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二早晨,我和李辅国还有六护卫,比平时更早地吃了早饭。李亨和韦晓媚也比平时吃早饭吃得更早。
我和李辅国被李亨叫到承恩殿一楼中堂内。李亨穿一身浅红色有各种金色线条修饰的礼服,站在我们面前。我和李辅国先后向李亨行拱手礼问安后,李亨说:“我现在穿的这身圆领的浅红色带金色线条的礼服,属于朱明服的一种。按照先前的老流程,太子要穿绛纱袍,那种服饰红得更深一些,领子是直的,服装纹饰更华丽,是皇帝参加一些庆祝活动时穿的礼服的一种。我若是穿那种绛纱袍,我父皇心里指定不高兴,但是他嘴上不会说。”
我说:“幸亏殿下您心思敏锐,察觉到了这些,提前做好应对。”
李亨微笑着说:“这得益于高力士的提醒,也得益于我们那个四人会议的讨论结果。李辅国,你在那次讨论中,提出了重要的建议,等册封仪式结束后,我会奖赏你一些银子的。”
李辅国感激地说:“奴才谢谢太子殿下。”
这时候马车夫郝运莱在中堂门口禀报道:“启禀太子殿下,册封仪式所用的马车,已经装饰到位,就等您上车了。”
李亨犹豫不定地说:“那辆马车的装饰,太华丽了,车身镶嵌着金边,还有一些花花绿绿的锦缎,从车厢顶部垂下来,我坐在里面,从东宫行驶到大明宫宣政殿,这样好吗?”
我说:“在册封太子的仪式流程细节里,有没有提到太子坐的马车是如何装饰的啊?如果仪式流程里写的就是这样装饰豪华,那就不需要多虑了。”
李亨仍然在犹豫,没有说话。
李辅国说:“殿下,我建议您走着去宣政殿。从东宫到大明宫宣政殿并不远,平时的时候,皇子公主,后宫佳丽,官员或者宫中的仆人,都是走着去大明宫的。这样一来,更显得您低调谦逊。”
李亨脸上露出了一丝喜悦:“嗯,李辅国,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我也正有此意,只是在考虑走着去宣政殿,是否会因与仪式流程描述的前去方式不符,而惹我父皇不高兴呢?”
李辅国斩钉截铁地说:“殿下你这就多虑了。不管走着还是乘车,目的都是到达宣政殿,册封仪式在宣政殿内举行,用不到马车,而且您走着去更显得谦逊低调,更显得对高坐在朝堂上的皇上有敬意。”
李亨说:“好吧,我就决定走着去了。”
这时候韦晓媚和李亨的另外四名妻子走过来了,她们纷纷说着祝“殿下在册封太子的仪式上一切顺利”等话语。
李亨一一和五位妻子握了手,然后走出中堂,带着以娄晓盘为首的六护卫,走到了承恩殿大门口。
李亨说:“李辅国,你在这里做事吧,我让文游唐跟随在护卫后面,一同去宣政殿。”
李辅国躬身说:“奴才遵命。”
我说:“殿下,我需要在仪式上说什么话啊?你没提前告诉我,到时候‘卡壳’怎么办?”
李亨说:“你和六护卫一样,到了宣政殿基本不用说什么话。到了宣政殿门口后,六护卫在宣政殿门外站岗,你跟着我进入宣政殿,然后你就站在殿门内,观看整个册封仪式过程即可。如果仪式中有需要记录的事项,比如说我父皇叮嘱日后要做到的事,你就记住,仪式完成后告知我。”
我有点为难地说:“我记忆力不太好啊,这可怎么办?”
李辅国将要离开,又转回身瞥了我一眼:“文大人,一般就是几句话而已,你记不住吗?”
李辅国在我做王府参军后,还是第一次这样直接说我,我心里有一股火,想说“你记性好你去”,但我还是忍住了。
李亨说:“你记不住皇上叮嘱的事也不要紧,我记忆力很好,我能记住仪式流程上每个人说的每句话。我让你跟随我进宣政殿,还是看着你形象好,你到时候不必紧张,吕仁德也在宣政殿朝堂上,若有事情,仪式主持者会通知吕仁德去协助我,你若是看到吕仁德忙不过,就帮助一下吕仁德即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吕仁德做事很从容,你只是站在宣政殿门内即可。如果文武官员,和我一起跪拜我父皇了,你就迈着四方步快走几步,一起跪拜我父皇。”
我说:“在下明白了。”
这时候承恩殿大门外来了一个太监,喊道:“册封太子的仪式正式启动,宣太子进大明宫宣政殿——”
我定睛一看,这位太监原来是柱子啊。
李亨说:“我已收到信息,此时开始启程前往宣政殿。”
李亨走出承恩殿大门,后面跟着娄晓盘、王平凡等六护卫,最后压阵的是穿着青色官服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