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戒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克诺罗斯文明只是发出了这条讯息以后就迅速投入到了战斗中。
伴随着攻击阵型的展开,与黑星文明那种近似依靠数量取胜的攻击策略不同。
克诺罗斯文明的飞船数量则要显的不值一提,甚至可以用凄惨来形容。
可是这些不起眼的峰级战舰的威力着实让思旭大开眼界。
攻击以类光束攻击展开,这些光束离开发射平台以后并不追求速度。
就像是旭那般采用超光速武器系统一般,而是以亚光速的形式射击目标。
同时黑星文明的防守舰队也展开布置,大量的战机倾巢而出,携带着的重粒子炮的威力丝毫不亚于要塞级别的防御平台输出的火力。
只不过这些战机仅能发射一次,然后就需要成群结队的回到基地进行补给。
这看似扯淡的战术却对来犯者形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
在传统战争冲突中,要塞级别的天基防御系统的威力是远在战舰之上的。
这得益于强大的火力系统以及专业的火控系统的加持。
不过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这种武器大多为长程攻击武器,不仅维护费用高昂,建造周期也十分夸张。丝毫不亚于一艘省级战舰的资源消耗。
并且在长距离攻击下,这些攻击大多都会被舰船采取规避机动的方式躲避,于是命中率的低下也导致了作战效能的大打折扣的主要原因。
而这种单体轰炸机的优势就十分凸显了,它们建造成本极低,周期短。
哪怕是在命中目标或尚未命中目标就被摧毁。其损失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灵活多变的机动性让要塞级武器从远距离轰炸,变成了近距离的刺刀。
这让整个作战效能提升了几十倍不止。在逻辑上这是一个十分划算的买卖。
不过克诺罗斯的峰级战舰也绝非是什么省油的灯。
一瞬间光洁的战舰就如同刺猬一般,思旭都在短时间内没办法理解它究竟是如何发射出如此众多的攻击的。
“看来两个文明之间的争斗已经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时间了。
以至于攻防武器都演化出了针对性。”
铺天盖地的慢速光束就像是一条灵活的鱼儿。它们追赶着来袭的目标并用力击穿对方最为薄弱的区域。
思旭可是尝试过克诺罗斯这种慢速武器的威力。
想必现在经历了无数次迭代的发展,威力应该更甚很多很多。
所有被光束命中的轰炸机瞬间气化,仅有一少部分的战机完成了武器投送的使命。
可就在转身撤离的过程中,这些战机也被紧随而至的武器给消灭。
黑星文明的战机全军覆没,思旭看着这惨烈的一幕,不由得简单的统计了一下这场战斗死亡的智慧生物有多少。
足足的十万人,这还是以一艘轰炸机需要两个智慧生物计算得来的。
这简直就是一场以生命为资源的消耗战。而反观克诺罗斯文明,虽然遭受了几枚要塞级别武器的直接命中。
但还不足以对飞船的防御系统造成威胁。
“如果一直维持这种状态,预计再有个十几分钟,战斗就可以结束。”一名作战参谋准确的给出了预计结果。
“嗯!与模拟出的结果基本一致。
可是我们不知道黑星文明是否还有后续力量。”
军事参谋摇摇头说道:“主人!应该不会有了。
这里的沦陷已经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了,想要抵御攻击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后续的点位上加强军事力量的部署。”
一切都如这名参谋预计的那般,克诺罗斯文明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将能源提取装置给提取破坏掉了。
就在两个文明准备撤离战场前往下一个目标的时候,克诺罗斯文明向着那两个正在高速环绕的中子星发射了一枚导弹。
一枚使用超光速引擎驱动的导弹。
就在思旭疑惑不已的时候,导弹在两颗中子星的共同质心处引爆。
这是一种思旭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武器系统了。
那居然是一枚威力巨大的引力炸弹。
并且它爆炸的范围正好笼罩在两个中子星环绕的轨道上。
突然出现的强引力源瞬间打破两颗星体的引力平衡,它们就像是瀑布上游泳的运动员。
无论你怎么挣扎都难逃坠落瀑布底部的命运。
两颗中子星的环绕曲速越来越快,以至于到相互碰撞前的几秒钟,已经形成了一个分不清状态的圆环。
最终时刻到来,强烈的伽马射线暴如同一枚在地球大气层内引爆的超级核弹一般恐怖。
原本被两颗中子星驱散的气云已经形成了直径1.5光年的气泡。
可在如此威力的驱使下,这个气泡的规模将会变得更大。
同时两颗碰撞在一起的中子星已经突破了钱德拉塞卡极限,简并态的中子也无法抑制引力而迅速发生坍缩。
一颗黑洞就堂而皇之的成为了两个中子星的替代品。
虽说这种现象已经被思旭熟知,但是亲眼见证一颗黑洞的诞生终究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感觉。
理所应当的,思旭化身防御护罩帮助克诺罗斯文明抵御了黑洞爆发时产生的能量冲击。
这次清理行动出奇的顺利,克诺罗斯已经一口气拔出了七个能源收集点。
无一例外这些能源供应者都是一些极限星体,大多以中子星居多,谁让这是一个年老的星系呢?
恒星不多,但是这种极限星体的数量多如牛毛。
不过采取如此冷酷且直接的打击手段,甚至不给对方留任何退路的做法,看来是一定要将黑星文明从宇宙中抹除不可了。
思旭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跟追着克诺罗斯文明的舰队前往下一个征战的点位。
直至清除工作进行到第九个点位时,思旭才遇到了真正的抵抗力量。
黑星文明不仅派遣了更为强大的驻防力量,而且也从母文明中派遣了接战的舰队来与克诺罗斯文明进行正面对抗。
舰队提前三十个天文单位脱离了曲速航行状态。
此时前方一颗蓝巨星出现在了舰队的正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