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同意住院了。
不是为了给301换全套最先进的医学检测仪器。
或者说,不止是。
主要是某人那神情语气,整个就一随时要发飙。这要在医院里吼起来,得什么影响?
再说了,就那臭脾气。
要是不答应,扭头就得跑海子里挨个办公室敲门去。
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的……
过了能有一个来小时,京城几大医院的好几位相关科室的医学专家,和老干部医疗保障部门的人陆续赶到。
兴师动众的,让老太太有点不高兴。但人都来了,总不能全都赶回去,平白耽误工夫吧。
于是,就在病房里开起了会诊。
没错,当着老太太的面儿会诊。
一直以来都这样。
先生还在世时,一次闹了场虚惊,把囊肿当成无法挽回的重病时,所有病情就从来不瞒她……
眼下这年月医疗检测手段落后,对于病情诊断来说,医学检查结果只能算辅助。对病症的判断,主要靠医生的经验。
几位专家综合了体查,问诊,血尿便检查和视诊、b超结果和过往病史,一致判断这次的病,就是结石引发的胆囊炎。
虽然有些着凉,但问题不大。发热、寒颤、恶心,包括腰背肩放散痛,都是胆囊炎的表征,典型的慢性转急性发作。
几位大夫商量治疗方案时,黑着脸杵床边的曲某人不满的嘟囔:“我说什么来着?瞎刚强!非把小病拖成大病。成天到晚这忙那忙,好像地球离了你就不转了似的,到头来更耽误时间!”
“……”老太太靠床头不吭声。
“少说两句吧,本来就上火。”于芳小声劝,暗戳戳的瞪眼。
“去给办公室打电话,请假。”老太太轻轻拍了拍床边指使于芳。
她虽然答应住院了,但心里还抱着点万一的希望。如果问题不严重,明儿一早拍完x光就继续工作。
现在看,肯定是走不了啦。
“……”于芳起身出去打电话。
几个大夫和保障部门的人假装什么都没听见,聚精会神的商量治疗方案……
这种情况,先甭管后续如何处理,第一步肯定是先抗炎治疗。
另外,年龄较大,基础病多,还要保心肺等脏器,预防并发症……
眼看治疗方案初步确定,进一步判断要等明天x片结果出来。黑着脸的曲卓张了两次嘴,心里纠结了一阵,第三次张嘴才发出声音:“打扰诸位一下。”
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曲卓又陷入了短暂的犹豫,提气:“先声明,我不懂医学,只是闲暇时看过一些医学学术期刊和合集。
所以,我表达的,只是建立在我浅薄认知基础上的一些看法。”
“……”没人吱声,静等下文。
没人知道他什么来头。瞅着挺年轻,但身上没有文秘人员的气质。穿着打扮……像是外面回来的。
关键是,老太太的病情会诊如此敏感重要的事,他居然旁听,还就守在病床边……
“胆囊,肯定是有用的。但是,我看过的所有资料都表明,那玩意一旦发病,只会越来越糟。尤其是结石导致的问题,即便手术取出,复发率也非常高。
戴英医学、新英格兰医学、阿美莉卡医学会期刊,从六十年代末到去年,大致有二十余篇相关的论文和临床统计,组织钙化、息肉、黏连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必然会出现的并发症。最大的问题是,极容恶化病变。
75年柳叶刀四月的上半月副刊,全幅刊登了老美梅奥诊所的权威胰胆专家william J. mccune和小日子专家Kawai,结合新式造影技术,也揭示了胆囊疾病的不可逆性。
可以说,所有我能接触到的相关知识都表明,胆囊结石一旦发病,最好的,最稳妥,也是对身体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只有摘除。
胆囊切除术,在现今应该已经算是非常成熟的术式,相信国内应该有比较充分的临床经验。
曹老今年76了,心脏不好,还有一系列基础病。既然保守治疗也好,单纯通过手术取出结石也罢,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一定会留下隐患……”
曲卓一番话虽然说出口了,但心里的压力着实不小……手术哪有那么简单,各种各样的意外简直不要太多。一旦出事,都不是落埋怨那么简单。
看了眼老太太,视线又扫过屋里一众专家,再次犹豫了几秒,才继续说:“诸位都是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的专家。相关的道理,你们肯定比我懂。
如果……”
曲卓拉起老太太皮肤松弛,几乎没有肉的手:“如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估计你们早就给出相应的建议了。但是……呃……一直以来的保守方案,于情于理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说实话,我说出刚才那番话,心尖儿都有点打颤儿,更何况你们了。
但是……总要有人提出来,不能保守来保守去,一步步的做视情况不断恶化,直到严重到不得不摘除时……废话不多说,我提的,出了问题有人追责,冲我来,肯定不会牵连你们。”
“瞎说话!没人追责。病是自己得了,旁人凭什么追责。”老太太紧了紧曲卓的手。
“下面的话,不论从何种角度,都轮不到我来说。但……先消炎,调养好身体。”曲卓拉住老太太的手,哄着说:“天马上就暖和了,不冷不热的做手术。快则三个月,慢则五个月,秋高气爽时,您就好人一样啦。
虽然一次休息的时间比较长,但不会再因为这点问题反反复复的就医。算大账,是省时省力的,也能更好的工作,对不?”
老太太本是有点犹豫的,但听到那句“秋高气爽时”,心里的犹豫淡了。
按照现在初步的计划,等今年暑天和台风季过去后,如果各方面的情况都合适,她准备去看看阿里山和日月潭。
那时,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是非常有必要的。
靠在病床上犹豫了几秒,问几位专家:“要手术的话,三五个月就能养好?”
“……”
没人敢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