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号,在首尔拍戏的夏沫接到了莫老爷子的电话,莫老爷子在电话中告诉他,蒲甘明家那些人马上就要判了,明家即将喜提家族团圆套餐,不是打三针,就是吃花生米。
这个消息让夏沫莫名地振奋了一阵,这算是个好消息吧。当时明真真出钱,买通дьrвoл组织的杀手,多次对夏沫下手,双方仇深似海,早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到今天,这段恩怨总算是有了个很不错的结果。
夏沫转头又给彭德韧打了个电话,双方约定等正式的宣判出来之后,夏沫飞去蒲北,跟彭德韧见个面。
几天之后,浙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蒲北明家犯罪集团案作出了一审公开宣判,对三十九名被告人作出判决:十一人死刑,五人死缓,十一人无期,其余十二人分别获刑五至二十四年不等。
明学倡虽已经畏罪自杀,可明国屏、明真真等十一名首要分子终究还是没能逃脱正义的惩罚。正义虽迟但到,这些人终因犯诈骗罪、故意杀人罪等十四项罪名,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
明家案涉赌涉诈资金超百亿,还造成了十四名华夏公民的死亡,这是华夏司法史上首次对境外电诈犯罪集团的主要头目判处死刑,开创了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的先例。
明家案成为了华夏打击跨国黑恶势力的标志性案例。这次的宣判,不仅是对十四条无辜逝去生命的告慰,更是华夏向跨国黑恶势力亮出的利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明家作为蒲北“四大家族”之一,曾是蒲北的坐地虎,依靠家族势力和手下控制的武装力量,大搞以兵护诈,以诈养兵那一套,长期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危害特别巨大。
此次的判决,彻底粉碎了这种“家族式犯罪”的生存土壤,也向所有潜在的跨境犯罪集团发出了明确的警告:无论藏身何处,只要胆敢伤害华夏公民的利益,那就虽远必诛!
9月26号下午,夏沫从首尔直飞蒲北,在老街市跟彭德韧见面。
如今的老街并非是一片死寂,但也远未完全恢复昔日的繁荣,它正处于从废墟走向重建的十字路口。
街头的同盟军警察部队加强了治安巡逻,民众的安全基本得到了保障,不再像过去那样成天生活在恐惧和混乱之中。
另外在“天怒”的大力支持下,老街的重建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像是电力供应、网络通信这些基础服务已开始逐步恢复,还对道路等公共设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缮,为未来的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见面的地方位于老街市中心一家酒店的一楼,在老街市最辉煌的时候,这里曾是有名的销金窟。如今这附近基本都成了废墟,这家酒店因为建筑质量过硬,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已经算是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建筑了,只是外墙上依然是弹孔斑驳,饱经沧桑。
夏沫乘坐“天怒”的直升机抵达老街市时,天边残阳如血,将断壁颓垣染成了一片暗红。
彭德韧依旧是一袭军装,带着同盟军的高层在酒店大门口欢迎夏沫的到来。
和上次见面相比,接近古稀之年的彭司令又苍老了许多,满头白发,即便把军帽端正地戴在头上也无法完全掩盖,虽然依然是身高马大,但身形已经明显消瘦,戴一副老花镜,面部皮肤松弛,法令纹非常明显。
好在彭司令的精神还是非常矍铄,既有历经沧桑的沉稳,又不失军人的硬朗气质。
如今的同盟军,实力获得了飞速扩张,尤其是在军事力量方面,更是增长显着。
同盟军已经攻下了大勐宜,目前的实际控制区域已经涵盖四县一市,手里掌握着果敢、大勐宜、勐古、木邦和贵概这些地方,总面积已经超过一点四万平方公里,麾下的实际人口至少达到了两百五十万到三百万的样子,综合实力早已超过了佤邦。
目前蒲北的形势对同盟军来说是一片大好。通过军事上不断地连续取得胜利,同盟军一步步地扩大了自己的实际控制区,同时又吸引了大量的新兵加入,从而实现了整体实力的快速攀升。
蒲甘总人口六千万,其中一半是各种少数民族。而在这些少数民族中,讲华夏语的华人人口又是最多的,整体上大概有六百万到一千万的样子。
华人主要分布在仰光、曼德勒、腊戌等大城市以及北部的边境地区。其中,蒲北的腊戌是华人聚居的重要城市,八成人口几乎都是华人。
先拿大勐宜来说,这是蒲甘第三大的华人聚居地,不但包括了一千八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在人口数量上,也不逊色于果敢。所以同盟军在攻占大勐宜后,实际上就等于在蒲北复制了一个果敢。
虽然大勐宜地区的华人被蒲甘当局称呼为“勐稳帛玛族”,其实也是华人,他们是大理段氏家族的后裔,在大理国被灭国后才迁居至此,在生活习俗上继承的完全就是华夏汉人的文化传统,和果敢人同根同源。
同盟军很重视凝聚华人的意识形态,大力推行华语教学。在同盟军的努力下,很多类似“勐稳帛玛族”这样的称呼已经被渐渐废弃了,大家彼此之间就称呼华人或者汉人,这也是同盟军兵源能快速扩张的一大原因。
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在同盟军的辖区内,每家每户都是要出人当兵的:有三个小孩的,出一个;要是有五个小孩的,那就出两个。一个家庭,如果算上爷爷奶奶辈一共有十个人的话,那至少就有两个当兵的。
当然了,军属和烈属均不在此例,因为他们家人已经当过兵了,有些是受伤退伍了,有些是牺牲了。
凝聚人心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蒲北开始出现不少华人从蒲甘的其他地方专门来到同盟军辖区当兵的情况。
另外,同盟军在“天怒”的支持下,在腊戌发了一笔横财。这笔横财并不完全是指钱,主要是体现在人口方面。
同盟军当时从政府军手里夺过了面积一点一万平方公里,拥有六十万人口的腊戌,前面说过,腊戌是军事重镇,而且华人占主体。
彭德韧对腊戌这座军事重镇虽然也是垂涎欲滴,可好在他并没老糊涂,知道光靠同盟军自己,根本吃不下这块大肥肉,如果想强行占据,反倒会引得三兄弟联盟之间离心离德。所以在夏沫的建议下,他转手就把腊戌移交给了德昂军,选择用腊戌换回了贵概。
只是在正式移交之前,同盟军在腊戌狠狠地补充了一波兵力,具体补充了多少,没人知道,但夏沫根据“天怒”情报网络的反馈,还是大致有所猜测。
在公开的资料上,同盟军的正规部队大概是两万,主要以轻步兵为主,配备迫击炮和少量的民用级无人机。
但根据夏沫的情报,同盟军的正规部队,再加上警察、消防,还有预备役这几块加一起的话,总人数应该已经有八到十万人了,光从辖区人口的比例来看,已经非常惊人了。
腊戌后来又被德昂军拿来作为谈判条件,跟军政府继续扯皮了大半年。最后德昂军选择了把腊戌归还给政府军,不过还是为德昂军和三兄弟联盟换回来不少实际的好处,比如其中就有军政府承认蒲北民地武的自治权这些。
现在的局势就是,三兄弟联盟割据蒲北,军政府以腊戌防线为界,护住曼德勒这些核心地带,双方互不打扰,彼此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