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前哨站,地下深处,一座远超常规标准的庞大实验室悄然运转。
这里的空间广阔得令人咋舌,穹顶高耸,足以容纳小型飞行器起降。
四周并非冰冷的金属墙壁,而是由某种可编程的智能材料构成,可以根据需要呈现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态。
此刻正显示着深邃的星空图景,仿佛将整个实验室置于宇宙背景之下。
实验室内部,无数高精尖的仪器井然有序地分布着。
有高达数十米、缠绕着粗大能量导管和冷却系统的基因序列分析仪;
有散发着幽蓝光芒,内部进行着粒子对撞的微观结构观测舱;
有培育着各种奇异组织、散发着不同能量波动的生物培养槽阵列。
还有专门用于束缚和解析高危险能量样本的隔离力场发生器。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营养液和某种特殊消毒剂混合的气味,以及一种属于绝对洁净区域的“空灵”感。
这里,是韩千泽的最大的实验场地主场之一。
此刻,实验室的核心区域,一个直径超过十米的圆柱形高强度透明隔离舱内,那枚被韩千泽收走的怪物正成晶体状,不断扭曲悬浮。
即便被多重能量力场束缚,它依旧散发着令人不安的腐朽与怨念波动,表面如同活物般微微蠕动。
韩千泽穿着一尘不染的白大褂,猩红的机械义眼锁定着隔离舱内的晶体,手指在全息控制台上飞快操作,记录着各项实时数据。
而那名白衣赤足的少女,则安静地站在他身侧稍后一点的位置。
“能量活性比预估的高出17.3%,结构稳定性却在持续衰减……有趣的矛盾。”
韩千泽喃喃自语,语气中充满了研究者的专注,“常规的物理束缚和能量压制,似乎只能限制其宏观活动,无法真正触及核心。看来,得用点非常规手段了。”
他的目光投向白衣少女:“绪丫头,老方案,试试把它魂体和肉体……如果它有的话,分离开。这种‘将死未死’的状态,魂身界限应该很模糊,甚至是……融合的?”
绪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她空洞的眼神聚焦在隔离舱内的黑色晶体上,周身开始散发出那种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微光。
她没有动用【幻梦海市】那样的大范围领域,而是将力量极度收敛、凝聚。
化作无数细微到极致的无形丝线,如同最精密的手术探针,穿透了隔离舱的能量力场,轻柔地缠绕向那黑色晶体。
她的能力并非直接攻击,而是感知与引导。
她在感知晶体内部那混乱、扭曲的意识聚合体,尝试寻找其“魂”与“体”的界限,或者说节点。
韩千泽的猩红义眼同步亮起,【万物解析实验室】的领域以微观形态展开,辅助绪进行最精密的感知和结构分析。
然而,随着探测的深入,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明显的惊讶之色。
“没有界限?”
韩千泽眉头紧锁,看着全息屏幕上反馈出的、如同乱麻般交织在一起的能量与信息流,“它的意识、能量、物质结构……完全纠缠在一起了?”
“就像是……一锅煮糊了的粥,所有成分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无法区分哪部分是‘灵魂’,哪部分是‘身体’!”
这个发现让见多识广的韩千泽也感到了震惊。
在他的认知中,即便是最诡异的能量生命体,其核心意识(魂)与能量载体(体)之间也存在相对清晰的接口或依存关系。
但这种魂身完全融合、浑然一体的状态,简直是挑战生物学和能量学的基础理论!
“不可思议……真正的‘灵肉合一’?不,这更像是某种极端条件下形成的、扭曲的‘共生’或‘嵌合’状态!”
韩千泽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生物多样性了,这是对生命形态定义的颠覆!绪,你看到了吗?我们可能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命存在形式!”
绪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她的眼神似乎微微亮了一下,对韩千泽的发现表示了认可。
她操控着无形的情绪丝线,更加细致地扫描着晶体的每一寸“区域”,试图理解这种奇特结构的稳定机制。
短暂的震惊过后,是更强烈的研究欲望。
两人立刻调整方案,既然无法分离,那就直接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深度解析!
