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袁承天见这郑萧萧神情透着无尽的悲伤,心想她虽是白莲宗主——一派的掌门,内心实则柔弱如斯,不是刚强是柔弱!眼前尽是死亡的白莲宗的女弟子,让她如何面对?虽然世上人之生死也属平常,然而是人总是难以放弃置之不理,因为人之异于禽兽便在于此!袁承天更甚于此,他总是悲天悯人,看万物总是悲伤,心想世上的恶人多了,好人便不久长,可是自己总是难以为继,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想来天下恶人循循不绝,可是好人却不久长,世人都说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可是目下却是行恶者未必受到律法制裁,而好人却含冤莫白,不知道天下公道何在?记得小时候他所在的镇甸之上有一帮恶人,行杀人放火的勾当,依仗家族势力为非作歹,而有司衙门却置若罔闻,因为恶人总是抱团取火,腥臭相投,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其家族倚仗银钱勾结有司衙门行不法之事,欺压镇上良善之人!一时权势熏天,镇上居民敢怒不敢言,皆在其淫威之下!那时袁承天见了,心中自是愤恨这世道不公,难道我辈皆要生存于这恶人之下,哪里还有青天?——后来夤夜之中有人潜入那恶人之中为大的大当头家中,用迷药迷晕其夫妇二人,取其首级而去。次日有司衙门收到禀报说是其大家族中为首老大夜中被人戕害取其首级而去,便升堂派有司衙门中的干练捕快四下缉捕凶手,可是久久没有信讯,大抵是江湖上的侠客见事不公,愤而出手取其性命而去,这也是天道好还的佐证!那时袁承天心想倘若世上多了这些仗义出手的江湖侠客,世上的恶人大约也不会置律法于不顾,肆意妄为,有时竟胆大包天,杀人越货!

可是世人皆说神明在世,却也不见得让十恶不赦之徒授首,反而自鸣得意,违法不惩,让好人活得艰辛!有时世人供养是要你惩恶扬善,可是你却置之不理,空让世上守法如一的好人不得善终,让人不明白天道何在?公理何在?袁承天有时候见世人虔诚供养神明,希冀惩恶扬善,然而实在的情形却是完全相反,有时他也哀叹在这世上尽有杀不完的恶人头,唱不完的悲离歌、饮不尽的英雄血!只因世人懦弱以至让恶人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有时杀人放火,毫无顾忌!他虽看这种种不公,恶人堂而皇之行不法之事,置国家律法于不顾,践踏别人尊严,而我世人却忍辱含悲,只有在哀声叹息之中,尽不知何时才可以冲天一怒斩尽世间欺善怕恶之徒,还我郎郎一乾坤!生死何足惜?有时世人畏死,在恶人的淫威之下一时含悲受辱,只是未到时节,一旦权柄握在手,誓要杀下天下为恶之徒!

郑萧萧见袁大哥口中嚅嚅嗫嗫而言,似乎听而可闻,知他从来心中痛恨天下世上为恶之人,欺善怕恶之徒尽多,所以杀不完的恶人头,行不完的断肠路,唱不完的悲离歌,由此可见世人苦难方深,地方上的强盗为恶不善,滋事生非,扰民已久,便是朝廷的有司衙门也是捕拿不得,以至让百姓苦不堪言,人人说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可是现实中却不见这恶人绳之以法,看来只有以非常手段行不寻常之事!其实世人虽视白莲宗为邪派外门邪道,其实她们暗中这些年着实杀了不少地方上违法之徒,便是有司衙门中的捕快也是不得头绪,无从破案,只有作为悬案,其实这些案子都是郑萧萧所做,因为她一样痛苦天下间的欺善怕恶之徒,但教所见便是见一个杀一个,决不留下后患,为祸良善之人!

忽而袁承天念及这些年来在这世上所见地方上的豪强违法行为,却不为朝廷律法制裁,不禁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心想杀不完的恶人头,继而又长声吟道:“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乐兮,当入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美,悲歌郎太空,唯愿仙道成,不愿人道穷!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束诵妖魔精,斩馘六鬼锋!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束诵妖魔精,斩馘六鬼锋!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郑萧萧听得袁大哥将这一番《度人世经》一经说出,顿觉世上妖魔精,便该尽力斩馘,否则为祸世人!正所谓: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愿我世人脱离苦海,尽得桃花源,不再受那无穷无尽的生命所累,脱却万千束缚,前面便是乐土!

