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嘉明脸上挤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搓了搓。“李市长,您可能是不太清楚我和郑红旗书记之间的那些过节。说实话,矛盾积得挺深。当年红旗书记在平安县,把我从政法委副书记的位置上挪到史志办那个清水衙门,我这心里……确实憋着一股气。当时火气盛,觉得受了委屈,这才会……才会昏了头,做出那种出格的事。现在时过境迁,您想让红旗书记把这页彻底翻过去,当做什么都没发生,我这心里直打鼓,觉得这事儿比登天还难啊。”
田嘉明心里多了一份惆怅,抬头看了李尚武一眼,见对方面色凝重,便又低下头,声音低沉了些:“李市长啊,这份情谊,我田嘉明心领了。但去求红旗书记高抬贵手?我看……还是算了吧。我自个儿惹的祸,不能把您、把市委都拖进来担风险。”
作为公安局党委书记,田嘉明自然明白这个时候这种做法就是去作伪证,郑红旗怎么可能冒着风险来为自己做伪证那!
李尚武一直默默听着,手里那支铅笔在指间转了两圈,然后“啪”一声轻轻按在桌上。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落在田嘉明脸上,语气沉缓,却字字分量十足:“嘉明啊,你说我这心里头是啥滋味?我是市公安局局长!手底下的干部捅出这种娄子,老子啊,一枪崩了你的心都有!”
田嘉明肩膀微微一颤,没敢接话。
李尚武话锋一转,但语气并未缓和:“老田,反过来想想。你在政法队伍这么多年,是公安局带队伍的人,你身上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我脸上有光吗?整个东原公安系统的脸往哪搁?再说市委于书记,前阵子抗洪抢险总结大会上,还把你当典型表扬,说东洪县公安局在田嘉明同志敢于担当,于书记为了你在大会上做自我检讨啊。这倒好,转眼就出这么一档子事,你让于书记的脸面往哪放?”
他拿起桌上的烟,却没点,只是捏在手里:“咱们当干部,尤其是公安这条线的干部,脑子里装的应该是纪律,拿枪的没有纪律,各个都是他妈的草头王,群众的日子还能过嘛!”
田嘉明知道,这个时候,李尚武说啥都对!
李尚武继续道:老田啊,你怎么能尽琢磨那些江湖上的恩怨情仇?组织上啊冒着风险给你考虑怎么处理,首先是着眼于大局!要是纯粹按党纪国法条条框框来套,就凭你指使人往县委书记办公室塞子弹这一条,严肃处理,把你一撸到底,你说过不过分?”
李嘉明喉咙发干,勉强咽了口唾沫,声音沙哑:“过分……是过分。
李尚武眼睛一瞪。
田嘉明马上道:哎,不过分,不过分,罪有应得!
李尚武拿起那支铅笔,用笔尾敲了敲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像是在敲打田嘉明的神经:“还有子弹的事!葛强作案用的那颗子弹,你现在能拍着胸脯保证,跟你当年给他的那一盒,就一点关系都没有?你怎么证明?嗯?”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问题在空气中悬了一会儿,才继续说:“嘉明,咱们摸着良心说,就事论事,依照公安队伍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对你这种情况,严肃处理,追究责任,你说过不过分?”
田嘉明的头垂得更低了,几乎要埋进胸口,半晌才闷声道:“不过分……我认。”
“现在事情出来了,你倒好,脖子一梗,摆出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架势!你眼里还有没有组织?有没有大局?有没有咱们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维护的稳定局面?”李尚武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看田嘉明手足无措,李尚武知道,自己的娃自己抱走。李尚武稍微缓和了一下语气,但内容依旧沉重:“嘉明啊,不瞒你说,自从葛强撂了这事,朝阳几乎每天给我打两个电话!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大家都想着怎么才能把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妥善处理好!你在这个节骨眼上,绝对不能给我撂挑子,更不能破罐子破摔,再给咱们公安队伍脸上抹黑!”
