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就是推广蒸汽机的使用,不仅仅是在朝廷的各种厂矿之中使用,还有就是鼓励民间的工场主使用蒸汽机,这样的话才能够推动大明生产力的提高,而且由于蒸汽机主要使用的是大量的煤炭,对于朝廷来说,探矿工程就变得十分之重要的,对于北方来说,煤炭确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资源。
不管是辽东、北直、陕西、山西、河南等省直,煤矿都是十分之丰富的,但是南方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少,这就使得朝廷不得不加大在南方勘探煤炭的工作,现在大规模长距离的运输煤炭,现在看来还是比较不可行的,所以朱载坖要求虞部和地方官府在南方探勘堪用的煤矿,保证在南方推广蒸汽机可行。
随着游标卡尺等量具的推广使用,大明的工业加工能力和精度得以提升,各种机械,尤其是机床的发展也是很快的,朱载坖一直所希望的后膛燧发火铳也得以量产,之前赵士祯等人对于朱载坖的后膛火铳之所以不看好,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加工精度不足,火药气体泄露所导致的射程降低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但是有了加工精度更高的镗床等机床之后,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后膛燧发火铳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虽然这样生产的火铳造价比之现在的火铳贵的多,达到了六元七钱一支,但是朱载坖仍旧认为是值得的,对于大明的步兵装备,朱载坖在和军机处、军器监、户部等衙门商量了之后,决定将现在的燧发火铳予以优化设计,同时使用机械化生产,降低成本,大规模装备。
而后膛燧发线膛火铳,定型为隆庆二十六年式伏虏铳,主要装备官军中的善射之士、锦衣亲军、宪兵等特殊兵种,用以专门执行特殊任务,这样形成高低搭配,同时两型火铳的弹药通用,这样也便于官军的后勤。
而除了火铳之外,对于官军来说,重要的是火炮,朱载坖很清楚,火炮是官军赖以获胜的大杀器,官军能够战胜各种外敌,火炮的作用自然是极为巨大的,对于现在官军所使用的各种火炮,军机处和官军各部都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官军的主要意见就是现在官军所用的火炮不够安全,重量和体积都很大,同时开花弹只能够在重炮上使用等问题。
针对官军提出的这些意见,朱载坖也召集文思院、格物院和军器监等衙门一道商量此事,朱载坖认为,现在火炮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安全和轻量化的问题,同时就是重新建立的新的火炮体系。
原本大明的火炮体系是以所发射的弹丸重量作为衡量火炮大小的依据,也就是所谓三斤、六斤、十二斤、二十四斤火炮的由来,但是朱载坖认为这种火炮体系已经落后了,随着火炮弹药种类的增加,再用重量来区分火炮已经是不科学的了,所以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火炮体系,也就是所谓的口径体系,以口径的大小区分火炮。
而关于之前火炮的炸膛问题,军器监会同军机处进行了调查,除了火炮本身的质量问题之外,影响火炮安全的主要原因有:炮兵使用火炮是否符合规范,不合理的装填火药,会对火炮的寿命造成严重影响。火炮的使用频率,火炮多次且不间歇的使用,会缩短火炮的寿命。火炮的保质期,锻铁炮的寿命相较于铸铁和铸铜炮而言,更容易锈蚀,使用寿命偏短。火炮的制造是否精良,形制是否科学。铸造亦或者锻造的火炮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合规范,会严重影响火炮的寿命。火炮的材质,熟铁、生铁、熟铜、生铜。不同材质的火炮,其金属韧性以及能够承受的膛压都不相同。
对于火炮这样的军械,要严格管理,同时要求炮兵规范操作,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提升火炮的质量,这点是最重要的问题,之前大明多是使用铸造火炮,但是铸造火炮在质量上是有很大缺陷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砂眼、气泡等问题,这点是铸造火炮最大的弊端。
但是之前大明没有足够的动力机械,即便是知道铸造的各种缺陷,也无法实施改进,还有就是钢铁质量的问题,之前大明冶铁炼钢,多是依靠工匠的经验,这就导致所冶炼出来的钢铁质量是存在差异的,而在大明的化学得以发展了之后,尤其是硫酸、盐酸等生产制备之后,对于钢铁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通过格物院的研究,硫、磷等对于钢铁一般来说都是有害的,硫是一种在钢中常见的杂质,主要来源于生铁和燃料,使得含有较高硫的钢材脆性较大。磷也是钢中的一个常见杂质,主要由生铁带入。在一般情况下,磷可以完全溶解于铁素体中。磷具有强烈的固溶强化作用,使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加,但塑性和韧性显着下降。这种脆化现象在低温环境下更为严重,称为冷脆。硫、磷的含量过大,会使得所冶炼的钢铁脆性增大。
所以现在大明各个铁厂在冶铁的过程中都会进行除硫和除磷的操作,使得所冶炼的钢铁质量得以提升,同时通过格物院和铁厂、军器监的研究,朝廷所生产出来的铁料,质量的好坏和碳含量是有很大的关系的,钢铁中?碳含量是决定其性能的核心因素,?碳含量增加会显着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但同时会降低其塑性和韧性?,并影响焊接性、耐腐蚀性等。
生铁之所以变成钢或者是熟铁,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脱碳,也就是降低铁料中碳的含量,这点是最为重要的,同时根据含碳量的多少,钢材的性能也不相同,同时各种处理方式也会导致钢铁的性能不同,这些研究对于朝廷钢铁工业的发展是有极大的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