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这段话也是思来想去思索许久了,他才决定效仿唐代宗给李泌的安排一样。不过张富还是在原有基础上改良了一下,更符合现阶段的蜀国国情,以及蜀国最典型的一个隐形特征——蜀国皇帝张鲁在立国之前主打的是一个政教合一政权。
之前的张鲁自称张天师,主要负责宗教性质的主旋律,如祭祀啊、参拜啊之类的。而汉中的政务则是大都由阎圃等幕僚操办,这些幕僚的官职不像是现在一样的什么治中啊、别驾啊等等,统一称之为祭酒!
之前介绍过,蜀国的祭酒,和汉末的‘军师祭酒’还不太一样。后者就类似于(府上)首席参谋,首席军师,是曹魏独创的官职,这俩官职本来没什么奇特之处,倒是因为最具盛名的两个人郭嘉和董昭,顺带着将这个官职给带火了。
但是张鲁之前的祭酒是带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在五斗米道教中,“祭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兼具了宗教领袖、行政长官和军事统领的多重身份,地位非常崇高。
它远不止是一个仪式司礼官,而是一个集神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的教区最高负责人,是理解早期道教如何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实体运作的关键。简言之,就是教内做实事的负责人的称呼。
只是后面张富的横空出世,以他卓绝开挂姿态,打下了半壁江山,建立了蜀国,既然国家政权都建立了,张鲁也称帝了,还沿用之前那套宗教性质就不合适了,所以才全面改革了官职,没有了祭酒这个称呼。
直到今天,张富再次拿出带有很浓厚的道教性质的称谓‘祭酒’,加上普通官职‘军师’,将二者组合起来‘军师忌酒’送给了李泌,这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安排了!
首先,李泌就是天师观长大的,他是张鲁的教众之一,他太清楚祭酒的含义了,对于祭酒肯定不会排斥,而且指不定人家比起‘军师’,更愿意接受‘祭酒’呢。
然后,军师这种正常参军官职,也算是李泌在朝廷的正统编制了,只要有军师这个身份在,所有战略会议他都可以参与并且出谋划策,甚至部分政务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这也满足了张富需要李泌才能的基本诉求。
最后,这二者组合起来,就算是开创性的给予了一个既能保持初心继续修仙,又可以发挥自己才能,帮助太子出谋划策,帮助蜀国一统天下的新官职——军师祭酒!
张富这次可是给足了尊重,赋予李泌很大的权利,进可以随太子出征,期间出谋划策自由发言,发挥自己的价值;退又不用参与朝堂纷争,甚至都可以不去上朝,主打一个随心所欲,这也符合李泌的诉求。
果然,听完太子言论之后,李泌明显身躯一震,不可思议的抬起头看向了太子,嘴巴微张,彷佛有很多话想说,但是最后也没说出口。
等了一会儿,张富继续加码:“先生,这些还不够吗?那这样吧,现在荆州学宫效果非常之好,我有打算在益州比如汉中建立学宫,到时候,可以让天师观里的孤苦孩子,免费到宫内学习,日后他们自己学成长大,可以自行选择参加科举报效国家,亦或者回到观里继续清修!”
李泌终于说话了:“够了,够了,太子如此盛恩,我不敢拒绝。不过,我有一事需要事先跟太子说明。”
“你只管开口,只要我能做到,绝对都答应下来!”
“太子,你也知道,我志不在此,我可以出山辅佐你一统天下,但是在战事休憩之时,还望太子准许我回到观中,继续清修!若是天下再有变动,或者太子又要出兵,我定然会下山奔赴前线,辅佐太子征伐!”
“没问题!”
张富没有犹豫一口就答应下来了,这玩意本来就不由他,主动权在李泌手上呢。总不能张富一直给李泌关着吧?那人家还想个什么策略呢?更不可能给李泌杀了吧,那岂不是太亏了。
而且李泌的特技都已经明确显示他肯定会经常归隐呢,张富现在也就没必要纠结这个点了。更何况李泌亲口说了,若太子出兵,他自会下山辅佐,这就相当于明确了‘冷却时长的’,也省去了李泌可能一归隐个十年二十年的忧患……
李泌可能都没想到太子答应的如此爽快,他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终于跪地叩拜:“臣李泌谢恩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