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看麒麟置业的营收数据,表面上似乎差九州工业一筹,可要是论净资产,九州工业还真不一定能比得上麒麟置业!
麒麟置业与其他众多地产公司相比,可谓独树一帜。
在港城的华人地产商中,绝大多数都专注于住宅项目,建成之后便迅速出售,如此一来,资金回笼自然更为迅速。
麒麟置业却与众不同,其自建项目中有八成皆是以商场和写字楼为主,所处位置都是在城市的核心地段,建成后全部都是自持运营。
置地集团在没有被陈飞收购之前,就号称港城地产之王。
可如今,置地集团不过是麒麟置业的一部分资产。
如今的麒麟置业,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地产之王!
陈飞眼见着霍建林等人,在听闻置地集团的资产数据后的那副震惊表情,心中却没有感到丝毫诧异。
就在几天前,当他自己初次拿到这些数据时,又何尝不是同样的震惊呢?
麒麟置业的资产规模,实在是太过庞大,就连他自己平日里要是不看数据,不知道规模究竟有多大。
在看到这个数据报告之后,陈飞对比后世港城那些发展到巅峰地产巨头,才发现已经远远超越他们。
麒麟置业现在就是什么都不干,靠着现在持有的物业、土地资产,一直到后世他重生前,都会是港城最大的地产商,还是远远超越那种。
港城就那么大点,优质的位置本就少。
随着麒麟置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他地产商所能够获得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少。
陈飞并没有特意去查看其他地产公司的具体信息,但他心里很清楚,麒麟置业占据了大量的地产债资源。
肯定对其他地产商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像新鸿基、长实………这些地产巨头,如果不能及时向外扩张,它们未来的发展,很可能会远不如前世那样辉煌。
雷颂文汇报完工作后,袁添凡紧接着汇报道:“四海金融在 1985 年全年的营收达到860 亿港元,利润更是高420.12 亿港元。
而这些利润的主要来源便是广场协议外汇投资。”
飞娱控股总裁王大伟也开始汇报:“飞娱控股在 1985 年的营收为 230 亿港元,利润则有 86.65 亿港元。
其中拆分的飞娱报业,已经成功上市,其归母净利润20.3 亿港元……”
惠康零售总裁赵俊生汇报相关数据,公司全年的营收为 360.63 亿港元,利润为 20.69 亿港元。
等陈飞听完飞娱影视、四海能源、环球电信和九州芯片这四家公司的汇报后,时间已经一个多小时。
陈飞宣布会议暂时中止,给大家留出一点时间稍作休憩。
趁着这短暂的间隙,陈飞从李晶晶手中接过那份统计报告,仔细地翻阅起来。
报告上的数据清晰地显示着,在1985年这一整年里,他旗下的各个企业成绩。
总营收达到3816.54亿港元,与去年相比,增长1800多亿港元!
其中,总部位于港城的公司表现尤为突出,总共为集团贡献了高达3216.54亿港元的营收。
而那些分布在海外的企业,如西海岸投资、迪士尼以及百思买等,同样表现不俗。
它们合计为家族办公室带来611.9亿港元营收。
各企业的总利润1371.98亿港元!
若换算成美元,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176亿美元的利润。
当然,这些利润中,外汇和股市投资盈利这一项,占据了绝大部分,其数额就已经接近 100 亿美元!
尤其是外汇投资方面,目前已经套现的利润就高达 60 亿美元!
等全部套现完成,其最终获得的利润突破100亿美元。
各公司的现金流,总计达到 800 多亿港元。
排除扣非盈利后,各公司的实际产出利润大约为 76 亿美元左右。
按照陈飞一贯的做法,他将这些企业利润进行合理分配。
其中,40%会被保留在公司内部,用于进一步的发展和运营;而另外 60%则会被上缴给家族基金。
也就是说,旗下的各个公司,再加上股市和外汇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在 85 年全年总计为家族办公室上缴了税后高达 823 亿多港元的资金!
这使得陈飞家族办公室的现金流,又得到了显着的增加。
这些资金他也没有完全空置,全部投入了后世一些着名的企业,做长期投资。
有赚就有亏,这是商业世界中永恒不变的规律。
陈飞旗下的众多企业中,不是所有企业都在赚钱,其中也有几家公司正面临着亏损。
首先是芯片公司,尽管它在陈飞的企业版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目前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该公司的业务主要依赖于内部兄弟公司的采购,而且正处于全力扩张的阶段,这意味着在短期内,它可能难以实现盈利。
其次是汽车公司,同样也处于亏损的局面。
这家澳洲汽车公司,陈飞去年收购后,主要在做内部梳理。
陈飞没有打算在澳洲本土生产,成本太高。
陈飞对这家汽车公司的规划,是准备和大陆进行合资,明年将会和大陆展开合资商谈。
另外,环球电信和四海能源这两家公司,去年的投资规模都相当巨大。
环球电信去年一整年都在建设移动蜂窝信号塔,吞噬了公司大部分利润,要在明年手机业务上市后,或许才有可能实现盈利。
四海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收购能源公司,当前正处于能源价格下跌的时期,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恐怕难度不小。
面对这三块业务的亏损状况,陈飞并没有急于求成。
在商业领域,成功往往需要时间和耐心。
这3块业务,成长潜力巨大,属于他们的辉煌时代,还需要一段时。
陈飞已经做好了长期亏损的心理准备,并且愿意继续扩大这些业务的规模,以期待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回报。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明年各企业规划会议!”随着陈飞的话语,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严肃起来。