接下来的过程,展现出了两人堪称恐怖的科研能力和默契配合。
韩千泽负责宏观架构和理论指导,他快速设计了一系列非破坏性的探测方案:高频灵子共振扫描、因果线追溯、熵变率监测、以及利用实验室特有设备进行的跨维度信息读取。
而绪,则展现出了她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天赋。
她仅仅通过观察韩千泽之前的操作,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已经能熟练操作实验室里超过一半的高精尖仪器。
此刻,她如同最精准的机械臂,按照韩千泽的指令,同步操控着数台仪器,进行着基因物质提取和能量样本采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多余,对能量的操控精细入微,甚至能辅助稳定那些因为晶体内部能量干扰而略显波动的探测光束。
“妙啊!真是妙啊!”韩千泽看着绪那娴熟而精准的操作,忍不住再次赞叹,“绪,你简直就是为科研而生的!没有经过系统学习,仅凭观察和本能就能达到这种程度……假以时日,你在这方面的成就恐怕会超越我。”
绪对于韩千泽的夸奖没有任何反应,依旧专注于手中的工作,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准备工作就绪,最关键的一步——提取完整的基因图谱和能量样本——开始了。
过程果然如预想般不顺利。
当探测波和采集探针试图深入晶体核心时,一股极其诡异、充满了死亡、衰败与混乱特性的能量自发地涌现出来,形成了强大的干扰场。
这股能量性质特殊,它并非单纯的负面能量,更像是一种……逆转的生机,是“死亡”这一概念本身的部分规则显现!
它直接干扰物质的稳定性,扰乱能量的有序性,甚至能侵蚀探测设备本身的灵子结构!
实验室内的警报频频响起,好几台精密仪器的读数开始出现乱码和跳变。
“果然有东西在守护它的核心秘密!”韩千泽眼神一凝,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兴奋。
“这种能量……从未见过!不是死灵之气,不是暗影能量,也不是纯粹的怨念……是一种更底层、更接近规则本身的东西!”
常规的能量屏蔽和稳定手段效果甚微。
就在这时,绪动了。
她再次将她的天赋能力运用到科研中。
她没有试图去对抗那股诡异的能量,而是操控着无数情绪丝线,如同最灵巧的手指,轻轻地“拨动”着那股能量中蕴含的混乱、暴戾的“情绪”成分。
如同抚平狂暴海浪上的涟漪,绪的能力精准地安抚、梳理、乃至暂时“剥离”了那股诡异能量中最为躁动的部分。
虽然无法完全消除能量本身,但极大地降低了其主动干扰性和破坏力。
“干得漂亮!”韩千泽大喝一声,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窗口期,猩红义眼光芒大盛。
【解析领域】全力运转,同时操控着数支特制的探针,如同庖丁解牛般,避开了能量干扰最强的区域,精准地刺入了晶体内部某个相对稳定的“信息节点”!
“嗡——”
成功了!
两人配合无间,以一种近乎艺术的方式,完成了对这诡异存在的核心信息提取!
接下来就是解析了!
在两人镇压以及领域对机器的加持之下,全息屏幕上,海量的,前所未见的基因序列数据如同瀑布般刷过!
与此同时,能量提取装置的另一支探针,也成功捕获到了一缕凝练的呈现出灰黑色特殊能量样本。
并将其导入了一个特制的能量禁锢瓶中。
韩千泽立刻扑到主控台前,双眼放光地分析着刚刚获取的基因图谱。
“果然……全新的图谱!排列方式、信息编码规则、甚至承载信息的物质基础都与已知的所有生命形式截然不同!这根本就是另一套生命系统!”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它并非由碳基或硅基等常见元素为主导,它的核心更像是一种……能量与信息的稳定复合结构!难怪魂身无法分离,因为它们本就是一体的!”
而他的注意力,更多地被那缕被成功捕获的灰黑色能量所吸引。
他小心翼翼地将能量样本导入各种分析仪器。
结果令人震惊:这种能量表现出极高的惰性和稳定性,几乎不与任何已知能量发生反应。
它似乎能无视部分物理规则,直接作用于物质的“存在性”层面,加速其衰败。
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灵魂和精神体,使其趋于沉寂和瓦解。
“无视常规能量交互……直接干预物质存在性与灵魂稳定性……这特性……”韩千泽喃喃着,猩红的义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狂喜光芒。
他看向绪,语气郑重地宣布:
“这是一种全新的能量形式!不同于灵能、元气、魔力……它更接近于‘死亡’、‘终结’、‘虚无’的规则具现化!我提议,将其命名为——鬼气冥能!”