李尚武这番连敲带打、既有严厉斥责又暗含一线生机的话,像重锤一样敲在田嘉明心上。他想起马关乡群众送来的那些锦旗,想起于书记在会上肯定的目光,一股混合着羞愧、后悔和后怕的情绪涌上来,让他鼻腔发酸。他当初为泄一时之愤,指使葛强去威胁郑红旗,何曾想过会酿成今日这般难以收拾的局面。
田嘉明抬起头,眼圈有些发红,嘴唇哆嗦了几下,才艰难地吐出三个字:“市长……我错了。”
办公室里静了片刻。李尚武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深深吸了口气,又缓缓吐出。他熟悉田嘉明,知道这是个硬脾气、甚至有些跋扈的人,从他嘴里听到一句认错的话,尤其如此沉痛的一句“我错了”,极其不易。这让他心里五味杂陈,既有怒其不争的愤懑,也有一丝、的惋惜。
“现在知道错了?”李尚武的语气缓和了不少,“知道错就好!但现在不是光认错的时候。关键是接下来怎么办!你得从中吸取教训,长点记性!以后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把东洪县的公安工作给我扎扎实实抓起来,这才是正理!”
李尚武深知,批评要严厉,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田嘉明到东洪县之后,公安局的工作确实有起色,上半年考核排到了全市第三,这是实打实的成绩。但现在重点是处理眼前的危机,成绩暂时不能提。
田嘉明努力平复情绪,试探着问:“书记……您看这样行不行?我让我大舅哥,就是卢主任,他以前在平安县是郑红旗书记的老部下,两人共事过,让他先去帮忙递个话,探探口风?”
李尚武又拿起桌上的打火机,在手里来回摩挲着。那个打火机是铜制的,因为常年使用,表面已经被磨得锃亮,露出了里面的黄铜底色。“找老卢?”他沉吟着,“老卢这个人忠厚老实,搞经济、研究政策是把好手,在咱们市里也算是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可他毕竟只是县政协副主席兼计委主任,分量……恐怕还是轻了点啊。”
他放下打火机,看着田嘉明:“郑红旗的性格,你比我清楚。他是知识分子出身,骨子里讲究个是非曲直,追求的是公平正义。你干的这事,往轻了说是糊涂,往重了说是严重违纪。光靠老卢以工作关系、老部下的身份去说情,我看啊,很难打动他。要想说动郑红旗,恐怕还得靠更深的私交,得有能让他卖面子的人出面啊。”
提到私人关系,田嘉明面露难色。他自己和郑红旗之间只有过节,没有交情。搜肠刮肚,他能想到的、和郑红旗有良好私人关系,又能在这事上说得上话的,似乎只有县长了。
他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市长,那……您看该怎么安排?需要找什么样的关系?我要做些什么准备?”
李尚武的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了几下,然后像是下了决心:“干脆这样吧。这事,我来给朝阳打个电话。朝阳和晓阳两口子,当年都在郑红旗手下干过县委办主任,这层关系不一般。他们私下里和红旗书记也有来往,关系处得不错。由他们出面,以私人身份去沟通一下,这个分量,应该够用了。”
田嘉明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感激的神色,连忙说:“书记,那……那要不要我现在就去给朝阳县长汇报一下这个情况?”
