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手下员工的管理啊,看来一定要给他们发清晰,不可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指令,你看看,我年前的通知是这么说的,正常情况7号上班,但是如果谁要是有事的话,10号到也行。
这下子好了,7号只来了两个人,8号又来了两个,9号没有人来。估计他们都准备要10号了,不过咱这话都说出去了,也不能怪他们啊,毕竟人家只是巧妙地利用了其中的漏洞,再说了,也没有影响多少事,一些重要的事我自己也就给解决了,所以就作罢吧......
2003年2月10日,礼拜一。
今天人终于到齐了,还有,就是英特利的Nancy也光荣的加入到了我们的队伍当中,我们自然是要予以隆重欢迎的。
这是新年后召开的第一个晨会,我先是总结了一下去年的经营状况,然后提出了今年的业绩目标:USd1000万。
很多人可能觉得我提出这个目标是不是有些好高骛远了,其实不然,坦白的讲,这个目标并不高,要是我告诉您,这只比去年高了150万,不到20个点而已,我想您就不会那么想了。那我又为什么要这么保守,而不想着提高个300万或者400万呢?
其实别人可能不知道,而我清楚的很,这当中的原因也很简单。我认为,去年的业绩之所以那么突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接到了两张大单所致,光是那两张单就占了将近全年业绩的55%,说是运气也罢,说是其他的也好,总之,我认为,不是说今年,就是以后,估计也很难能那么幸运的接到如此大金额的订单了。
事实如此,除去这两张订单,那剩下的这个空缺怎么来补上?另外,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为此,我给大家算了一个帐,根据我们的经验,正常情况下,一张中等大小订单的金额约在5-10万之间,也就是说,除了我们现在固定的re-order订单之外,那今年至少要能拿到50-80张新订单才可以保证完成任务,这平均下来,就是每个月4-7张。
这么具体的一量化,任务就很清晰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压力,这让同事们有些顾虑,一个个大眼瞪小眼的都看着我不说话,我呢,也没有说话,而是先让他们根据自己分到的任务谈谈看法,先捋捋思路想想要怎么去完成,在此基础上再考虑需要公司提供什么样的配合,在实施过程的每一个步骤要怎么来规划,每个步骤又需要什么样的人员来配备等等......
诸位千万别以为我这是异想天开,毫无根据,随心所欲的就弄了个目标。其实我对此是信心满满的,因为我心里有数啊,现在我们手中有多少客人谈的差不多,有哪些订单今年大概率会下来,还有哪些客户将会有什么样的进展,今年我们重点的产品范围放在哪里,客户的开发重点集中在哪里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我的掌控之中。
也就是说,在我的心中,是有着一张已经绘好了框架的蓝图,只是有些细节需要有人花时间来一点点的填充好即可。但是,我要强调一点,那就是最终的成绩绝对不可能是光靠坐着等着就可以唾手可得的,而是必须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才行。
对于我来讲,必须尽快要在公司的管理上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立竿见影的制度和方法,充分发掘出所有人的潜能和实力,否则未来的形势就不可能像我想的那么乐观。
以现在公司的实际状况来说,就面临着如下几个问题:
1、人才缺乏,特别是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2、现有人员素质、能力和经验等欠缺,无法适应公司发展或新业务需要,而外部也往往很难能快速的找到合适的人才;
3、因公司快速发展,业务变化较大,会导致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
4、随后后面不断的补充新人进来,会对老员工造成冲击,新人能否快速适应并融入团队也存在问题。
为此,我制定的对策如下:
第一,就是要加大人才招聘的力度,并完善企业的晋升路径。
作为一家有着长远规划的企业,一定要为员工提供完善的晋升路径,满足不同员工的发展目标。例如管理晋升路径:晋升路基层员工—主管—经理—总监……
不过,一家企业的管理岗位毕竟是有限的,再说了,也并非所有员工都有意愿或者能力成为管理者。因此呢,除了管理晋升路径以外,还应当为员工提供技术晋升路径,不同级别的薪水是与管理者相当的。例如技术晋升路径:初级—中级—高级—专家……
第二,完善激励措施。
晋升往往伴随着薪酬福利的提升。如果员工晋升后,所获得的薪酬待遇与岗位并不匹配,则起不到激励作用。因此,企业要将薪酬与晋升挂钩,不同级别的岗位薪酬的差距应当合理拉开。如果薪酬福利之间的差别不大,同样也无法勾起员工努力晋升的欲望。
同时,企业还需要注意,员工在不同的阶段,对于薪酬福利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较低级别的岗位,可以通过工资提升起到激励作用,而更高级别的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则需要通过分配公司股份、分红等薪酬福利,来体现岗位的重要性,不过,这是后话,以后再说,但是条文必须要出来。
此外,关于薪酬激励体系设计,总的原则是能力为上,业绩优先,赛马不相马,形成内部竞争机制,薪酬形式和激励方式多样化,标准公开、制度透明,人人都可通过优秀业绩获得高额薪酬,充分体现激励性、竞争性。
第三,就是要帮助员工制定成长计划。
不但要注重对新员工的管理,建立新员工入职、培训培养体系,引导新员工尽快适应新公司、新岗位,防止不正常流失,还要加强内部员工的培养,建立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尤其要做好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为每个岗位培养储备优秀的人才,更要努力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模块事务,力争做到专业化、合理化和激励性,避免因为管理的不规范产生矛盾、不合理、不公平或不平衡......
