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的学员宿舍,确实如同一个管理严格、设施完备的精品酒店。每个学员都拥有一个约四十多平方米的单间,内有独立的卫生间、书桌、衣柜和一张单人床,陈设简洁实用,光线充足,为学员提供了安静且私密的学习与休息空间。
对于习惯了下榻各种接待宾馆的干部们来说,这里的条件既保证了基本舒适,又杜绝了任何形式的奢靡,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党校的严肃与务实。
下午时分,原本静谧的走廊开始变得热闹起来。脚步声、轻微的行李箱轮子滚动声、以及偶尔的开门关门声和压低嗓音的通话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午后的沉寂。
显然,今天是报到的最后截止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班学员们正陆续抵达,入驻这栋被外界赋予无数想象和期待的“栋梁之楼”。
傍晚时分,学员专用食堂内灯火通明。中青班有特定的用餐区域,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三十多人。
大家井然有序地取餐,然后自然而然地聚拢到几张圆桌旁。与中午的陌生和沉默不同,此时的气氛明显活跃了许多。虽然还谈不上熟络,但同窗之谊已开始悄然萌芽。
“您好,我是江东省临州市的市长,王建明。”
“幸会,我是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的副司长,李卫东。”
“这位同志看着面生,我是西川省蓉城市的市委副书记,刘国栋。”
类似的自我介绍在餐桌间轻声进行着。每个人都面带微笑,语气客气而矜持,握手有力而短暂。
能进入这个班级的,无不是人中龙凤,具备高度的政治素养和人际敏感度。他们深知,在这里的每一次交流,都可能蕴含着未来的合作契机或人脉资源,因此言行举止都拿捏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既不过分热情显得冒失,也不过于冷淡失了礼数。
宋江也融入其中,与同桌的几位同学简单交换了姓名和职务,彼此留下了初步的印象。
三月一日清晨,一阵清脆而规律的起床铃声划破了宿舍区的宁静,瞬间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了青涩的学生时代。
宋江迅速起床洗漱,换上统一的学员服装,前往食堂用过简单的早餐后,便随着人流走向教学楼。
他们所在的教室位于一栋新建的教学楼内,宽敞明亮,足以容纳七十人左右,后排还空着一些座位。
教室内配备着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巨大的投影屏幕、清晰的音响系统,无不彰显着现代化教学的气息。
学员们陆续进入教室,相互之间多以点头、微笑示意,低声问好,整个教室弥漫着一种严肃而又充满期待的静谧氛围。
八点整,上课铃准时响起。一位年纪约莫五十岁上下,戴着眼镜,面容儒雅,身材清瘦的中年男子,抱着一摞书和讲义,步履稳健地走进了教室。
他站上讲台,目光温和地扫视了一圈台下的学员,脸上露出了平易近人的笑容。
“同学们,上午好。”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欢迎大家来到党校,参加本届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我是咱们班第一门核心理论课程的主讲教师,殷昌辉,目前在校内政策研究室工作。”
他简单的自我介绍,却让台下不少学员心中微动。党校政研室主任,正厅级干部,由他来讲授开班第一课,其分量不言而喻。
政策研究室往往是党校的智囊核心,能在此任职并担纲中青班教学,意味着殷老师不仅理论功底深厚,更对当前的宏观政策和现实问题有着深入的洞察。
殷昌辉老师没有立刻开始讲授理论,而是笑着说道:“我们这个班,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各条战线的精英。在开始我们的思想旅程之前,让我们先彼此认识一下。按照惯例,请大家依次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主要说明姓名、原单位及职务即可。我们从第一排左边这位同学开始。”
于是,一场看似简单,实则暗流涌动的“身份展演”开始了。
“同学们好,我叫陈明,来自外交部国际司,任副司长。”
“大家好,我是财政部预算司的司长,赵海。”
“各位同学好,我叫孙伟,目前在国土资源部法规司工作,担任司长一职。”
“我是李华,来自虚疆省乌拉拉市委书记。”
“大家好,我叫周冬强,是广粤省广川市市长。”
“同学们好,我叫吴洋,是辽东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我是郑涛,在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任司长。”
……
一个个名字,一个个响亮的职务和部门,从每位学员口中沉稳报出。
正如殷老师课前所料,这五十人,几乎是当前中国厅级干部层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缩影:有来自关键部委,掌握着国家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权的司局长们;有来自经济发达地区,主政一方,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市长、市委书记;也有来自重要省区,负责专项工作的副厅长、副部长。
他们的年龄普遍集中在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与精力处于巅峰的时期。
轮到宋江时,他平静地站起身,面向大家,语气沉稳地说道:“各位同学好,我叫宋江,来自荆楚省阳城市,现任阳城市委书记。”
他的介绍极其简短,甚至比前面一些来自部委的司长们还要简洁。然而,就是这短短一句话,却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教室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宋江?”
“阳城市委书记?”
“那个去年Gdp破万亿的阳城?”
“他就是宋江?这么年轻?!”
台下立刻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低声议论和好奇的目光聚焦。无数道蕴含着惊讶、审视、探究意味的视线落在宋江身上。“阳城突破万亿”是过去一年经济领域备受关注的事件,在场无人不知。
而宋江以三十多岁的年纪主政这样一个经济大市,并且做出了如此耀眼的成绩,早已使其在无形的“官场排行榜”上声名鹊起。
更微妙的是,在场这些消息灵通,尤其是来自部委的学员们,或多或少都听到了一些更高层面的风声——荆楚省的省委书记范志国,很可能在近期履新,担任极其重要的组织部长一职。
而宋江,作为范志国主政荆楚时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爱将,其身上所附带的政治能量和未来潜力,在这些精于计算的同窗眼中,自然又加重了几分砝码。
一时间,宋江能明显感觉到,周围那些目光中,除了最初的惊讶与好奇,迅速掺杂进了更多复杂的东西:有钦佩,有赞赏,有衡量,也有强烈的、希望与之建立良好关系的意愿。
他的低调介绍,反而因为其背后强大的实绩和隐约可见的政治背景,产生了更强的反响。
殷昌辉老师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宋江一眼,没有多做评论,只是微笑着示意下一位同学继续。
自我介绍环节在一种表面平静、内里波澜起伏的氛围中结束了。殷昌辉老师扶了扶眼镜,开始了他的正式讲课。
而这第一堂课,就在这样一种彼此初步认知、暗中衡量、未来人脉网络开始悄然编织的序曲中,拉开了帷幕。
对于宋江而言,在中青班的第一天,他就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这里不仅是学习的课堂,更是一个浓缩的、高规格的政治生态圈,未来的几个月,将充满无限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