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眼望去,山体两侧齐刷刷插满了火把,橙红色的火舌舔舐着黑夜,从山脚一路向上铺。
火光被山风吹得偏向一侧,带着热浪,将中间能容纳两人并肩的石阶映得通红,密密麻麻连成两条燃烧的线。
仿若赤色的绸带,顺着山势蜿蜒攀升,一直缠到山顶,把整座山的轮廓都清晰勾勒出来。
连山石的纹路、草木的身姿都被染得明晃晃的,活像一条通体被点亮的长河,在夜的呼应下将天地割开,烧成两半。
刻意停了下来,由于此时的路已然如同被标注,所以我和兰老爷子也就没必要再亦步亦趋的跟着佳僮姑娘。
这样做也就杜绝了,被后赶来村民撞见的可能,免得给她带去麻烦!
等佳僮姑娘三步并作两步顺着台阶走后,隔了一会,我和兰老爷子这才动身。
踏上石阶之前,我开口询问:“兰老爷子,咱们也这样上去吗?”
侧目看了我一眼,兰老爷子叼着烟袋道:“不这样上还咋,飞上去啊?!”
“可是这明晃晃的,而且就一条道,万一被人瞧见,那咱们岂不是~”我没继续说下去,但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人家村中的秘密,明确了不能让外人知道,为保守这个秘密,还设计药晕我们,甚至有准备杀掉的意思。
现在我俩就这么堂而皇之的顺着石阶走上去,连藏也不藏,这万一要是被发现,岂不是非把命栽在这里不可!
听出我话里的意思,兰老爷子面上闪过一丝不屑:“老夫敢带着你娃娃来参加他这大典,就有十足的把握,放心吧!”
说着,兰老爷子也不再管我,自顾自的向石阶上走去。
看着他苍老且略显单薄的背影,我深吸了一口气,挺了挺胸膛,然后快步也跟了上去。
不知从何时起,兰老爷子那沉稳的气质和强大的实力,已经让我完全忘记了他还是一个过百岁的老人。
在他的身边,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长辈的关怀,更是一种让人无比放心的安全感。
正是这种安全感,才使得我有贸然吃下那药,并将自己、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托付给他的勇气。
这种信任,帮我补全了内心深处对“依靠”的缺失。
从前遇事总习惯独自硬扛,哪怕慌得手足无措,心里底虚,但也不敢露出半分的脆弱。
可自打认识兰老爷子和跟他相处之后,这份绝对的信任便成了我面对未知时,最稳的底气。
让我敢卸下所有的防备,以一个最轻松的状态去追随。
恰如此刻踏上石阶,明明前路是未知与凶险,但因知道他在身旁,便连脚步都踏实了几分!
就这样沿着台阶一路向上,我边走边四处打量着周遭的地形和山势,顺便心里还在盘算着之后的退路。
石阶修隐于山林之间,两侧皆是茂密树林。
暗自盘算,倘若一会万一冲突起来,那我和兰老爷子藏躲进去,倒也可以与之周旋一阵,暂避其锋芒。
想好了后招,我变得更加有底气,内心深处的好奇心也随之翻涌上来,想要一睹这村中大典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脚下的步子,不知不觉间也加快了些。
大约行了半个多小时,当我和兰老爷子登到尽头,我在心里默数了一下,这石阶一共七百阶。
在风水中,台阶的数量肯定是有着其特定含义的。
据我所知,工匠在造石阶时,会根据其地形长度,然后择小数化大数,取一个合适的数,将其预估出来。
如很多建在山上的道观和寺庙,会根据其所处高度和位置,设有台阶三百六、七百二十或一千零八,甚至一万零八。
这也正好对应着道家的天罡、地煞、洞天、福地,还有佛家众生一百零八种烦恼与苦难之说。
眼下这石阶一共七百阶,一阶不多一阶不少,想来应该也有所对照,但我并不知晓。
登上石阶之后,沿着林间的一条小路继续前行,走了大约不到五十步,眼前的景象忽然让我心头一震。
一片开阔的近似圆形的低洼地,此时已经被无数的火把、火堆所照亮,宛如白昼一般。
更令我惊讶的是,只见村子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是能够独立行走的,竟全都聚集到了这里。
放眼望去,人群密密麻麻,足有几百近千人之多,黑压压一片站在那,场面颇为壮观。
由于要下到下面去还需下一个土坡,我们所处地势相较稍高,可以将整个场面尽收眼底。
然而,面对人数如此之众,兰老爷子一时间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拉着我后退几步,隐于一棵樟树之后。
在这片圆形场地的东北侧,靠近边沿山体的地方,村长正背着手站在一个用整根圆木搭成、约两人高的台子上。
在他的身旁,摆放着两口用油布包裹着的棺材,这时有四个身着蓝布褂子的青壮汉子,正分别在解那两口棺材上的绳子。
这两口棺材,正是我们来时与之同乘一条船的那两口,也是被为首乌金、乌银、乌玉三兄弟拦住的那两口。
底下的人此时全都翘首望着台上,很是安静,神情严肃,无论大人小孩,全都紧紧的注视着,似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佳僮娘、佳僮姑娘,还有村长的小媳妇,她们也都站在人群中比较靠前的位置,同样仰头全神贯注地看着台上的一举一动。
那四个青壮汉子将绳子解下,油布揭开,与村长交换了一个眼色,便快步下了台。
待台上就剩下村长一人,他缓步走到台前,环视众人,然后在整个现场静到只有呼吸声时,猛的抬手做了个下挥的动作。
随着这个动作,一个身材高大如鹤立鸡群般的壮汉,深吸一口气,胸膛高高鼓起,将手中号角用力吹向于空中。
刹那间,雄浑的号角声划破寂静的空气,在山谷中回荡。
与此同时,木台两侧早已准备就绪的鼓手们也挥舞起鲜红的鼓槌,开始有节奏地击鼓。
鼓声如惊雷滚地,伴着号角的余音,炸彻云霄。
刚一响起,整座山都仿佛跟着一起震颤,吓的林中万鸟惊飞,四散窜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