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万凿出深山,高温喷粉非等闲”啊,这个中的艰难非亲身经历过是难以理解的。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过了一些时日之后,从广州过来的第一批白胚喷粉成品终于成功出炉了。
在场的人那叫一个激动啊,可是看过之后,大家的心很快就凉了,虽然也在意料之中,看着眼前的产品,真的是不尽人意啊,不是这儿积粉很厚,出现了不少的凸点,就是那儿的着粉力度不够,薄了,甚至有些拐弯抹角处都能看得到白胚的底色。
不过,对此我是早有心理准备的,所以我并没有给老陈他们施加压力,而是让他们慢慢来,这黄毛雏鸟,初试莺啼,能叫出声来就已经很棒了,毕竟是新机器,新工厂,新员工,谁也不能保证第一次就完美无比啊,这肯定是需要磨合的嘛,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都需要。
于是,老陈带着员工们开始从各个层面开始查找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我特别要求他们的总结要形成书面的文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良症的结,是酸洗环节的原因,还是喷粉环节的原因,应该要如何改进,如何加强?如果不行,就继续整改。
一次,一次,又一次,经过了多次的实验和调整,5月10日,广州这批白胚的合格率达到了96.7%,终于算是达到了我们初步的期望。
品质是过关了,那作为工厂,自然要核算成本,这一算,乖乖,可不得了了啊,可要比江门顺德那边高多了,我从老陈递上来的原料消耗表来看,并不比厚街王军的低多少,可是要知道,我拿到的王军的价格那可是他已经加了利润的啊。要是这么说的话,我们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不用我说,老陈也知道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他给我承诺说再给他一些时间,最多一个月的时间,他就会把成本降下来40%。
我对此表示理解,对老陈这个人,对喷粉的这个团队也是有信心的,要知道,那些所谓的神枪手都是通过几万甚至几十万发子弹喂出来的,这说明了什么?任何高超的技术都是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成就的,熟能生巧,巧能节约啊,这点时间我还是可以给的,这点成本的浪费我也是亏得起的......
喷涂车间的技术提高,成本降低,需要提供大量的产品来供练习,而我又不能随便从其他工厂调货过来吧,这个太麻烦,可不是单单喷粉的问题,还牵扯到彩盒,外箱,装柜等等,来回倒弄的话,不但花费太大,还极有可能损坏产品的,那怎么办呢?
呵呵呵,这个可难不倒我们的,怎么说呢?这个时候,铁线家具车间的配备已经到位了,挖来了一个主管和囊括了各个岗位的熟练工人,他们带着从顺德回来的那帮人开始做样品了,除此之外,还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活,就是让他们给员工宿舍做一款置物架。这个东西不需要多么精致,也不需要多么精细,上了喷涂之间之后,无论是喷薄了,还是喷厚了,都无所谓的。如此一来,既给铁线家具车间练了练手,同时也给喷涂车间练了练手,妥妥的一举三得啊......
阿吉真是个好兄弟,非常给力,6月初,在他的极力撮合之下,龙华一家做自行车的工厂-鑫富艺事业有限公司同意把一批五金配件交给我们做表面处理。这是一种2英寸的小配件,造型很普通,几乎都是平面的,但是客户的要求可不低奥,对于喷粉之后的表面厚度可是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的,这就需要喷涂车间务必要控制好着粉的厚度。
喷涂车间的员工们是摩拳擦掌啊,经过了几次实验之后,很快就开始上手大批量的做货了,经过技术人人员的检测之后,合格,那就交给客人验收吧,结果也顺利通过了。
员工们信心大增啊,我也信心满满,毕竟这利润还是不错的噻。既然有了这金刚钻,我赶忙安排业务员在阿吉的帮助之下,跑了附近的几家台资厂,达成了不少合作,我也依着阿吉的葫芦开始画瓢,租了一辆厢式货车,为客户们提供仓库到仓库的合作模式,于此同时,撒出去的业务员们也开始陆陆续续的接到了一些小单,很好,继续加油呗......
