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是个非常聪明之人。
慕容绍宗击败侯景、夺回南梁占领的城池后,高澄决定恢复与南梁睦邻友好关系,专心对付西魏军。
高澄没有开出任何条件,答应两国和约签订后,即释放被俘的南梁军高级军官。包括萧渊明。
萧衍找不出理由拒绝高澄善意,于是回复高澄,答应对方要求,立即开始起草合约,准备签署。
侯景得知这个消息,简直觉得荒唐至极。
自己叛出东魏、投靠南梁,就是为了借助南梁力量覆灭高氏的东魏政权。
现在,南梁和东魏互加好友,自己倒成了多余的人了。
不对!
侯景忽然警觉起来。
高澄绝不是什么善类。
自己没有主动招惹他,他尚且要置自己于死地。
现在已经翻脸了,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说不定高澄会对南梁许诺什么条件,要萧衍交出自己。
自己现在手头只有800死士,又在南梁国境内,萧衍要拿捏自己,那是分分钟的事。
侯景觉得应该试探一下萧衍。
他派出斥候设伏,逮住了一个东魏信使。
在阅读了东魏朝廷的文书后,侯景让王伟稍作修改,加上一条:东魏朝廷群臣一致坚持,释放萧渊明的条件必须是拿侯景交换。
侯景斥候假扮的信使将文书送到,在驿馆等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得到南梁朝廷的回复文书,然后上路回国。
回复文书自然是到了侯景手里。
他打开一看,气得差点吐出一口老血。
只见文书上面写着:萧渊明上午抵达南梁边境,则下午侯景送往东魏边境。
王伟在一旁蹙眉道:“萧衍老儿道不可信。主公,咱们只能靠自己了!”
侯景点头,道:“老王,由现在开始,咱们着手扩军备战。这关乎四个方面:人、钱、粮、兵器。你立刻设计一套方略出来,我们一起逐一落实。”
王伟慎重点头道:“人,只能立足寿阳及周边来招募。但钱、粮、兵器,咱们得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自筹,一方面向朝廷、皇帝伸手。所以……”
“我懂、我懂。”侯景道:“隐忍,再隐忍。咱们眼下的处境,唯一有希望忽悠到钱、粮、兵器的就是萧衍老道那里。明知他要把我卖给东魏,我还是会对他俯首帖耳、笑脸相迎的。谁叫咱们四面楚歌呢?”
王伟:“主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打住、打住。”侯景作出投降手势,道:“高澄容不下我,宇文泰算计我,萧衍戏弄我……天下没有我侯某的路。苦也好,难也罢,都当是命中注定。直面应对,死而后已。”
王伟笑起来:“哈哈,这才是主公的精、气、神!”
……
由此时开始,寿阳城里的成年(14岁)男丁,全部被编入军册,操练、执勤,有一点补贴。
然后是城池周边的郡、县、乡、里,都开始实行军事化治理。
此时的侯景,通过手下另一名谋士徐思玉,联络上了一个野心家:临贺王萧正德。
萧正德时年已58岁。他是萧衍六弟萧宏之子。
早年,萧衍只有女儿没有儿
子。到498年,萧衍34岁,依然无子,于是将8岁的萧正德过继到自己名下,成为其继承人。
501年,萧衍侧室丁夫人生下儿子萧统。
次年4月初八,萧衍接受禅让登基称帝。
同年,萧衍后宫吴贵嫔诞下儿子萧综。
萧衍作为皇帝,而且有两个
亲生儿子,这时候他的继承人就不是小事情了。
于是,萧衍将萧正德归还给六弟萧宏。
不久,萧统被立为太子。
因为这么一轮折腾,萧正德
感觉受到莫大侮辱,一直对伯父萧衍怀恨在心。
525年,他逃往北魏。
由于诸多原因,萧正德在北魏过得很不如意,于是次年他又回到南梁。
正是在北魏流亡的那一年里,徐思玉与萧正德有过交集。
萧正德叛逃又回来,皇帝萧衍不但没责怪他,还给他晋爵临贺王,加官南兖州刺史。
只不过,萧正德在任上贪腐
又残暴,民间怨声载道。萧衍不得不让他停职反省。
萧正德对伯父皇帝更加仇恨。
侯景让徐思玉去找萧正德,送去一封侯景亲笔信。
在信中,侯景开门见山提出:愿意辅佐对方图谋大业。
萧正德早有此志,而且一直在谋划,做了许多准备。
侯景当年生擒葛荣,威名远播。这几年干了这么多出格之事,天下皆知。
萧正德对侯景自然不陌生,对其本事也很认可。
见侯景主动联络自己,表达辅佐之意,萧正德稍加分析后,并不怀疑侯景。
萧正德给侯景回信:您在外起兵,我在内接应,何愁大事不成?
两人通过徐思玉书信往来,互相深感投契,越聊越觉得大事可期。
……
尽管侯景严令封锁消息,但寿阳城里的动静,免不了还是传了出去。
鄱阳王萧范驻守合肥,离寿阳不远。
他收到有关寿阳密报后,深感奇怪。
萧范怀疑侯景在准备谋反,便派人到建康向皇帝报告。
萧衍让朱异核查。
过了两天,朱异回复皇上:侯景作乱的信息,是某些人散布的谣言,不排除是东魏的离间计。
萧衍派人送信给侯景,要求解释坊间传闻。
侯景答复:寿阳城里一切正常。请陛下放心。
萧衍想想,就是侯景造反也不是多大事。于是作罢。
……
高澄收到消息,派探子核实之后,禁不住开怀大笑。
侯景祸害完自己,马上就轮到萧衍了。
萧衍收容侯景,对付东魏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现在遭侯景反噬,实在是咎由自取!
萧衍要是一开始就没有贪心,又怎会因侯景头疼?
天理昭昭诚不我欺也!
太踏马爽歪歪了!——高澄如是想到。
高兴一阵子后,高澄冷静下来,随即给慕容绍宗下令:立即率大军开赴颖川,向王思政部进攻。
这还不算,高澄叫来尚书辛术,以“大将军”、“都督天下诸军事”名义,向全国各州军队发出集结令,随时准备出征。
高澄心中的进攻目标是南梁,但现在还不宜公开。
他告诉辛术,若有人问征讨对象是谁,就说是西魏。
……
终于,548年8月初10,侯景在寿阳忽然对外发布檄文,声称要诛奸佞、清君侧,宣布发兵建康,捉拿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邻、太子右卫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
侯景列举的这几人,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派人仔细打听过。
这几个人都是南梁朝廷的奸佞、贪腐高官,臭名昭着,遭人痛恨。
只不过他们擅长阿谀逢迎,深得皇帝萧衍信任,大家都只能在背后鄙夷之,不敢当面揭穿。
侯景弄出“清君侧”这种老套路,自然为大家所不耻。
但他所针对的几个人,却很符合世人期望。
有点为大伙出了口恶气的感觉。
至于侯景到底想干什么,所有人都觉得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