和蒯越两人,直接被架空了。
虽然从名义上来说,两人也都在汉王麾下各有官职。
可实际上,刘备跟手下商议事务的时候,几乎不会带上他们俩!
尤其是这段时间,襄阳城局势愈发紧张。
城中那些密探,对于蔡家和蒯家的监视也越来越严!
所以蔡瑁平日里,除了在家看书听曲儿,几乎是大门不出!
“报~!家主,蔡和来了,说是有事禀报!”
蔡瑁点头道:“让他来书房见我,府中内外都警醒一点。”
“一旦发现有任何不妥之处,立即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