“鬼”代表其与亡者、幽冥的关联,“气”指其能量属性,“冥”则象征着其指向终极归宿与规则的本质。
绪看着那在禁锢瓶中静静流淌、蕴含着无尽死寂的灰黑色能量。
空洞的眼神中似乎也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仿佛在确认这个命名的准确性。
韩千泽兴奋地搓着手,围绕着禁锢瓶踱步:“【鬼气冥能】!哈哈,太好了!这绝对是近年来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对现有能量体系理论、生命形态学、甚至宇宙认知都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他看向隔离舱内那枚因为被提取了核心信息和能量而显得稍微“安静”了一些的黑色晶体,眼神更加灼热。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这晶体,这【鬼气冥能】,还有林意那小子身上的黑火和知识分身……这个时代,果然充满了令人兴奋的未知啊!”
实验室中,新一轮更加深入的研究,即将围绕着这新发现的【鬼气冥能】展开。
新能量的发现如同在两位顶尖研究者面前展开了一张充满无限可能的空白画卷。
没有片刻停歇,韩千泽和绪立刻投入了对【鬼气冥能】全面而深入的探究中。
他们默契地选择了不同的主攻方向,如同最精密的仪器齿轮,开始协同啮合,试图从不同维度揭开这神秘能量的面纱。
众所周知,搞懂和会用是两码事。
就比如很多人会用中医治病,但并不明白中药作用的原理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会用一种东西是种根据这种物质的特性总结使用的规律,也就是经验主义。
而彻底的解析和弄懂本质原理,只是另一种更深层次的科学。
韩千泽的方向就是弄懂,他的目标是直指核心——弄懂【鬼气冥能】的本质。
他所在实验室的A区,此刻化作了科技的圣殿。
猩红色的【万物解析实验室】领域被他催发到极致,与实验室本身的无数高精尖设备深度融合。
能量频谱分析仪发出低沉的嗡鸣,发射出涵盖已知所有波段的探测波。
试图构建【鬼气冥能】的完整能量签名。
然而,反馈回来的频谱图却异常“干净”,甚至可以说是“空洞”,大部分波段都毫无反应,只在几个极其偏狭未曾记录过的频率上出现了微弱而稳定的峰值。
“果然,这种能量天生就规避常规的观测手段。”
韩千泽,只能换一个方式。
在领域的加持下,启动了高维粒子对撞舱内,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灵子束轰击着微量的【鬼气冥能】样本。
全息屏幕上疯狂刷过代表着能量湮灭、粒子生成的数据流。
韩千泽的机械义眼死死锁定屏幕,试图从这微观的混沌中寻找其构成基元。
“不是已知的任何基本粒子……表现得更像是一种……‘信息扰动’或者‘规则碎片’?”
韩千泽咬了咬牙启动了实验室最高机密设备之一——因果律探测阵列!
数十个悬浮的银色环状装置发出微光,试图追溯【鬼气冥能】的源头或其影响的因果链。
然而,反馈回来的信息极其模糊且充满干扰,只能隐约感知到一片无边无际的、象征着“终结”与“沉寂”的虚无概念,仿佛这种能量本身就是“结果”,而非“过程”。
韩千泽这笔也看不太懂,只能多管齐下进行生物灵性反应测试。
将微量【鬼气冥能】导入特制的蕴含活体细胞和微弱灵魂碎片的培养皿中。
观测结果显示,活体细胞的端粒在瞬间以异常速度缩短,新陈代谢近乎停滞,仿佛被强行按下了生命终点的快进键。
而那些灵魂碎片则如同暴露在绝对零度下的火苗,迅速黯淡、失去活性,最终“冻结”成一种无意识的灵质残留。
“直接干预时间尺度上的生命进程?强制灵体‘寂灭’?”韩千泽记录着数据,眼神愈发凝重,“这已经超出了传统能量作用的范畴,更像是一种……‘概念性’的规则施加。”
他的进展堪称神速,不断揭示着【鬼气冥能】种种匪夷所思的特性——极高的物理与能量惰性、对生命与灵魂的特异性“终结”效应、疑似基于规则层面的作用方式……
但越是深入,他越是感到一种深不见底的困惑。
他能观测到现象,能总结出部分规律,却始终无法像解析其他能量那样,构建出其内在的清晰的数学模型和相互作用机制。
它的“本质”仿佛笼罩在一层无法穿透的迷雾之中,现有的理论和仪器似乎都触及不到其真正的核心。
与韩千泽在理论深水区艰难跋涉相比,实验室b区的绪,则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但同样高效的道路——应用探索,总结规律。
她的方法更偏向于经验主义和穷举法。
既然暂时无法完全理解“为什么”,那就先搞清楚“能做什么”和“怎么用”。
b区的画风与A区的极简科技感不同,更像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综合性试验场。
