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信为什么出现在这里,钱北幽和吴铁牛为什么没有跟在他身边。
从宋烬尘的嘴巴里,得不到丝毫信息。
陆天明只能各种猜测。
思索中。
宋烬尘突然问道:“二宝兄弟,你跟闻大哥到底是怎么认识的?看上去,你好像也很担心他?”
陆天明回过神。
微微勾了勾嘴角:“我跟他算是不打不相识吧,最开始,我巴不得他死来着。”
听闻此言。
宋烬尘等五人立马露出疑惑之色。
陆天明笑笑,并没有过多解释。
“具体情况呢,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跟他,关系也挺好。”
突然想到了什么。
陆天明望向宋烬尘等人。
问道:“你们听没听说过,陆痴其实是闻人信害死的?”
听闻此言。
宋烬尘等五人脸上纷纷露出气愤之色。
“传言而已,怎么可能是真的,以当年我对闻大哥的了解,他绝无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陆天明顺势问道:“你们当年,又是怎么跟闻人信认识的呢?感觉你们对闻前辈的评价,很高。”
宋烬尘闻言眼里焕发出明亮的光。
开始讲述起了当年与闻人信结识的过程。
原来,闻人信也并非时时刻刻和陆痴在一起。
两人虽然行走天下的时候形影不离。
但也会有各自的空间和时间。
陆痴不在的时候,闻人信喜欢到处闲逛,比如也学着陆痴那般,看着不顺眼的事情,也伸手去管管。
当然,与陆痴的洒脱和直白不一样。
闻人信喜欢用脑子。
当年,宋烬尘,也不过是道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头目而已。
而铁臂赵飞,算是盗侠似的人物,坏事也做,好事也做。
两人之所以成为死对头。
就是每每在宋烬尘打家劫舍、以此来劫富济贫的时候。
铁臂赵飞总会插一脚,说什么宋烬尘打着行侠仗义的名号,做那见不得人的勾当。
宋烬尘也不惯着他,专门找人盯着赵飞,一旦赵飞做坏事偷盗的时候,宋烬尘就会去报官。
南洲官府的人,与北洲不一样,他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证明秩序的存在而已。
赵飞倒也不惧那些官家人,不过也因此常常被坏了好事。
一来二去,两人之间的仇恨是越来越深。
反正好几十上百年间,两人是谁也奈何不了谁,就这么纠缠着。
这期间,两人各自也认识了不少朋友,然后相互之间的朋友,也同宋烬尘和赵飞那样,变成了死对头。
如果二人上百年间没有什么长进,那么永远都是小打小闹。
坏就坏在随着两人修为有所提升,名气也越来越大。
虽说不至于做到顶尖,但小有名气,中不溜的水平是有的。
然后。
二人便成了别人眼中最好的替罪羔羊。
那一次。
有一个实力和名气都还挺不错的家族,其族长被人谋杀,曝尸荒野。
管辖当地的宗门一直找不到凶手。
而那个家族在当地势力还挺大,便一直闹。
最后那宗门为了平息家族的愤怒。
便做了个自觉能够瞒天过海的决定。
那就是找一个合格,合理的替罪羊。
而当时的宋烬尘,很幸运的成为了首选目标。
于是。
在宋烬尘带着一帮兄弟又一次下山打秋风,并且赵飞也带着朋友过来瞎掺和的时候。
那个宗门带着出事的家族突然出现,将两边众人团团围住。
非要把那家族族长之死的罪名按在宋烬尘以及赵飞的头上。
两人当年虽然算不得纯粹的坏人,但也谈不上好人。
而且一个打家劫舍,一个偷鸡摸狗,实在是裤子里面掉了黄泥巴,洗不干净了。
然而。
凡事要讲个证据。
宋烬尘和赵飞知道自己着了人家的道。
于是两人第一次联手,带着兄弟们抵抗,打死就是不承认杀过人。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该认的罪名我会认,但是你要强加给我什么莫须有的东西,我就跟你拼命。
那一场混战,持续了近半个时辰。
宋烬尘和赵飞带着最后的三个弟兄,决定拼到最后一滴血,以保住自己的名节。
幸运的是,就在他们五个最终败阵,被控制住要被安下莫须有的罪名时。
闻人信突然出现,并朝人群中扔了个人进来。
那被扔进来的人,是宗门的某位长老。
他被扔进来的瞬间,身上的乾坤宝物炸裂,其中有一块腰牌,以及一把剑,正是那曝尸荒野的族长会随身携带的物件。
然后。
闻人信说了一句话。
“那五个人我带走,你们要杀要打,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
当时的闻人信已经进入了上三境。
他就这么在一群人复杂的目光中,将宋烬尘等人带走了。
得救以后,宋烬尘问闻人信为什么要救他们。
闻人信这样回道:“我闲。”
最后。
他还给宋烬尘等人留下了一句话。
“无论是打家劫舍还是偷鸡摸狗,终归是上不了台面的勾当,你们之间的故事我听说过,挺有意思,我觉着,你们可以换条路走试试。”
留下这句话后,闻人信便就此离开。
然后再没有在宋烬尘和赵飞的面前出现过。
路过客栈老板娘炒菜是真的慢。
宋烬尘将当年的故事讲完后,酒和菜都没上。
宋烬尘只能感慨的抓起凉茶往嘴里灌。
“二宝兄弟,其实我兄弟五人,真的非常想再见闻大哥一面!”
说这话的时候,宋烬尘双眸似有雾气。
不等陆天明搭话。
他继续道:“如果不是他,我跟赵飞即便能躲过当年一劫,也绝对不会善终,哪能像现在一样,提起我宋家,别人会觉着宋家大大小小有点实力。”
旁边赵飞也感同身受道:“当年的铁臂赵飞,就一别人瞧不起的‘梁上君子’,不像现在,虽然是断臂赵飞了,但鲜少有人敢轻视。”
其他三人,皆有同样的感慨。
可以想象当年闻人信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如同再造父母。
陆天明突然想起一句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薄情多是读书人。
这话虽说不绝对。
但前半句在宋烬尘等人身上,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然三千多年后。
他们又怎么可能为了一把赝品,拼上性命呢。
陆天明当然也不希望闻人信出事。
想了想。
他坚定道:“闻前辈,一定会和你们,以及我,再见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