只是她虽是白莲宗的一派的宗主,却是不明白这道教的经文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袁承天见她不惑的神情,便简而言之说道:“郑姑娘这番经文大旨是说世上的恶人行凶,而心存大义之人有道之士不能置若罔闻,于我无干的心态,否则岂不是恶者当道?所以但凡我辈侠义之人便该当拔剑相向,取尔首级,以为天下公道,否则大义难彰?你说郑姑娘如果我教一味平和谦让,岂不是让恶人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所以家师便直言不讳说道杀恶人既是行善念也!不必有不忍之心,因为你不杀恶人头,那么恶人便会变本加力为害好人,你便等同于助纣为虐也!”

郑萧萧亦是深明大义之人,她自然也明白世上恶人循循不绝,子子孙孙相传,似乎薪火不断,而好人只有活得倍感艰辛,似乎看不到希望;在无望中也只有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因为有时律法对他们也形同虚设;所以白莲宗便是见有不公的事拔剑相向,手刃此獠,这也是江湖上传言她白莲宗枉杀无辜,视为邪魔外教,——其实这些名门正派哪里却知道这些恶人都是该死之极,平昔为恶不善,欺压良善,难道不该杀么?可是这些名门正派却见不得白莲宗的这种行为,觉得擅自行事,不免有失公允,置国家律法何在?只是他们从来便没有仔细想过恶人不死好人焉能存活的道理?袁承天一向秉承杀恶人既是行善,否则世间焉有公道二字,所以他悲天悯人的是那些为善之人,至于十恶不赦的恶人但教所见便是见一个杀一个,决不遗留世上为害世人,虽说昆仑一派的宗旨是济世度人,然则对于那些为恶之徒决然不必讲什么道义,因为师父有言:杀恶人既是行善之举,不必纠结于道义!这也是他有时见到恶人拔剑相向,诛杀殆尽,决不留下遗憾,虽然上天神明未必可以管辖他们生死,然则但教手中有剑便是决不留情!也许他情性耿直,在世上见不得那些宵小之辈,所以别人看他特立独行,仿佛怪物一般,似乎是全然不通世务;他却不在乎,因为有时人活着只为自己,又何必管别人如何看待?便如当年的尽忠为国的袁督师一心只为社稷,虽死而无憾,因为他只为心中理想,所以纵死无悔,只是忍见山河沦陷,心中犹有不甘,所以才毅然写下了那首气壮山河,后无来者的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其碧血丹心可鉴,只是当时无人能解,以为他是通敌卖国的奸贼,只到后来才拔乱反正,可是事去有年,只是可惜英雄已逝,山河易主,只有山花依旧,故国不再,只有梦魂里才可亲近!

他们二人稍息片刻,便搬运木柴将白莲宗的女弟子悉数架于木柴之上燃火烧尽——因为如果一一掘地埋葬,却非易事,所以索性火葬她们。郑萧萧面对熊熊烈火,见这众女弟子尸身于必必剥剥的火焰之中一时化得灰飞烟灭,于世间一切成空,再无形迹留于这茫茫世上!郑萧萧见她们魂飞魄散,于心中自然悲痛难已,因为人生最苦是生离别、不可见、再相思!袁承天见状亦是心中悲伤无地,心想这些妙龄可爱的女孩子性命消失于一瞬间,怎不让人肝肠寸断,不由地盘膝而坐,眼观鼻,鼻观心,心意相通,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膝盖之上,戚戚然言道:“尔时,救苦天尊,徧满十方界,常以威力神。救拔诸众生,得离于迷途。众生不知觉,如盲见日月。我本太无中,拔领无边际。庆云开生门,祥烟塞死户。初发玄元始,以统祥感机。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渺渺超仙源,荡荡自然清。皆承大道力,以伏诸魔精。空中何灼灼,名曰泥丸仙。紫云覆黄老,是名三宝君。还将上天气,以制九天魂。救苦诸妙神,善见救苦时!天上混无分,天气归一身。皆成自然人,自然有别体。本在空洞中,空洞迹非迹。徧体皆虚空,第一委气立,第二顺气生,第三成万法,第四主光明。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太玄无边际,妙哉大洞经!归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郑萧萧虽非道教中人,但是她亦听出袁大哥所诵乃是《太上救苦经》!这是道派度人已亡的经文,道尽了生死无常,茫茫之事不可料所苦况!

