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虽然宫里过的很冷清,但是三娘却是有几件高兴的事。
赵顼让曹家、杨家和陈家的女眷中秋这日来宫里给太皇太后问安。众人自然赵顼的意思,心里都高兴着。
不过,当日来的人不算多,只有曹大夫人冯氏、二舅母王思雅、母亲和小妹静娈。
几人拜见过了太皇太后,陪着太皇太后聊了会家常,就一起来到宝文阁。众人看到三娘的气色和吃穿用度,心下也稍稍心安。三娘如今已经略略褪去了些青涩,气度上也多了些华贵从容,加上近来吃的不错,脸也看着有些红润。再看屋内的摆设,一看就是精心挑选过的,精致典雅、贵气不俗。
冯氏温和的笑着:“宜淑已经定亲了,过完年就嫁人,正在备嫁。宜琳也正在相看。她二人都吵着要来,但确实不方便,只我一人来看看你。”
三娘拉着冯氏的手说着:“宜淑和宜琳的婚事自然是很重要的,干娘能来看我已经很好了,我很知足。”冯氏没提宜淑要嫁去哪里,三娘也没问。只是心里暗暗期她能嫁的好。不过以曹二老爷子的眼光和阅历,想来二人都不会嫁的很差。
王思雅面带一些愁容说着:“唉,说起来了,怀蕊那孩子死活不肯相看,上个月本来有家还不错,公爹都快说定了,结果她跑了。”
“跑了?”“啊?”三娘和冯氏一起惊讶着。
“嗯,跑去找昀儿了。她是不敢去找旭儿的,旭儿定然不会放纵她,可是,昀儿……唉”王思雅显然是被这件事一直困扰着。虽然怀蕊是大哥杨素衡的女儿,但是毕竟后来一直跟着她在京城,她也是很喜欢这个孩子的。只是,她的主意大了些,让自己有些吃力不讨好。
三娘心里有些明白怀蕊。她曾对自己说过,天地广阔,她想四处走走;不想自己的人生就困在一方四四方方的天地里。只是此刻她也不能说什么,就劝慰着:“二舅母别担心了,怀昀表哥如今外放也干的有模有样,想来怀蕊跟着他历练一下也好。我明日得空了写封信给她,劝劝她,早些归家。”
王思雅点点头,她知道怀蕊素来比较听三娘的话,想来也只能如此。
后来三位长辈又围着三娘说起了静楠、静松、怀旭、怀昀、曹成泰、曹成民他们一干男孩子的婚事。说的对方都是前朝的文官、当朝的武将,谁家的亲戚、谁家的子孙,七七八八的一大堆,因着不太认识,听的三娘有些微微走神。
她心里也有些感慨,以前儿时的各种画面也在脑海里闪过——原来曾经一起玩耍的兄弟姐妹们都要各自成家了,也许不久之后,每个人都会天南地北的分离。不论之前多么的要好、或者多么的有偏见,恍惚间,早就物是人非、也许再难遇见。特别是她这样入了深宫的,更是机会渺茫。
冯氏和王思雅见了三娘,聊了会天,在宝文阁用过午膳早早就回去了。杨素晓和娈儿留到了下午,母女三人拥坐在一起,简单的聊着天,享受着难得的团圆。
傍晚的时候,三娘依依不舍的送母亲和妹妹出宫。
静娈已经长的与杨素晓差不多高了,两个人相互搀扶着走向金光灿烂的宫外。光芒万丈的秋日的斜阳把二人的影子拉的很长,映在圆拱形的宫门下,像一幅即将收卷的画。
三娘站在原地,看着她们逐渐消失在温暖的晚霞琉里。忽然风起,卷起落叶,一片金黄的银杏叶,打着旋儿,从她面前落下,她才回神。微微苦笑一下——终究,自己还是与宫外的世界越走越远了;终究,那些曾在她生命里或热闹、或疏离的人,都将逐渐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