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仅仅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喷粉车间就走上了正轨。我现在更担心的是铁线家具车间,因为客人的索样要求与日俱增,而且要求千奇百怪,这之前啊,要么是客人可以提供具体的尺寸图,像长,宽,高,角度,线径等等,这个是最简单的了。
要么呢,就是客人提供图片,这个也难度不大,我们一般都是让设计部门先出图,然后由外贸业务部门和客人确认,该修改的修改,直到客人满意为止,接下来才会进入打样阶段。
除了上面两种情况,还有一种,就是客人只给一个模模糊糊的轮廓,那我们也要做到有求必应,就当做是来磨练车间工人的手艺,设计部门的技术,和业务部门的沟通了。
这样的一整套流程开始运作起来之后,生产车间可就不得闲了,一天到晚忙得叮当响,每天都有新样品出来,每天都有大量的图片在东莞工厂和深圳公司之间流动。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和配合力度,很多客人都颇为信欣喜,不光如此,我们还向客人表示,如果是因为品质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提升,如果是因为单价的原因,我们也可以再做调整,一直到客人满意为止......
随着车间工人的技艺和熟练度磨合的越来越好,这偌大的工厂不能就这十几二十个个人啊,继续得开始增加人手了,人手到位了,就得给他们一点一点的加量,加压了。
我们是准备这么做的,譬如可以先转一些小订单过来做,不过呢,千万不能把一张单全部都押在这里,那样万一出了问题可就是大问题了,可是小订单也吃不饱啊,要怎办呢?
呵呵呵,这个简单啊,比如一张大订单,总数量是套的话,那我们就下给供应商套,剩下的5000套则留给铁线车间来承接。因为量不大,几乎是给了人家其他工厂一倍半的时间,这足够他们去折腾了。这么做的关键就在于尽快确立正确,合理的节奏,也就是管理规章制度,这和我管理公司如出一辙,先把辙给他们定了,暂时不要图快,而是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循序渐进的提高,继而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符合自己的顺畅,和谐的管理和生产机制,说是精雕细琢也丝毫不为过,尽管这样子搞的后果当然就是成本有些偏高了,也就是不赚钱呗。
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这个过程任是谁都必须要经历啊,而且,这个过程可不单单能好好地打磨出符合客人要求的产品,同时也是在好好地打磨工人啊,唯有严格管理,认真做事,让高品质,严要求,高效率深入到每一个工人的心里,才能让他们慢慢的适应这套和深圳公司一致的文化理念......
五月底,我们望眼欲穿的K-d的机器终于到盐田港了。由于我们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车间,早就已经虚席以待了,技术人才,也已经到位了,已经开始提前培训一个多礼拜了。很快,等方鼎处理完毕,海关放行,机器进厂,相关的技术人员立马开始上岗,布置,安装,检修,记录,调试.....
按照原计划,我们是准备把东边的两栋厂房用来做精密件车间的,之前啊,我虽然看了清单,知道这个有几台,那个有几台,但是我对这些实物是没有多少概念的,现在机器在眼前了,我才发现乖乖,坏了,这两个车间根本装不下啊,但是西边的厂房我们是留作其他用途的,不能随便更改啊。
最后决定,还是先按照比例组装出一整条生产线吧,其他的机器暂时不要开箱,先放到楼上封存,以后再说,毕竟我还欠着客户那边400多万货款呢。不对,不对,经过了这几个月,已经还了有20多万了,如此看来,今年突破400万,甚至500万都不在话下啊.....
这3,4,5,6四个月里,我几乎把一多半的时间都放在塘厦工厂那里,经常性的是一连几天都不回家,通宵达旦,吃睡在工厂里更是家常便饭。
这个时候,我才算是看明白了,这开工厂啊,真不是人干的活啊。随着摊子越铺越大,所付出的精力就越来越多,对我是深有感触的,我也清楚,自己绝对不能也做不到事必躬亲,面面俱到,要知道,这样一家工厂能否正常的高速运转,就像一个国家的管理一样,各个部门,各个岗位都要健全,无论哪一个岗位缺失了,都有可能会导致工厂的运转不灵。老子不是早就说过嘛,“治大国如烹小鲜”。
这也就是说,苍蝇虽小,也要五脏俱全啊,这工厂里该有的岗位都要配备齐全,就是现在算人手不够,那也没有关系,可以一人身兼多职嘛,但是,绝对不能缺岗。既然有了这众多的岗位,那就必然需要一套完善且科学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和指导工厂的顺畅运行,否则就会出现政令不通,生产停顿,效率低下或者不良品堆成山的现象。
我之前说了,从一开始我就要求工厂务必要严格按照ISo的标准来建设的,因为我深知这套管理系统很好用,它是经过了全世界无数公司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一套管理系统,更主要的是它是客人认可的,只有大家都处于同一个系统之内,对其中的任何细节的理解都才能在一个维度内,才能引起共鸣,才能让客户认同你,欣赏你,选择你,从而避免更多无谓的付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