她听袁承天情出肺腑,字字如泣,句句椎心,知道他为亡灵逝者所生怜悯,看这世间一日之中逝去多少人,又生出多少人,往复回转不可胜数,一日之中出生入死,一时让人心生悲悯,似乎什么雄心壮志都化作云烟!

月色转西,微光已沉,只见大地一片寂寥,无复生机。郑萧萧将木柴燃尽的骨灰盛在一破钵之中,埋于地下以示魂魄寄于天地!袁承天见她神情戚戚,说道:“郑姑娘咱们就此别过,我还要赶往京城!”郑萧萧道:“你一个人去京城?”袁承天不解地看她,心忖:难道还要带你一同去?郑萧萧又是神情黯然,低头道:“现在世上只孤孤单单剩下了我一个人……”袁承天说道:“郑姑娘你还可以东山再起,四下网罗人材……”郑萧萧却道:“这些年我奔走江湖,见得生离死别的多了,于江湖事业再无用心……袁大哥,其实我老早便想与你……”袁承天忽然打断她的说话,说道:“郑姑娘现在我袁门已在朝廷四下缉拿之下,流落四方,所以我实在不能保护于你——我……”他忽然有些哽咽,有的话竟然说不下去!

郑萧萧知道袁承天腹有天地,自己不是他期盼的人,所以个中意思他又不是听不出话中之意,心想:袁大哥有他的事业,自己何苦连累于他?又况且而今天下大势对于他袁门岌岌可危,他还要思量如何应对朝廷的围剿,自己不能给袁大哥凭添烦恼,那样他更加不知计将安出了?自己怎么可以为了一己之情而误他袁门事业?又况且袁门势力波及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牵连三十万之众,所以说非同小可,可说牵一发动全身,所以而今袁大哥的责任实在干系重大,非同小可!所从她拭去眼角泪,故作无畏的样子,说此间事一了,就此别过,虽然心中犹有万千的留恋,然而她也有女孩子的矜持,所以强装无所谓,可是内心却在挣扎流泪,只是无济于事。

袁承天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去,想要挽留可是话到口边又生生咽了回去,只因为自己此去京城千凶万险,怎么可以连累上她——她虽身为白莲宗一派掌门,可是终究还是一柔弱女子,他又怎么忍心带她去那龙潭虎穴——冒生命危险?

郑萧萧缓缓而去,好想回头看一看袁大哥,可是心中那份固执却告诫她不可以,那样也许会让袁大哥看轻自己;所以她努力控制自己压抑的情感,不再回头毅然向茫茫大地之处走去,心如堕冰窖,只是内心深处依旧在呐喊,只是不出口,爱在心上口难说,只是将这份情感匿藏在内心最深处!

忽然从天空最深处飘落了几枚树叶,落在袁承天的头顶、肩臂和手臂之上。他都无有察觉,只是内心的苦痛已超出了感知!耳边仿佛与闻先前师父所吹动的那箫声和那《洞仙歌》:却道腥膻,不是人间事!可叹华年付与谁?当年袁督师,控马辽东,气如山,谈笑间灭胡虏。而今事成空,再无英雄,拔剑相向问青天。笑一声,叹一声,山河无主,空流泪,到许何年?剑倚天,踏遍苍茫处,问英雄何处,再朝天阙!他目之所及,皆是苍茫无处,心事沉沉,心想自己不能置袁门万千兄弟于万劫不复之地步,似乎只有分散袁门各省分舵,归于民间,朝廷便无从一一查起,因为那样耗力无功,到头来会无有结果,这样可以避免杀戮,未尝不是好事,至于恢复大明江山也只有暂置一旁,故后言之。