对于同事们来说,则需要他们能够紧随公司的步伐,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率投入到工作当中。我希望他们能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要从思想上彻底摆脱一劳永逸、懒惰的想法,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来督促自己。
1为自己定下目标,踏踏实实的去干事情,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与公司发展战略的宏伟目标结合起来,不要让不好的思想引导自己,要及时自省,及时纠正。
2坚持爱企、爱岗。这家公司是我们所有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们应该用自身的岗位不断接收知识和提高自身技术素质,尽快成才。我也知道,有些岗位确实很辛苦,但学到的东西更多。要理解“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有准备,才能有机会”。
3改变落后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为,社会在发展,企业在变革,而我们也需要摒弃以前的陋习和落后的观念。譬如说,在实际工作和以前的工作经验中,我们明明已经知晓有些东西是落后的,不好的,但是呢,偏偏都还懒得去纠正,去改变。而这些问题,恰恰正是阻碍我们自身发展和工作的绊脚石。当然了,改变一定是痛苦的,但是,不改变就跟不上步伐,又何谈实现理想和抱负。
其次,立足岗位,求真务实,稳步提升,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稳步提升过硬的技能操作水平。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不被社会和公司淘汰,必须积极参与公司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业务知识交流、知识竞赛、技能成果发布等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开发自身潜能,不断提高自身实际工作技能与水平。
2稳步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当今世界最鲜明的时代精神,创新是企业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无论平时的工作多么繁忙,都要挤出时间,自我加压,持之以恒,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围绕企业发展,敢于创新。以实际行动认同转型、支持转型和参与转型,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小胜即满,小成即止的思想,突破个人主义和自我思维璧垒。
3稳步转变服务意识。面对业务大发展而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细微处入手,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多动笔、多动手、多动脑,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在本职工作上尽善尽美。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转变传统古老的观念,解放思想、严于律己、实事求是、增强服务意识,扭转人浮于事的现象。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能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积极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同时,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争优,用自身的实际行为影响周围员工。
4稳步塑造学习型员工。当今,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各领域大量新思想,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面对千变万化的技术课题,若不学习,则必淘汰。因此,利用工余时间读书,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勤奋学习、加强学习、努力学习,不断充实更新自身基础知识水平,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增长本领,才能适应时代经济转型发展。
5稳步增强主人翁意识。所有员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主人翁精神,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集体感,因为它是我们奔向目标的指明灯。只有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引燃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为企业、社会贡献力量,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是自己的荷包的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