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得好啊!”
望着脚下堆积如山的尸体,哥舒翰忍不住放声大笑,“「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便是如此,我大唐皇帝真是杀伐果断!”
李白翻了个白眼:“陛下慈悲为怀,杀俘的命令不是他下的,而是我李白下的。”
“李御史下的?”
哥舒翰先是一愣,随即再次大笑,“哈哈……真不愧是写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文豪。
在过去的一年内,这些吐蕃狗占据有利地形,杀死了我军三万将士,现在总算让他们血债血偿了,杀得好,杀得好啊!”
李白大笑,捻须道:“面对着山谷中贼兵敌骸,李白诗兴大发,昨夜又赋诗一首,回头请诸位将军指点一番。”
哥舒翰连连摆手:“太白先生折煞我等了,俺一介武夫才认识几个字?能够读完太白先生的大作就算不错了,哪里敢说什么指点,折煞哥舒翰也!”
又闲聊了片刻,众人再次上马,在数百骑兵的簇拥下甩开大部队,朝着前方一百五十里之遥的阁川驿继续前进。
青藏高原南部山脉林立,而且全都是海拔五六千米以上的雪山,不要说人类无法翻越,甚至就连动物都不存在,从逻些城想要来到这一片区域,只有走达木、阁川驿这一条路线,所以也不用担心遭遇埋伏。
哥舒翰一行快马加鞭,半天之后抵达了阁川驿。
从唐军攻占阁川驿到全歼唐蕃官道中的守军,已经过去了十余日。
在李瑛的部署下,李钦、李抱玉率领三万人扼守唐蕃官道的出口,凭险据守,将吐蕃人走出山谷的大门牢牢锁死。
而马璘则与吕奉仙率领剩下的四万人马扼守阁川驿,并在前方设伏,捉拿前来阁川驿通信的吐蕃人员。
在过去的十天内,先后有数十人前来阁川驿公干,全部被暗中埋伏的唐军截获,有来无回,至今没有一个人逃脱,这也意味着八百里之外的逻些城目前依旧不知道北面的战况。
作为吐蕃交通要塞的阁川驿如今飘扬着大唐的旗帜,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庄严神圣。
“吁~”
哥舒翰勒马带缰,在李白的引领下,与李楷洛、来曜一起走进了御帐,对着身穿龙袍、头戴武弁的大唐皇帝纳头便拜。
“臣哥舒翰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按照大唐制度,官员们日常觐见皇帝并不需要跪拜,只有在举行重大礼仪的时候才需要行跪拜礼,但哥舒翰这是第一次见到李瑛,所以需要行跪拜礼。
哥舒翰原先在陇右节度使王忠嗣麾下效力,后来被分派到新任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麾下效力,再后来因功接替皇甫惟明担任陇右节度使,李瑛还从来没有见过他本人,奏折倒是看了十几封。
只见眼前的哥舒翰身高大约在六尺三寸左右,折合到后代将近一米九的样子,膀大腰圆,魁梧雄壮,高鼻梁大眼睛、络腮胡子,完全是突厥人的长相。
“呵呵……哥舒爱卿辛苦了,快快请起!”
李瑛满面笑容的弯腰将哥舒翰搀扶了起来,说了一番勉励的话语。
“臣李楷洛(来曜)参见陛下!”
跟在哥舒翰身后的李楷洛与来曜也跟着施礼,不过两人都与李瑛见过面,所以只需要行军礼即可。
“免礼。”
李瑛回到御案后落座,吩咐吉小庆给几名武将搬凳子来赐座,三人谢恩后毕恭毕敬的坐在了凳子上,聆听教诲。
李瑛又向哥舒翰询问了他率领的军队近况,获悉从唐蕃官道中杀来的唐军主力共有十一万七千人,另外还有三万辅兵负责粮草供应。
“哥舒将军率领的兵马与朕率领的兵马总兵力已经接近二十万,可以一路向南直捣逻些城了!”
李瑛双手抚案,高兴的说道。
眼见即将达成中原王朝首次征服高原的开天之功,自是让李瑛心潮澎湃。
“对了,太白啊,那些投降的吐蕃俘虏如何处置的?”
目光瞥到站在身后的史官,李瑛又装模作样的问了一句。
李白摊手道:“贼兵这次还是诈降,被臣与李钦识破,他们宁死不降,除了战死的,剩余的全部跳崖自尽了……”
“跳崖自尽了?”
李瑛差点笑出声来,想不到这李太白也是个睁眼说瞎话的高手,但脸上还得做出遗憾的样子,“唉……这些吐蕃人倒也忠心,礼部侍郎何在?”
令狐承急忙出列:“臣在。”
“你按照我们大唐的礼仪置办祭品,祭奠这些殉国的吐蕃将士,表彰他们的忠心,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安息。”
李瑛捻着胡须,郑重的传达了圣谕。
“臣遵旨!”
令狐承答应一声,转身离开了帅帐。
经过商议,李瑛决定由李钦、李抱玉率领五万唐军担任先锋,即刻从阁川驿南下杀奔逻些城。
由哥舒翰率领张守瑜、高秀岩、李光进、来曜等人统率十万大军随后,李瑛统率骑兵居中,李楷洛率三万人殿后供应粮草。
为了保证行动的隐蔽性,李瑛要求全军将士加快行军速度,每天至少步行一百里,争取在七八天的时间内兵临逻些城下,杀吐蕃人一个措手不及。
“呜~”
随着悠扬的号角响起,二十万唐军顺着雪山之间的官道朝着逻些城浩浩荡荡的挺进。
在白雪青山的映衬下,声势浩大的唐军绵延七八十里路,好似一条黝黑的巨龙盘旋在高原上。
在离开长安之前,李瑛有两个计划。
第一个就是亲自统兵攻克逻些城,第二个就是等着两军会师之后自己带着骑兵返回长安。
此刻已经进入了八月中旬,再有几天就是中秋节,距离李瑛从长安出征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但根据驿站传递的奏折,长安城内太平无事,完全不用担心出什么乱子。
在这种情况下,李瑛决定亲自杀到逻些城下,站在布达拉宫的穹顶欣赏圆月,毕竟亲自灭亡吐蕃更能给自己增加功绩功绩。
为了给儿子李备刷功劳,李瑛命他与二十三郎李瑝跟随李钦的先锋部队一同进军,毕竟作为先锋建功立业的机会更多。
“不过呢,二郎你可要吸取上次的教训,不要逞能,只需要学习如何用兵即可。”
在李备上马之前,李瑛拍着儿子又长高了的身体,殷切叮嘱。
李备抱拳领命:“父皇请放心,孩儿就是李将军麾下的一名小兵,一切听他吩咐。”
李瑝跟着抱拳:“陛下请放心,五郎交给臣弟照应便是!”
李瑛挥手:“去吧!”
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李瑝、李备叔侄带领了数百骑兵越过长龙一般的队伍,快马加鞭向前追赶最前方的李钦而去。
李白捻着胡须夸赞道:“呵呵……蜀王小小年纪便有这份上进之心,更兼有勇有谋,实乃社稷之幸,大唐之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