一路之上他但见有人衣不遮体,在道路两旁乞讨,哀哀之可怜,不禁心想从古而今又有多少可怜之人饥死于道路沟壑?忽而想起那清初大儒顾炎武君曾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不由得心想自剃发易服,天下左衽已来,虽民间时有反抗然则总是捕灭于瞬间,当年复明社的丘方绝帮主与大内的太监勾通消息夤夜杀入禁城,几乎攻下京城,幸亏皇宫大内四大高手和血滴子赶来,才得以制止,然而丘方绝见大势已去,心下却有不甘,张弓箭射隆庆门,深入寸许,而后率教中弟子趁夜黑人乱之时迎出京城。此一役虽未成功,然而对朝廷震动极大,皇帝下罪己诏;太后恭慈由此对天下乱党狠之入骨,生下嫌隙,认为汉人官员不可尽信,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以处处抵防,让满洲官员制衡汉人官员,以防起了异心,有了反志!

他忽又想到我教志心朝礼,无敢有它;虽然自己现在是袁门少主,然则内心依旧认同昆仑派,因为上天予它,裔流天派,而本教之宗旨之一又是气孕岳灵,主旨万物众生皆要平等如一,若世间有妖氛应为我扫尽,除却世上为富不仁的十恶不赦的恶人,只是自己一个人实在力有未逮,不能杀尽世上的恶人,只有扼腕长叹:杀不完的恶人头,唱不完的悲离歌,说不尽世上沧桑事,道不尽的英雄泪!行不完的江湖路!

他一生惯看不平事,幼旬之时便目睹镇上十足的恶人惯使阴毒手段,横行乡里,残民以逞,而有司衙门却无济于事,所以他便愤愤不平,忍看乡民受苦,而自己却然无能为力,那时他便想这世上何时有公理?有时甚至他在睡梦朦朦胧胧之中见到一位侠客拔剑相向,斩杀恶人,正所谓那有不平那有我!只可惜一觉醒来万事空,只有寂寞、孤独伴随着他;在那冬日孤冷的夜中,人家灯火,可是他自己只有苦苦倦缩在那长街尽头的墙角,任由大雪刮来覆盖全身!那时节他不但感到孤冷,而且感受到了世上种种苦难和不平!有时他扪心自问:老天为何这样苦苦折磨他?为何别人家的孩子可以锦衣玉食,不受欺侮,——而自己处处面对不平,有时被人拳脚相加,而自己孱弱的样子似乎无力反抗,可是这并不能让他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因为有次他听到说书先生说到袁督师尽忠为国守辽东,不畏生死,只为天下众生!他想自己比起袁督师可差得远了,眼前的些许困难又算什么?人生世上不过是受磨历的过程,因为若一路坦途又有何意味,所谓圣人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且说: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忽然有人声喊道:“过往的大爷可怜可怜小老儿——小老儿山东人士,因家乡受灾,一路乞讨来往京师,本想乞讨可得过活,谁想天不可见,老婆子感染疫情不得医治而殁,而今只剩小老儿一个人孤零零无所依靠,只有……”他再也说将不下去,神情悲戚,干枯的双眼泪如雨下,流过干燥的皮肤。

袁承天最见不得人间疾苦,见不得恶人行凶,见不得世上不平事!而今却见这老者悲惨身世,心想:世上之人苦难方深!何时天可怜见佑我世人脱离苦海,暂避桃源!此时忽然有巡视清兵挎刀而来,见了这老者衣衫破烂,在北风之中扑扑作响,非但不生怜悯之心,反而大马金刀喝斥他快快离去——因为此是京畿之地,如他这般装束有失京城的体面,所以快快去往别处,不可久留!这老者面有难色,只是说话迟疑了片刻,便被这清兵头子劈头盖脸马鞭抽下,只打得老者哀哀求告。虽有人见了,只是远远围观不敢近前,因为谁敢与有司衙门放对,便是地方上的地头蛇见了也是心有不忍,却又不敢说话,害怕一个不对,惹上无妄之灾!