李尚武摆摆手:“你去见个面,打个招呼也行,让他有个心理准备。但具体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你就别深入参与了。这事牵扯太大,风险也高,既涉及党纪国法的红线,说起来也有些……不光彩。还是由我亲自来跟朝阳谈比较稳妥。这样吧,电话我来打,这事你就别管了,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稳住心神,把局里的工作抓好是正经。”
田嘉明知道,李尚武这是把最难的担子接了过去,心中既感激又惭愧,站起身,朝李尚武微微欠身:“书记,那我……我先回去了。”
时间来到了第二天。市委书记于伟正将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姜艳红请到了办公室。
姜艳红早就认识于伟正。于伟正担任市委组织部部长的时候,姜艳红在平安县担任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虽然没有单独向于伟正汇报过工作,但是两个人之间已经非常熟悉。
姜艳红拿着笔记本来到于伟正的办公室后显得拘谨。她轻轻带上门,站在离办公桌两三步远的地方,微微欠身:\"于书记。\"
于伟正从文件堆里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抬手示意:\"艳红同志来了,坐吧。\"
市委书记办公桌前面的这两个座位,是专门用来进行工作汇报的。姜艳红等于伟正说完,才稍稍侧身,半个屁股坐在了椅子边缘,双手捧着笔记本放在膝盖上,腰板挺得笔直。
于伟正放下手中的钢笔,端起茶杯吹了吹,不紧不慢地呷了一口,这才开口:\"艳红啊,有个紧急的事。\"
姜艳红立即往前倾了倾身子,做出认真聆听的姿态。
\"中组部的同志啊委托省委组织部,要对张庆合同志进行考察。\"于伟正说话时,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着,\"考察完了之后,就要走相应的程序进行推进。\"
姜艳红心里咯噔一下,马上明白了。市委大院里盛传已久的张庆合市长要去省人大、省政协出任副职的消息,看来是真的了。考察组一来,就意味着张庆合在不久的将来即将成为副省级领导干部,同时也意味着他将要离开东原。这对于已经五十九岁的张庆合来说,无疑是延长了政治生命。
\"于书记,我明白了。\"姜艳红立即表态,\"组织部门一定全力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于伟正满意地点点头:\"呃,组织部门这边,要尽快确定考察谈话的人选啊。\"他顿了顿,补充道,\"尽量找一些政治觉悟高、工作大局意识强的同志作为谈话对象。总之一句话,要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庆合同志进行评价。\"
姜艳红坐得端端正正,笔记本已经翻开,钢笔也握在了手里:\"好的,于书记。除了市委班子之外,市政府班子、政协班子和人大班子,我们都会认真研究,确定合适的谈话人选。\"
\"嗯,\"于伟正的手指又在桌面上点了两下,\"市委组织部要主动和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的同志做好对接。庆合同志在咱们东原工作这些年,特别是推动粮食并轨改革这件事,是下了大力气的。这是整个省内改革的一件大事,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
姜艳红连连点头:\"是啊于书记,现在咱们市里已经没有了平价粮和议价粮的说法,群众的种地积极性也确实得到了提高。这些成绩,我们一定会客观全面地汇报。\"
说完了市长张庆合考察的事,于伟正话锋一转,问起了组织部的日常工作。姜艳红一一作了汇报,于伟正边听边点头,偶尔插话问一两个细节。
听完汇报,于伟正沉吟片刻,说道:\"艳红同志啊,学武同志调走之后,组织部长的位置一直空着。省委那边我初步了解了一下,这次是小范围调整,暂时不会给咱们东原派组织部长过来。\"
姜艳红心里明白,这是要进入正题了。她屏住呼吸,认真听着。
\"下一步,我会亲自跟周宁海同志交代,请他以市委副书记的身份,代管组织部的工作。\"于伟正说完,目光落在姜艳红脸上,似乎在观察她的反应。
姜艳红知道,市委组织部部长处于关键位置,特殊时期不可能群龙无首,更不可能长期空缺。她也很清楚,以自己的资历,从正处级的常务副部长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中间需要迈的坎儿太多了。所以她的心态放得很平,早就断了这个念想。
