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冷翠,台伯河的一侧,一家巨大的国有印钞厂内。
精密的银色机器轰鸣着,以疯狂的速度吞吐着纸张。
这不是报纸,不是书籍。
是雪片般飞舞、瀑布般倾泻而出的纸币——美第奇纸钞。
教皇国的货币体系很简单,也很复杂,上百年来美第奇家族只是靠着把控银行业和货币经济,就成为翡冷翠的顶级家族,操控着权力与金钱,和其他顶级家族争锋相对。
亚历山大家族掌控着帝国工业的命脉,红水银矿井。
博尔吉亚家族手握教皇之位的权柄和帝国军事的大权。
可在美第奇家族巅峰时期,这两个强大的顶级家族也得看美第奇家的脸色,只因为一个字。
钱。
全国的货币,世界经济的硬通货,它全都姓美第奇!
美第奇铜币、银币、金币以及大小面额的纸钞和支票。
与红水银资源、黄金白银等稀有金属挂钩的美第奇货币体系。
是西方世界最诱人的东西。
也是最危险的。
美第奇货币奠定了美第奇家的百年兴盛,也宣告了它的不长久,有着世界上最令人动心的财,却没有权,就是一头豢养的肥猪!
枢机会一倒台,站错队的美第奇家第一时间遭到了其他顶级家族——亚历山大家族和博尔吉亚家族的血腥清洗,美第奇家族的庞大产业被瓜分干净,货币权收归国有。
从此沦为三流家族。
美第奇家族最成功的投资就是翡冷翠城建立之初,此后弥赛亚宗教建国,以从龙之功拿下货币权,奠定了家族百年的经济霸业。
最失败的投资,就是看错了博尔吉亚家的那对父子。
无论是老的还是小的,都看错了,一步错,步步错。
翡冷翠长刀之夜。
一夜之间,美第奇家族跌落神坛,直到如今也一蹶不振。
而美第奇货币的发行成为了教皇厅政权的财政厅所独有。
但是第三次大陆战争没有放过美第奇货币,银行业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货币体系陷入绝境。
红水银资源和稀有金属被投入无底洞般消耗的大陆战争中。
西方经济如雪崩般迅速崩溃。
为了弥补战争带来的巨量消耗,连教皇国也不免和其他国家一样,开始大规模、超量印刷纸钞。
这是一剂毒药。
短暂的能够缓解经济压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纸钞的大量发行与流通,毒性就会彻底发作。
要了货币经济的命!
印钞厂内,巨大的车间里工人们眼神麻木,机械地将刚刚印好、还散发着油墨味的成捆钞票装上推车,然后动作僵硬的将其运走。
仿佛运送的不是钱,而是垃圾。
的确,这些工人看那堆成山的钞票,眼神就像是看垃圾一样。
“该死的钞票!”
工人低声骂道。
人力推车上,钞票被堆得像小山,被吃力地推向门外。
仅在第三次大陆战争的第二年,西方世界的恶性通胀如脱缰野马,继叶尼塞帝国、新罗马帝国的货币经济危机之后,教皇国政府开足马力印钞,美第奇纸钞价值崩盘。
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商业发达的市集。
从前,这里是热闹、欢快的。
如今,有的只是麻木、绝望。
翡冷翠,西方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际都市,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
大清早的,天刚刚蒙蒙亮,一个系着围裙的妇人,推着一辆几乎快散架的手推车,车上堆满了小山一样、用麻绳捆扎的美第奇纸钞。
因为经济崩盘,纸币的价值飘忽不定,几乎一个小时一个价位,你在餐厅吃饭,吃饭前的价格,在你吃到一半时,就会上涨3%。
所以每天的清晨,人们尽可能的早的将那些纸币换来食物。
“早上好,韦伯斯先生。”
她踉跄着来到一个面包摊前。
因为纸币太重,累的气喘吁吁。
“艾维娜女士,早上好。不过我看样子其实并不好,唉~”
面包摊主韦伯斯是个同样愁苦满面的男人,他看也没看那车沉甸甸的钞票,只是叹了口气,无奈地用手指了指摊位上的那一块破木板,上面清晰可见的写着两行字:
面包:50,000,000,000,000美第奇纸币\/公斤。
艾维娜女士几乎是惊恐地捂住嘴,直直的呆立当场。
手推车失去支撑歪倒,成捆的印着美第奇徽记的纸钞像垃圾一样,哗啦啦的滚落一地,被寒风卷走几张,路人踩过,无人弯腰。
仿佛踩的只是无用的废纸。
实际上也与废纸无异。
这座城市的人们攥着大捆钞票,眼神比地上的废纸更空洞。
翡冷翠尚且如此,其他城市更不用说了,美第奇纸钞几乎沦为废纸,购买力趋近于归零。
而使用稀有金属铸造的美第奇硬币还有着一些的购买力,因为铸造时加入了相应稀有金属。
可这些硬币却早就收拢躺在银行的金库里,用作充当军队的军费,市面上只有巨量的纸钞。
这是必须取舍的,如果国家发给那些出生入死的军人废纸的话,毫不怀疑,下一刻他们就会哗变。
对政客来说,军队才是最重要的,平民暴动,可以出动军队镇压,军队要是暴动……谁来镇压军队呢?
就像在海勒区的惨状一样,政客们不会在乎死了多少人。
他们只在乎烟囱有没有冒烟。
在他们看来,拯救国家和他们自己,靠的只有军队。
至于那些平民?
弥赛亚在上,为了宗教父国的神圣秩序,只能苦一苦他们了。
神会记住的。
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