袁承天也是奇怪,这老者为何不走,还在原地?忽然老者一个趔趄,摔倒在地才可见到他的左腿已残绑着布带,所以走动艰难,倒不是他有意忤逆官长,再者他也没有那样的胆识!那清兵头子一向蛮横惯了,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又是劈头盖脸一长鞭抽下,眼见势疾劲狠真向老者头脑要害抽去,如果一击得中,那么这老者势必命丧当场!——可是对他来说也不是多大的事,因为他身后有九门提督大人给他罩着,何惧来着?

袁承天眼见那些地方上的混混无一人敢仗义出言,更遑论出手,心中鄙视,心想原来世人尽是欺善怕恶之徒。长鞭落下,那老者已然跃倒不能一时便起,似乎只有受这灭顶之灾。他不觉双眼一闭,心中哀叹一声:我命好苦……那清兵头子这一鞭用足了力气,要致人于死地,一是为了以儆效优,二是给自己立威,看以后谁还敢忤逆自己?可是忽然长鞭落空,地上原本倒着老者忽然不见了。他着实吃了一惊,心想:难道是自己适才看走眼了?不可能啊?明明就在眼前……倏忽间有人喝了一声“撤”将他手中长鞭取去。他内力终究不足,双手受力不由得向前冲了几步。待他看清楚夺取自己长鞭之人竟是个年已弱冠,星眉郎目一少年时,很是出乎意料,心想:那里来的野小子,胆敢太岁头上动土,简直活得不奈烦了!

袁承天适才出手将老者拿往别处,又且出手夺鞭在手,这一切也只在旋踵之间的功夫。这清兵头子武功毕竟与他相差甚远,怎能望其项背?袁承天不愿与其多所纠缠,因为他见这老者身体虚弱,急需找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好好为他医治,因为他不但身体残废,更兼身体之内的脉象极为虚弱,似是危殆,已是不能多所耽误,所以他将长鞭抛出,不再理会这清兵,径自抱起老者大踏步扬长而去,瞬间不见踪影!当时在场之人,人人见了都是惊异不已,心想:此非常之人也!便是那名清兵头子也是骇得心头扑扑直跳,心想:这少年若要杀我只怕易如反掌!好在他拿那老者径自去了,否则自己只怕难有幸理!他心中不免又惊又骇!

袁承天拿着老者来到一处僻静之处,见前面是座荒山,山中腰有一座山洞,便不加思索提脚上了去。山洞之中一无所有,只有碎石不平,而且阴潮黑暗。他忙用身上取下火折,随便找了些木柴聚拢来点着取暖。山洞便明郎起来,火光起来以后便驱散了洞中的污秽之气。那老者这时才呻吟出声。他见袁承天这身手,确乎是非同凡响,且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能为,可说是英雄出在少年!

袁承天手搭脉门觉他体内气息不对,似乎任督二脉相冲,致使他气息不稳,甚而有可能走入岔道,甚而危及性命,其症状与身有武功之人走火入魔毫无二致,所以当务之急是以己之能平息他体内的任督二脉的气息相冲。任脉起始于中极穴的下方,向上到小腹下毛发边缘,再沿着腹部里面,向上经过关元穴,到达咽喉,此隶属于人体之阴脉;督脉起始于下极之俞,沿着脊柱内部上行,到达风府穴,进入脑部并上行头顶,沿着前额下行至鼻柱,属于阳脉,是为全身阳经会聚之海!两者脉象相融合则人体康健无灾,否则相互冲突便见病症,危者人身;今时这老者正是任督二脉冲突之时,如果不加之制止,那么便危及性命;所以袁承天便以指制他周身几处要穴,以阻其脉象相冲相撞,然后以昆仑派的无上内功心法引其任督二脉导入正途;他左手以内力牵引其任脉不再乱走,以右手内力制衡其督脉不再相冲,徐徐以力引其导于正途!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难,这一通下来,累得他汗湿重衣,因为如果应付一个身有武功之人也不如何费力,因为其本身便懂这任督二脉的重要,自然会与其契合,然而这老者对武功可说是一窍不通,所以便十分费力,但是救人危难又讲什么斤斤计较,所以待到任督二脉归于平和,他心中着实放下了千钧重担,——虽然他之与这位老者萍水相逢,然则救人危难本就是侠义中人所为,所以袁承天不辞艰辛,因为世上众生平等,无所谓贵贱;在他眼中只有善恶之分——善人与恶人;善人天生悲天悯人,而恶人则行尽恶事,而不知自己臭名昭着!袁承天一向嫉恶如仇,但教所见便当拔刀相助,只可惜在这世上杀不尽的恶人头,道不尽公平事!