\"于书记,我坚决支持市委的决定。\"姜艳红十分自然地说道,\"我一定全力配合周书记的工作,做好组织部各项工作的衔接。\"
于伟正看着姜艳红这番表态,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艳红同志,你也是老组工了。周宁海同志以前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主要是在经济战线,对组织工作了解得不多,参与得也不多。可能......知道的也不多吧,算是外行啊领导内行。所以你要以老组工的身份,多帮助他,尽快熟悉组织工作的情况。\"
姜艳红不敢怠慢,连忙表态:\"于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做好向周书记的请示汇报工作,确保组织部工作平稳过渡。\"
于伟正笑了笑,突然换了个话题:\"艳红,你今年多大年龄了?\"
姜艳红愣了一下,随即答道:\"书记,我今年47岁了。\"
\"47岁......\"于伟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你还是咱们周宁海同志的大姐啊。周宁海同志今年刚45岁。\"
闲聊几句之后,于伟正重新回到工作话题:\"艳红啊,还有几个工作要交代一下。我来东原之后,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对咱们企业系统干部的情况还不够了解。你给我搞一份企业干部情况的调研报告,主要是分析研判全市所有国有企业,特别是市直属国有企业党政负责同志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工作年限。尽量搞得齐全一些。\"
姜艳红马上明白了,这是于伟正要对企业系统的干部进行摸底。调研之后,自然就是下一步的干部调整工作了。
\"书记,国企干部的基本情况我们都有。\"姜艳红一边记录一边说,\"下来之后我马上组织同志们,尽快撰写一篇详细的调研报告,把我们组织部下一步的意见建议也一并报给市委。\"
于伟正听了之后,点了点头,又想起什么似的说道:\"还有一个工作。东投集团是全市最大的国有企业,现在齐永林同志离开之后,这个企业的运行情况怎么样?队伍干部建设情况,特别是中层干部的情况如何?你们清不清楚啊?\"
姜艳红略一思索,谨慎地回答:\"书记,我们主要管理市管干部。企业的一把手和班子成员,我们是有详细资料的。但是企业的中层干部,我们手里的资料确实不太全。不过书记您放心,下来之后我们尽快组织对东投集团的调研,尽快形成一份详细的情况报告。\"
于伟正满意地点点头:\"嗯,艳红啊,中层干部是咱们干部队伍的后备军和预备队啊。组织部门不能只着眼于眼下的市管干部管理,还要深管一层,要掌握全面情况,管深入,管具体。这项工作,你们要着手去做。\"
姜艳红立即表态:\"书记,您放心吧。我们一定全力落实好您的各项指示,把组织部的各项工作做好。\"
谈完了工作,于伟正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朝姜艳红挥了挥手:\"那好,你先去忙吧。\"
姜艳红站起身,微微欠身,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办公室。姜艳红离开之后,市委书记于伟正在办公室里慢慢踱步。他的目光紧紧落在墙上那张东原市行政区划图中平安县的位置,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虚点着。窗外的梧桐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
这时门外传来三声轻重适中的敲门声。副市长臧登峰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的笑容恰到好处。
\"书记,省制药厂的副厂长马福财和他们基建处的同志要到咱们东原考察,时间已经确定了,就是明天上午。\"臧登峰边说边将文件轻轻放在办公桌一角,\"看您需不需要陪同。\"
于伟正缓缓走回办公桌后,手指在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一个副厂长自然不需要市委书记亲自陪同,但他转念一想,人不能太功利。既然之前有事求到省制药厂头上,现在虽然只来个副厂长,也要充分体现东原市委、市政府的诚意。
于伟正面色平和地问道:\"登峰啊,张市长明天能回来吗?\"
于伟正站着,臧登峰也不敢落座,就微微欠身:\"书记,张市长要后天才回来。他带着分管教育的候成功副市长和教育局的老孔,一起到教育部争取筹建大学的事。