绪如同一位沉默的炼金术士与工程师的结合体,在她精准无比的情绪操控能力和对能量的精细把握下,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实验有条不紊地展开:
生物相容性试验:她将经过严格梯度稀释的【鬼气冥能】,注入不同种类的活体实验生物体内——从结构简单的辐射虫到具有一定智慧的星尾貂。
结果高度一致:低剂量下,生物体陷入深度休眠,生命体征降至冰点。
中等剂量,细胞不可逆衰亡,器官快速衰竭。
高剂量,则直接引发躯体“沙化”或“虚无化”,仿佛其存在本身被强行抹除。
她精确记录了每一种生物在不同剂量下的反应阈值和衰变曲线,总结出了【鬼气冥能】作为“高效生命终结剂”的剂量-效应关系图谱。
能量融合试验——将【鬼气冥能】与各种已知能量进行接触。
与灵能接触,灵能被迅速“污染”并失去活性;与精神力接触,精神力灵敏特性被极大削弱,变得迟滞。
与火元素接触,火焰并非被熄灭,而是仿佛失去了“燃烧”的概念,直接消失。
唯一的例外是,当接触到林意黑火时,【鬼气冥能】会表现出轻微的“燃料”特性,但极不稳定。
她详细记录了每一种能量交互的结果,初步明确了【鬼气冥能】对绝大多数已知能量的“压制”与“湮灭”特性,以及与特定稀有能量(如黑火)可能存在的复杂关系。
材料学试验:她将【鬼气冥能】作用于各种物质——金属、晶体、复合材料、生物组织。
发现其对无机物的影响相对缓慢,主要表现为加速其原子键的老化和材料疲劳。
但对有机物,尤其是蕴含生命信息的物质,破坏力极强。
她据此提出了【鬼气冥能】可能在“材料无害化处理”(尤其是生物污染材料)和“特定矿物精炼”(利用其选择性衰变特性)方面的潜在应用猜想。
最后绪设计了几套简单的装置模型。
一个是基于其“生命终结”特性的“区域消毒\/净化器”概念图;
另一个是利用其能量惰性,将其作为“能量缓冲隔离层”的设想;
还有一个更大胆的,是利用其疑似干涉灵魂的特性,构想的“灵体束缚或静滞场”装置原理。
虽然都只是初步构想,但展现了将其投入实际应用的清晰思路。
数个日夜在忘我的研究中飞速流逝。
当韩千泽终于不得不暂时停下对本质的穷追猛打,揉着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走出A区时,他发现绪已经安静地站在b区的中央控制台前,身边悬浮着数十个光屏,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实验数据、观测现象、规律总结以及……一大堆脑洞大开的应用猜想。
韩千泽走过去,目光扫过那些光屏。
越看,他眼中的疲惫就越被惊叹所取代。
绪的工作,并非简单的数据堆砌。
她以惊人的洞察力和归纳能力,将海量的实验现象提炼成了清晰的应用规律:
· 生命阈值定律:精确量化了不同生命层级对【鬼气冥能】的耐受极限。
· 能量湮灭序列:初步排列了【鬼气冥能】对常见能量的压制优先级。
· 物质衰变偏好性:总结了其对不同物质结构的破坏效率和模式。
· 概念性作用假设:基于现象,大胆提出了【鬼气冥能】可能直接作用于“生命”、“活性”、“存在”等抽象概念的猜想。
而那些应用猜想,涵盖了多个领域,虽然很多听起来天方夜谭,但都建立在扎实的实验规律基础上,逻辑自洽,指向明确。
“这……”韩千泽拿起绪整理出的、厚厚一叠研究报告,语气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激赏,“绪,你真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原本以为自己作为导师,进度会领先很多。
却没想到,绪在“应用”这条路上,已经凭借其独特的天赋和思维方式,走出了如此之远,总结出了如此系统、且极具前瞻性的规律和猜想。
这些成果,不仅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其本身的价值就无可估量。
“看来,是我有些钻牛角尖了。”韩千泽自嘲地笑了笑,放下了手中的报告,“本质的解析非一日之功,或许需要新的理论突破或者更强大的观测工具。但应用的探索,同样至关重要,甚至能反过来促进对本质的理解。”
他看向绪,眼神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与兴奋:“你的这些规律和猜想,为我们打开了无数扇门。接下来,我们可以挑选几个最有潜力的方向,进行更深入的验证和开发。”
“比如,”他指向那个关于“灵体静滞场”的猜想,“如果能实现,或许能为我们安全研究那些‘复苏者’和‘冥土’相关的存在,提供至关重要的手段!”
研究的重心,因绪的卓越成果,悄然发生了偏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