洞中篝火必必剥剥地燃烧,不过一刻便将燃成灰烬。袁承天从身上摸索出十几两银子交给这老者,然后辞别——因为他还要去京都寻大师兄傅传书——因为他身上有袁门名册,一旦告发尤其恭慈太后那里便是祸及天下之事,因为朝廷只要按图索骥那么袁门弟子及各分舵舵主便是祸临己身,甚而恭慈太后震怒之下诛连九族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在恭慈太后眼中国家社稷大如天,区区乱党又算得了什么?所以他不能不着急,这名册关乎天下三十万之众的人的性命,他身为袁门少主责无旁贷,否则他怎对得起袁门中的好兄弟?

他别过老者,走出山洞迎着山风凛冽,心中一时豪气纵生,心想而今天下岌岌可危,袁门危如累卵,自己肩上重担千钧,此时此刻无人可以与己分忧,只有自己一人挑起千钓担,面对重重困难当者披靡,再无后退可言!他一时豪气纵生,一时又觉彷徨无着,一时感到来日大难,去日无多,心想:袁督师你可曾见你的后人面临重重危机,如果你生有神灵那么便该当佑其武功天成,惩恶扬善,昭昭于天地!

夜风中行,虽然凉风袭面,可是他都没有感觉,只因心事忡忡,虽然他比不了宵衣旰食的嘉庆皇帝,可是他们有一点是相通的——那便是同样的悲天悯人,丝毫见不得人间疾苦,对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总是怀着济世为人的心,尽己所能卫护公平大义!

京都御街依旧繁华如昨,可是袁承天却有种错觉,愰如隔世,因为昔年的好朋友一个个离世,江湖上的反清复明帮派一个个分崩离析,都是土崩瓦解;现下袁门也是岌岌可危,命操人手,怎不让他心中忧患。

经过袁氏宗祠,忽见墙倒屋塌,不知所以便问左近一个卖馄饨所老伯。老伯长嘘短叹,言道下令拆这宗祠的是九门提督大人——而他则是受命恭慈太后的懿旨行事,所以不得不为之,只是可叹这百年的袁督师宗祠一旦废于今日,只怕日后再难重见,说得两行浊泪!因为当事之时世人多念当年袁督师尽忠报国,不畏生死,只是皇帝刚愎自用,以致杀了这位忠义之士,可说这崇祯皇帝朱由检自毁长城,以致让满洲人得志于中国!要知道有袁督师在,镇守辽东满洲人不得侵犯大明国土,可是自袁督师去后,世上再无人可以制衡于满洲人,所以后来敌人可以所向无敌,长驱直入,犯边而进,以致入主中土,从此天下改国易号,大明不复存在,明室后裔和有气节的文人有的削发为僧更有的入山为道,也不愿入仕清国,由此可见世人的气节,非是吴三桂与洪承畴之可比!

他知道恭慈太后虽然不智,但是拆这袁氏宗祠必是受了傅传书的蛊惑,否则她不会利令智昏下这懿旨,因为有宗祠在世人还念着朝廷的大义,可是一旦拆毁这袁氏宗祠,无异于是在世人本已平和的心上狠狠划了一刀,不由让人愤怒,更为激起世人的反抗。傅传书之所以这样做便是要搅乱天下,从中取利,因为那样他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何乐而不为呢?至于皇帝的声名他自然不予理会,也不会对小师弟袁承天心生愧疚,本来他有机会完全控制天下,奈何小师弟处处作梗,以至坐失良机,否则的话此时只怕已然君临天下!