筹办大学这事儿张庆合始终想在临走之前搞定,以市政府常务会议的形式确定下来,纳入未来的长期规划中。
于伟正微微颔首。张庆合想在离任前以市政府常务会议形式把筹建大学的事确定下来,纳入长期规划,这份心思他明白。尽管知道即将离开东原,还是想给这里留下一所大学,这种境界确实难得。
\"要不我请瑞凤市长出面陪同?\"臧登峰试探性地问道,\"
王瑞凤的分量自然是足够的。从级别上讲,王瑞凤也是一个副厅级。副厅级接待副厅级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再加上王瑞凤的背景,也算是给了来人面子。\"
于伟正考虑得更为全面长远。\"啊,明天是吧。\"他沉吟道,\"你们先制定行程安排。制定完行程安排之后啊,我可以陪同一个县,不一定全部陪同。
臧登峰汇报说道:书记啊,他们到东原已经确定了考察的行程路线,也就是平安县,东洪县和曹河县。\"
臧登峰汇报完三个县的顺序之后补充说道:\"于书记啊,计划是在东洪县吃午饭,曹河县吃晚饭。\"
于伟正随即问道:\"相当于省制药厂的领导来了之后,就直接到平安县是吧?\"
臧登峰说得对:\"先到平安县,到了平安县之后,然后到东洪县。\"
市委书记于伟正马上抬头看向了墙上挂着的东原市行政区划图。行政区划图上,光明区位于东原市的中心。但是,东洪县和平安县之间是隔着曹河县与临平县的。相当于这次行程的安排,要从平安县借道临平县或者曹河县到达东洪县,在东洪县吃完午饭之后再返回曹河县。
这样安排整个下午的时间都留给了曹河县,更为重要的是,晚上的时间也留给了曹河县。晚上的时间和下午的时间是更为充足的,特别是晚饭的安排。有了晚饭的安排之后,双方就可以在酒桌上进行深入地沟通。
但这种安排显然是舍近求远。臧登峰的用意,于伟正自然是一清二楚,那就是倾向于将省制药厂落户在曹河县。
于伟正自然也知道,曹河县县委书记郑红旗与臧登峰本就是上下级的关系。组织部长出身的市委书记于伟正总爱从人的亲疏远近上来判断工作关系,能够从履历中的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找到其中关系的奥秘所在。
于伟正拿着钢笔在手中敲打了两下,说道:\"登峰啊,你这个安排明显是在走回头路嘛。\"随即带着命令的意味说道:\"这样安排走远了。这样,上午的时候先到平安县,没有问题,从平安县到曹河县吃午饭,在曹河县考察完之后,接着就到东洪县。\"
臧登峰面不改色,接着说道:\"于书记,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啊。东洪县的住宿条件比较差,整个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啊。现在,曹河县建了曹河宾馆和曹河大酒店,还有曹河招待所,还有曹河机械厂的机械宾馆。这些地方随便拿出一个来,硬件都比东洪县好啊。\"
于伟正说道:\"哦,这些问题啊你们啊考虑得很细致啊。不过啊,明天晚上我还有事,这个明天的晚饭呢,我也要陪,所以明天晚上就住在市里面,就住在花园酒店吧。\"这样吧,于伟正略作思考之后说道:\"这样吧,登峰啊,明天下午的时候,我在这个东洪县与你们汇合。这个你给瑞凤同志也说一下,既然庆合同志不在,那就让瑞凤同志代表市政府作陪。\"
于伟正说完,便拔开钢笔帽开始在文件上签字。臧登峰已经知道,市委书记于伟正就这个事儿,相当于已经做出最后决定。多说已经无益,再说就是自己不懂事了。
副市长臧登峰从于伟正的办公室出来之后,推开了自己办公室的门。郑红旗正跷着二郎腿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着报纸。郑红旗翻看报纸的速度很快,虽然看了七八版内容,但到头来是一点内容也没有留下来,心里是始终装着药厂的事。
臧登峰进门之后随即将办公室门推上,颇为无奈地说道:\"红旗啊,如意算盘落空了,市委于书记啊,不赞成你走回头路的方案呀。\"
郑红旗略显迟疑,心里暗道市委书记怎么还管起来了一个副厅级厂长的行程,就道:\"怎么?登峰市长啊,咱们书记关心得这么细致?\"
臧登峰说道:\"于书记虽然没有点透,但是我能感觉到咱们这点小心思啊,是逃不过市委于书记的眼睛的。于书记不仅要亲自陪晚饭,而且还要选一个县亲自陪同啊,东洪县,不是你们曹河县。\"
郑红旗听完之后,将报纸丢在一边抱怨道:\"老领导啊,我说不要去汇报,不要去汇报,您看,汇报之后节外生枝。\"
臧登峰则是慎重的道:\"哎,张市长不在,这事啊肯定要和书记汇报,这个规矩不能乱嘛。再者说了,汇报不汇报啊,都不影响结果,考察啊,都是形式上的,最后还不都是书记市长说了算嘛!\"
