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行知心底“咯噔”一下,立即行礼:“陛下。”
皇帝要杀父亲,甚至不惜动用卑鄙手段,此事他自然是看得出来的。
此时皇帝忽然将他叫住,怕是来者不善。
好在最终,元贞帝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道:“回去好好照顾沈尚书。”
沈行知心底暗自松了口气,随即便带着儿子退了出去。
沈氏紧绷的神经,也终于在这一刻有所松缓。
沈家家眷的席位上,还剩下沈行知的妻子,以及沈清辞的妻子。
两方离得不远,对视了一个眼神之后,若无其事地坐着。
也就在这时,漏刻显示已到三更天时辰。
元贞帝自是没了兴致,经过这么一个插曲,在众心有余悸,哪里还有庆祝的欢喜?
于是元贞帝点到为止:“夜深了,都散了吧。”
没有多余的话,他起身离开。
就在他走后不久,在众陆续离席,各自散去。
甚至未有任何窃窃私语的嘈杂之声,可见大家都被吓得不轻。
不管心底有什么疑惑,都纷纷按捺住,以免祸从口出,招致杀生祸端。
刘尧扶起韦贵妃:“母妃,儿子送您回去。”
韦贵妃看了一眼刘尧,唇角挑起的同时,眼眸流转,又把目光落在皇后身上:“臣妾告退。”
她说话的时候,带着几分得意,几分挑衅,还有些许嘲讽。
皇后淡淡一瞥,并未给予回应。
尽管如此,她还是感受到了莫大的满足,扭着腰肢趾高气昂地离开。
待人都走了不少,太子终于忍不住了。
他来到皇后身边,低声开口:“母后,这韦贵妃也太得意了!早晚有她倒霉的时候!”
皇后没有多言,只是那么坐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太子似乎根本没有看到皇后情绪不佳,继续喋喋不休:
“母后,令宜她只怕凶多吉少,这和亲一事怕是不能了,看来我们得想一法子,把损失降到最低!”
说话间,他眼眸流露出来的,是与元贞帝如出一辙的狭隘与狠意。
皇后眉头轻轻蹙起,眼角眉梢里的厌恶一闪而过。
是的,厌恶。
这一情绪被即将离去的白明微捕捉,不免让她觉得有些意外。
“怎么了?”
耳边是萧重渊的轻声细语。
白明微摇摇头:“没事,等会儿与你说。”
俞皎连忙凑了过来,把适才太后的话传与白明微知晓:
“明微,太后说那位邱道长,不像是道家中人,倒像是死士。她让您务必要注意,以免还有后招。”
“死士。”白明微咀嚼着这两个字,“不是北燕大巫师么?”
这倒是她所没有预料到的。
但冥冥之中,她觉得必定与大巫师有关。
萧重渊低语:“如果是死士的话,情况就变得有趣多了,只怕抹灭了这位邱道长,明日就会冒出来另一个一模一样的邱道长。”
白瑜立即警觉:“如此说来,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啊!”
俞皎当机立断:“我难得入宫一趟,要不去看看姑姑再走?”
白明微拉住了她:“时间太晚了,初二命妇朝见,太后娘娘的母家人也会入宫。要想见太后,到时候你可以早点回定北侯府,之后随定北侯府的人一同入宫。”
俞皎想着也是,当即便应下:“嗯,初二再做打算。”
打定了主意,几人一同出宫。
宫道上挤满了人,前来接应的各家马车,都在排着队等候主子。
白明微拍了拍沈氏的手:“大嫂,风军师送你回去,你要是有什么问题的话,到时候尽可问风军师,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萧重渊当即接话:“放心,我会把大嫂他们安全送回家。”
白明微点点头,而后看向白瑜:“七哥,路上小心些,怕是不太平静,不论谁约见都不见,直接回家。”
白瑜颔首:“好。”
大致交代了一下,白明微便穿过人群,从拥挤的人流中挤了出去,消失在夜幕之下。
不多时。
今朝醉的雅间里,迎来了一位秘密之客。
他被封掌柜亲自引了进去,拉开门后,白明微就在里边等着。
“越王殿下。”
白明微起身行礼。
刘尧反手将雅间的门关上。
他坐了下来,随手倒了杯茶水饮尽:“大将军,坐下说吧。”
可见在他从容镇定的外表下,还是有着不小的情绪起伏变动,需要这满满一杯茶,才能压制住那剧烈起伏的情绪。
白明微依言坐下:“想必殿下有很多疑惑吧?”
刘尧点头:“自是有很多疑惑,需要大将军解释解释。首先是这今朝醉,什么时候成为了大将军的地方?本王竟不知道。”
白明微也不隐瞒,但也没有全然透底,只是说:“今朝醉的东家与臣的母亲有旧,所以当时才能完成酒水交易。”
刘尧当即会意:“既然如此,那么这里便是个安全的地方。本王时间不多,待久了只怕会引起怀疑,大将军尽量长话短说,把今夜之事向本王解惑,顺道告知本王接下来还有什么事需要配合。”
白明微应下:“是。”
紧接着,她把今夜的计划透底:“今夜用的是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令宜公主的下场,都在计划之中。”
刘尧疑惑:“当时大将军只让本王负责母妃那边,确保母妃能够将父皇的计划查清楚,并且透露给李美人,从而促使李美人做出反抗。”
“怎么最后还牵扯上令宜了,这叫本王有些猝不及防,今夜险些没能接住招,好在本王谨记大将军的话,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按兵不动。”
白明微解释:“殿下的计划的确很成功,李美人从贵妃娘娘那里知晓了陛下的计划。”
“知晓她有孕不过是药物作用,她这孩子根本留不住,也知晓了陛下想要用她的孩子嫁祸到沈大人身上。”
“李美人一时之间心如死灰,从而决定主动落胎,好让陛下的计划落空。”
“但殿下也看到了,陛下直接把毒抹在李美人的酒杯之上,所以光落胎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臣便准备了一个后招,而这后招的人选就是令宜公主。”
刘尧叹了口气:“令宜这种情况,根本不适合联姻,当然就算她一切正常,只怕嫁去北燕之后,还会给母国招来祸患。”
说到这里,刘尧用极为淡然的语气,总结了他对令宜公主这一后招的看法:“她的下场本王并不惋惜。”
接着,刘尧又倒了杯茶水,不过却是推到了白明微面前。
他一字一句:“本王不解的是,大将军是怎么让令宜上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