袁承天眼见袁氏宗祠受毁,亦是无能为力,心想:先祖袁督师英灵何在,难道要他飘泊于虚无缥缈间,不得有安身之所?自己又怎能见这宗祠受毁而无动于衷,虽然自己能力有限,似乎不能左右皇帝——其实目下皇帝也是无可奈何,因为恭慈太后临政,大权独揽,嘉庆皇帝既使有心,也是爱莫能助;又况且旁边有九门提督傅传书不怀好意,一力撺掇恭慈太后对袁门和袁督师的极力打压,所以既便是皇帝也不能阻止太后的懿旨,只有眼睁睁看着袁氏宗祠被毁,也只有扼腕长叹——因为他虽为满清皇帝,可是心中却敬仰这位汉人中不世出的大英雄——只是其生不逢世,偏偏遇上不智的皇帝,以致大志难酬,只有含冤而殁,这未尝不是悲哀之事!

那馄饨摊的老伯见他怔怔出神,神色间忽而悲伤忽而愤怒,心想:袁督师宗祠被毁,世人不无悲伤,可是朝更的旨意谁又敢违抗,况且有九门提督大人亲力亲为?袁承天默默走进了这废墟,只见后院只有那口石块砌的水井未被毁坏,其余的大屋皆是椽梁屋倒,甚为凄惨。他不觉悲愤又上心头,心想:大师兄你好毒的心,为何向太后谏言要毁掉袁氏宗祠——这里面可是供奉着袁督师的千古英灵,可是现在已是夷为平地,你让他的英灵何处安身?

忽然黑暗中冲出许多刀甲在身的清兵,为首一人冷哼一声说道:“提督大师果然料事如神,袁门少主果然寻迹而来!”只见这说话的是为统领,因为从衣着便可以看出他身份高出寻常清兵士卒甚多。他手中还拿着画像——这画像不问可知便是袁承天的。

袁承天见他说话之中透着对上司的奉委,心想:原来大师兄老早便在这宗祠四处布下了清兵眼线,只为自己自投落网——只恨自己一路心有旁鹜,是以并未觉察一路上事情有异,所以便中了大师兄所设的圈套。而今自己只有面对强敌,因为自己再无后退可言。因为他知道大师兄一向性格暴戾,为人处事处处透着阴毒,对人对事从来都是不死不休,而今他已在京都之中,只怕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因为他的野心极大,而自己却恰好又是他最大的障碍,因为有他在,大师兄便投鼠忌器,不能够随心所欲,因此阴谋不能得逞!

这位清兵统领见袁承天没有束手就缚的样子,心中的火气更是不打一处来,心想:你也只不过是朝廷乱党头子,还敢对朝廷命官直视且有不服的样子,也真是大胆之极,因为先前从来没有人敢对他直视且无惧意,今日看来自己不给他点厉害看看,也不知马王爷三只眼!他刷地一声抽刀在身,晃动之间已是欺身而近,不由分说长刀向着袁承天劈头盖脑砍了下来,十分之中透着杀气。

袁承天见他公然动刀杀人,心想这人平日里只怕是嚣张跋扈惯了,所以便一言不合,动手杀人。他见刀来,只是轻飘飘地伸右手中、食二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挟持这统领的长刀,让它不能前进半寸。这清兵统领万万没料到袁承天出手之准,竟于闪电之中挟制自己长刀前进不了半寸,想要夺刀又是不能,因为他使出全身之力,刀在人家二指之间竟而不动丝毫,由此可见这袁承天功力之深也是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可是此时他已是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之时,当着众清兵他怎么可以失了身份,丢了面子,那么以后如何立威?他想到此处已是气急败坏,左腿忽地向袁承天气海和中极二穴——此二穴位于人身肚脐之下,最为人体紧要的所在,只要一击得中便有性命之危,可见这清兵统领欲将别人置之死地而后快的阴毒。

袁承天岂能就范,只有撤手回招。这清兵统领便夺刀在手,身子立刻后跃,然后喝令身后的清兵张弓射箭,于是乎一瞬间但见万千羽箭向着袁承天周身射去。袁承天见机的快,身子翻跃之间已是躲在一堵废墟之后。耳边但听得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全都射在砖石之上,发出刺耳的声音。