郑红旗深感官场的规则,一个制药厂的副厂长,市委书记于伟正亲自作陪,足以说明市委书记于伟正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郑红旗自信地说道:\"看来咱们于书记也是把这个省制药厂当作了头等大事。\"
臧登峰劝说道:\"红旗啊,你们曹河县没有必要非得在药厂这个事上一争高下嘛。你们就算了吧,等到以后有机会我再给你们推荐几家效益更好的企业。\"
郑红旗站起来伸了两个懒腰说道:\"我的登峰市长啊,你是不当家不知油米贵,现在我们曹河县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个如果没有大型企业当定海神针,我敢断定,未来的曹河县经济发展是只退不进。十多万的产业工人,各种大大小小的产业,吃饭的问题怎么办?县里的财政怎么办?没有谁担任县委书记的时候,想着自己治下的地方开倒车嘛。\"
臧登峰来到了办公桌后,拿起桌面上的烟,直接扔给郑红旗一支,说道:\"哎呀,这也是历史大势。国家一再地通过不同的方式暗示着下一步要放开计划经济,这也就说明了国企的改革那也是大势所趋嘛,这也就说明了国有企业的破产那也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现在改革的办法有很多嘛,你们也可以实行股份制改革嘛。\"
郑红旗内心里并不太认同股份制改革,甚至包括省内大部分干部都有这种想法。郑红旗直接说到:\"股份制改革,说起来好听,但是到最后这一改,厂长变成了老板,相当于国家的企业全部卖给个人。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怎么解决啊?\"
臧登峰倒不以为然地说道:\"哎呀,红旗啊,我发现你就是心里想得太多。国家都在鼓励搞股份改革,这个国有资产现在已经不能保持升值,你抱在手里成了负资产,推出去反倒是能够适应市场,盘活资产嘛。\"
郑红旗就是摇摇头,说道:\"我可不这么认为啊。首先,土地和厂房,那就是最宝贵的固定资产。这些东西才是企业的根本。有厂啊,工人才有家嘛!为什么同一家厂,国家的就干不好,个人的就能干好?我看问题还是出在人的身上,还是出在体制机制的身上啊。走走看吧,好在市里面特别是于书记把高粱红酒厂的产能有一部分分散在我们曹河县,算是在池子里丢了条鲶鱼,我期待着他能形成鲶鱼效应啊。\"
臧登峰这才拿起打火机给自己把香烟点燃,臧登峰摇了摇头说道:\"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呀。上次我看那个孙向东,这个人要么是大智若愚,要么是脑子有病。脑子有病很容易失去理智,大智若愚那最后有可能坑你们政府一把。一旦不能满足他的条件,这个人啊,恐怕没人控制的了。\"
\"假如现在,\"臧登峰将烟头在桌子上敲了敲,说道,\"我是说假如现在,这个孙向东提出来单干,你们有没有约束办法?你把他开除,他高兴得不得了。这种经济模式依托于个人是严重畸形的。这么大一个厂设两个厂区,还无限满足他的条件。红旗啊,我可要提醒你,要注意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郑红旗何尝不知道现在的孙向东越来越过分?不仅找县里要皇冠轿车,而且竟然还要配生活秘书,并且单独要求是女秘书。
郑红旗想到这里之后,无奈说道:\"这个孙向东,惹事还是很有本事的。我跟你讲啊,他这次主动提出来要配一个生活秘书,还是女秘书?我跟他讲,整个东原市就没有男领导配女秘书的。这小子竟然拿市委于书记的例子来反驳我。\"
臧登峰在这笑话笑说道:\"于书记,于书记考虑问题深远呀。咱们经贸系、你们平安帮所有的干部都已经被搞得七零八落。人家配个平安的女秘书,那就是告诉大家,他于伟正从来没有针对平安的干部啊。掩人耳目而已。相当于你用了一个平安县的最普通的干部,平安县那帮干部的人心啊。于书记是搞人事的,人事即政治啊。我们这些搞经济搞行政工作的在于书记眼里,那都是上不得台面呀,都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嘛。\"
郑红旗当然也有自己这个判断,但是郑红旗平日里在市里面虽然是副市长,但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曹河,所以和市委书记于伟正的接触并不多,自然不敢像臧登峰这样评价一个市委书记。
正在这个时候,郑红旗的电话响了起来。郑红旗抬手示意臧登峰不要说话,拿起大哥大电话之后,笑着说道:\"哎呀,朝阳啊,昨天晚上不是才打了球?今天又要打球吗?好好好,接着看了一眼臧登峰,说道:“饭就不吃了,晚上一起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