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到中午,几人在街边的小吃摊坐下,点了碗馄饨,还有炸春卷。
安安吃得满脸都是汤汁,秦辞拿着帕子,耐心地给他擦脸,动作轻柔得很。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秦辞笑着说。
安安点点头,小口咬着馄饨,眼神却还盯着桌上的炸春卷,显然还没吃够。
苏蓁看着父子俩这副模样,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秦辞握住她的手,轻声道:“想什么呢?”
“没什么,”苏蓁摇头,“就是觉得,这样挺好的。”
馄饨汤的热气氤氲在眼前,苏蓁望着街对面捏面人的摊子,忽然想起在香溪镇时,安安攥着小木弓追着蝴蝶跑的模样。
秦辞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等会儿去给安安捏个面人老虎,跟他的小木弓配一对。”
正说着,李暮霄突然指着巷口:“姑父,你看!有卖风车的!”
那风车比香溪镇的精致些,红的绿的纸页缀着金箔,风一吹就“哗啦啦”转,晃得人眼晕。
秦辞刚要起身去买,安安就攥着他的衣角:“爹,窝,窝要两个!给云云球!”
苏蓁失笑,点了点他的鼻尖:“云球是兔子,玩不了风车。”
安安却皱着小脸坚持:“要!给兔兔看!”
秦辞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转身去巷口买了三个风车,红色的给安安,绿色的给暮霄,剩下个黄色的,还真挂在了装云球的竹笼上。
风一吹,三个风车一起转,引得路过的孩童都驻足看。
逛到暮色渐沉时,安安的小脸上沾着糖霜,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桂花糕,困得眼皮都在打架。
秦辞把他抱在怀里,小家伙头一歪,就靠在他肩头睡着了,嘴角还沾着点糕屑。
“回府吧。”苏蓁帮安安拢了拢披风,指尖触到他温热的小脸,心里软得发甜。
路过街口的点心铺时,秦辞特意停下,买了两盒杏仁酪——一盒给秦老夫人,一盒给苏芜的婆婆。
回到府上,秦老夫人正坐在廊下等,见他们回来,连忙迎上去:“安安睡着了?逛了一天,肯定累坏了。”
碧兰接过竹笼,云球缩在里面,耳朵动了动,似乎也累了。
秦辞小心翼翼地把安安抱进内屋,苏蓁跟着进去,帮他脱了外衣,盖好小被子。
“今日秋猎的帖子送来了。”秦辞坐在床边,帮安安掖了掖被角,“下月初六,在西山猎场,鹿竹也去。”
苏蓁点头:“好。”
正说着,院外传来姜煜的声音:“小妹,秦辞,你们在吗?”
秦辞起身去开门,姜煜手里拎着个食盒,脸上带着笑意:“刚从宫里回来,顺道给你们带了御膳房的枣泥糕,安安肯定爱吃。”
他走进屋,见安安睡得正香,放轻了声音:“下月秋宴,母亲让我跟你们说,安安的衣裳她亲自来做,料子都选好了,明日就让绣娘过来量尺寸。”
苏蓁笑着道谢:“让娘费心了。”
“一家人,说什么费心。”姜煜坐下,喝了口茶,“对了,上午许州也来了京都,来找了三妹妹,不过,他们夫妻还是闹得不太愉快。”
苏蓁眉梢微挑:“她自己选的夫婿,如今闹成这样,也是自找的。”
姜煜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可终归这样会影响咱们家其他女眷的名声。”
苏蓁语气平淡:“咱们家有几个女眷啊,出嫁的除了她也就我和姜欣了,再影响也影响不到哪里去,只要闹不大,就别管了。”
秦辞点头附和:“小蓁说得对。反正我家是不觉得这有啥的。”
姜煜:“嗐,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子嗣的原因。”
他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你们也早点歇着,安安醒了,让他尝尝枣泥糕。”
送走姜煜,苏蓁回到内屋,安安还在睡,小眉头微微蹙着,似乎在做什么美梦。秦辞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肩上:“在想什么?”
“在想姜欢。”苏蓁轻声道,“当初她非要嫁给许州,爹娘劝了她那么多次,她都不听,如今落到这步田地,也是活该。”
秦辞轻轻拍着她的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她选的路,哭着也要走完。咱们做好自己的事,照顾好安安和爹娘,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