袁承天隐身于此,稍稍喘了口气,又见这名清兵统领执手放出一束烟花讯号——不问可知那自然是向九门提督傅传书所传达的信息。

果不出所料,片刻之后但听得有众清兵拥簇着傅传书而来,火光闪映之下可见他又恢复了义气风发,因为这是京畿之地,是在他管辖之下,试问谁人敢撄其锋?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归刀幻影江湖规矩破坏者赤煌记这捕快不仅强的离谱,还是诗圣?林风降临神雕杨过,弥补所有遗憾一剑断恩仇玄中梦七十二道山野修士天上掉下个炼丹炉圣女帮我模拟修仙诸天:我的穿越有点不正经大秦我靠读书入圣开局召唤大雪龙骑嬴子夜大神别笑公府贵媳九鼎记阴阳同修苏氏修仙录一品道门九霄天仙域盛世武神浪侠一笑素手丹仙:那仙君是我的我天怂星林冲开局挑杀高衙内我在武侠开工厂女将修仙之上神别挡道我的师妹是剑仙天歌4一曲勾心综武:王语嫣拒婚,强娶李青萝美人鱼李易陆璃小说阅读免费极道圣尊魔王在路上剑宗旁门蓝血凤凰开局抽取常威,怒杀来福豹头我不修仙吗,咋成云养男友了?不死不灭仙界之蜕变不朽邪尊玄铁神刀魔葫洪荒之请祖宗为巫族做主李易陆璃小说全文免费阅读仙未殃神皇归都市在诡异世界修仙家族修仙,我家手机穿越了惊雷破空
爱看读书搜藏榜:出门便是兰若寺狱血道尊打脸反派的修仙日常[综]女主凶残望仙门天降神婿武道进阶浮光祸世天劫医生绑架天命者不是穿越是逃生方尘的小说免费阅读窃香火者神九死丹神诀藏剑恩仇记朱翼皇朝武侠:开局获得模拟器天劫尽头,我即是深渊全世界的大佬都要杀我绝世妖神作为太监,我一点也不想长生不死灵域战仙劫修传大明武尊唯我正邪之路修仙从变成猫开始娘亲快逃,父王来了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倾世宠,王妃天下第一学渣的传奇人生综武:猫猫开局带回北冥神功嬴政:原来我儿子就是白衣枪神功德成圣从杀生开始人在镇妖司,只能往死里苟!我原来这么强啊神魔系统天道异魂侠义满江湖修仙从抽奖诸天开始诸界斩妖人我一铲子下去灵气复苏最强不死系统身在捉妖司,老婆居然是绝世大妖秦汉豪侠传拜师风清扬天尊的小萌徒火影之漩涡六道重生神雕:拜师李莫愁破岚伪唐编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冷莫颜与楚潇传饮马醉山河我在修仙界抢灵气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新玉箫英雄传武侠反派:开局洗白救乔峰,女侠全沦陷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夜斩仙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剑来:开局截胡宁姚,我成了魔道巨擘八号当铺:从天龙八部开始!史上最弱男主角刚入截教,听到截教气运在抱怨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无名剑主剑魄沉星录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玄武:从零开始老夫六十了,圣婴系统什么鬼?天绝剑破宿命劫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剑荡江湖快意恩仇混沌宝典之灵源诀五年内必死?我选择速通修仙界!太虚王座医圣杨洪一综武从抓邀月开始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开局荒古仙柳:我呼吸就能升级!大宋枭雄无妄仙君综武:天道曝光我九世负心神雕:龙女为后,贵妃黄蓉从综武世界开始逍遥诸天葬魂天刃通天重生,镇压洪荒聚宝乾坤碗纵横诸天:从修炼辟邪剑法开始大道仙瓶从天龙活到现代的武林神话踏雪寻青梅异界纵横之我在江湖搞发明武林风云之九阳传奇孤鸿破苍穹签到修仙:我在青城山躺成剑仙星极宇宙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逆世灵霄纪一梦江湖之宸霜玄龙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